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几大顶级的狂欢节?

  狂欢节的简介  狂欢节通常是基督教四旬斋前饮宴和狂欢的节日,原由主节一直延长到四旬节前一天,如今通常只限四旬节前几天。盛行于欧美地区。  许多国家都有一个传统的狂欢节节日,化妆舞会、彩车游行、假面具和宴会是狂欢节的几大特色,它起源于非基督徒的节日庆典,如希腊酒神节、古罗马农神节和牧神节以及凯尔特人的宗教仪式等。虽然这些节日举行的时间不尽相同,但大多数都在2、3月份举行。  巴西狂欢节  巴西狂欢节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狂欢节。在巴西的狂欢节上,每个人都不愿表现自我,而是想成全别人。有的男人希望自己拥有女性的特征;而有的平时内向的女人则大跳狂热的舞蹈,尽量地模仿他人的敏捷和有力动作。狂欢节中常常出现“易装癖”,这是历史的产物。巴西狂欢节对女性化的狂热程度在世界上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在巴西的狂欢节中,里约热内卢狂欢节是世界上最著名、最令人神往的盛会。  里约热内卢狂欢节  狂欢节是巴西最大的节日,但最负盛名的当属里约热内卢的狂欢节。该市狂欢节以其参加桑巴舞大赛演员人数之多,服装之华丽,持续时间之长,场面之壮观堪称世界之最。  相传里约热内卢狂欢节始于19世纪中叶。最初,狂欢节的规模不大,仅限于贵族举行的一些室内化妆舞会,人们戴上从巴黎购买的面具,尽情地欢乐。1852年,葡萄牙人阿泽维多指挥的乐队走上了街头。随着节奏明快的乐曲,不管是黑人还是白人,也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男女老少都跳起来了,整个城市欢腾起来了。阿泽维多的这一行动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里约热内卢狂欢节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狂欢节成了大众的节日。  里约热内卢狂欢节最早并没有固定的场所,全市各主要大街上都是桑巴舞表演的舞台。由于狂欢节时值盛夏,天气炎热,游行活动都在夜晚进行。从20世纪70年代起,各桑巴舞学校建议在市内修建一座桑巴舞赛场,用于狂欢节活动。1983年,曾设计巴西新首都巴西利亚等工程的著名工程师奥斯卡·涅梅耶尔亲自设计,6万名建设者齐心协力,仅用了117天,就建成了一座能容纳数万观众的桑巴舞赛场。从此,里约热内卢狂欢节就有了固定的场所。  巴西里约热内卢狂欢节开幕当天,里约热内卢市市长在市长官邸,亲手将城门的金钥匙交给被称作“莫莫王”的“狂欢节国王”,象征着一年一度的狂欢节正式开始。自此,在长达一周的狂欢节中,整个里约热内卢城都要由“狂欢节国王”“统治”,全体市民将按照自己的方式尽情狂欢。  “莫莫王”并不会真正坐到市长办公室里发号施令。在全城沸腾、全民狂欢的节日期间,“莫莫王”只要好好带领大家尽情跳舞、尽情享乐就算是出色完成了市长使命。  “莫莫王”一般在狂欢节开幕前两个月由市民选出,同时产生的还有一名“狂欢节王后”和两名“狂欢节公主”。他们将作为里约热内卢桑巴舞队的领袖参加狂欢节的彩排和正式演出,工作非常辛苦,但是拥有无限荣誉。  交钥匙仪式之前,“莫莫王”还与化装成巴西皇室成员的演员在街上进行马车巡游。这个别出心裁的仪式既是为了纪念巴西第一位君主——佩德罗一世抵达巴西200周年,也是为了增加狂欢节的喜庆气氛。同时,为了让更多市民和游客分享狂欢节开幕的喜悦。  相传里约热内卢狂欢节始于19世纪中叶。最初,狂欢节的规模不大,仅限于贵族举行的一些室内化妆舞会,人们戴上从巴黎购买的面具,尽情地欢乐。1852年,葡萄牙人阿泽维多指挥的 乐队走上了街头。随着节奏明快的乐曲,不管是黑人还是白人,也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男女老少都跳起来了,整个城市欢腾起来了。阿泽维多的这一行动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里约热内卢狂欢节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狂欢节成了大众的节日。  里约热内卢狂欢节最早并没有固定的场所,全市各主要大街上都是桑巴舞表演的舞台。由于狂欢节时值盛夏,天气炎热,游行活动都在夜晚进行。