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旅游攻略一日游(去汶川旅游的攻略)

导读:汶川旅游攻略一日游(去汶川旅游的攻略) 汶川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汶川旅游攻略 四川汶川旅游一天半自驾 汶川一日游或两日游

汶川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汶川旅游攻略

| 鹞子山 |

鹞子山位于汶川三江镇,著名生态康养胜地。距离成都不到两个小时。森林覆盖率达到90%,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24000个,货真价实的山清水秀,扎扎实实洗肺洗眼睛。山中有一个鹞子仙泉,水流清澈,冰侵入骨。周围长满黄连的其他中药材泉水可饮用,据说延年益寿。再往下走有一个民俗乐园,具体有各种攀爬,秋千等户外体验项目,喜欢刺激的朋友可以来试一下。

| 仁吉喜目花谷 |

距离鹞子山不到半个小时车程的仁吉喜目花谷是赏花佳处,景区距离成都76公里,属1.5小时经济圈,种植鼠尾草、蓝盆花、大丽花等20余种花卉约8万平方米。这里有一个非常勤快的老板,一种花花期过了马上种另一种新的,心疼老板的钱一秒钟

| 云上的克枯乡|

克枯乡位于汶川县西北部,距汶川3.5公里。平均海拔2038米,从汶川县城行盘山公路,海拔一路飙升,从云下到云上,半山可俯瞰汶川县城。到达海拔2350的云中羌寨――大寺村中,云雾缭绕,山间盘桓玉带,如群山献哈达

| 羌人谷|

羌人谷位于汶川县城北15公里的龙溪沟内,是一个典型的羌民族聚居乡。青山绿水掩映中的高高的建筑物就是羌碉,它是震后恢复重建的,高达28米。羌碉建筑材料是石片和黄泥土。

|映秀花开|

对于汶川映秀镇,人们忘不了的记忆是08年的那场劫难,为铭记灾难时刻受到的帮助,建立了一个以大爱为主体的品牌景区――爱立方。

具体的行程,建议参考小灵灵app的旅游定制~

四川汶川旅游一天半自驾

驾车路线:全程约134.8公里

起点:四川省

1.四川省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东南方向出发,沿督院街行驶130米,右转进入红星

2) 沿红星路行驶230米,右转进入锦兴路

3) 沿锦兴路行驶710米,过右侧的上普国际·写字楼约50米后,稍向左转进入新光华街

4) 沿新光华街行驶210米,过右侧的航天科技大厦约80米后,直行进入红照壁街

5) 沿红照壁街行驶130米,过左侧的百川大厦约60米后,直行进入金盾路

6) 沿金盾路行驶340米,过右侧的国栋国际大酒店,稍向右转进入文翁路

7) 沿文翁路行驶240米,直行进入东城根南街

8) 沿东城根南街行驶220米,左转进入蜀都大道

9) 沿蜀都大道行驶3.7公里,朝成温高架路/苏坡立交/青羊大道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成温高架

10) 沿成温高架行驶3.1公里,朝成温邛高速方向,稍向右转进入苏坡立交

11) 沿苏坡立交行驶540米,直行进入苏坡西路

12) 沿苏坡西路行驶1.2公里,直行进入日月大道

13) 沿日月大道行驶1.5公里,直行进入日月大道二段

14) 沿日月大道二段行驶2.6公里,直行进入成温邛高速公路

15) 沿成温邛高速公路行驶70米,直行进入成温邛高速公路

16) 沿成温邛高速公路行驶60米,朝芙蓉大道/成灌/沪蓉/成南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文家场立交

