凤阳明皇陵旅游景点介绍 介绍一下凤阳明皇陵的风景

导读:凤阳明皇陵旅游景点介绍 介绍一下凤阳明皇陵的风景 1. 介绍一下凤阳明皇陵的风景 2. 安徽凤阳皇陵风景区 3. 介绍一下凤阳明皇陵的风景作文 4. 明朝凤阳皇陵 5. 凤阳明皇陵风水图解 6. 凤阳明皇城遗址公园 7. 明皇陵在哪里?凤阳明皇陵具体地址? 8. 凤阳明皇陵景区 9. 介绍一下凤阳明皇陵的风景特点 10. 凤阳明皇陵是谁的陵墓

1. 介绍一下凤阳明皇陵的风景

中国人特别重视乡谊,也特别注重名人效应,如果一个地方出了一个名人,那么这些老乡通常都以其为荣。凤阳,原本只是安徽一个贫瘠的小县城,却因为出了朱元璋这个洪武大帝而出了名,并且在明朝被提高到了很高的地位,是明朝的中都,政治地位颇高。

凤阳中都皇城?

按照常理推断,凤阳的百姓们应该觉得十分荣耀,一来大家都是皇帝的老乡,二来凤阳变成了全国闻名的城市,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凤阳的老百姓不仅不觉得荣耀,反而觉得十分痛苦,对明朝一点好感都没有。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朱元璋对凤阳的照顾有限,首先体现在税负之上,凤阳的百姓们并没有因为朱元璋当上皇帝而受到恩惠。凤阳的居民分为两种,一种是原本世居在凤阳的土著居民,被称作土民,大概在十万人左右,朱元璋在登基后将江南和其他地区的富民迁到凤阳,这一类人则是凤阳县的主体居民,超过数十万,被称作编民。

朱元璋像?

土民受皇陵祠祭署管理,可以部分免除田赋,而占人口多数的编民则没有这方面的政策优待,需要正常缴纳田赋,而且还要应付名目繁多的徭役。凤阳百姓并没有因为出了一个皇帝而被免除徭役,然而更加悲惨的还在后面,他们过得比一般的县还要差。

第二,因为凤阳是朱元璋的故乡,又是朝廷的中都,所以朝廷在这里设置了很多的官府和衙门。凤阳有朱元璋父母的皇陵,自然需要守陵的官员和太监,而且每个衙门还有很多的差役,而这些人都需要凤阳百姓们供养。凤阳原本就不是富庶地区,原本土地的产出就难以供养百姓,而现在又要供养如此之多的官员衙役,自然难以为继。时人记载凤阳百姓的困苦,凤阳百姓们“以一日一家而当七役,仍不免于鞭朴”,可见衙役负担之中。

明祖陵?

第三,后世皇帝对凤阳并无特殊感情,甚至担心免除凤阳的赋税会让其他地区效仿,减少国家收入。朱元璋从凤阳走出来,内心或多或少地对故乡会有感情,但是随着皇位的世代相承,后世之君对凤阳的感情逐渐减淡,几代之后,凤阳对于皇帝来说并无特殊,都是自己天下的一部分而已。崇祯年间,南京礼部右侍郎看到凤阳百姓的惨状,上疏恳求崇祯免除凤阳的税赋,但是崇祯却没有答应,因为他担心一旦凤阳如此,其他有类似情况的州县也会照此办理,那么国家的收入就会减少,这对崇祯来说是不能接受的。

所以,凤阳的百姓对于朱元璋和明朝皇室并没有特殊的感情,反而甚至有点反感,一方面他们很多人的祖上是被迫迁入凤阳的,而且世代并没有收到优待,反而要承担更多的衙役负担。艰难的生活让他们不仅毫无荣誉感,反而在农民军到来时,纷纷给农民军带路。当农民军还在离凤阳数百里之外的颍州时,就有“凤之穷民,远几百里相邀,具以册授贼:某家富厚,某处无兵。于是,贼遂拥众焚劫,震动祖陵。”

崇祯八年正月十五日,农民军逼近凤阳,守卫凤阳的数千明朝官军被击败,朱元璋的祖陵也被农民军焚烧了,而凤阳的农民则欢欣鼓舞,欢迎农民军的到来。

农民军?