从20世纪70年代起,各桑巴舞学校建议在市内修建一座桑巴舞赛场,用于狂欢节活动。1983年,曾设计巴西新首都巴西利亚等工程的著名工程师奥斯卡·涅梅耶尔亲自设计,6万名建设者齐心协力,仅用了117天,就建成了一座能容纳数万观众的桑巴舞赛场。从此,里约热内卢狂欢节就有了固定的场所。  桑巴舞大赛是里约热内卢狂欢节的-项重大活动。赛场占地8.5万平方米,两侧是看台,中间是桑巴舞队伍行进的通道。每年狂欢节期间,要在这个赛场举行5场桑巴舞活动,其中以第三天和第四天的活动最为精彩。在这两天中,全市名列前茅的14个桑巴舞学校要在这里一决雌雄,评出当年的名次,名列前五名的还要再进行一场表演。  每个桑巴舞学校上场参赛的人数为3800至4000人,分成32个方队,方队之间还设有8辆彩车。参赛内容和配唱歌曲都要有故事情节,全队服饰都要根据表演情节设计。每年各校编排的故事情节内容极其丰富,有表现印第安人历史的,有表现巴西足球的,有表现人们现实生活的。  久负盛名的里约热内卢狂欢节吸引着大批外国游客,每年约有40万游客选中这个季节前来这个美丽的城市旅游。  狂欢节不仅给巴西人带来了欢乐,并吸引了众多游客,促进了旅游业,刺激了经济,已成为巴西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一年比一年更热闹。桑巴舞、狂欢节同足球一样,已成为巴西的象征。  萨尔瓦多狂欢节  在巴西的狂欢节中,巴伊亚州首府萨尔瓦多市的狂欢节独具特色。由于巴伊亚人不愿将狂欢节市场化,所以这里的狂欢节得以保持它的原汁原味。此外,在音乐方面,巴伊亚是全国最发达和最重要的地区,这里到处充满了音乐和舞蹈,它是巴西传统和狂欢节精神最真实的体现。 萨尔瓦多狂欢节“国王”因瘦被罢黜  亚马孙丛林里的狂欢节  帕林廷斯是亚马孙河边一个人口只有9万的巴西小城市,每年总有那么几天,会有相当于当地人口数目的各国游客为它心动不已,甚至提前1年预订这里的旅馆,因为这里具有浓烈亚马孙风情的狂欢节——博伊蹦巴。  古巴圣地亚哥狂欢节  每年7月至8月,古巴各地都会举行盛大的狂欢节活动。当地人说,这个节日和一段历史有关。1953年,卡斯特罗趁狂欢节敌人守卫松懈之机,率领100多名青年攻打圣地亚哥的蒙卡达兵营。从此,点燃了古巴革命的星星之火。  在此期间,城市内的一条主要街道完全成为狂欢节的场地。街道两旁全被各种摊位占满,其中最多的是啤酒摊,其次就是食品摊。喝啤酒是参加狂欢节人们的“必修课”。有酒就要有肉,“烤全猪”是狂欢节上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狂欢节政府放5天假,狂欢节除了“吃”和“玩”的部分,狂热的舞蹈和音乐每天晚上9时后才开始,最热闹的则是最后几天举行的包括彩车游行、彻夜狂欢等活动。  古巴哈瓦那狂欢节  彩车游行拉开了哈瓦那狂欢节的序幕,人们随着有节奏的音乐跳起了古巴黑人舞蹈。游行结束以后,真正的庆典活动开始了,大家跳起了街舞,每个人都是主角,狂欢活动一直持续到凌晨。  意大利威 尼斯狂欢节  2月的威尼斯还是冬天,少许有些寒意,但蓝天碧水,晴空万里,完全没有阴霾的感觉。与往日船声灯影里安静的威尼斯不同,这些日子,远远就能听到人们哒哒的脚步声和愉悦的笑声。肤色不同、语言各异的人们此时都脚步匆匆,奔向同一个目的地——世界著名的威尼斯圣·马可广场,一年一度的“水城”狂欢节正在那里达到高潮。  威尼斯狂欢节是当今世界上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狂欢节之一。欧洲的狂欢节据说都起源于古代的神农节。每年的冬去春来之际,人们自动聚集在一起,载歌载舞,欢庆新的一年的农事活动开始。而威尼斯狂欢节的起源则还有一说:公元12世纪,古老的威尼斯城邦共和国日渐强盛。1162年的初春,它战胜附近的阿奎莱亚封建城邦国,称霸一方。为庆祝这一胜利,威尼斯人走上街头高歌欢舞,一连数日不休。从此,他们每年这个时候都举行欢庆活动。时到200多年后的1296年,这个尊崇天主教的城邦国根据宗教节日的安排,正式把一年一度的欢庆活动时间固定下来,即从2月初到3月初之间到来的四旬斋的前一天开始,延续大约两周时间。到18世纪,狂欢活动盛极一时,欧洲各国的王公大臣、绅士淑女都赶到威尼斯,观看精彩的室内音乐和戏剧演出,参与街头和广场上的民众狂欢。威尼斯遂赢得狂欢节之城的称号。19世纪之后,威尼斯共和国逐渐衰亡,狂欢节逐渐失去活力。直到近20年前,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威尼斯的狂欢活动重新恢复,威尼斯狂欢节得以重放光彩。  