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高中生的道德素养

教师应当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学生,感染学生,使他们成为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 最后,道德教育应体现时代精神的要求。 1、中学生应具有自尊、自强的性格。 自尊亦即通常所说的自重或自爱,它主要体现在一个人对自己人格的看重,对自己正当权利的看重,对自己生命的看重。自尊与自强是一对联系紧密的概念。可以说,真正的自我尊重体现在一个人的自强不息上。一个自强不息的人,势必是一个自信的人、自我认同的人,也是一个高度尊重自己生命价值的人。一个自强不息的人就是一个精神上的强者、富有者,只要有这种精神,一个人的发展就不可限量的,也没有什么困难能够战胜他。 2、中学生应具有独立自主的个性精神。 独立自主的个性主要体现在一个人保持理智的独立与自主性,或者说一个人运用自己的理智独立地进行思考、判断和行事。典型的中学生常常是聪明、诚恳、认真、努力的,但是他们往往缺乏独立自主的个性,缺乏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意识与能力。教师解错了题目,他们不敢指出其错误;凡是老师没教过的、书上没有提及的,他们就不敢越雷池一步。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教育工作者对学生在生活方面采取怀里“抱着走”、在课业上采取用鞭子“赶着走”的方式有关。要改变这种状态,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给他们更多的在课堂上发表意见和建议的权利,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3、中学生应学会对他人的尊重。 对他人的尊重,在当今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显得有为重要。现在许多的中学生自我意识很强,很在意别人是否尊重自己,但是往往在尊重他人方面做得很差。当今社会区别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显著特征是,这是一个崇尚多元化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任何个人或集体没有权利把自己意志强加给其他个人和集体,人们信奉的价值准则只有一个,那就是求同存异。彼此之间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自由地交往、沟通与对话。因此,想要得到他人的尊重就必须先尊重他人。 4、中学生应具有社会公德意识与公共精神。 社会公共精神的缺失、不讲社会公德是当今社会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许多研究中国社会文化的学者发现,中国许多人只重家族内的私德,不重视社会的公德公益,或者说只有家庭意识或自我意识,缺乏社会社会意识和国家意识。这种状况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至今还是很严重的。突出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大多数人的公德意识还比较淡漠;二是普通民众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关注、参与程度还远远不够;三是大多数人的民主法制意识还比较淡薄。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今天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努力培养他们的公德意识和公共精神是关系到民族素质整体提高与否的关键。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代表着最主流、最先进、最健康的文化,是做人的典范,做人的榜样。塑造“真、善、美”的灵魂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也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程。夸美纽斯讲过: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要做一辈子的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完善人格,提升思想,锻炼感情,你的学风也是学生的榜样。教师只有以身作则,从身边小事做起,对学生充满爱,才能感化学生,使他们成为担起民族复兴大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 在发展性教育已经成为教育主题的今天,让学生学会如何做人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做人的关键。本文从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就如何培养中学生的道德素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兴衰与青少年的成长息息相关。然而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却使教育走入了误区,即只重视智育,而忽视了良好道德素质的养成,其结果造成了青少年道德素养的缺失,以及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整体下降。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德育工作在素质教育中显示出极其重要的地位。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主要由道德的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组成,而道德教育是德育的基础工程。中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对中学生的教育首先是要他们学会做人,使他们养成基本的道德行为习惯和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那么如何培养呢? 首先,教师应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学家孙敬修说得好“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是很有影响的,孩子的眼睛是‘录像机’,耳朵是‘录音机’,脑子是‘电子计算机’。录下来的信号在‘电子计算机’中储存起来,然后指导他们的行动。所以,教师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言行要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用美的语言、美的行为和美的心灵来影响孩子。”是的,教师的人格魅力无时无刻不影响他们的学生。所谓“身教重于言教”亦是如此。一个道德高尚的教师不但可以感染学生,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为其树立良好的标准。正所谓“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时时以身作则,凡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必须做到,还必须做好。记得我班中曾经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一到下课就有那么几个调皮的学生把讲台上的粉笔丢来丢去,弄的满地都是。当上课铃响起,我一进教室,学生们就都安静下来,看着我。我一句话都不说,默默蹲下把讲台下散碎的粉笔渣一点一点的拣起来,放在讲台上。这次以后,这样的情况就再没有出现过了,而且连平时不太干净的课室也跟着干净起来了。这也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其次,我们应该有这样的意识,就是小事不小,以小见大。 俗话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生活是由一件件小事组成的,学生的道德素质和行为习惯也往往受到这些小事的影响。勿以恶小而为之,许多大恶之事都是一件件小恶之事日积月累的结果,正如俗话所说“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因此,素质教育工作必须围绕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展开,积“小善”为“大善“,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正如我刚进入大沙中学的时候,发现许多学生与老师面对面走过的时候,大部分同学一低头就过去了,连招呼都不打,对老师视而不见。学生之间也经常粗口相向。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以我班为基础展开了“尊重老师,尊重同学,让文明之风重回校园”的主题班会。提出了学生见到老师说声“老师您好”的活动。这次班会不仅颇有成效,还受到了肇庆市领导的表扬。小事不小,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事却会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培养起到如此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只要坚持从小事做起,把身边的每一件小事都当作大事去做,就一定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 尚的道德情操。 再次,教师应该用自己的爱心去温暖学生的心灵。 近代教育学家夏焉尊先生曾经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能热爱自己的工作并热爱自己的学生,应该是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最高的职责。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要成为一名好的人民教师,首先应存有一颗慈爱之心。教师只有爱自己的工作并爱自己学生才能教育出好的学生,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教育的作用。这种爱不只是简单的概念,而更应该是鲜活的情感和行为。有时教师的一声赞许、一个微笑、一丝安慰都会打动孩子的心灵,使他们的心向善。有这样一个例子:后进生何某东每一次考试基本上都交白卷,常和同学打架,还经常顶撞老师,经前几任班主任教育后仍无明显好转。转入我班后,我通过对他的家访和对他从前同学了解,得知,小东以前也是一名不错的学生,但因后来家庭变故,父母离异,身心受到极大打击,学习成绩急转直下。这以后,我加大对他的关注,关心的学习生活,经常给予他鼓励和支持。并在班中开展“了解同学,关心同学,帮助同学,让我们的集体充满爱”的主题班会。通过这次班会,展开对小东同学的帮助。在这次活动之后,小东同学有了很大的改变,变得开朗了,对人热情了,尤其在学习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其实像小东这一类“差生”,更需要教师的爱。他们往往有较强的自尊心,也渴望改变落后局面。在学校,他们需要老师和同学认同、关心与帮助。这些同学一旦得到别人的关心和支持,心里就会激发出积极向上的强烈愿望,从而完全改变。当一位教师心中充满了对学生的爱,就自然会得到学生的认同和回报,

Hash:970ba83463418482d5761444048677140a8e5411

声明:此文由 lizhen002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