17) 沿文家场立交行驶820米,过文家场立交,直行进入成都绕城高速公路

18) 沿成都绕城高速公路行驶5.7公里,朝郫县/都江堰/西芯大道/羊犀立交方向,稍向右转进入犀浦镇立交桥

2.沿犀浦镇立交桥行驶1.2公里,过犀浦镇立交桥约100米后,直行进入成灌高速公路

3.沿成灌高速公路行驶33.8公里,过聚源跨线桥,朝都汶高速方向,稍向右转进入S9

4.沿S9行驶1.1公里,直行进入都汶高速公路

5.沿都汶高速公路行驶71.8公里,过桑坪大桥,直行进入都汶高速公路

6.沿都汶高速公路行驶32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G213

7.汶川县内驾车方案

1) 沿G213行驶1.5公里,右前方转弯进入G213

2) 沿G213行驶90米,在第3个出口,进入G213

3) 沿G213行驶1.4公里,过岷江大桥,左转进入岷江路中段

4) 沿岷江路中段行驶460米,直行进入岷江路上段

5) 沿岷江路上段行驶360米,过右侧的海尔专卖店汶川新岷山店特许号1720,直行进入东街

6) 沿东街行驶53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汶川县

汶川一日游或两日游

汶川两日游路线

D1:成都—水磨古镇映秀地震遗址—汶川县城

D2:汶川县城—龙溪羌人谷萝卜寨—绵_大禹祭坛—成都

可以去“羌人谷”、释比发源地的地方(羌族中最权威的文化人和知识集成者),也是一个典型的原生态羌族聚居地。从雪山奔腾而来的杂谷脑河记录着这里的历史,古羌人冉口部族曾在此聚居,此后千年生生不息。走进龙溪羌人谷,方丈檐间,层峦叠嶂,争奇竞秀。神秘古老的释比文化、手工刺绣、羌碉、羌族特色民居等丰富多彩的羌族文化与旖旎的生态自然风光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唐朝时期,龙溪被称为塥州,有饱经沧桑的塥州古城遗址,羌人谷中的东门寨便是唐宋时代塥州城遗址之一部分。连接外界与东门寨的是一座由片石砌成的索桥,桥墩上绘有释比图案,一枝树丫穿过桥墩,仍然绿意盎然,红色的布条(羌族称羌红)系满索桥上的每一根铁链。这是一座走向致富的桥,游人便从此桥而来,让东门寨的人充满了对生活的希冀。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东门寨近年来发展了有证经营农家乐21家,唐成继的农家乐便是其中一家。唐成继是龙溪乡联合村本村人,曾经依靠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石榴子石、铁矿大理石等)而过上富足的生活。“我以前是在挖矿,山上矿石多,赚了一些钱,我们村好多人以前都挖矿。”唐成继说,“后来发现挖矿不长久,就从2001年开始培植果树。说到搞旅游,得感谢2008年援建工作组的胡海运(湛江市2008年援汶川龙溪乡工作组组长)提出的产业转型,我们才开始逐渐转向发展旅游。”2009年汶川_人民政府确定打造龙溪羌人谷,游客逐渐走进东门寨,2011年6月唐成继一家把握商机开始搞起了旅游接待。“当时只有四间自己家住的房用来接待游客,平时还好,像国庆节这样的假期根本住不下,我就安排他们到村里别的人家屋里去住。2015年6月我家新建了一幢房,楼上有11间标间,楼下餐厅可以同时容纳240人就餐。”唐成继自豪地说。

泰山石敢当的雕像庄严肃穆地守卫在唐成继家门前,寓意着吉祥如意、富贵长寿、镇宅辟邪。大门上贴的对联,表达了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期望。石墙上绘有各种羌族图案,有记录故事,有单纯动物绘图羌人自古崇尚自然,在房屋的设计建造中无不体现。树上系着的羌红迎风飘扬,热情似火,招呼着来来往往的游人。

2016年唐成继家的农家乐营业额达100万元,纯利润40万元左右。在联合村东门寨,有许多如唐成继一样的村民,他们从最初的挖矿到种植果树再到发展旅游,思想观念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原来是靠山吃山,哪管环境污不污染,现在依然是靠山吃山,但心中却有了一份责任 ——保护环境、持续发展。现在,东门寨的村民们不仅生活越过越富足,还保护了当地的自然生态,给子孙后代留下了一片绿水青山。流水潺潺,它正带着东门寨的故事奔向远方,向世人展现东门寨的转型之路。

