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钩沉 | 023 王东:百花山上赏“花”清水河边听泉——记一次西部山区的现状调查

历史钩沉----首都规划及规划管理工作实践方面的历史回忆纪实。

建国以来首都的规划工作,道路漫长,历尽艰辛,其中曲折复杂、千变万化的协调、决策过程鲜为人知。在这里我们请老一辈规划工作者回顾自己的亲身经历,把精彩纷呈的历史事实写下来,作为正史的补充和解读,以帮助后人进一步深人理解首都的规划建设实践。

本文选自“首都城市规划事业60年纪事”征文。谨以此篇向王东前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谢意。

王东,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总规划师

初看这个充满诗情画意的题目,以为是在春游,享受大自然山水的美景,其实不然,实际上是在回忆六十年代我的一段工作经历。

一九六五年初春,在京城已是大地解冻,百物苏醒,而在山区仍是春寒料峭、乍暖还寒的时候,我们在总体室副主任钱铭同志的带领下到门头沟区、房山县的山区步行调研,主要任务是调査现状,寻找山间较平坦地形,为“三线”建设探路。三月初,一行四人(钱铭、平永泉、陈海扬和我)、带着棉被、换洗衣服、打着背包、带上介绍信、粮票开始上路,当一回“云游僧”。计划沿永定河谷、清水河考察斋堂、百花山等地区,翻过百花山,进入房山县大石河河谷,拒马河谷,自上游蒲洼、十渡至下游张坊,横跨三条大河谷(图1)。沿途我们都详细标注了地图,并有专题报告,这次调研使我增加了对北京山区的了解。北京地区自然环境之美,山区农民生活之艰苦,民风之淳朴,印象深刻,往事历历在目,值得忆录成文,以示纪念。

图1 西山调研路线图

初进斋堂川

上午从规划局出发,司机崔承光同志开着当时性能较好的“嘎斯一69”吉普上路,沿着海淀山后公路,到昌平阳坊镇北跨过坦克靶场进山,高崖口,马创泉折向南行到达永定河边的芹峪,(当时还没有现在的三雁公路,只得绕行昌平高崖口)从芹峪折向西南到青白口村,经青白村口进入清水河谷,半天的颠簸,中午才到达斋堂,崔承光同志送我们到达斋堂后,随即原路返回北京。从斋堂开始了我们的步行调研活动。

斋堂是唐代古刹灵岳寺(距斋堂8公里,斋堂北山铁山上)供游僧和香客吃斋的地方,因而得名斋堂。史书记载,斋堂有悠久的历史,汉代出现村庄、唐代建城,明代再次建城,到清代已发展为北京西部的地区中心。斋堂是北京西上塞外的交通要道,古代为兵家必争之地。秦灭燕、金灭辽、元灭金,均假道于此。明代修筑了沿河城和斋堂两座城池,清代齐家庄巡检司迁入斋堂,斋堂成为当时京西山区的政治和军事中心,1938年初,八路军挺进斋堂,创建平西抗日根据地,以斋堂为中心,范围广达12个县。

六十年代的斋堂,抗日战争留下痕迹尚未消失,听老乡们说,当时日寇经常扫荡,就在河滩里架设六O炮,炮轰斋堂城,斋堂城旧房、破房居多,东门城台(建于明万历后期约公元1600年左右)尚存,上额题“廓清”二字(图2)。在斋堂西双石头村,村口有巨石一对,有村民甚至在巨石上建房,我们从山谷中看见村庄民房一栋栋,但爬上山顶一看,很多民房屋顶都被日寇烧毁,可见虽然20年前就结束了抗日战争,而战争的创伤到六十年代还没有恢复。

图2 斋堂东城

我们的调研活动丰富多彩,别具特色。衣、食、住、行均靠自理,“衣”,换洗衣服随身带,而且要轻装行进;“食”,自带粮票吃“派饭”,一路吃上“百家饭”;“住”,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住公社、住老乡家(多是困难的单身“光棍”家);行,就凭自己的一双脚。当时我们四个人都还年轻,钱铭同志稍长,也就是三十多岁,其他三人都在十六、七岁,也是人生处在牵挂较少、身体比较健康的阶段。

以斋堂为基地,我们向东到了军响公社白虎头村、牛战村、灵水村,在灵山村西的小煤窑,我们穿过“窑神之位”的门洞,旋转下到地下,亲身体验挖煤工用箩筐、布袋顺着巷道——极窄的“旋转楼梯”把煤“拖”出坑口的感觉,在灵山村,(又名“凌水”,“冷水”,村中多甘冷山泉),我们进了满目疮痍的一座古庙,门窗全无,但大殿横梁上尚依稀可见彩绘,墙上还残留了国民党驻军的题诗,后来才知道,这是创建于金代,明代又重修的“南海龙王庙”。中国古代神话有四海龙王、五方龙王的传说,按阴阳五行之说,南方五行属火,五色为赤,所以南海龙王又名“赤龙神”,亦称“火龙王”(图3)。庙内有两株千年古柏,在柏树上各寄生了一株桑树和一株榆树,俗称“柏抱榆”和“柏抱桑”。在古柏树下站着一个人就是我。(图4)

