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景区环境容量状况及解决超载的方法
一、引言
中国是一个风景资源大国,也是一个发展之中的人口大国。随着经济的高速
增长,对外开放的不断加深,旅游业正在成为支柱产业,其发展潜力与速度引人
瞩目。旅游,作为人类与大自然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对风景区的社会、经济、
环境产生着越来越巨大的影响。与此同时,“自然保护”已成为强大的国际性运
动,“可持续发展”已被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所接受。在这种情况下,风景
区的开发利用面临前所未有的需求,风景资源的保护更是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与
挑战。如何科学地确定风景区的旅游规模,从而为风景区的规划设计提供依据。
如何保证风景区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其中,环境容量的确定是一个
极其关键的问题。目前在我国还缺乏对环境容量本质含义的理解与考察,定义狭
窄,计算方法陈旧,缺乏科学依据,不能适应风景区规划建设的飞速发展。国际
上虽有一些相关研究,但如何结合中国国情将其消化运用到中国风景区的规划理
论之中,同样是十分重要和迫切的。
二、环境容量一般概念综述
环境容量(Carrying Capacity of Environment)是一个从生态学中发展起
来的概念。与它相近的一个概念是环境承受力(Environmental Bearing Capacity
),也可称为环境承载力(Environmental Load Capacity),环境忍耐力(Env
ironmental Tolerance)。1838年,比利时数学生物学家P.E.弗胡斯特
从马尔萨斯的生物总数增长率出发,认为生物种群在环境中可以利用的食物量有
一个最大值,相应地动物种群的增长也有一个极限值,种群增长越接近这个极限
值,增长速度越慢,直到停止增长。这个极限值在生态学中被定义为“环境容量
”。1920年,美国两位学者将这一概念应用到人口研究中,得到了逻辑斯谛
方程。〔①〕1972年,米都斯(D. H.Meadows)等人受罗马俱乐部〔②〕的
委托,完成了《增长的极限》(《The Limits of Growth》)这一著名报告,研
究了人口、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实质内容乃是关于现代人类发展的罗
辑斯谛动态过程及环境容量问题。“增长的极限”正是“环境容量”的基本含义。
1968年,日本学者首先将“环境容量”的概念借用到环境保护科学中来,提
出在环境保护领域,环境容量是指“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状态不受危害前提下,某
一环境所能容纳的某种污染物的最负荷量。”〔③〕
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环境容量是指“某一地区的环境状态和结构在不发生对
人类生存发展有害变化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作用在规模、强度和速度
上的限值。”〔④〕著名景观建筑家学约翰?奥姆斯?西蒙(John Ormsbee Sim
onds)主要是从土地―水的角度阐述环境容量概念的。他说:“环境容量是在给
定时间,在不耗尽资源和使自然生态系统崩溃的前提下,水和土地所能承受
的人
口数或人类活动的水平。”〔⑤〕旅游学有和旅游管理学家也将环境容量的概念
引用到他们的领域,提出了游憩容量的概念(Recreation Carrying Capacity)。
(里蒙)(Lime)和斯坦基 (Stankey)认为:游憩容量是某一地区在一定时间
内维持一定水准给旅游者使用,而不会破坏环境或影响游客游憩体验的开发强度。
从以上对环境容量概念缘起和不同学科、不同领域对环境容量的定义中,可
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环境容量是反映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关系的重要指标,其实质
在于保证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协调,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即经济的增长不
能以生态系统的破坏,环境质量的下降以及使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受到威胁为
代价。
2.环境容量的概念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在100多年的时间里,人们
已将它从单一的生态学领域借用到很多相关领域,如环境保护、人口问题、土地
利用、旅游管理等。各个学科在坚持环境容量的基本含义,即“增长的极限”的
同时,也对它在不同角度和层次进行了引伸,使环境容量的概念能够在本学科中
发挥更大的作用。值得强调的是,环境容量的概念仍在发展之中,如我国目前针
对三峡水库的建设提出了移民环境容量的新理论,为三峡水库百万移民工程的顺