威尼斯狂欢节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面具,其次是它的华丽服饰。这一传统可追述到1700年前。权贵和穷人可以通过面具融合在一起。在面具的后面,社会差异暂时被消除。富人变成了穷人,而穷人成了富人。他们互相尊敬地打着招呼。  在面具后面,年龄差异被消除,老人变年轻了,年轻人一下子老成持重起来。年轻人和小人物借助面具代表的权威把自己装扮成大人物。而老人极力将自己装扮得很年轻,甚至越无知越愚蠢越好,男人可以变成女人,女人也可以变成男人。  平时,威尼斯总是游人如织。威尼斯人好像已经习惯了这么多的游客在他们的城市里闲逛。他们的街道狭窄得似乎不能容纳得下这么多人。但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还是源源不断地来到这里。毫无疑问,狂欢节期间游人会成倍地增长,尤其在狂欢节的周末。  威尼斯狂欢节通常在每年冬天的最后几天或春天的头几天举行。这意味着寒冷的气温迫使你穿得厚重一些,以至影响你的行动。  一入威尼斯的水巷,一看满眼色彩斑斓的面具,大概没有谁不会被狂欢中的水城吸引。各色各样的面具是威尼斯狂欢节的一大特点,在中国人看来它们有点像京剧脸谱。满大街都是勾着脸的人在又唱又跳,好像上演大戏,这就是威尼斯狂欢节给记者的印象。威尼斯大街小巷有数不清的面具店,每家都有自己的特色,有的收集着时髦的斗篷,有的专卖高顶硬帽,还有的现场展示面具的制作工艺。“面具”可以简单到直接画在脸上,也可以经过复杂的程序,用纸浆、布料、瓷器、玻璃甚至塑料等等制成,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夸张、华丽、戏剧化,看得你眼花缭乱、不知身在何处。  前来参观狂欢节的人们穿小巷,过小桥,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圣·马可广场。这里成了面具与服饰的展示会,不少人从头到脚全副武装,有的扮成17世纪的贵族,有的扮成电影中的角色。记者看到一位贵夫人打扮的女士,想上前探问她这身行头的来历,但她听不大懂意大利语,看来是位外国游客,专门到水城凑热闹 。  中午12时,偌大的圣·马可广场被上万名前来狂欢的人挤得水泄不通,身着古代服饰的仪仗队来到大公府门前,一些人装扮成古代威尼斯达官显贵登上主席台,圣·马可教堂的钟声齐鸣,主持人宣布威尼斯狂欢节正式开始,广场上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这时,位于广场中央一侧的100米高的钟楼上,世界女子击剑金牌得主、意大利击剑运动员弗里达扮成天使,银装素裹,挥动着翅膀,徐徐从天而降,给人们带来美好的祝愿。  经过乔装打扮的人们在广场上漫步游逛,吸引着往来者的视线,让人们拍照留念。一位意大利妇女身着18世纪的服装,手中拿把扇子。她告诉记者,她是威尼斯本岛人,这套服装她已经用了好几年了,价格是2000欧元左右。这些人大部分都跟演员一样,根据不同的着装,进入不同的角色。在外人看来他们可是相当的神秘,一般都不开口讲话,你只能看到他们未被遮住的眼睛,连真实性别都难以分辨。这样娱己娱人的游戏要持续10多天,然后人们摘下面具,暴露原形,重新回归自我。  英国诺丁山狂欢节  诺丁山狂欢节是欧洲规模最大的街头文化艺术节,每年在英国伦敦西区诺丁山地区举行。诺丁山区的黑人居民多半不来自非洲,而来自加勒比海或拉美其他地区。正是诺丁山的移民文化孕育了诺丁山狂欢节。20世纪60年代,聚居在诺丁山地区的西印度群岛移民因思乡情重而举办狂欢节,当时不过只有一小群人穿着民族服装,敲着钢鼓在街上走一圈而已。几十年后,它发展成为规模盛大的多元文化节日和伦敦最炙手可热的旅游项目之一。  在世界各地的狂欢节中,诺丁山狂欢节的规模仅次于巴西里约热内卢的狂欢节。诺丁山狂欢节一向以浓郁的加勒比海情调著称。论服装和面具,诺丁山狂欢节如同一场奇异华丽的化妆舞会;论音乐,钢鼓乐队、卡里普索歌曲、索加音乐则是诺丁山狂欢节的灵魂。钢鼓的强烈节奏足以令心跳立即合着节拍提速;卡里普索歌曲每每根据最新时政和社会热点即兴改动歌词,惟有词曲幽默讽刺的本色不变。  德国科隆狂欢节  科隆狂欢节是德国最为热闹的狂欢节。仅次于巴西狂欢节,它的主角是小丑和狂人,他们怪诞的装扮、无所顾忌的举止令众人叫绝。  科隆万岁(Kölle Alaaf),这是狂欢节每年使用的口号,准时在狂欢节开始时呼喊。其高潮是四斋节前星期一狂欢游行的愚人时刻。