由此可见,凤阳虽然贵为朱元璋的故乡,但是凤阳百姓对朱元璋并无认同感,反而深受其害。著名的凤阳花鼓唱到:“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其实,这是对朱元璋的一种感情控诉,凤阳出了朱元璋,不但没有给百姓带来好处,反而让更多的百姓受苦受穷,所以百姓们对朱元璋和明朝并无好感,也就不难 解了。

2. 安徽凤阳皇陵风景区

龙兴寺,在凤阳城北凤凰山日精峰下,建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是明朝皇家寺庙建筑。它的前身是朱元璋出家礼佛的於皇寺,因该寺为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发祥之地,与整个朱明王朝有着渊源关系,数百年来一直为国内名刹之一。1981年被列为安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兴寺已成为江淮一带重要的佛教寺庙。明皇陵,位于凤阳西南十五里,为朱元璋父母的葬地。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始建,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复建,荐号英陵,旋改皇陵。

皇陵虽非帝王之陵,即“宫阙殿宇、壮丽森严”,与南京明孝陵和北京明十三陵等同一制度。明皇陵,1982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安徽省第二条仿古国际旅游线上的重要游览点。

鼓楼又称中都谯楼,位于县城中央,建于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是中都城的重要附属建筑,和西边的钟楼相距六里,遥遥对峙于中都城中轴线的两侧。明中都皇故城位于凤阳县城西北,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建。它按照古代都城规划《考工记》的设想,以对称为基本特点,遵循“左祖右社”的传统,上承宋元,下启明清,是我国历代都城建筑史上的杰作,也是后来营建南京故宫和北京故宫的蓝图。

3. 介绍一下凤阳明皇陵的风景作文

提起古代文明,人们就会不约而同地想起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古埃及金字塔和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许多地方就是连现代文明也不能对它作出完满的解释。现在仍有许多人在研究它探索它。它是古代文明的一块丰碑,高高地耸立于浩瀚的撒哈拉大沙漠中。

这金字塔和人面狮身像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古埃及流传着一种宗教迷信的说法:“人死后,只要保存好尸体,他的灵魂进入阴界就会复活。”过惯了纸醉金迷、穷奢极欲生活的帝王们妄想死后也能永享富贵,便下令死后尸体作防腐处理,填入香料,长久保存,称为“木乃伊”。金字塔就是存放木乃伊的陵墓。金字塔是一种方锥形的建筑物,因为它的外形很像汉语的“金”字,中国古人就把它称为“金字塔”。

古埃及金字塔大大小小共70余座,都位于开罗南10~20公里的一片沙漠之中。至今在开罗西南的吉萨,巨人般地矗立着三座金字塔,它们分别为第四王朝的胡夫王、卡夫拉王和孟考拉王祖孙三代所建,其中胡夫王的规模最大,称大金字塔,距今已有四五千年历史,是金字塔的登峰造极之作。

据说胡夫是第四王朝(公元前2680――前2560)的奠基人、国王斯涅弗罗之子。他在位时.为了到另一世界继续享受荣华富贵,征召30万人,每批10万人,三个月为一期,花了整整30年,终于建成了规模巨大,结构复杂的大金字塔陵墓。

4. 明朝凤阳皇陵

明朝陵墓特征:

明代陵园建筑的艺术风格比较以前历代都有较大的突破,形成了由南向北、排列有序的相对集中的木结构建筑群。这是明清陵寝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明成祖迁都北京以后的明代诸皇帝的陵墓区大都集中在北京的天寿山,统称为“明十三陵”。

明代前期,由于皇权专制,从明太祖朱元璋起就严禁后妃参政,这个政治特点在葬制上也有所体现。在明英宗以前,除皇后附葬帝陵以外,其他宫妃大多殉葬而死。据史书记载,在宣宗的嫔妃殉葬的队伍中,有一名宫廷女官叫郭爱,擅长诗文,入宫才二十天就被迫去殉葬。