图3 灵水村 南海火龙王庙

图4 灵水村 庙前古柏

向南我们到了抗日根据地马栏村(图5)。马栏是明代圈放马匹之地,村东侧的黄土台地就是著名的华北地区晚更新世标准地层马栏黄土。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八路军北上抗日,开辟平西根据地,1938年宋邓支队(宋时轮、邓华)在斋堂川会师,组建八路军第四纵队司令部,1939年成立挺进军,司令部即设在马栏村,当时马栏村的青年积极参军,很多人从此参加革命工作,我们局传达室的老职工于成万同志就是其中之一。

图5 马栏村北大门门洞

向西我们到了清水公社,沿河谷西行,杜家庄村到达齐家庄公社,这一带地势高、空气纯净度、能见度高,据说国家有关部门曾在杜家庄一带的山上做过天文台的选址,是一处具有良好的观察星空条件的地方。

夜宿齐家庄公社,把办公室的桌子拼在一起,当作床铺,四个人美美的睡了一觉,恢复了体力,第二天继续上路,在双塘涧村折向东边山路,沿途攀岩、在山间小道上忽上忽下,瓦窑村的东面是梨园岭村,翻过梨园岭就到了燕家台河谷,燕家台村真是气势非凡,东西龙门涧两股水流在村前会合,东龙门涧崖陡、涧深,奇峰异洞,景色壮观,有“瀑布”、“一线天”、“将军石”等景观,“燕京小山峡”之称。(图6、图7)

图6 龙门涧一线天

图7 燕家台村后龙门涧将军石

燕家台元代已成村,海拔高度800米,原名“二龙台”,根据民间传说,明初村民听说将在此选址皇陵,村民不愿迁离,遂改村名为“晏家台”,皇家避讳“晏驾”,就不在此了。后因谐音改为燕家台,另一说是因村建在台上,以姓得名。

燕家台后东西龙门涧,高耸的石壁如刀削成,直指苍穹,一泓清泉蜿蜒出山,双泉环绕燕家台,并在燕家台南汇合,直向南流去,一路上泉水淙淙,清澈见底,这就是清水河的上游,转了一圈,又回到了清水公社。

在清水公社招待所,第一次睡上火炕,我们没有经验,就把被褥铺在靠近火坑的添煤口的地方,斋堂煤的热值高,半夜煤火愈烧愈旺,一层芦苇蓆、一层褥子,根本挡不住火坑的热气,把我们几个南方人烤得够呛,正面烤够了翻过来还是烤,烤得我们辗转反侧,成了“两面焦”,而和我们同睡一炕的一位大爷因靠火炕的末端,温度合适,却睡得很香,陈海扬忍受不了火烤,就下炕把火坑的添煤口用砖堵上,我们的温度就正合适了,但过一会儿那位大爷的末端感到凉了,他也下炕把砖移开,火又旺起来,接着陈海扬又把砖堵上,这场无声的“拉锯战”一直反复持续到东方发白,整整折腾了一宿。

向南我们还到过田寺村、达摩庄,听老乡们讲野猪“拱”土豆,毁坏庄稼的故事,我们满山遍野地看地形,乡亲们劝我们每人带一根棍,用棍在前探路,以免被夹野猪的铗子夹住我们的腿,我们听从了乡亲的劝告,此后上山下地,我们每人都带有一根“防身棍”,形影不离。

从一件小事可以看出,我们四个人显然都缺乏野外的生活经验,这次外出这么长的时间,竟然没有带上很重要的用具——脸盆。倒是我在临出发前从家里带上了一个小铝盆(又薄又轻,直径大约30公分),就是这个小铝盆,可立下了“大功”。早晨四人用它轮流洗脸;晚上四人用它轮流热水洗脚,以解除一天的疲劳;中午时分,我们在野外捡起石块,垒起一个简单的灶,支上小铝盆,再捡上一些枯树枝,“埋锅造饭”烧水喝汤,当然小铝盆是在一再清洗之后才改变它的用途的,否则怎么也喝不下这锅“汤”。现在回想这些往事,简直不可思议,或许这也是在困难条件下,对人们适应生存条件的一种考验吧。

三上百花山

清晨,我们从清水公社出发,下午经塔河村、黄安村,傍晚时分才到达北京海拔最高的村子一一黄安坨村。不到100户人家的一个山村,海拔1045米,二百多年前即已成村,但村庄分散,村书记队长任成龙同志是北京市五十年代劳模,党的八大代表,他是一位朴实的农民。带领全村老小战天斗地,改变村庄的落后面貌。可惜当时人们缺少经营开发的思想理念,满山遍野的动、植物资源却缺少利用的点子,而是受以粮为纲,土里刨食的影响,只是在修建“大寨田”上做文章。我们到达黄安坨村的第一天晚上就住在大队部,任书记和队干部们正在开会,直到深夜,讨论着一个个问题,其中就有关于修建“全村第一个厕所”问题,透过荆巴墙漏过的灯光,我们“旁听”了会议的全过程,直到我们都进人梦乡,会议还在继续着。