这时,人们高呼科隆站起来、要糖、要花。在这种热闹非凡的活动中,人们欢呼雀跃、尽情放纵,莱茵河两岸充满欢歌笑语。  剪领带是科隆狂欢节的特有风俗。在“女人狂欢夜”那天,德国姑娘们提着大剪刀在街上巡查,虎视眈眈,伺机而动,看着哪个男人不顺眼就是喀嚓一声。本地人熟知这一习俗,这一天都身着便装,稀里糊涂吃亏的多为外国人,尤其是科隆一带的机场到处都挂着剪断的领带。据说曾有一名中国男演员被几个手提剪子的德国女人追着跑了十几条街道!但也有不少男人故意买一些破的甚至纸做的领带上街去,领略与芳龄少女调情的滋味。  到了“玫瑰星期一”(Rose Monday)的上午,代表狂欢节最高潮的大游行正式开始。人们三五成群喝着啤酒,拉着手风琴,穿着五彩的服装,戴着怪异的假面,在街上欢快地行走。路边的警察也一改往日的威严,任凭女孩子们在脸上划下五颜六色的唇印。在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中,有着上千个表演团队,每个方阵都有自己的乐队、花车和独具特色的服装,令人目不暇接。花车上有着各种各样的模型,不少是当今各国领导人,布什、普金、萨达姆和拉登等往往被选 为嘲讽对象。花车行进时,路边成千上万的观众高呼“给我糖”,大块的巧克力、糖果和无数鲜花便从花车上如同雨点一般落下来。孩子们胸前挂着一个大布口袋,扒在地上拼命地捡糖,大人们则一跃而起,从空中拦截大块巧克力。有的人干脆倒举一把伞或一顶帽子,不一会儿已是满载而归。这样的狂欢场面一直持续5个小时,平时一向严谨的德国人,在这天终于也疯狂了。  有意思的是,科隆狂欢节游行路线的总长度是7公里,而参加游行的队伍长度是6.5公里。也就是说,从游行路线的起点到终点摆满了参加游行的人、车和马。虽然游行总时间是5小时,但观众为了强占好位置,往往是提前2、3个小时就已经抵达现场了。因此,在依旧春寒料峭的2月份,露天站7、8个小时观看狂欢节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更何况很多人在游行结束后还不马上散去,而是要参加露天狂欢舞会、酒吧里“泡吧”跳舞或是混挤在人群中在街上徜徉,直至半夜。  次日午夜,也就是星期二的午夜,狂欢节接近尾声。人们摘下悬挂在饭馆和酒肆门上的代表狂欢节的扎制人物,将其焚烧,由此宣告进入“圣灰星期三”,宣告狂欢节的彻底结束。  德国锡格马林根狂欢节  2月举行,在德国,除了圣诞节以外,最大的节日恐怕要数狂欢节了。18世纪末,法国军队占领了德国后,当地的狂欢节有了新的意义,它成为平民百姓反抗军事压迫的一种出气的方式和机会。人们嘲讽所有穿军装的人,并且组织起游行队伍来,参加游行的人一个个穿着奇特的制服,手持木制的长枪,进行武装训练,人们故意在跳舞的时候装疯卖傻,做些令人捧腹的滑稽动作。  德国杜赛尔多夫狂欢节  德国的杜塞尔多夫狂欢节是欧洲参加人数最多和最热闹的狂欢节之一。数千人的游行队伍和上百万的参观者共享着美味的啤酒和欢乐的氛围,大家叫着、笑着、闹着、舞着,如果不堪忍受室外的寒冷,也可以到酒吧去肆意狂欢。  比利时班什狂欢节  班什位于比利时中部的海诺省,离首都布鲁塞尔约56公里。每年2月举行的狂欢节,吸引着周边法国、德国和荷兰人前来助兴。节日的寓意与中国的春节颇为相同:辞旧迎新春。滑稽小丑“日乐”是狂欢节游行的主角,他们脚蹬4寸厚的木跟鞋,身穿红黄相间的紧身服,头顶一米长的彩色鸵鸟羽毛,在铿锵明快的鼓乐中,踩出比利时民间热烈欢快的舞步。比利时国王阿尔伯特二世和王后宝拉亲临班什新千年的狂欢节,此举第二天曾成为比利时各大媒体的头条新闻。  出于传统,狂欢节这天,班什所有店铺的饮料和啤酒全部免费供应。所有的人在这里没有国籍肤色之分,只有狂欢、纵情和喜悦。抛橘子是狂欢节的高潮,小丑们人手一只竹篮,把金黄色的橘子撒向欢呼雀跃的人群,橘子象征着吉祥,接到橘子的人据说会好运连连。“祝你好运”的问候声,夹杂着人们的笑声和尖叫,把一向静谧的班什老城闹翻了天。  2003年11月班什狂欢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是欧洲四项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的一项,另外三项分别是意大利西西里岛的木偶戏,立陶宛的十字形民间工艺和西班牙的神秘剧。  法国尼斯狂欢节  为了既尊重传统又跟上时代,自20世纪50年代起,每届尼斯狂欢节都确定一个主题,马戏、小丑、美食、欢笑、疯狂、爱情、20世纪、新千年、欧洲等概念都为狂欢节提供过灵感,并为艺术家们提供了发挥想象力的舞台。  