据《李朝实录》记载:殉葬的那一天,殉者先要赴宴,宫内摆设宴席,这时哭声震天,她们被迫站在小木床上,将早已准备好的绳索套在脖子上 ,活活吊死,惨不忍睹。明朝这种残酷的人殉制度,一直到明英宗后才被废除。

明代对陵寝的保护,比以前更加严密和制度化。比如,图谋要毁山陵的,以“大逆”罪论,不分主谋从谋一律凌迟处死;偷盗大祀神祗中御用的祭器、帷帐等东西一律斩首;山陵内盗砍树木的斩首,家属发配边军。另外,明代专门设有神宫临军,专门掌管陵寝保卫。还设有一卫驻兵屯军保卫陵寝外部。真可谓壁垒森严。

明朝陵墓代表——中都皇陵特点:

中都皇陵是朱元璋父母的陵墓,在安徽凤阳县明中都城西南方向。陵冢高大雄伟,登上陵顶环顾四方,南有丘陵绵亘数百里,北临淮河滔滔东流去,东西二隅地势逐渐内底。皇陵头枕山峰,足登淮水,犹如仰卧在巨大的躺椅之中。

皇陵陵园前的神道石像雕体形高大,雕工精美,都是用巨大的青石细细雕琢而成的。其中的石马是群雕中的佳作,石马背负锦鞍,昂首嘶鸣,鬃毛披动,形态逼真。据说,南来北往的马匹,远远望去总是挣脱缰绳跑到石马前欢跳,这真是可谓以假乱真!可见雕刻技巧之高超了。

陵园里的石碑仅剩下“皇陵碑”和“无字碑”两通,都是龙首龟跌,气势壮观。皇陵碑的碑文是朱元璋亲自撰写的,叙述了他的家庭出身、本人经历以及参加起义军、东渡大江、建立明王朝的峥嵘历程。文字通俗易懂,感情真挚浓烈。无字碑,寓意朱元璋祖辈功德无量,难以用语词表达。今碑以断为三截。

明中都皇陵是明朝第一座帝王规模的陵墓,其豪华侈丽的规制继续了汉唐两宋的传统,开创了明清时代的风格,在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5. 凤阳明皇陵风水图解

  陵前6公里处神道两侧有两座小山,东为“龙山”,西为“虎山”,符合东青龙、西白虎的四灵方位格局,用风水理论来衡量,天寿山山势延绵,“龙脉”旺盛,陵墓南面而立,背后主峰耸峙,左右“护砂(山)”环抱,向南远处一直伸展至北京小平原,前景开阔。

  陵墓的“明堂”(基址)平坦宽广,山上草木丰茂,地脉富有“生气”,无疑是一处天造地设的帝陵吉壤。人们由大红门一路向内,可以领略到各陵建筑和雄伟山势和谐统一结合在一起所产生的感人效果。

  在中国传统风水学说的指导下,十三陵从选址到规划设计,都十分注重陵寝建筑与大自然山川、水流和植被的和谐统一,追求形同“天造地设”的完美境界,用以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明十三陵无疑是建筑风水中的经典之作。

6. 凤阳明皇城遗址公园

凤阳县属于安徽滁州市,拥有悠久历史文化,是明朝缔造者朱元璋老家,凤阳也是明朝陪都!但是地处黄淮,历史上是洪涝连连。每逢灾年,凤阳人都会出去乞讨活命,所以产生了地方戏——凤阳花鼓!凤阳小岗村是最早实行包产到户,拉开了中国改革的大幕!

7. 明皇陵在哪里?凤阳明皇陵具体地址?