向沟谷深处复行数百步,一座姜黄色城楼式建筑出现在眼前——达拉布庄园。园内树草相映,人景相融,分为观光区、文化休闲区、采摘区、养殖区。三月,春之始也,几树桃花却早巳热闹非凡,迫不及待地表达对春日的感激。达拉布生态经济庄园占地60余亩,其中30亩土地为联合村村集体河滩地。“村里将这30亩土地折合成200万元股金人股达拉布庄园,每年有8%的收益,作为村集体经济,也就是说每年我们村有16万元的收入,这样就壮大了我们村的集体经济发展。”龙溪乡联合村第一书记刘莎说,达拉布庄园主要由3名返乡创业党员第一期投资近2000万元修建,设有羌文化魅力体验馆以及大棚种植园等特色生态旅游场所,目前已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达拉布羌年传习基地、羌绣传习基地、羊皮鼓传习基地、汶川县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示范基地、阿坝州金融助推脱贫攻坚乡村旅游示范基地。

刘莎告诉记者,龙溪乡联合村有289户897人,2015年龙溪联合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7户57人,经过努力,2016年实现了贫困村退出、贫困户全部脱贫,仅达拉布庄园就直接和辐射带动全县180人全乡20人就业,其中17人来自联合村贫困户。

正是由于这些返乡创业人员对家乡的热爱,推动了古羌文化的活性传承,也使当地经济得以加速提升,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生活越过越好。

2016年龙溪乡联合村获得生态经济庄园建设项目资金补助200余万元,用于旅游和采摘吊桥建设、入户路建设、栈道改造、产业发展环线生产道路建设、古羌水磨修复、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和农产品展销中心建设等项目。刘莎说:“政府扶持将持续到2020年,用于巩固和提升脱贫攻坚的成果。”按照汶川县“旅游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旅游发展”的工作总基调,龙溪乡大力发展旅游,优化旅游基础配套设施设备,并于2016年成功创建龙溪乡联合村为四川省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

三微联动,“微”处人手全域发展

享有“长寿之乡”的水磨古镇位于汶川县南部,一条迂回曲折的寿溪穿镇而过,溪的彼岸是旅游胜地寨子坪片区,而此岸是休闲福地茅坪子片区。汽车沿着一条街直行,驶出古镇中心,向山沟深处开去,不多时抵达隐于山间的彭家沟农庄。一座拱形石桥连接着农庄,桥下流水潺潺。正前方的全透明阳光餐厅内刚举行过一场婚礼,余温未散。住宿区的小木屋分布在山坡上,错落有致,与右侧白色三层楼房形成鲜明对比。类似蒙古包建筑的烤羊棚没有了夜晚的喧嚣,静静地听着世间的故事。不知名的野 在路边摇曳,养殖池里的金红鳟鱼悠闲游动,休闲亭内喝茶的人谈笑风生。从山上引流的泉水,清澈透亮,环绕着整个农庄。好一幅生态休闲图。

这是一座占地150余亩的养生休闲农庄。郭家坝村支部书记、彭家沟农庄股东殷书怀向记者介绍,近年来水磨古镇观光旅游发展势头良好,于是几个股东于2016年9月在茅坪子村建起了这座养生休闲农庄,发展旅游,带动当地百姓脱贫致富。农庄现有标准客房28间、独栋小木屋5栋、独栋套房1栋,解决了当地30多人的就业问题。茅坪子村有147户475人,其中有七八户在彭家沟农庄的带动下也做起了旅游接待。

来源:中国西部

Hash:0d4db845ff35de189185a060fdbdf4ef2be96dc1

声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