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哪些不为人知或出人意料的汉字故事?

这种字体竟是囚犯苦想10年创造的?隶书故事曲折让人拜服!

话说地分南北、人分老幼,这字体嘛,自然也是分个你我她他它的。相信你对隶书一定不陌生,坊间传闻隶书是一个囚犯苦想10年后创造的,这是真的吗?

汉隶又是什么?八分书又是什么?他们和隶书又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挠挠脑光子竟一无所知!这才发现事情并不简单。

不是我说,深扒八分书、隶书和汉隶不为人知的背景后只有一个感觉,那就是墙都不扶只服隶书!得得得,扒皮这三个家伙不妨从隶书说起。

一、隶书竟是囚犯创造的?

如你所知,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比较古朴和庄重的字体,看起来扁矮胖,但笔画却起伏转折风韵不少,什么石碑啦石刻啦都能看到其身影。

这就完了?单纯幼稚简直一无所知,我不会告诉你,隶书也叫“隶字”、“古书”。隶书者,篆之捷也,也就是说隶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便捷书写需要而逐渐形成的。

唐代张怀瓘《书断》称:“传邈善大篆,初为县之狱吏,得罪始皇,系云阳狱中,覃思十年,损益大小篆方圆笔法,成隶书三千字,始皇称善,释其罪而用为御史,以其便于官狱隶人佐书,故名曰‘隶’。

也就是说,张怀瓘认为隶书是秦始皇时期的程邈在狱中创造的,因为程邈的官职很小属于“隶”,也即掌管文书的小官吏,而这种字起初又专供隶役应用,所以被叫做隶书。

有没有感觉程邈自带主角光环很闪耀?其实我们不难明白,某种字体的出现不可能是光凭一个人之力。

事实上,隶书从篆书演变而来经过了漫长的时期,甚至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篆书就开始了“隶变”,只不过在秦朝时才形成一种相对独立的字体,而程邈应该是起到了关键性的整理作用。

二、隶书名号多样让人拜服!

就像你从天真无邪到狂拽少年,再到稳重老司机一样,隶书从萌芽到发展再到成熟也是内涵丰富故事曲折,而且,不同时期隶书的名字也不一样。

虽然隶书从小篆长期隶变在秦朝已经形成系统,但这时的隶书还有很多篆体的痕迹,象形意味明显。

而隶书真正脱去篆体形成独立的形式是在西汉,一般上把秦朝时期的隶书称为“秦隶”(也叫“古隶”),而汉代的隶书则称为“汉隶”(也叫“今隶”)。汉隶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基本上形成了我们现在所使用的隶书模样。

隶书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奠定了楷书的基础,书法界甚至有“汉隶唐楷”之称。明白了隶书和汉隶,那八分书又是什么鬼?

八分书其实是隶书的一种,习惯上把带有明显波磔特征的隶书称为“八分书”,也叫“分书”或“分隶”。

人红是非多,八分书的来源竟有三种说法,最受欢迎的要数王次仲造字说,称他割程邈隶字的八分取二分,割李斯的小篆二分取八分,故名八分。

这种说法之所以俘获众多小伙伴大概是因为这个喜闻乐见的故事:

话说王次仲造好“八分书”后上表朝廷,秦始皇见了十分高兴就召他做官,可王次仲生性清高不愿与当朝官吏同流合污,后因三拒诏书触怒了秦始皇就被抓,然而,王次仲自知被抓赴京性命难保,就在押送赴京途中自杀了!

这样一个清正傲骨的人,当然受广大群众喜爱,说他造了八分书也喜闻乐见。不过还有一种说法是,这种字像“八”字的造型那样“分”清笔势向背故名。最后一种说法是因写的字有八分大小所以叫八分书。

无论哪种说法,我们只需要明白八分书是隶书的一种,有明显波磔特征就行了,哈哈哈,这么看来关 八分书、隶书、汉隶等的关系是这样的:

三、隶书特点独特专收膝盖!

隶书乍看起来扁矮胖,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其独特的美,由于是篆书化繁为简,化圆为方,化弧为直发展而来,隶书朴拙中带着波动、厚重又不失率真,具体说来其特点有三:

1.字形扁方左右分展

隶书最显而易见的特点就是横向取势,并不是胖好吗?这种扁方的造型区别于其它字体,通过纵向笔势收缩、横向笔画分展,隶书显得更为厚重,气势雄浑。

2.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隶书笔体独特,笔画起落处很是讲究,起如蚕头落似燕尾,让笔体敧侧险绝、参差错落;笔画连结过程更是波折起伏、随字造势,让字朴拙高古,古典意味满满。

3.笔画避让疏密有致

由于扁方的造型和粗壮的笔画,隶书对笔画的避让要求很高,要不糊成一片没法辨识了啊,要点是蚕头雁尾在一个字中只能出现一次。

数横相迭,最末一横蚕头雁尾,其余都是短横;

既有长横又有长捺,长捺蚕头雁尾,长横不用;

横在别的笔画包围之中,横不用蚕头雁尾。

这就是八分书、隶书以及汉隶的真相,虽都是隶书,但却各有各的故事,我们字体设计中也常借鉴隶书的特点,然后再进行独特的设计,效果也是杠杠的不一般呢!

Hash:30fa9a6f345b7bd2a3816e10b6169410dce98621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