狂欢节是尼斯冬季的亮点,也是城市投资的重点。花车穿插彩车一起游行、花车上 丽的姑娘不断向游人投掷鲜花是尼斯狂欢节一大特色,仅为鲜花埋单就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有了这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因海滩和阳光而夏日爆满的尼斯在旅游淡季也不乏热闹。  西班牙大加那利岛狂欢节  群众的参与和评选“王后”是西班牙大加那利岛拉斯帕尔马斯狂欢节的两大特色。人们提前几个月就热火朝天地挑选起理想的“王后”人选,到了2月份,狂欢节正式开始,所有的人都融入欢乐的海洋,大家在国内外乐队的伴奏下,跳起了萨尔萨舞和梅伦盖舞。  意大利尼扎狂欢节  意大利尼扎狂欢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294年,是欧洲最古老的狂欢节,从1月底到2月中旬,其间,无论你何时来此,这里都是色彩、鲜花、焰火、戏剧和音乐的海洋。  当地居民在成为滑冰道的里多运河上尽情享受滑冰的乐趣。每年2月,渥太华的“冬季狂欢节”就在这里举行。  加拿大渥太华冬季狂欢节  加拿大许多地方每年都要举办冬季狂欢节。狂欢节从每年2月的第一个周末开始,持续两周。狂欢节期间,各地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活动,所有活动都围绕冰雪题材展开。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和魁北克省首府魁北克城举办的冬季狂欢节规模最大,形式和内容也最具特色。  渥太华冬季狂欢节于1979年开始正式举办,其宗旨是让人们在漫长的冬季尽量外出活动,与人交流,从而丰富人们的冬季生活,培育冰雪文化,吸引更多外来游客,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  新奥尔良“肥美的星期二”  如果你觉得杜塞尔多夫狂欢节还不过瘾的话,可以到新奥尔良去欢度“肥美的星期二”,这是新奥尔良狂欢节中最热闹的一天。狂欢节“国王”们率领着两支主要的游行队伍走街串巷,你若想参加场持续一整天的大狂欢,就必须化妆,若能结识当地的朋友,让他们帮你设计个最有地区特色的装束的话,你就可以参加只有当地人才能参与的庆典活动,如果你的朋友能带你去,那么奥尔良的狂欢节一定会让你终生难忘的。  玻利维亚奥鲁罗狂欢节  玻利维亚奥鲁罗狂欢节是南美大陆最具特色的狂欢节之一,在为期一周的狂欢期间,人们身着艳丽的服装,在街上大跳鬼神舞,以特殊的方式狂欢着,它不仅仅是正义战胜邪恶的表现,还将宗教与传统、基督教与印度教的文化融为一体。  鬼神舞服装的设计和制作别具特色,已经发展成为奥鲁罗的一大艺术形式。这里有很多鬼神舞俱乐部,每个俱乐部的成员在40―300人左右,由于表演用的服装动辄每件几百美元,所以各俱乐部都要靠企业家出资赞助。人们在狂欢节到来之前几个月就开始排练鬼神舞了。  多米尼加狂欢节  多米尼亚共和国的狂欢节除了展现岛上的非洲黑人文化之外,还保留了西班牙殖民时期的一些特色,近年来日益受到世人的关注。这里的服装、面具、化妆、歌舞和音乐都令人着迷。  特立尼达狂欢节  这个加勒比岛国的狂欢节开始于2月份,持续一个多星期。欢庆期间会举行音乐表演和全国性的音乐大赛,举行化妆舞会,评选出游行队伍的“国王”和“王后”,人们载歌载舞,狂欢到凌晨。  彩色羽毛、泥巴和油质等都被运用到狂欢节的彩妆中,大家在第二日凌晨狂欢节目接近尾声时交换身上色彩艳丽的节日服装。彩车没有固定的游行路线,它们散布于城市的各个角落。  乌拉圭狂欢节  2004年1月30日,在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举行的狂欢节开幕游行仪式上,一名参加者浓妆艳抹,边走边舞。乌拉圭狂欢节将持续一个多月,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狂欢节。  2004年2月6日,在乌拉圭 首都蒙得维的亚举行的狂欢节上,一名参加者随着黑人音乐“坎东贝”的节奏翩翩起舞。  以色列的狂欢节  2007年的3月4日至5日是犹太人传统的普林节。在普林节期间,以色列人身着夸张服饰、戴假面参加狂欢游行,因此普林节又被称为以色列的狂欢节。  希腊加拉希迪狂欢节  2005年3月13日,人们在距希腊首都雅典约300公里的小城加拉希迪狂欢。当天是希腊东正教狂欢节正式结束后的第一个星期一,也就是所谓的洁净星期一。每年的洁净星期一,加拉希迪都会举行别具一格的狂欢活动。参加狂欢的人们集中在港湾北岸的街道上,无论相识与不相识,都用加了各种天然颜料的面粉互相攻击,这是一种相互表达祝福的方式,类似于泰国的泼水节。