在黄安坨村,我们参加了生产队的劳动,背运石板,垒筑梯田,我们掀开石板,一窝窝的野生蝎子炸了窝,可惜这些宝贵的药材,当时人们想不到怎么去利用它。

黄安坨的农民民风淳朴,长年住在1000米的山腰上,很少进城(就是斋堂),也很少照相,农民们对照相机感到新鲜、奇怪而不可思议,下午收工后,队长吆喝一声照相,钱铭同志的相机又一次发挥作用,把全村三十多口村民尽摄入镜头(图8),前排右一有一位全身俱“黑”的小伙,三十多岁尚未成家,大家叫他“李铁棍”,据说他成年不洗澡,从他的装束可以看出当年黄安坨农民的生活并不富裕

图8 黄安坨村的村民(中立者为任成龙书记)

我们在老乡家吃“派饭”,钱铭、平永泉派往一位木匠家吃饭,日子稍富裕一点,饭桌上还能看见油、面,我和海杨被派到一户较困难的人家,吃的是粗粮,稀饭一一苞米棒碴子粥,吃的菜是头年腌在缸里的酸菜叶,老乡家里的筷子就是树枝做成,从来不洗,筷子上裹一层层干棒碴,结了一层硬壳,吃饭前只用在身上“蹭”两下就行。

我们就要从黄安坨出发,登上海拔1960米的百花山主峰了,钱铭他们的房东家境较好,为我们做了烙饼早餐,为我们准备了干粮带上山。

主峰位于黄安坨村东南,沿着“之”字形山路,从北坡登山,每人带上一根“六道木”,(断面是六边形,质地坚硬,一般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地区的一种灌木)三月的百花山,寒气未消,山上还残留积雪,雪地上还留有野兽的足印,像是猫科动物,路边还看到新近被吃掉的狐狸骨架,我们一边探路一边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心想要是真的碰到“山大王”该怎么办?怎么对付?

日当正午,我们登上了百花山顶,山顶是高山大草甸,有一座大庙的残垣断壁,据说这座古庙原址是唐代李克用所建,庙后还留下七棵高大的华北落羽松,(又称落羽杉)这是一种杉科落叶乔木,高可达30~50米,树干通直,形状似水杉,是一种观赏树。我们用三根六道木,支起钱铭同志那架还能自拍的相机,记下了值得纪念的情景,在落羽松的背景前,真实地记录了我们四人的“形象”(图9)。

图9 百花山顶的落叶松和来访的人(左起陈海扬、平永泉、钱铭、王东)

在黄安坨村,还有一位人物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不能不提,记得她名字大约叫柯居里,从事医务工作,中等身材,留着短发,圆圆面庞,待人亲切,随和,整天乐呵呵的,据说她生在越南河内,因父母景仰居理夫人而取名“居里”,不知什么原因,最后落户在百花山,她的宿舍就在我们的隔壁。哪儿农民有事,哪儿就有她的身影,不管风雨雪冻,经常来往于灵山牧场和百花山黄安坨之间,她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平凡的工作,却令人钦佩,一天深夜,一位农民急冲冲前来拍门,把我们也惊醒了,原来农民家里一头毛驴难产,万分紧急,请柯“大夫”出诊,柯医生很为难,她可是治人病的医生,也没有看过牲口的病,但她一边说一边起身随着农民提着马灯去解决“毛驴难产”的难题了,直到凌晨完成了任务才回到宿舍。没有怨言,照常工作,多么纯朴的人,平凡的工作折射出她不平凡的精神。

黄安坨人艰苦奋斗的作风、朴素、诚恳待人的品德,乡村医生柯居里助人为乐、乐观主义的精神给我们留下至今仍不能忘怀的印象,虽然初春的百花山并没有盛开的鲜花,但黄安坨人美丽的心灵就是盛开在我们心上的鲜花。

