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为什么不愿意经营东北?
说明朝不经营东北,这个太荒谬了。可以这么说,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对东北地区第一重视的汉人朝代。
首先要讲,在明朝之前,能够真实将统治力扩张到黑龙江吉林这些地方的,唯有辽金元这些少数民族王朝,其中金本身就出自黑龙江,辽和元则从蒙古草原自西而东到来。汉人朝代最大所及,其实只是辽宁而已。早期的高句丽,就崛起于吉林东南部,随后则是渤海国。而就是这个渤海国,一直从唐延续到遭遇辽人入侵而亡国。
所以,今天中国人能说东北是咱的,基本上是大明铸就的。
其次我们要讲,明朝能经营东北,主要功绩归于永乐皇帝朱棣。朱棣在即帝位之前,是镇守北平的燕王,他对于东北的重要性,显然十分清楚。尤其是在迁都北京之后,左边是蒙古人,右边便是东北,就如同汉代当年定都在长安,右边是匈奴人,左边是河西走廊,所以汉朝一定要经营河西一样,朱棣,也一定要经营东北。
那么朱棣是如何经营东北的呢?第一站便是现在的辽宁,这里是汉文化深厚之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便已是燕国领地,经济、文化十分雄厚,但也因为这个因素,西晋末年的慕容燕国便以此为入关的出发点,随后吉林的高句丽,更是长期占据辽河以东地区,直至唐初。稍后契丹(辽)设立五京,其中东京辽阳府就是今天的辽宁省辽阳市。
发家于黑龙江的金,在东北设立了上京路、咸平路、东京路、北京路四个行政机构。其中上京路辖境最广,北至外兴安岭,西达嫩江流域,南到今吉林省公主岭,东到日本海,东北至鄂霍次克海和库页岛。咸平路治咸平府(治今辽宁开原市北)。辖境相当铁岭以北辽河流域地。东京路治所就在辽阳府。北京路则在今内蒙古宁城县,现在辽宁西部一部分地区属它管辖。
元明更替之际,元朝在东北设立的辽阳行省,平章刘益投降了明朝,但明军最初只占有辽东,其他地区被元朝大将纳哈出占领,还曾于洪武八年入犯辽东。最终明朝派大将冯胜率大军二十万进攻,配合以政治招降,终于搞定了纳哈出。
而明朝对东北的处理,其实也是一种“一国两制”。中国当时是行省之下的州县制,而在东北,最高的行政级别是都司,一个是辽东,另一个便是奴尔干都司。朱棣时期,为了彻底斩断蒙古的臂膀,终于下决心对东北的女真人展开招抚。由此便出现了奴尔干都司。
奴尔干都司统治的是汉人政权之前从未直接管理过的地区,所以采取的是一种类似自治区性质的管理制度。都司之下是各个卫所,而卫所的长官,往往就是当地女真的首领。而卫所的贡献,则是海东青、貂皮、马匹等土特产品,相当于内地的赋税。
永乐元年,朱棣首先册封了来自吉林的女真首领阿哈出,设立建州卫军民指挥使司(今吉林珲春东北)。当然建州卫这个名词大家有点熟,因为后来后金就是打这里起来的。
这里要注意的是,在当时,其实存在明朝和朝鲜竞争的关系,因为朝鲜也希望通过获得女真部落的臣服以向北扩张,而最终的结果,正是因为女真部落选择向明朝表示臣服而非向朝鲜臣服,也宣告了今天若干地区归属于中国而非朝鲜——当然朝鲜还是通过各种手段向北延伸了若干距离,这便是:从1416年至1449年,朝鲜在鸭绿江东岸地区设置的“西北四郡”,在图们江南岸地区的设置“东北六镇”。
而在此前后,明朝逐渐在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成立了一百三十一个卫。1409年,在黑龙江入海口一带成立都指挥使司以统辖各卫,这便是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统辖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 域及库页岛的广大地区。
明朝对东北的治理目标其实是很清楚的,那就是对西压制蒙古,在东扼制朝鲜,而后在东北做一些马匹裘皮的生意,让女真人成为明朝在这里的忠诚小伙伴。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一批获得官爵位和贸易特权的女真部落领袖放弃了与朝鲜的联系,宣布效忠于明朝。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的统治范围,东南起日本海,并包括库页岛,西至斡难河(今鄂嫩河),南接图们江,北抵外兴安岭,更是把黑龙江中下游大片疆土正式纳入了中国版图。明朝还曾在当时的吉林制造船只,因为这里盛产松木,且水路交通发达,漕船(运粮食用的船)、沙船(运送官兵的船)、战船都在此打造,每年造船50多艘。
应该说明朝势力在东北地区的大收缩,发生在宣德年间,宣宗皇帝不但停止了下西洋,也停止了东北的经营,甚至内迁奴儿干都司于三万卫(今辽宁开原)。
正是这样一个动作,把吉林、黑龙江和库页岛等等这些区域,又弃归蒙昧状态。某种程度上说,也为后世建州卫(后金)的崛起,提供了可能。
诚谢邀请
明朝不愿意经营东北是假命题,早在1409年明成祖朱棣就设立了“奴儿干都司”,行政管辖范围大致覆盖了现在的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东北部分及以西俄罗斯部分、乌苏里江以东、外兴安岭及以北。
公元1411年-1433年的22年里,明中央政府共十次派宫庭太监视察奴儿干都司,对都司、司下的卫所公职人员授予官职、印信,并赏赐衣物钱钞等。在奴儿干都司的山顶上修建了永宁寺,还建立了敕建永宁寺记和宣德八年重建永宁寺记两块石碑,这是明朝早先重视,管控东北的明证。
明成祖朱棣强调黑龙江流域是“锁钥之地”,也属经营东北浓墨重彩的一笔,现在松花江北岸,还伫立了两块摩崖石刻,详细记载了明朝辽东都指挥使刘清3次率领数千官兵、工匠来吉林造船的事实,有力地证明了明朝政府对东北有实际管辖权,具有实际的掌控能力。
到仁帝,宣帝,明朝中央战略政策有所收缩,在南方,放弃了安南地区,东北居民内迁奴儿干都司行政管辖范围内.而且解散了下西洋人员。至此,明朝对东北的政策由实际行政管理与掌控转变为怀柔政策,为日后满清铁蹄闯入关内埋下了伏笔。
Hash:3de3f1e32b7464f1cef551437a557b2f94522670
声明:此文由 lizhen002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