世界各地狂欢节介绍 世界三大狂欢节: 意大利威尼斯面具节、法国尼斯狂欢节、巴西里约热内卢狂欢节纷纷登场。这三大顶级狂欢节会,主要都是针对天主教“四旬斋节”而来。每年二月复活节前四十天 的“四旬斋节”封斋期前,欧洲各地都会举办狂欢节,让大家可以在这欢庆日子里,忘记自己的阶级地位,只是尽情享受生命。 巴西盛大狂欢节 热舞闹饮 巴西狂欢节历来被喻为世界上最豪华、最精彩的年度狂欢庆典,今年这一盛典将于2月26日 正式拉开帷幕,包括里约热内卢和萨瓦多等城市都陷入闹饮的气氛中,桑巴舞和彩车大游行成为万人期待的节日重头戏。桑巴舞王雷默默和森巴女王及公主在街上跳 起热舞,全市都陷入森巴热潮,不少舞者希望可以赢得桑巴舞蹈大奖。巴西民众为了狂欢节庆典莫不精心打扮,夸张艳丽的造型和火辣的舞蹈很快炒热气氛。 亚马逊狂欢节起源于17世纪一只公牛获救的传说,后来当地人将牛作为狂欢节的象征。为期3 天的狂欢节时,人们狂热地跳桑巴舞,并进行化妆游行比赛。巴西狂欢节被誉为“地球上最伟大的表演”。现在这个节日已成为巴西最盛大的民族传统节日,极富亚马逊地区的印第安人特色,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摩。 巴西狂欢节有一大传统特色,那就是常常出现“易装癖” ,男女盛行互调装扮,最贫穷一族亦好像摇身变成社会主人翁,陶醉于美梦之中。那些身着华丽短裙、夸张地扭动身体的男子,以及穿起男装、舞姿粗犷奔放的女性 并非心理有问题,他们只是遵照了巴西狂欢节的古老传统,忘却现实生活中的自己,以一个全新的形象释放心中的热情。不过,对于游客来说,这些“错位”的装束 无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狂欢节上最著名的活动是桑巴大游行,所有参与巡游的人身穿炫丽服装随着森巴的节奏舞动,尽情地摆动身躯,连带群众也会忍不住一起共 舞。在这为期四日四夜的狂歌热舞庆祝活动中,身在里约热内卢的每个人,无论是巴西人抑或外国游客,都会暂时放下现实生活的枷锁,尽情投入在虚无飘缈的幻像 世界,享受没有严峻经济或社会包袱缠绕的乌托邦。巴西狂欢节将持续五天,在3月1日落幕,闹饮后的巴西人将进入复活节前的四旬节。 意大利面具狂欢节 尽情放纵 威尼斯狂欢节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面具,其次是它的华丽服饰。意大利威尼斯面具节是目前唯一以面具为主角的庆典,除了展示各式各样面具外,游客也可亲自参与 化妆或戴上面具深刻体验,独具特色。在面具后面,年龄差异被消除,老人变年轻了,年轻人一下子老成持重起来。年轻人和小人物借助面具代表的权威把自己装扮 成大人物。而老人极力将自己装扮得很年轻,甚至越无知越愚蠢越好,男人可以变成女人,女人也可以变成男人。意大利威尼斯狂欢节活 动时间一般定在2月下旬,为期12天,全城满是令人惊艳的炫装男女,带着七颜六色造型的面具,妆扮中古世纪的贵族、平民、鬼魅不分贫贵到处窜动。游客也会禁不住买个面具造型一番,加入这场狂欢。这一传统可追述到1700年前。权贵和穷人可以通过面具融合在一起。在面具的后面,社会差异暂时被消除。富人变成了穷人,而穷人成了富人。他们互相尊敬地打着招呼。 狂欢节,意大利文Carnevale,意指封斋前的狂欢节。狂欢节结束后开始进入复活节前的四旬斋(Lent)。远在古罗马时代,农神节的宗教节庆就是现今狂欢节会的前身。这个很受欢迎的节日,是为了尊敬农神(多种时期的神)已经有一些狂欢节会的特色,和奇迹般的特性。 法国尼斯狂欢节 花的海洋 法国尼斯狂欢节最早可追溯到1294年, 当时因宗教理由,为迎接长达四十天的封斋节,民众想在斋戒前夕尽情狂欢、吃肉喝酒,才有一连串的表演与庆祝。如此数百年过去,尼斯狂欢节会已经成为各地观 光客专程朝圣的一场节庆了,到处可见游行队伍、卖艺的街头艺人,及杂耍特技表演,开心、欢乐的气氛洋溢其中。街道上挂满闪烁的灯泡,游客陶醉于炫烂的灯海 中。除了灯海,近十公吨的鲜花,更将尼斯点缀得妩媚动人,形成一片花海。 尼斯狂欢节会的精神象征就是“狂欢节之王”的大游行,狂欢节之王指的是一个高约数层楼的大人偶,将带领着整个游行的进行。狂欢节会场的另一个特色,是花 团锦簇,精采的花车大游行不容错过,大游行队伍里穿插着鲜花装饰的花车,花车上的热情少女,行进间不断向围观群众抛掷花朵。