利进行提供了理论依据。可见环境容量是一个生命力极强的概念,日益得到广泛
和深入的运用。
3.目前绝大多数关于环境容量的研究还局限在狭义的自然环境与人的关系
方面。随着人类对“环境”概念认识上的不断深化,应该扩大环境容量中“环境
”的外延,使其不仅包括自然环境,同时也包括社会环境、人工环境与经济环境。
4.环境容量是一极限值,它可以是某一给定范围发展规模的极限值,如种
群数目、人口数目、污染物的重量、移民数等,也可以是单位面积强度的极限值,
如污染物的浓度等,还可以是发展速度的极限值,如人口年允许增长率、游客年
允许增长率等。
三、给风景风环境容量下定义
我国传统的风景区“环境容量”计算主要有“面积容量法”“线路容量法”
和“卡口容量法”等三种估算方法估算方法。这些计算方法所取得的环境容量数
值基本是反映“游览空间”(包括面空间与线空间)对游客的承载能力,即是“
空间环境容量”。“空间容量”是风景区环境容量的一个组成方面,但它不是风
景区环境容量的全部。如果将“空间环境容量”等同于风景区环境容量,那么生
态环境、资源环境与社会环境对游客的承载能力就不能得到全面反映,结果是不
真实的环境容量数值在指导风景区规划、建设、管理时,会对这些实践过程产生
误导从而造成一些不可挽回的后果。举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一个优美的海岛风
景区远离大陆,其面积为50km〔2〕,可游览的景区面积为20km〔2〕,
根据面积容量法,假定1000m〔2〕/游客,则计算出风景区的环境容量为
2万游客。该岛与大陆的联系,目前只能通过每天一班的海轮,海轮可载客50
00人,同时可载供3000名游客一日所需的淡水与食物,海岛本身的淡水与
食物仅够当地居民日常基本使用。海岛生态系统每天可净化2000名游客的旅
游活动所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垃圾,超过这个数字,海岛
环境容量到底该
是多少呢?是2万人,还是5000人?是3000人,还是2000人?如果
按2万人的指标做为海岛规划的主要依据,其后果是可以预见的。因此,有必要
给风景区环境容量下一个较为全面和准确的定义。
参考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并结合近年风景区规划实践,笔者认为:在可持
续发展的前提下,风景区在某一段时间内,其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所
能承受的旅游及其相关活动在规模、强度、速度上各极限值的最小值即为该段风
景区在该时间内的环境容量。
这个定义有以下几个特点:
(附图 {图})
1.引入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这是因为“可持续发展”是近年关于人
口资源、环境领域的最新成果,它包含了“保护”与“发展”双重含义,是在“
保护基础上的发展。”同时,它也最简明地概括了“不耗尽资源”、“不使自然
生态系统崩溃”、“不危害人类生存”、“维持一定旅游水准”等环境容量的基
本前提。对于“可持续发展”,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加以认识。在时间上
有两层含义:第一是指“当代人的旅游活动不对后代人的旅游活动造成危害”,
第二指“本时期的旅游活动不对后时期的旅游活动造成危害”。在空间上也有两
层含义:水平空间上是指“本风景区的发展不对周围地区的发展造成危害”,垂
直空间上是指“旅游部门的发展不对其它部门(例如环境保护、宗教民族事务等
)造成危害”。
2.将环境容量中“环境”的外延从单纯的空间环境扩展到自然环境、人工
环境与社会环境领域,使其更真实地反映上述风景区整体环境状况对旅游开发的
限制作用,从而为风景区的规划设计建立科学可靠的依据。
3.将单一的规模指标护展到规模、强度与速度三种指标,使环境容量在指
导风景区规划、建设、管理上更具深度与灵活性。规模指标(如游客日容量,游
客年容量等)主要在风景区总体规划中发挥使用,强度指标主要在风景区详细规
划中起作用,速度指标(如年游客允许增长容量)则在总体规划与建设管理中发
挥作用。
4.将环境容量与“时间段”对应起来,强调环境容量的动态性与可变性,
为潜在环境容量的研究埋下伏笔。
四、建立风景区环境容量概念体系
风景区环境容量概念体系是由自然环境容量、人工环境容量与社会环境承载
力三部分构成的。其中每一大类又可细分为若干小类,详见风景区环境容量概念
体系一览表。
上述各类环境容量中,设施容量可通过投资的增加而扩大,空间环境容量可
通过提高空间利用水平而增大。因此在规划阶段,尤其是风景区总体规划阶段应
主要考虑自然环境容量和社会环境承载力的限制与影响。
五、结束语
环境容量研究是人聚环境可持续发展,包括风景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一个
重要课题。环境容量本身是一个层次很多,影响因素很多,且各因素之间关系复
杂的系统性问题,因此对于风景区环境容量的研究,尤其是如何将风景区环境容
量的概念应用到风景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实践之中,是一项难度很大,意义很
大,工作量很大的工作。
` 旅游业内论坛
Hash:276cb4a8fa8794ad95be811598c2c827d0bb40f1
声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