朱元璋的陵墓,即明孝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位于钟山风景名胜区内,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其皇后的合葬陵墓。

明孝陵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至明永乐三年(1405年)建成,先后调用军工10万,历时达25年。承唐宋帝陵“依山为陵”旧制,又创方坟为圜丘新制。将人文与自然和谐统一,达到天人合一的完美高度,成为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文化与环境美学相结合的优秀典范。

明孝陵作为中国明皇陵之首,代表了明初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直接影响明清两代五百余年20多座帝王陵寝的形 ,依历史进程分布于北京、湖北、辽宁、河北等地的明清皇家陵寝,均按南京明孝陵的规制和模式营建,在中国帝陵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故而有“明清皇家第一陵”的美誉。

扩展资料

明孝陵建设在朱元璋死前进行十几年,朱元璋对其极为用心,耗费的人力物力都是惊人的。这一切既是为了马皇后,当然也是为了自己。他对马皇后感情至深,在她去世后再没册立皇后,朱元璋一定会与其合葬。

朱棣继位后还特意为父亲在明孝陵竖立‘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此后,每年年底皇帝都要到孝陵祭扫,皇族中有人犯事还被罚到孝陵守陵悔过。后来的明朝皇帝一直以南京的紫金山为明朝龙脉所在,对其甚为关注,嘉靖皇帝曾将紫金山改名为‘神烈山’,崇祯皇帝还竖立禁止在紫金山采伐、动土的‘禁约碑’。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会副会长、东南大学建筑学教授刘叙杰说:“明孝陵代表着明初皇家建筑的艺术成就,是中国陵墓建筑和陵墓文化的缩影。”明孝陵从起点下马坊至地宫所在地的宝顶,纵深达2600多米,沿途分布着30多处不同风格、用途各异的建筑物和石雕艺术品,整体布局宏大有序,单体建筑厚重雄伟,细部装饰工艺精湛,凝聚了当时政治家、艺术家和建筑师们的才智。

8. 凤阳明皇陵景区

明十三陵

明成祖朱棣(长陵)、明仁宗朱高炽(献陵)、明宣宗朱瞻基(景陵)、明英宗朱祁镇(裕陵)、明宪宗朱见深(茂陵)、明孝宗朱祐樘(泰陵)、明武宗朱厚照(康陵)、明世宗朱厚熜(永陵)、明穆宗朱载坖(昭陵)、明神宗朱翊钧(定陵)、明光宗朱常洛(庆陵)、明熹宗朱由校(德陵)、明思宗朱由检(思陵)。

景泰陵

景泰陵埋葬的,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儿子、明英宗朱祁镇的异母弟朱祁钰。正统十四年,明英宗听信宦官王振怂恿,御驾亲征瓦剌,结果被俘虏。在迫于无奈的情况下,群臣拥立任监国的郕王朱祁钰登基,是为明代宗,改元景泰,因此也称景泰帝。

后来明英宗复位,朱祁钰病逝,前者将其帝号去掉,降为郕王。为了泄愤,又把朱祁钰的寿陵捣毁,将其以王礼葬在金山口。明宪宗即位后,恢复了景泰帝号,于是将原来的墓扩修为皇陵。明世宗即位后,又将这里整改,把绿瓦改为黄瓦,让这里真正符合帝陵规制。

也是因为这一点,所以朱祁钰没有葬在明十三陵。还有一位没在明十三陵的皇帝,就是建文帝朱允炆,因为他在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所以没有属于他的帝陵。

明祖陵、明皇陵

朱元璋称帝之后,在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洪泽湖西岸,建造了明祖陵。顾名思义,这里埋葬的是老朱家的祖宗,就是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曾祖朱四九、高祖朱百六。其中后两者只是衣冠冢,由于朱元璋分别追尊他们为裕皇帝、恒皇帝、玄皇帝,因此这也是皇陵。

至于明皇陵,则是朱元璋为父母、兄嫂修建的,位于安徽省凤阳县城南。这里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帝王之陵,但其制度与明孝陵、明十三陵是一样的。

明东陵

明东陵埋葬的,是朱元璋最喜爱的儿子朱标。朱元璋称帝之后,就立朱标为皇太子,用尽心血培养他。可惜朱标英年早逝,朱元璋追谥儿子为“懿文太子”。朱允炆即位后,便追尊父亲朱标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明东陵也由太子陵,升级为皇陵。