“狂欢节之王”完成最后一次游 行后,整批队伍会在众人的簇拥下来到海边,然后用火把“狂欢节之王”燃烧殆尽,接着释放灿烂的庆祝烟火,为狂欢节会画下完美句点。不过接下来的露天舞会, 又让众人尽情飙舞、欲罢不能!其他小型狂欢节介绍: 英国诺丁山狂欢节。该节是伦敦西部诺丁山地区的街头文化艺术节,已举办四十年。2005年于10月29日举行。按照传统,儿童是狂欢节第一天的主角。不同肤色的孩子们身着色彩斑斓的服装,脸上涂着各色颜料,载歌载舞,成为狂欢节彩车游行队伍中的最大亮点。次日的成人狂欢节将本届狂欢节达到高潮。届时将有49个彩车队、15支钢鼓乐队及41支其他各类乐队参加狂欢,重点展示加勒比海地区的音乐及风情。据组织者介绍,本届狂欢节的主题是“自由与公正”,人们将通过舞蹈、音乐及彩车游行来诠释这一主题。伦敦诺丁山狂欢节有限公司负责人克里斯·米拉尔说:“狂欢节走过了40年的历程,这在伦敦的文化版图又写上了浓重的一笔。”据悉,为期两天的狂欢节吸引了100多万人前来参观助兴。一年一度的诺丁山狂欢节起源于1964年,由当时聚居在诺丁山地区的特立尼达移民发起。这一活动至今已演变成规模宏大的多元文化节。 德国科隆狂欢节。德国以科隆狂欢节规模最大、也最有影响,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数十万人到科隆观看狂欢节。直接参与狂欢节游行和各项官方活动的就有万余人。在德国的狂欢节中贯穿着化妆游行活动,“玫瑰星期一大游行” “啤酒节”,到“女人节”这天标志狂欢节进入高潮。在这里,狂欢节的主要活动是化妆游行。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穿过一条条张灯结彩的街道。热闹欢快的气氛吸引无数人驻足观看。走在游行队伍最前面的是警察马队,后面紧跟着五彩缤纷的大彩车,车上载着各式各样的人物,有王子公主、武士权贵,也有商人平民,农夫走卒,甚至还有妖魔鬼怪……科隆、杜塞尔多夫一带有许多 欢节协会,那一带大大小小的城市每年都要选出一名王子,实际上王子是花钱买的,谁钱出得多,就是谁.比如要在波恩做王子要出5万马克,而要在科隆做王子则要拿出25万马克.据说这个位置还争得很厉害呢。狂欢节先是从所谓女人狂欢夜(Weiberfastnacht)开始(星期四).在那天,你要是戴着名牌领带,可就不要上街了.德国姑娘们入夜后便成群结队地拿着剪刀在街上转,推推挤挤中就把男人的领带给剪了.那天科隆一带的机场到处都挂着剪断的领带.但也有不少男人故意买一些破的甚至纸做的领带上街去领一领与芳龄少女调情的滋味。星期六,一些小镇便开始游行.星期天游行队伍集中到中等城市如波恩上街.到了狂欢节的主要日子--玫瑰星期一(Rosenmontag)再集中到科隆,杜塞尔多夫和美茵茨这几个大中心.这几个大中心的游行队伍要行走四小时左右,热闹得不得了.几百万的观众高呼Kamelle(给我糖)!Hellau!Ahoi!等,争抢游行队伍抛来的巧克力等,在乐队,舞蹈,马队等等等等长长的队列后面,排在最后的是等待收拾残局的垃圾清扫车. 布达佩斯狂欢节。8月26日,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两名少女在狂欢节游行中跳舞。一年一度的布达佩斯狂欢节26日在昂得拉什大街举行,舞蹈表演、花车游行和流行音乐会等节目吸引了几十万居民上街观看。 希腊加拉希迪狂欢节。2005年3月13日,人们在距希腊首都雅典约300公里的小城加拉希迪狂欢。参加狂欢的人们集中在港湾北岸的街道上,无论相识与不相识,都用加了各种天然颜料的面粉互相攻击,这是一种相互表达祝福的方式,类似于泰国的泼水节。比利时班什狂欢节。班什位于比利时中部的海诺省,离首都布鲁塞尔约56公里。每年2月举行的狂欢节,吸引着周边法国、德国和荷兰人前来助兴。节日的寓意与中国的春节颇为相同:辞旧迎新春。滑稽小丑“日乐”是狂欢节游行的主角。 法国尼斯狂欢节。 狂欢节是尼斯冬季的亮点,也是城市投资的重点。花车穿插彩车一起游行、花车上美丽的姑娘不断向游人投掷鲜花是尼斯狂欢节一大特色,仅为鲜花埋单就是一笔巨 大的开支。为了既尊重传统又跟上时代,自20世纪50年代起,每届尼斯狂欢节都确定一个主题,马戏、小丑、美食、欢笑、疯狂、爱情、20世纪、新千年、欧 洲等概念都为狂欢节提供过灵感,并为艺术家们提供了发挥想象力的舞台。有了这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因海滩和阳光而夏日爆满的尼斯在冬天的旅游淡季也游人如 织。 