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河下梢天津卫,三道浮桥两道关”,背后有
导读:“九河下梢天津卫,三道浮桥两道关”,背后有 有谁知道天津的历史文化?
“九河下梢天津卫,三道浮桥两道关”。简单讲这句话的前半句,是说海河是由上游的九条河流汇聚而成,然后归入大海,至于这九条河都有哪些,现在没人说得清了,不过乾隆时期的《天津县志》中有一篇康熙皇帝的文章叫《御制九河故道说》,列出了九条古河名,百度搜一下也能搜着,为:徒骇、太史、马颊、覆釜、胡苏、简、絜、钩盘、鬲津,但这些河好像和这句话关系不大。当然也有说“九”为极数,是形容河流众多,比如形容某个地方交通便利,称为“九省通衢”;说龙的儿子多,叫“龙生九子”等等,这样说无非是要突出天津的海河文化、漕运文化,我觉得这种说法更符合现实情况。(写到这我突然觉得天津九河相声队名字应该就是打这儿来的)重点说后半句。这“三道浮桥”中的第一道,是指旧时时期南运河上的“钞关浮桥”,就是今天金华桥所在的位置。钞关是专门征收货物税银的机构,当时天津地区漕运发达,往来商贾货物较多,所以天津的钞关比其它地区的都大。南门外是海光寺,北门外叫北大关,因其位于北门外,所以又叫“北大关浮桥”、“北浮桥”。这座桥当时一天就打开两次,交纳完关税之后,才统一放行来往船只。而“两道关”之一,也就是北大关,即钞关。第二道浮桥,是东门外海河上的“盐关浮桥”(俗称“东浮桥”) ,也就是现在金汤桥。过去东门外的渡口人特别多,经常有人掉到海河里,于是在此修建了浮桥,这座桥十分简陋,是用十三条木船连起来的,铺上木板后人打上面走。这地方人多是因为在河岸有大量存盐的盐坨,所以盐官厅也设在这里,盐关浮桥之名就是打这来的。庚子年(1900)八国联军占领天津,这片地方划给了意租界,导致盐坨、盐关厅全部迁走,所以盐关浮桥也改名,称为“东浮桥”了。东浮桥这个名字,一直到今天还有老人在用,但是年轻人很少知道了。“两道关”中的第二关,就是海河关,即盐关。盐关和前文提到的钞关,都是重要税收部门。第三道浮桥有争议,一说是“西沽浮桥”,另一说是北运河上的“窑洼浮桥”。西沽浮桥是天津兴建的第一座浮桥,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在西沽渡口修建;而窑洼浮桥,就是今天金刚桥的前身。一句话总结,九河是说天津河多,三桥是金华桥、金汤桥、金刚桥;两关是钞关和盐关。更多关于天津的故事,请关注“谈古论津”~
有谁知道天津的历史文化?
谢邀。
天津是北方地区妈祖文化的中心,故有“南有湄洲妈祖庙,北有天津天后宫”之说。妈祖文化是天津历史文化的重要渊源之一。“先有娘娘庙,后有天津卫”的民间谚语,充分说明妈祖文化在天津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天后宫为中心的古文化街已经成为享誉中外的观 光胜地和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
据悉,世上最高的妈祖像,就在天津。
以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天津地区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便有史前 人类开始活动,历经商周、秦汉、隋唐、辽 宋数千年的演变,逐步发展了早期文明。 到了金朝,天津地区成为戍守要塞一-直 沽寨。元朝时开发海运和漕运,形成河港, 改名为海津镇。明朝朱棣兴兵南征,从这 里南渡夺取皇位,取天子渡口之意,又更 名为“天津”,并设置了当时中国最大的卫所,征调了大量兵力驻扎在此。
以后,历 朝历代都在这里建城屯兵,故定名为“天 津卫”。天津文化的主流,一度曾以军旅文 化为核心,它的渗透和流传形成了天津人 豪爽直率、爱憎分明、疾恶如仇的基本文 化素质,至今遗风尚在。到清代中叶,天 津发展成为北方的商业集散中心。作为距 离北京最近的大都市,宫廷文化随之传入, 市井文化也逐渐发达起来。
被列入通商口 岸后,天津出现了不少办理汇兑业务的钱 庄,逐渐成为中国北方的金融中心、商业 中心。西方文化也随着列强划分租界以及 通商活动而传入。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 文化在这里互相融合,最终形成了天津独 特的地域文化。
Hash:d8534d7d2d58437f91603b2a461267073aaffbdf
声明:此文由 飞舞九天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