告别了黄安坨的人们,我们继续上路,去百花山林场,沿山坡陡坎下到黄塔公社,走上较平坦的山区公路,折向东南不远,就看见张家铺的天主教堂(图10)。

图10 百花山下黄塔公社张家铺村天主教堂

这座教堂始建于清光绪年间,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义和团包围张家铺,教堂被烧毁。1917年重建教堂五间,抗日战争时又被日军烧毁,抗日战争胜利后再次修复。再前行一里多,就到海拔900米的马家铺村,村附近有泉山流出,村民就地洗衣服和被褥,用棒捶在石头上捶打衣服,水花四溅,也是一景。过马家铺又是一段崎岖的山间小路,可以讲是一种“攀岩”,经过两三个小时的努力,终于到达海拔1300米左右的百花山林场,看到百米外的林场大门,再也走不动了,背着背包就躺在山石上仰面朝天喘着粗气。林场里跑出来几个小伙儿,帮助我们提着背包,进了林场一一几排兼作办公和宿舍的平房。林场领导欢迎我们,林业工人多是年轻人,文化程度也不同,记得有一位已是大学二年级了,大部分职工是初中、高中毕业生,当晚正逢电影队上山,我们和林业工人一起看了一场有意义的电影,名字大概叫做“青山恋”,描写一批林业工人如何克服各种困难把青春贡献给祖国林业建设的故事影片,我们在林场看林业建设的故事,身临其境、感触颇深。到百花山林场第二天,我们又一次登上百花山的另一山峰——白草畔,海拔在2035~2046米之间,是涞水、门头沟、房山三县交界处,山顶是一片平坦的大草甸。登高一望,心旷神怡。第三天我们参加林业工人的劳动——“割灌”(图11)。百花山北坡的土壤为山地淋溶褐土、山地棕壤、山地草甸封和马兰黄土,山林较多,百花山林场有原始次生林2.7万亩,植被主要是荆条、毛榛等灌丛。山谷、河滩地带有白桦、山榆、落叶松和核桃山杏等小片林木。天然次生林就是在原始森林被砍伐后,又自发生长出来的树林,为了使天然次生林更好地成长,林子树下要通风、透气、就需要把树林下的灌林割去,这就是“割灌”。林场职工手把手教我们使用刀、斧、干这种活既要体力,又要技术。

图11 百花山林场“割灌”育林

翻过白草畔,进入大石河谷

告别林场,我们又背起行装第三次登山上百花山顶并翻过百花山进入房山县的大石河谷,这次我们搭上了一队“驴帮”,(来往于史家营、黄塔等村之间的一种运输队,主要是运煤和日用品等)我们把行李放在驴背上的筐里,跟着“驴帮”翻山。

一翻过百花山顶,南坡景色与北坡大不相同,高大乔木不见了,北坡深厚的腐植质土层也没有了,代之以裸露的山石,和较矮的栎树林,来回盘旋的山路把我们带到了史家营乡的莲花庵村、曹家房村,莲花庵村地处群山环抱海拔926米的中山地区,曹家房村海拔960米,清代成村,但存有辽代古庙一座,名叫瑞云寺,寺内有古松、元代石碑,附近还有一座学校,院内高高的杨树,两排红瓦平房,据说曾经是八路军的兵工厂,制造枪支弹药,可见这里也是抗日的根据地。沿着大石河支流上游大堰台河向东南,经过一系列富有诗意名字的村庄,如柳林水,鸳鸯水等等,在柳林水村北山,有一处名叫“圣米石堂”的遗址,海拔1000米的高度,上山需要“鹞子翻身十八翻”的功夫,紧贴山石转身,山路宽仅50公分,山路外就是悬崖峭壁,到了“圣米石堂”,出现一个小池塘,盛满了清澈见底的泉水,一小山被削去一半,山前小块平地上曾经建起了一些很讲究的院落,琉璃瓦顶,磨砖对缝的山墙,可惜已成一堆瓦砾,据说原是一座古庙,创建于明代,清代重修,民国十二年(1923年)义和团二师史蔡某等人曾加修茸,又一传说名伶杨小楼和军阀孙传芳曾在此修行,面对残墙断壁,听着传说,隔世之感,油然而生。

从柳林水继续前行,经过贾峪口村进入大石河主流河谷,向西南可达霞云岭公社,霞云岭公社境内都是石灰岩地貌,群峰连绵、气势磅礴,沟谷纵横,峰回路转,山峰突起,颇有广西桂林漓江之自然风貌。大石河古称圣水,又名龙泉河,山清水秀,风光独好!

房山县境内富有煤炭资源,本来这些地区地表水是很丰富的,有的村名是很有意思的,佛子庄公社有上英水、中英水、下英水等村庄、(后来发现的大溶洞银狐洞就在附近)大石河上游的杨林水村、柳林水村、鸳鸯水村等,俨然一派“水乡泽国”的景象,但是由于地层结构变化,人为采煤开发等活动,现在没有水了,水滲入到地下流走了,这些村庄只留下了一个美好的名字,也反映了老乡们一种美好的期望。在大石河边的黑龙关村(金代已成村),我们见到河水清澈但不见底,在大石河北岸有一座龙王庙,庙内供奉了“四海龙王”,各位龙王脸色都不同,威武森严,令人肃然起敬,当地民众诚心祈求龙王赐水之心情,可见一斑。

就在距黑龙关龙王庙直线距离不到6公里的陈家坟,红煤厂等地,用水奇缺,村民用小毛驴驮水从十多里地以外地方运水回村,一天一次,缺水使当地村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用现在的生态环境观念看,人类对大自然的开发、索取必然会造成新的不平衡,使某些地区的环境恶化。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几天后,在从河北公社去红煤厂的路上,由于我们乘坐的“公共汽车”在大石河的卵石上“跳跃”前进,(所谓公共汽车就是一辆“解放”大卡车加上布蓬和两排长椅)车身不断左右摇摆,站在车上的我腰部旧伤复发,疼痛难忍,无法再继续前进,不得不中止我的调研活动,由河北公社转坨里回京治疗,钱铭同志等三人继续前行,到蒲洼、十渡沿拒马河谷又作了多处考察,四月中回到北京。

