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镇有哪些旅游景点「武功县有哪些旅游景点」

导读:武功镇有哪些旅游景点「武功县有哪些旅游景点」 武功县有什么好去的旅游景点? 陕西武功古城有什么好玩的吗? 武功县有什么好玩的 武功镇的风景名胜

武功县有什么好去的旅游景点

后稷教稼台、姜塬古墓、苏武故园、城隍庙、三霄庙等远古遗迹

陕西武功古城有什么好玩的吗?

武功古城坐落在在漆、漠、湋三水汇合之处,武功姜嫄水乡依漆水河而建,旨在将江南风情与关中文化的完美融合,将其打造成反地域特色旅游目的地——“关中第一江南”,也将成为陕西一流的集休闲、观光、体验、养老养生、博览等于一体的城镇化代表作和城市文化名片

武功古城共有文物旅游景点20多处,“武功八景”都集中于此,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蕴,促成了武功古城璀璨文明的人文景观。中华农耕文明始祖后稷教民稼穑的教稼台,爱国典范、民族英雄苏武的陵园,风格独特的城隍庙,唐太宗李世民报答母亲养育之恩的报本寺,雄伟森严的上阁寺,圣母姜嫄之墓,先周文化的发祥地郑尚坡遗址,雄居关中西部之首的关帝庙,张载讲学处的小华山。还有二水寺、客山庙、康海墓、赵家崖遗址、浒西庄遗址、东桥口、龙王庙、东岳庙等多处文物景点。

武功八景:

姜嫄之墓,位于武功镇南关华山之巅,墓冢中高、两侧垂如翼,故称“飞凤穴”。姜嫄有邰氏部落之女。上古时代人物,帝喾之妻,周朝祖先后稷的母亲。

教稼台,位于陕西省武功县老城东门外漆水之滨,相传为后稷向人们宣讲稼穑百谷之道的场所,为中国“八大名台”之首。后人为了纪念后稷的历史功绩,而立教稼台。

苏武墓,位于武功城北二里之龙门村,为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爱国主义典范,位封“汉典属国”。其主要建筑依次为仿汉阙门、苏武牧羊铜像、南北庑廊、苏武大殿、南北祭亭、苏武墓祭台、墓冢。

上阁寺,位于武功县城西塬畔上,为人们历代祭奠姜嫄圣母、始祖后稷所立之祠,楼台高筑,钟声响彻九天。

客山庙,位于县南二里漆水河畔东崖上,传说唐李世民幼时在武功读书,在漆水河摸鱼嬉水,书没入水中,夕阳落而再现,将书晒干。

二水寺,塔位于漆水河与漠峪河道交汇之塬头上,“风水古来佳、水明塔影秀”。塔为七级八面,玲珑清秀,影映漆水与漠峪河水中,可谓独特之景观。

东桥,为古丝绸之路经漆水河之古桥,周民族繁衍生息的摇篮之一,先民以河两岸而居,垂柳成荫,水清见底,鱼族其中。

报本寺塔于武功古城北门外,隋开皇十八年腊月二十二(公元559年1月23日)唐太宗生此别宅,为报母恩,遂舍宅为寺曰:“报本寺”,塔因之而建,唐末毁之,宋代重修。

武功县有什么好 的

武功县著名景点:

后稷教稼园 、苏武墓、台资工业园、 渭水风情园、地热观光等。

后稷教稼园位于杨凌高速公路出口处。教稼园以农耕始祖——后稷设计为主线,以农耕文化为背景营建的具有现代休闲性的观光公园。设计上追求简捷明快,悠久朴实的视觉效果;在设计风格上追求古朴,自然的格调;同时园内还增加了参与性项目,以增强公园的趣味性、娱乐性。

教稼园土台长178米,宽67米,高8米,总面积12000平方米,农业始祖----后稷在这里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其雕像雄伟高大,引人注目。园内有近10亩53种花卉苗木。园内设有农业科技史展馆,分别展示古代农业、近代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史和从古至今为农业做出贡献的名人以及他们的成果介绍。

