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唢呐一响全剧终”,是农村白事上最常见的乐器,为何现在很多地方不让吹了呢?

“唢呐一响全剧终”这句话有深刻含义,这个事情一般戏剧演出常出现这样的场景,一般指的是大结局,也就是说农村白事唢呐吹响了,也就是谁家人死了,用唢呐的悲哀音乐为逝者送行,至于说很多地方不让吹,我看这个对于白事来说没有普遍性,只是个别地方。

我们知道农村人常说“一家有事百家哀”这个指的有事就是谁家死了人了,作为老一辈农村传统的习俗,用唢呐的悲哀声调送别死去的亲人无可非议,特别是唢呐的高亢激昂,如泣如诉,幽怨哀鸣更加催人泪下,再加上鞭炮声惊天动地,以此来表达葬礼的隆重,和对逝者的哀思悲伤之情,以及对亲人亡故的留恋不舍眷念深情。

这样的民风民俗是传统文化习俗,并没有违反法律不道德的地方,所以我们还是要尊重民间地方风俗习惯。

那么为什么有的地方不让吹唢呐了呢?因为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攀比之风盛行,大肆铺张浪费,有的要摆很多酒席宽待客人,有的死人了还要唱大戏请歌舞表演,甚至有人说“死不起,不敢死”的说法,国家一再要求提倡勤俭节约,不要铺张浪费。

要建设文明新农村,有的农村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超出了农民家庭的承受能力,甚至债台高筑,这样也违背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美德。所以有些地方政府响应国家号召,要求杜绝农村婚丧嫁娶这些不良之风,要求婚丧嫁娶一切从简,客随主便。

唢呐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农村白事作为对逝者亲人的一种悼念哀思可以理解,农村白事吹唢呐倒没什么关系,只是不要互相攀比铺张浪费就行了。

感谢大家欣赏,欢迎大家关注留言评论支持!

确有此事。我的家乡自古以来,不管是谁家老了人了(死亡),在办丧事时都要请上一棚锁内吹手们,吹上两天。主要目的就是告诉亲戚朋友和附近邻村的父老乡亲,谁家的老人去世了。以前都是真吹,尤其是在晚上,各种乐音,展示吹手们技术活。那个年代没有收音机,电视机等现代高科技文艺产品。农民无聊,这个时候,全村的男女老少都去听,直到12点钟后才结束。现在为什么很多地方不让吹了呢?我认为是这么个情况,现在的锁呐吹手的不靠实力。借助一些现代高科技产品,他们用四个高言喇叭,电子琴等,声音太大,在夜间能传十公里之远。严重影响了附近几个村人民群众的休息。尤其是现在利用妇女艺人们,在台上做出低级下流的动作,吸引人们去看,造成不良影响。现在政府部门为了清理一些不良的习惯,和整顿农村的文艺不良之风,所以就有了很多地方禁吹了。我认为也不应完全禁吹,他们也是传统的民间艺人,在农村传播艺术也是不可缺失的一支队伍。关健是文化部们需加强管理,把挠民的高音喇叭去掉,净化思想,使其走上正轨民间艺术道路就完全可以了。各位师友们,是不是这个道理?[请大家关注幸福一生。如赞同点赞,不赞同在评论区留言。谢谢]

Hash:24ce59d4aaa2c9433485f896199c8e16f54b221a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