明显陵

由于明武宗朱厚照没有子嗣,所以他驾崩后,皇位由堂弟朱厚熜继承,就是明世宗。群臣认为朱厚熜是小宗入继大宗,理应该与堂兄朱厚照一样,尊明孝宗为皇考(即宗法意义上的父亲),但 朱厚熜坚持要尊生父,兴献王朱祐杬为皇考,因此君臣产生了“大礼议”之争。

嘉靖二年,明世宗下令,将生父原本的兴献王墓由黑瓦改为黄琉璃瓦。嘉靖三年,明世宗加尊生父为“献皇帝”,将兴献王墓正式更名为“显陵”。嘉靖十七年,他又为生父追尊庙号“睿宗”。嘉靖二十七年,正式恭迎献皇帝神主入太庙。

因为有明孝陵、明十三陵、景泰陵,分别埋葬了15位官方认可的明朝皇帝。另外的明祖陵、明皇陵、明东陵、明显陵,都是明朝皇帝追尊自己的父亲(以及祖先),导致陵墓规格升级为皇陵,这便出现了19座帝陵。

9. 介绍一下凤阳明皇陵的风景特点

凤阳,古称“钟离”、“濠州”,滁州市下辖县,位于淮河中游南岸,处于北纬32°37′-33°03′、东经117°19′-117°57′之间。北濒淮河与蚌埠市淮上区、五河县相望,东、南部与明光市、定远县毗连,西部和西北部与淮南市大通区、蚌埠市龙子湖区、蚌山区、禹会区接壤。

凤阳是全国较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举世闻名的明中都皇城和明皇陵,凤阳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家乡,是八仙之一的蓝采和的成仙之地,是庄子与惠子濠梁观鱼之地,也是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发源地。

凤阳县东西长74.64千米,南北宽49.6千米,总面积1949.5平方千米,总人口为74.9万(2009年底),县人民政府驻府城镇西华路人民广场。凤阳县辖14个镇、1个乡。

凤阳是安徽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古有“帝王之乡”、“明皇故里”之名,今有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发源地之誉,是“改革之乡”。古今故事众说纷纭,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朱元璋登基第二年,在凤阳营造了中国第一都城——“大明中都皇城”,成为后来南京、北京故宫的蓝本。遗留的明中都皇城故城及其附属建筑、明皇陵、鼓楼、大龙兴寺、禅窟寺等大量遗址、遗迹被列为国家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中都皇城故城遗址已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凤阳民间文化也深受人们喜爱。1955年著名凤阳花鼓老艺人刘明英和欧家林应邀赴北京中南海为国家领导人汇报演出《王三姐赶集》,凤阳花鼓被周总理比作东方的芭蕾舞,自此凤阳花鼓又称“东方芭蕾”,现如今已成为电视、文艺演出节目中的靓点。“凤画”工艺独特,色彩丰富,寓意深刻,不仅是上乘的民间文化艺术作品,更是馈赠亲朋好友的珍贵礼品。

10. 凤阳明皇陵是谁的陵墓

  凤阳在今天的安徽省。  凤阳,古称“钟离”、“濠州”,滁州市下辖县,位于淮河中游南岸,处于北纬32°37′-33°03′、东经117°19′-117°57′之间。北濒淮河与蚌埠市淮上区、五河县相望,东、南部与明光市、定远县毗连,西部和西北部与淮南市大通区、蚌埠市龙子湖区、蚌山区、禹会区接壤。  凤阳是全国较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举世闻名的明中都皇城和明皇陵,凤阳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家乡,是八仙之一的蓝采和的成仙之地,是庄子与惠子濠梁观鱼之地,也是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发源地。  凤阳县东西长74.64千米,南北宽49.6千米,总面积1949.5平方千米,总人口为74.9万(2009年底),县人民政府驻府城镇西华路人民广场。凤阳县辖14个镇、1个乡。  凤阳有中国花鼓之乡、中国帝王之乡、中国改革之乡、中国曲艺之乡、中国石英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树莓之都等美誉。

Hash:1c41376193a65e4169fab982a57e6ac28618e108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