我曾参加过多次山区调査,惟有此次时间较长,条件较艰苦,留下的印象深刻不忘,受到的教育和得到的收获,将终身受用。

注:

图3、图6、图7引自《北京市门头沟地名志》。门头沟区地名志编辑委员会编。北京出版社。1993年第一版。

图2引自《门头沟文物集》。85页,门头沟文化丛书编委会编。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三月第一版。

图10引自《门头沟文物志》。151页,门头沟文化局编。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沈阳三座带“永”字的石桥是清代帝王东巡的必经之路 王东

现在的永宁桥。

永济桥辅桥。

民国时期的永安桥

核心提示

沈阳历史上有三座清朝帝王东巡必经之桥——永宁桥、永济桥、永安桥。永宁桥建于雍正年间,永济桥建于崇德二年,永安桥建于崇德六年。这三座以“永”字命名的古老石桥,历经多次历史变迁,如今都已沉入史海,鲜为人知,有的遭到较大程度的毁坏。本月初,记者一行十余人探寻三座古桥,品味沈阳厚重的历史,听同行人讲述古桥的故事。

永宁桥:建于雍正年间,颇像赵州桥,1956年拆除

永宁桥位于沈阳市大东区前进街道大洼社区的102国道上。记者从前进街道办事处向北行,不远处,下个小坡即见一座小桥。

桥头左侧低矮的大理石栏杆上刻着三个隶书金字“永宁桥”,右侧石栏上刻着“二零零三年九月”。桥下一条小河,自南而北,汩汩地流着。昔日闻名的永宁桥想不到竟然这样不起眼。

据大洼社区里年长者回忆,永宁桥始建于雍正年间,桥名寓意太平安宁,是清代帝王东巡的必经之路。始建之初,该桥为三孔石拱桥,中间一个大孔,两侧两个小孔。桥宽约8米,长约16米,用南方的青石建成,修建方法颇像赵州桥。1956年,该桥被拆除,拆下的青石大都被用作村中新修路旁的里程碑。青石桥被拆后,原地又兴建了木质桥,并改桥名为大洼桥。后来又几经变迁,大洼桥改建为现在的水泥桥。2004年,当时的大洼村在修建广场时,村民偶然发现了刻于清代记载永宁桥多次修建的九通石碑。

这些石碑的碑记,比较完整地记载了从清雍正到民国年间历次重修永宁桥的历史。其中最早的一块是雍正四年(1726年)的“重修大洼永宁桥碑记”,落款人有刘汉杰、朱天爵、董礼存等。接下来的是乾隆二十年(1755年)、嘉庆十六年(1811年)、道光五年(1825年)、同治二年(1863年)、光绪三十年(1904年)、民国十六年(1927年)的碑记。其中同治二年的“重修娘娘庙永宁桥碑记”,表明大洼村当年还有一座娘娘庙,这一年是将庙与桥一起重修的。碑记上开篇写道:“雁翅平铺,虹腰远渡。九月成杠,十月成梁。神仙遗迹,古人流风。”可见当年的永宁桥为彩虹一样的拱桥形状,桥两侧铺展开如大雁的翅膀一样。九月立桥桩,十月即成桥梁,建桥速度很快。民国十六年的“重修大洼庙宇永宁桥碑记”是时任吉林省省长的王树瀚所撰。王树瀚即是大洼村人。此碑记开篇说永宁桥“距省城北二十里,立在两陵间”。说到重修此桥的意义,碑记中写道:“利于家,忠于国,和于人,敬于神。”在此碑记上,落款“经理监修”的是王树棠、王修、白广明、王树屏等人。这些人在当时是大洼村的士绅名流,其中王树棠和王树屏当为王树瀚的本家兄弟。

见证永宁桥历史兴衰的九通石碑现陈列在大洼社区新建的碑廊中。据居住在这里的老人讲,九通石碑本来立在永宁桥西侧,呈一字排开,1953年兴建大洼小学时,将九通石碑当作了地基。待大洼小学重建时,在地下沉睡多年的九通石碑才重见天日,但又被埋在小学校旁的大沟中,一“睡”又是好多年。

这些石碑目前已由文物部门保管,它们见证了永宁桥的变迁,记载着当年作为南北通衢皇道上永宁桥的历史。

永济桥:建于崇德年间,为三拱石桥,现仅存辅桥

据《盛京通志》记载,永济桥始建于崇德二年(1637年),位于沈阳市于洪区造化街道郭大桥村,坐落在明代永利闸旧址,蒲河河道上,为皇帝赐名,并建立石碑,迄今已有370多年的历史。