教稼园的夜景也是一道独特的景观。教稼穑区主要色光为黄色,后稷像为白黄色光,台下为紫色光渐变,给人一种上升感;水系区为蓝色光,五谷种植参与区为绿色光。

苏武墓,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西47公里处武功县武功镇龙门村。代有封修,题书、碑、碣殊多。清乾隆巡抚毕沅题碑,同治间(1862-1874)知县陈尔茀等题碣。40年代末尚有围墙、院落、门楣,后被陈,仅存墓冢,高约1.5米。1979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遂立标识,确定保护范围,划定墓面积330平方米,设门楣建围墙。1938年,菲律宾华侨成立有“南洋武功苏氏宗亲会”,1993年更名“世界苏氏宗亲会”,1997年,“宗亲会”追本溯源,寻根谒祖,组团回武功拜谒苏氏墓。

武功镇的风景名胜

这些历史名人,在创造中华民族的伟大业绩中,也给家乡留下了诸多名胜古迹。如教稼台、报本寺塔、苏武墓、城隍庙、康海祠堂、隋炀帝陵、绿野亭、唐太宗晒书处、姜嫄墓、后稷祠、杨虎城守城等。

上述名胜古迹,尽在古城周围,远不过五里。

新千年已经通过陕西省关中百强重点发展镇战略,规划镇区景点全面整合,正迈向国家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而努力;东南亚苏氏后裔捐建整修苏武纪念馆一期工程投入使用,国家文物局批准全国青少年教育重点基地;后稷文化广场、古镇一条街等景点正蓬勃修缮建设中,正积极打造千年古镇旅游项目,同时已经启动开通杨凌—武功一日游。 清代陕西督学使吴大徵篆书“姜嫄圣母之墓”匾额牌坊已恢复原貌,蔚为壮观。清知县陈尔弗重修陵园围墙,方圆约三十亩之大,树大葱茏,罩尽整个山头,历代铭碑林立其间,远远望去,十分巍峨,“姜嫄古墓小华山”为《武功八景》之一。

墓地中高,两旁垂供如翼,故称“飞凤穴”。《史记》载,姜女原为帝喾元妃,履巨人之足迹而生后稷,母以子贵,世人尊称姜嫄为圣母。姜嫄古墓位于武功镇华山之巅,姜嫄生“后稷”名“弃”。

尊称“圣母”,经天纬地,后稷又“树艺五谷”,为农业始祖。姜嫄墓位于武功镇南侧小华山上,1990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武功镇北门外,龙门村前,幕旷东向,背向风岗,漆水自墓前蜿蜒而过,依山傍水,环

境优美,风景宜人,开发、利用前景远大。

苏武字子卿,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奉命出使匈奴,被扣留后放逐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牧羊为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爱国主义典范,位封“汉典属国”。整修一新的苏武故里苏武纪念馆迎接八方宾客。 金仙观位于武功镇的后河之畔,东倚雄浑辽阔的漠漠周原,西视源远流长的涓涓湋河。此观始建年代不详,据传自汉朝以来,金仙观代有兴废和修建,历经战争的洗礼、风雨的剥蚀以及自然灾害,存世的是一组晚清建筑群,山门、献殿、中殿、后殿等,保存较为完整,是武功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处三山耸立、一水横流,古树浓阴闭日、长川凉风习习,绿树红花满山间,是一处休闲游览之地。山门西向,为空心筒脊、灰布板瓦的硬山式建筑,其上悬一匾“金仙观”,笔走龙蛇、苍劲有力,出自享誉关中的关中革命前辈,原陕西省农业学校校长马伯援先生之手。

据说“封神榜”之后两千年,汉明帝时,聂云霄转世到了武功县的聂村,受灵山老母点化,学道、修仙,后因为聂云霄与班超将军营救汉明帝有功,被汉明帝敕封为“救世金仙”,因此这座庙才叫“金仙观”。金仙观周围还有文督祠、圣母庙和戏楼。

Hash:459c15eff03bfeaa6d320dd2b5ec8acb2902f7c5

声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