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客家土楼,显示了传统建筑文化的魅力

导读:为什么说客家土楼,显示了传统建筑文化的魅力 弘扬徽派建筑文化及保持传统城市风貌需要怎么做?

土楼民居以种姓聚族而群居特点和它的建造特色都与客家人的历史有密切相关。客家人原是中原一带汉民,因战乱、饥荒等各种原因被迫南迁,至南宋时历近千年,辗转万里,在闽粤赣三省边区形成客家民系。在他们被迫离乡背井,流离他乡的过程中,经历了千辛万苦,他们都有深切的体会,不论是长途跋涉的流离失所,还是新到一处人生地不熟的居地,许多困难都得依靠自己人团结互助、同心协力去解决,共度难关。因此,他们每到一处,本姓本家人总要聚居在一起。这样也就形成了客家民居独特的建筑形式——土楼。

弘扬徽派建筑文化及保持传统城市风貌需要怎么做?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聪颍、勤奋的徽州人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徽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今天,徽文化和藏文化、敦煌文化一起被称为中国三大地方显学。徽文化函盖了经、史、哲、医、商、绘画、建筑等诸多领域。采集者退散

  徽派建筑粉墙黛瓦、错落有致,其建筑风貌与黄山大地青山绿水相互映衬,秀美如画。
  徽派建筑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在中国建筑史上独树一帜,是徽州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古徽州人民聪明才智的结晶,是黄山市极其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和旅游资源,是祖先留给后人的一份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西递﹑宏村古村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保护徽派建筑这一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大事。在新的历史时期,研究、弘扬徽派建筑风格,传承徽派建筑文化精髓,是延续黄山市历史文脉的重要途径。

  黄山市城市建设目标是建成国际性风景与文化旅游城市,这就更加要求城市建设要具有自身的形象与特色。
  建筑是构成城市特色的重要组成元素,必须要挖掘徽文化内涵,寻找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点,将体现徽派建筑文化内涵、手法和构思融合到现代城市规划和建筑中,充分体现黄山市的城市特色和个性。

  黄山市作为新兴旅游城市,“打好黄山牌,做好徽文章”是重要的发展战略,黄山胜景冠天下,徽州人文烁古今。
  重视徽派建筑的研究,全面准确地把握徽派建筑的特点,将徽派建筑这一宝贵的旅游资源变成黄山市旅游经济发展重要增长点,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

Hash:8a75ff15e56d969574e29f4ec3365a022809eca0

声明:此文由 lizhen002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