沈阳故宫博物院研究室主任、清史学家佟悦告诉记者,从历史上考证,元明时期,在今于洪区境内重要交通要道只有两条:南路由彰驿站通往关内,北路由平罗堡通往内蒙古。清政府为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农垦开发、物资交流等方面的需要,在北路上修建了永济桥。

史料记载的永济桥是一座三拱石桥,桥长约20米,宽4.1米,桥洞呈圆形,孔径约1.7米,也称“北大桥”,因与后建的永安桥同在一条河上,而造型又相似所以称之为姊妹桥。永济桥用明代永利闸废石改建,用条石、块石砌成,结构坚固,造型壮丽,雕工精美,建筑工艺水平高。这座桥在当时是沈阳通往关内和内蒙古一带的一条重要通道

然而,这些数据和桥的造型,只存在于资料中。

在郭大桥村,记者四处询问永济桥桥址,无人知晓。就在记者失望之时,一位修车老汉指点记者来到一条土道旁,见一池塘,水波涟涟。在岸边,记者找到一块倒塌的碑石,上写“永济桥”三字。

记者仔细查看,原来桥与路面在同一水平面上,不细看路面的青石桥板很难看出此处为桥。桥头堆满烧后的垃圾,一片焦黑。来到池塘边可见浮出水面的拱形古桥。桥为青砖砌就,桥上铺着大青石条,青砖与石条颇为古朴。砖缝里枯草与新长出的绿草交杂,越发显出古桥的沧桑。但周围人告诉记者,这是辅桥,永济桥早已毁掉了。

桥头立着的一块碑上写着:“沈阳市于洪区文物保护单位——永济桥。沈阳市于洪区政府一九八 九年十月一日立。”此碑由水泥砌就,字刻得略显随意,与古桥格格不入。同行人感慨,这座几乎被尘土湮没的古桥,配上这样一个文物保护碑,多少有点让人感伤。

永安桥:建于崇德年间,有二龙驮桥之势,保存较好

永安桥是永字三桥中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大的一座桥。为清代皇太极崇德六年(1641年)所建,距今已有375年历史,它位于沈阳市于洪区马三家街道永安村。

佟悦介绍,永安桥是大御路上唯一保存下来的清代古迹。当年努尔哈赤定都沈阳后,为进兵辽西和攻打明朝中央政权,下令修筑沈阳至辽河的大道,亦称叠道。“叠道宽三丈,长一百二十里。”崇德六年,皇太极又下令在蒲河之上修建永安桥,将叠道延伸至广宁,这便是初具规模的大御路。清王朝定都北京后,永安桥成为清帝东巡和运送“御物”必行之路。

永安桥为三孔石拱桥,全长37米,外宽14.5米,路面宽8.9米,桥头宽12米。桥身两侧分别立着19根石栏杆,桥端的石柱上是圆雕的狮子,其他为荷叶状柱头。桥头两侧各有一对雕刻精美雌雄相望的大石狮。桥的栏板上装饰着柿蒂花纹和卷云纹,端柱外的抱鼓石上刻有鹿、虎、麒麟犀牛、羊、蝶等图案。桥北雕龙头,桥南雕龙尾,从远处看,呈二龙驮桥之势,造型生动,别具匠心。

桥头东南竖有一块用满、汉、蒙三种文字刻的石碑,碑身灰白,碑顶有暗褐色龙形雕刻,上写“宽温仁圣皇帝勅建永安桥”“大清崇德六年”等文字。“宽温仁圣皇帝”即是皇太极的尊号。

此桥建成300多年来,一直通行各种车辆,是沈阳城区至马三家的重要公路桥,1963年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此桥已不行车,桥的两边各建了一座水泥桥,车行此处,左右分行,形成一个以永安桥为中心的环岛形路面,将古桥很好地保护了起来。

据《辽宁省文物志》记载,永安桥初建时横跨蒲河,东西走向,如长虹卧波,十分壮观。河道变迁后,蒲河河水在桥北50多米处折向西北,不再流经桥下,如今永安桥下已不见河水,河道里长满了茵茵绿草。桥下为各跨度13米的连拱三孔,刻有二龙戏珠浮雕,为了加固,上面钉了无数的铁铆钉,但精美的雕刻图案依旧可见。最有意思的是在三孔之间的两段桥身中上方,北侧有石雕龙首两个,张嘴抬头,南侧有龙尾两条,弯曲摆动,仿佛是两条龙从桥身钻过一般,从远处看,更像是两条龙驮起一架桥。

在永安桥旁,记者看到几个工人正在桥两侧更换石雕栏杆。

清代的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四位皇帝共10次东巡,曾16次从这座桥上通过,留下的诗句清晰地记录在史料中。其中康熙皇帝第二次东巡时曾在永安桥题诗一首:“夹路飞尘宿雨消,十年曾此驻龙镳。春风城阙知非远,几处轻寒变柳条。”可见其对永安桥充满了一片深情。

(本文照片为资料图片)

