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平凉面

广平县文明开化久远,物阜民丰,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很多具有独特口味的地方美食,广平凉面便是其中之一。

传唐天宝十一载(752年)年春天,诗仙李白探望在清漳县(广平县的前身)当县令侄子李聿,游历一天回到县衙,又热又困。下厨忙端上热气腾腾的面条。白皱眉苦脸到:天热嗓干难下咽。厨子一看,灵机一动,遂将面条浸入凉水中少顷取出,放上可生食的鲜嫩菜叶,辅以油、盐、糖、酱、醋、辣椒等,又送上桌。李白一看,面白如玉,菜色碧绿,扑面的凉气中还有各种香味,不禁胃口大开,连吃三碗,不断称妙。此后,凉面便成了当地人待客的必备主食。诗圣杜甫对凉面也情有独钟,曾作诗《槐叶冷淘》赞到:碧鲜俱照箸,香饭兼苞芦。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比珠。

今天的广平凉面制作更为精良,面粉选上等的富强粉,和面时再加入鸡蛋。面经手工揉至不软不硬,再切成长条,放入沸水中煮至九成熟捞出。浸入凉水中3—5分钟后取出放入碗中,再加上备好的鲜嫩菜叶、火腿片、辣椒、香油、醋、酱油、白糖、蒜泥、盐等辅料,一碗色香味俱佳的广平凉面便做成了。如今,为了照顾不同口味的人们,广平凉面还准备了各种荤素热卤。

关于广平凉面在民间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民国时期,广平县某村一中年男子续弦一外地女子,新婚后虽然夫妻恩爱无比,但口音一时还难听清。一日女子问夫爱吃何物,夫曰:过凉面。正午夫归,其妻忙端上“过梁面”,只见面上布满灰尘和泥土,汤也浑浊不堪,夫不禁大怒。妻曰:君爱吃“过梁面”,我虽手巧,但力量小,咱家屋梁又高,擀好面条后,从大梁上只过了三次,面就成了这样。下次做面,还请夫君在家,我擀面来,你过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