加拿大渥太华冬季狂欢节。 加拿大许多地方每年都要举办冬季狂欢节。狂欢节从每年2月的第一个周末开始,持续两周。狂欢节期间,各地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活动,所有活动都围绕冰雪 题材展开。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和魁北克省首府魁北克城举办的冬季狂欢节规模最大,形式和内容也最具特色。渥太华冬季狂欢节于1979年开始正式举办,其宗旨 是让人们在漫长的冬季尽量外出活动,与人交流,从而丰富人们的冬季生活,培育冰雪文化,吸引更多外来游客,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 玻利维亚奥鲁罗狂欢节。 玻利维亚奥鲁罗狂欢节是南美大陆最具特色的狂欢节之一,在为期一周的狂欢期间,人们身着艳丽的服装,在街上大跳鬼神舞,以特殊的方式狂欢着,它不仅仅是正 义战胜邪恶的表现,还将宗教与传统、基督教与印度教的文化融为一体。鬼神舞服装的设计和制作别具特色,已经发展成为奥鲁罗的一大艺术形式。这里有很多鬼神 舞俱乐部,每个俱乐部的成员在40―300人左右,由于表演用的服装动辄每件几百美元,所以各俱乐部都要靠企业家出资赞助。 特立尼达狂欢 。这个加勒比岛国的狂欢节开始于2月 份,持续一个多星期。欢庆期间会举行音乐表演和全国性的音乐大赛,举行化妆舞会,评选出游行队伍的“国王”和“王后”,人们载歌载舞,狂欢到凌晨。彩色羽 毛、泥巴和油质等都被运用到狂欢节的彩妆中,大家在第二日凌晨狂欢节目接近尾声时交换身上色彩艳丽的节日服装。彩车没有固定的游行路线,它们散布于城市的 各个角落。 多米尼加狂欢节。多米尼亚共和国的狂欢节主要展现岛上的非洲黑人文化,同时保留了西班牙殖民时期的一些特色。 乌拉圭狂欢节。2004年1月30日,在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举行的狂欢节开幕游行仪式上,一名参加者浓妆艳抹,边走边舞。乌拉圭狂欢节将持续一个多月,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狂欢节。 古巴圣地亚哥狂欢节。每年7月至8月,古巴各地都会举行盛大的狂欢节活动。狂欢节政府放5天假,狂欢节除了“吃”和“玩”的部分,狂热的舞蹈和音乐每天晚上9时后才开始,最热闹的则是最后几天举行的包括彩车游行、彻夜狂欢等活动。 首届四川甘孜康巴国际狂欢节。2004年1月22日,海螺沟旅游区在景区内举办了冠以“首届四川甘孜康巴国际狂欢节”名义的旅游活动,收门票,每位160元,主要是欣赏藏族歌舞民俗,属于旅游景区型的民族小型狂欢节。 石门柑橘节。2003年,中国柑橘学会、石门县人民政府主办,湖南夹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承办,在石门县举办了“2003年中国·湖南·石门柑橘节”。这次活动由打出了“中国第一个狂欢节”的旗号,实质是柑橘文化节。 五彩城国际狂欢节。大连市2003年举办首届五彩城国际狂欢节,是作为第十五届大连国际服装节的组成部分,有上万名演员参加。 梅花节闭幕式暨玄武湖狂欢节。2003年南京国际梅花节组委会举办“梅花节闭幕式暨玄武湖狂欢节”活动,在玄武湖畔看花车、听摇滚、观赏火树银花缤纷焰火。参加狂欢活动需要购票进入。 2006中国(深圳)华侨城旅游狂欢节。7月21日至28日,“2006中国(深圳)华侨城旅游狂欢节”暨首届中国当代艺术节将在深圳举行。此为不定期举办的、实为旅游节的活动。 欢乐谷社区狂欢节。深圳市最具爱心企业欢乐谷再次携手深圳市物业管理协会联合举办的第三届深圳欢乐社区总动员--欢乐谷社区狂欢节隆重开幕。冠名狂欢节,实为社区文化活动。 娃哈哈西湖狂欢节。2003年10月1日开始西湖掀起持续一个月的狂欢热潮。由西博办主办,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和娃哈哈集团承办,娃哈哈集团仍然是今年狂欢节的独家赞助商。该节虽冠名狂欢,实为企业文化。 此外还有“中国首届滑雪狂欢节”等其他标以狂欢字样的活动,其他特点规模小,带有旅游宣传、企业文化、商品文化、社区文化的性质,有许多是不定期活动。

Hash:4f405b7812099b71aee3f310a9de9e19315aa519

声明:此文由 梦相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