延伸

永安桥的传说

民俗学家齐守成讲了一个“斩龙剑”的传说。

当年,皇太极下令在蒲河上修座石桥。修桥的民工中有个姓左的石匠,30多岁,会一手打石雕刻的好手艺,雕的花纹像真的一般,刻的鸟兽像活的一样。左石匠是个孝子,怕70多岁的老母亲惦念,临走前,他精心雕刻一把锋利的石剑,放进一个小木匣里交给老母留作念想。

左石匠到了修桥工地,督工头命令:石匠们必须在一年内把砌桥的石头打出来,把桥廊、石座的花纹雕刻出来,还得刻好32个石狮子,到期完不成的就杀头。石匠们起早贪黑,打石头雕凿。左石匠手艺高,活计做得快,工匠们没一个不佩服的。转眼间就是一年,工期眼看就到了。这时还有20个石匠没完工。左石匠见伙伴就要被杀头,心里非常难过,便将自己的石狮子给了工友。督工头见左石匠没雕完石狮子,下令把左石匠杀了。石匠们流着泪凑些钱把左石匠葬在大桥旁。

这天,正在铺最后一块方石的时候,左石匠的老母亲赶来了,说要看看儿子。30个石匠一齐跪在她面前,并把实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左石匠的老母亲打开木匣子,眼泪成串往下滚,泪水落进木匣子里变成了血,把石剑都染红了。忽然这剑冒了一股烟,“嗡”的一声朝桥上飞去,一打旋,一下子扎进石桥里去了。

“左石匠的冤魂附在石剑上要杀真龙”“石剑专管桥上的两条龙,不许它为非作歹”。这些话像长了翅膀,很快传到皇太极耳朵里。他来到桥下,看着这么好的石桥,就是不敢上去走。

从此,皇帝回老家祭祖,走到这里都另搭浮桥,不敢从永安桥上通过。

王东峰在乐亭县作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宣讲报告 王东

▼▼▼

王东峰在唐山乐亭县作党史学习教育

专题宣讲报告时强调

认真学习李大钊同志的崇高精神

凝聚奋斗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强大力量

4月27日,在李大钊同志英勇就义94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省委宣讲团团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峰专程赴唐山市乐亭李大钊纪念馆和李大钊故居,深情缅怀李大钊同志,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向基层党员干部代表作专题宣讲报告。这是王东峰在乐亭县李大钊纪念馆,向李大钊同志塑像敬献花篮。河北日报记者赵威摄

4月27日,在李大钊同志英勇就义94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省委宣讲团团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峰专程赴唐山市乐亭县李大钊纪念馆和李大钊故居,深情缅怀李大钊同志,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向基层党员干部代表作专题宣讲报告。王东峰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进一步传承弘扬李大钊同志崇高精神,铭记光辉历史,坚定信仰信念,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以实际行动当好首都政治“护城河”。

4月27日,在李大钊同志英勇就义94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省委宣讲团团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峰专程赴唐山市乐亭县李大钊纪念馆和李大钊故居,深情缅怀李大钊同志,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向基层党员干部代表作专题宣讲报告。这是王东峰在乐亭县李大钊纪念馆,参观李大钊同志生平事迹展等。河北日报记者赵威摄

王东峰首先来到乐亭县李大钊纪念馆,向李大钊同志塑像敬献花篮、鞠躬致敬,并走进纪念馆,参观李大钊同志生平事迹展、李大钊与中国共产党创建展览、李大钊纪念馆碑林等,在一件件珍贵史料、实物前驻足凝视,重温李大钊同志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和坚持真理、不畏生死的精神境界。随后,王东峰前往乐亭县大黑坨村李大钊故居,详细了解李大钊同志的成长历程,认真学习李大钊同志的高尚道德操守、崇高人格风范和淳朴家风美德,进一步坚定信仰信念,汲取奋进力量。

在李大钊故居,王东峰主持召开座谈会,认真听取党员干部代表发言,与大家深入交流。

在李大钊故居,王东峰主持召开座谈会,认真听取党员干部代表发言,与大家深入交流。河北日报记者赵威摄

王东峰充满深情地说,河北是革命的土地、英雄的土地,是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地方,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和光荣的革命传统,涌现出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李大钊同志作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在中国和河北革命史上谱写了壮丽的篇章。在李大钊同志等革命先烈为之献身的道路上,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勇往直前,经过百年不懈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作为全国改革发展的一个缩影,河北的政治生态、经济生态、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也发生历史性新变化,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不断开创新局面。

王东峰指出,回顾过去的光辉历程,展望未来的光明前景,我们更加怀念李大钊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建立的不朽功勋。全省上下要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坚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王东峰就学习李大钊同志崇高精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提出四点希望。

一要坚持信仰信念和对党绝对忠诚,坚定不移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学习李大钊同志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和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始终坚定信仰信念,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矢志不渝信赖核心、忠诚核心、捍卫核心、跟随核心,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诚实践者。

二要坚持创新理论武装和感悟思想伟力,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传承李大钊同志以科学态度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结合起来,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

