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网红街区景点 文艺范儿十足
北京是一座追梦的城市,也有很多充满文艺气息的网红街道,是周末打卡的不错选择,下面就为大家推荐了北京几处比较有名的景点,感兴趣的朋友一起去打卡吧!
1、西打磨厂街从西打磨厂街一路逛下来,便会发现这里的标志性建筑与票号、会馆相关。若追溯其历史,最早形成于民国初期,因靠近北京旧火车站,自发形成了许多旅店、会馆、票号。
如今,西打磨厂街不仅保留了原有文化特色,还增强了街区的整体设计感。
在西打磨厂街,你能见到创意与艺术融合的共享,清末建筑与西式文化糅合的协和医院旧址,旧时银号旅店,它们在政策引领下摇身一变,成为新时代文创与科技、古建与流行元素互融的文化街巷~
2、77文化创意产业园77文创园得名于“美术馆后街77号”的门牌号。
文创园掩映在一片古朴的灰砖街墙之中,有点“大隐隐于市”的意味,远远眺望,有许多颇为恢弘、设计感十足的现代建筑群;门口近处,是亮果厂胡同、小取灯胡同,低矮的砖墙灰瓦和年代感十足的老北京民居和文创园形成了建筑风格的鲜明对比~
胶印厂遗留下来的钢管已经锈迹斑斑,几层高的红砖楼,彩色的大烟囱,高低叠错的楼梯和斑驳的墙壁散发着浓郁的工业风气息。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美术馆后街77号
3、二河开21号艺术区二河开21号艺术区原本是一大片违建,经过整治,变身为网红打卡艺术区。艺术区内坐落着美术馆、公共艺术广场、音乐空间、摄影基地、联合办公空间、青少年户外营地,功能设施十分丰富。
步入其中,一座农舍映入眼帘,竹篱笆,茅草屋,老玉米,颇具田园风~待到每年的8月份左右,大片波斯菊、百日菊、蜀葵、向日葵、粉黛五彩缤纷连成花海~
二河开21号艺术区坐落于海淀区中关村北大街与北五环厢白旗桥交汇点西侧,与圆明园遗址公园北墙仅一墙之隔。周末打卡“文创园+遗址公园”,收获满满~
每年10月下旬,粉黛子花海成为二河开21号艺术区的网红打卡景观。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滨河路
4、中粮祥云小镇北京好玩的地方数不胜数,如果去过太多次经典景点,不如去探索新去处~顺义区就藏着一处度假小镇,风景如画、趣味十足、大牌云集、吃喝玩乐一整天都不重样!这里便是帝都新晋打卡圣地——“中粮·祥云小镇”!
这里有意式风情的建筑群,这里有古典的五彩别墅,这里有潮流的造型十足现代景观,集景观、购物、美食、娱乐于一体,媲美蓝色港湾,堪称“五环外的三里屯”。
小镇南广场热情的白鸽环绕游人飞来飞去,广场撒满了小朋友的欢声笑语。周末,祥云小镇上还会举办热闹的创意市集,来逛逛说不定能淘到心仪的小物件儿~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安泰大街9号
“文艺范儿”车站,守望一座城的沧桑百年 文艺范儿
在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吉沈线435公里处,坐落着一座造型奇特的火车站。它有着近百年的历史,远离都市的喧嚣。置身于站内的月台,你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民国时代。 它的名字叫吉林西站,而关于它的故事,则有着太多太多的传奇色彩。
吉林西站始建于1928年,并于当年建成票房及站舍,1929年修建钟塔,1930年建成塔亭。在建成初期,它曾被短暂命名为吉海铁路总站,八百垄站,后改称黄旗屯站,直至1985年更名为吉林西站。而它诞生的背景,则带出了一段荡气回肠的中国铁路抗争史。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争相瓜分着中国。而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为了获取各自的利益,沙皇俄国和日本甚至于1904年爆发了长达一年之久的日俄战争。日本作为战胜国,掌握了当时中国东北的铁路、采矿、军事等诸多重要的工业命脉。尤其是将中东铁路南满支线,及其一切相关权益,尽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张作霖主政东北之后,为了摆脱日本单方面的控制,筹划在南满铁路东侧铺设奉天至海龙的铁路,以争取更多的资源流动和军事运输的自主权。1925年,东北历史上第一条中国自筑铁路——奉海铁路,动工修筑。与此同时,为进一步联通沈阳与吉林两座省会级城市,并将奉海铁路与吉长铁路、吉敦铁路接轨联运。自1926年起,吉林省决定自筑联通吉林与海龙之间的吉海铁路。
在了解张作霖、张作相等人自筑奉海、吉海铁路的计划之后。日本人担心自己在南满铁路的权益受到威胁,于是想方设法横加阻挠,拒绝吉海铁路与“满铁”所控制的吉林站接轨,并拒绝运输筑路材料。在这样的背景下,中方只好选择了位于吉林城西的黄旗屯作为吉海铁路的总站,也就是如今的吉林西站。
由于距离市区较远,这里虽为吉海铁路总站,却是以办理货运为主。为了方便旅客乘降,另在距离市区较近的北山设了一座小站,命名为北山站。
为了摆脱日本人的控制,吉海铁路筹办处不仅拒绝了日方的贷款,更拒绝日方参与铁路建设。张作相从京汉铁路,京绥铁路,粤汉铁路聘请了大量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参与吉海铁路的建设。1927年6月25日,在张作相的主持下,吉海铁路开工典礼在吉林市北山隆重举行。1929年6月30日,吉海铁路全线建成通车。
吉林西站主体建筑为方石结构,规整的石块坚实而美观,呈淡褐色,中间富含云母,在日光熠熠下生出细碎的亮斑。由于吉林当地盛产云母,就地取材的同时也为其通体披上了神秘的色彩。屋顶在欧式折型木结构基础上,外挂的却是中式的琉璃瓦。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有的琉璃瓦已经被换掉。但回想91年前,顺着楼脊铺设的琉璃瓦金辉闪烁,光映四野,一定十分壮丽。
时过境迁,白色的墙面已多次翻新,但内部房间的所有木围墙、走廊的水磨石围墙却保存的完好无损。吉林西站室内所有地面都是彩色瓷砖铺地,90多年过去,色彩鲜艳如初,花纹图饰中主体图案边缘的线条,仍然保持立体状态,质量耐久,工艺考究,着实令人惊讶。
整个吉林西站在设计上最精彩的部分当属钟塔。尖顶离地面29米,约7层楼高,在当时,可以说是吉林城内最高的建筑物之一。钟塔内部的台阶均为木制结构,虽没有装饰却十分牢固。通过旋转的楼梯,从仅可供一人独行的旋转楼梯登上去就是顶亭,多年来已很少有人上去。站内的工作人员曾经在顶亭饲养了一些家鸽,后来逐渐引来了野鸽。老站,钟楼,白鸽,在早些年构成了吉林西站绝美的风景。
2013年5月,吉海铁路总站旧址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因其平和高压的姿态、独特的哥特式建筑设计。吉林西站被央视新闻评选为中国最文艺的九个火车站之一,一时间迎来了全国人民的关注与赞美。
那么,这样一座秀美的车站,究竟是什么人设计出来的?