三要坚持把握发展大势和抢抓历史机遇,加快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步伐。大力弘扬李大钊同志敢为人先的精神,胸怀“两个大局”,抓住用好我省面临的历史性窗口期和战略性机遇期,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力办好“三件大事”,巩固提升三大攻坚战成果,着力加快唐山“三个努力建成”步伐,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

四要坚持牢记初心使命和党的性质宗旨,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认真学习李大钊同志坚守初心、为民造福的崇高精神,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认真实施20项民生工程,切实抓好“三基”建设年活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王东峰强调,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全省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扎实推进,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健全责任体系,压实各级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党委(党组)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和各职能部门责任,狠抓任务落地落实。要创新方式方法,积极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确保质量和效果。要用好红色资源,认真开展“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凝聚奋斗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的强大力量,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座谈会结束后,王东峰走出李大钊故居。李大钊纪念馆工作人员和村民、老党员、基层干部群众、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代表等围拢过来,就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化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党员干部示范作用等,与王东峰进行交流。河北日报记者赵威摄

座谈会结束后,王东峰走出李大钊故居。李大钊纪念馆工作人员和村民、老党员、基层干部群众、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代表等围拢过来,就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化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党员干部示范作用等,与王东峰进行交流。王东峰动情地说,大家生活和工作在李大钊同志的故乡,受到李大钊同志崇高精神的浸润和感染。希望大家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充分发挥表率作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传统,进一步把李大钊同志的精神学习好、继承好、发扬好,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立足本职岗位,奋力拼搏,努力创造更加光辉的业绩。

省领导高志立、张古江、张政参加活动。

来源:河北日报 记者四建磊

责编:范丽娜 监制:宋威 李茹

- END -

唐山发布 (tangshanpress)

综合整理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以上图片版权均归作者所有

◆ ◆ ◆

大钊精神,永放光芒!

王东自由行旅游攻略

  • 历史钩沉 | 023 王东:百花山上赏“花”清水河边听泉——记一次西部山区的现状调查

    历史钩沉----首都规划及规划管理工作实践方面的历史回忆纪实。建国以来首都的规划工作,道路漫长,历尽艰辛,其中曲折复杂、千变万化的协调、决策过程鲜为人知。在这里我们请老一辈规划工作者回顾自己的亲身经历,把精彩纷呈的历史事实写下来,作为正史的补充和解读,以帮助后人进一步深人理解首都的规划建设实践。本文选自“首都城市规划事业60年纪事”征文。谨以此篇向王东前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谢意。王东,北

    2022-02-22
    1702 75
  • 沈阳三座带“永”字的石桥是清代帝王东巡的必经之路

    现在的永宁桥。永济桥辅桥。民国时期的永安桥。核心提示沈阳历史上有三座清朝帝王东巡必经之桥——永宁桥、永济桥、永安桥。永宁桥建于雍正年间,永济桥建于崇德二年,永安桥建于崇德六年。这三座以“永”字命名的古老石桥,历经多次历史变迁,如今都已沉入史海,鲜为人知,有的遭到较大程度的毁坏。本月初,记者一行十余人探寻三座古桥,品味沈阳厚重的历史,听同行人讲述古桥的故事。永宁桥:建

    2022-02-13
    469 0
  • 王东峰在乐亭县作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宣讲报告

    ▼▼▼王东峰在唐山市乐亭县作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宣讲报告时强调认真学习李大钊同志的崇高精神凝聚奋斗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强大力量4月27日,在李大钊同志英勇就义94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省委宣讲团团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峰专程赴唐山市乐亭县李大钊纪念馆和李大钊故居,深情缅怀李大钊同志,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向基层党员干部代表作专题宣讲报告。这是王东峰在乐亭县李大钊纪念馆,向

    2022-02-12
    1019 52
  • 原平市古建筑 王东社温氏一号宅院

    山西新闻网忻州讯王东社温氏一号宅院,位于原平市东社镇王东社村中。坐南朝北,东西长13.5米,南北宽23.6米,占地面积319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为清代风格。宅院为四合院布局,中轴线建有主房、院门。两侧建有吉星楼、配房、耳房等。主房青石台基,面宽三间,进深四椽,五檩前带廊构架,单檐卷棚顶。(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原平市东社镇王东社村地处半丘陵区,村东多沟梁,村西邻同河,在

    2022-02-09
    1596 85
  • 王东北的责任与坚守

    王东北是一名赣州监狱90后的党员民警。自2019年入警以来,严格要求自己,积极要求上进,在这次抗击疫情的特殊战斗中,他用行动诠释了监狱民警的责任与坚守。坚定果断的回答疫情暴发之初,记得监区领导电话通知他来上班的时候,王东北正在老家与家人共享团聚的喜悦。接到电话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好,没问题。我一定准时赶回监狱上班。”来单位上班后,问他第一年参加监狱工作却不能休息有什么体会时,他说:

    2022-02-06
    1698 10
  •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