在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以及书籍后我们发现,在关于吉林西站以及吉海铁路总站相关的介绍中,大多提到了,林徽因是吉林西站的设计者,她的丈夫梁思成则负责审定。然而,在所有关于林徽因及梁思成的介绍及相关书籍当中,我们却没有找到有关于林徽因设计吉林西站或梁思成负责审定吉林西站的记载。
梁思成、林徽因与吉林西站究竟有何联系?
吉林西站的主要设计者又是何人?
解构历史遗迹、记录民间技艺
描绘吉林壮美人文画卷
感受魅力非凡的吉林
6月27日推出
车站圈的文青——吉林西站
《吉林文脉》是由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吉林广播电视台联合出品,吉林省图书馆与吉林广播电视台7频道共同策划制作、全方位展示吉林省地域文化的大型系列纪录片栏目。
其中 《吉林文脉》之《故事吉林》以故事传说为线索,寻找历史遗迹,采撷民风民俗,以情景再现、实地踏查和拍摄、专家采访与解读、特效展示与处理等方式,用电视媒体手法讲述民间故事、追寻吉林省人民的文化精神,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下影像记录。
更多精彩节目,敬请关注
《吉林文脉》之《故事吉林》
每周六、周日22:38分
吉林广播电视台7频道与您相约
END
编辑:小芳斌
审核:曾宪夫 薛橇
监制:张晓丹 邹德伟
文艺范儿与历史感的旗津岛 文艺范儿
高雄市是一个依港口发展起来的城市。港口地理形势十分优越。港区的外侧有一条狭长的天然沙洲——旗津岛,它如同一条巨龙蜷卧在台湾海峡的碧波中,成为一道天然的防波堤,为高雄港遮风避浪。旗津岛是高雄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有“高雄发源地”之称。民风淳朴,历史悠久。昔日此地文风颇盛,文人曾组织“旗津吟社”,且以“旗鼓堂皇,维扬我武;津梁巩固,克状其猷。”的联语自励,光复后遂取旗津为区名。
旗津岛也是高雄市的一个市辖区,曾经的旗津岛是一个半岛,与台湾本岛相连,后因高雄港第二港口的兴建而截断。如今的旗津岛孤悬于本岛之外,与鼓山对立,是内外船舶往来津渡的必经之处。在鼓山轮渡站搭乘旗鼓号渡轮去往旗津岛,大约五分钟就能抵达。
在我们搭乘的渡轮向旗津岛驶去的时候,正赶上一艘货轮由旗津岛与高雄市区间的咽喉水域驶入高雄港。它缓缓的汽笛声回荡在这旗津与鼓山之间。
在渡口租借一辆自行车,按着地图的指引骑行在小岛上是畅游旗津岛最好的方式了。阳光、微风、海浪、沙滩、自行车,不难看出,这里是文艺青年们的圣地。文艺范儿的小岛上不仅风景宜人,还遍布古迹。旗津岛上最著名的文物特色莫过于旗津渡轮、炮台、灯塔、天后宫。特别是旗后天后宫,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是台湾最早供奉妈祖的庙宇,距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
旗津岛西北端的旗后山上,仍留存有有1895年乙未战争时的旗后炮台(台湾日治时期,旗后炮台之大炮被拆走、熔毁)见证着百年沧桑。
炮台身后掩映在树林中的堡垒残垣早已与这错综复杂的繁密枝叶融为一体。时光就这样在无意间,雕琢下了一条满含诗意曲径通幽的小路。
旗后山北端山顶上一座砖造的方形灯塔就是旗津灯塔(高雄灯塔)。旗津灯塔是继屏东的鹅銮鼻灯塔后的台湾第二座灯塔,也是台湾少数仅存的清代灯塔之一。八角型的灯塔,纯白色的外墙,在蓝天下闪耀着它的西洋风情。
在灯塔顶端的眺望台附近,可一览旗津港、柴山、西子湾美景以及高雄港湾城市船只进出盛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