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异乡的汉中人,看到这些念念不忘的美食,你的口水还忍得住吗?

汉中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人们的饮食文化也非常地丰富多样,大街小巷有很多许久不吃就会特别想念的小吃,作为吃货的小编列举几个在汉中常见自己又特别爱吃的食品,分享给大家。在异乡的汉中人,看到这些念念不忘的美食,你的口水还忍得住吗?

汉中面皮被誉为陕西汉中地区汉族传统面食小吃的“四绝”之首,入选“中国十大经典地方早餐”,2011年其制作工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古而今,汉中人就有用面皮招待亲友的习惯。打开汉中人的肚子里面全是面皮!热面皮是汉中地区著名的地方特色小吃,相传始于秦汉。一般是把大米浸泡后磨成米浆,上笼蒸成薄皮,趁热抹上菜籽油,然后切成条状,配菜有豆芽、菠菜土豆丝、胡萝卜丝、芹菜叶、碎青椒等。依个人口味加入辣椒油、蒜泥、盐、味精、酱油、醋等佐料,拌均匀即可食用。热面皮口感软糯,香辣可口,百吃不厌。近年来,汉中面皮走向大江南北,更多的外地人尝到了这种美味

菜豆腐又称菜豆腐粥,是陕西省汉中地区传统名吃,汉中四大小吃(分别是:面皮,菜豆腐,浆水面粉皮)之一,制作历史悠久,原在汉中是招待宾客的佳肴,现为大众食品。其制作的主要原料是黄豆、菜豆腐营养价值极高,古人赞道:山珍海味油腻腻,不如汉中菜豆腐。菜豆腐吃起来口味清爽,不油不腻,做起来却是一门绝活。第一道工序就是把泡胀的豆子磨成浆,磨好了浆,再细细滤过渣,之后倒进锅里,把豆浆烧开,用提前准备好的酸浆水缓缓倒进锅里,慢慢形成豆腐,如果想吃硬一点的,可以捞起来用棉布包起来,在上面放一小盆水,压数分钟便可。

浆水面是汉中名小吃之一。将浆水菜制成汤料后,将面条放入其中做成的一道主食。浓郁的汤汁,酸爽的口感,诱人的香味,筋斗的面身。富含维生素C,氨基酸,膳食纤维等 营养物质,另外还有大量的乳酸菌,具有开胃,助消化的功效。其味酸、辣,清香,别具一格,相传该名是由汉高祖刘邦与臣相萧何在此吃面时所起,它一直是汉中人民喜爱的面食,入口酸辣清香,回味无穷。

粉皮子又称"片粉",制作原料为蕨根粉,以及红薯淀粉,土豆淀粉(原来是由蕨根磨粉加工而成,近年来由于蕨根加工工艺复杂而且本植物产量较低的原因,所以很少有人用它来加工粉皮,几乎都被红薯粉所代替)。汉中粉皮子是汉中一种地道的美食小吃,尤其到了夏季,街边的摊点上、夜市里随处可见售卖粉皮子的招牌。将蕨菜粉加水稀释,加入适量明矾,入锅平摊即成。成品色泽鲜亮、柔滑筋韧。吃法为凉拌,将其拌以菠菜、豆芽、红萝卜,调入盐、醋、酱油、芥末、姜蒜汁、辣椒红油等调料,入口咸,酸、辣、香、冲俱全,爽口筋道,嚼之光滑,柔韧,自带几分凉爽,颇能诱发食欲,是汉中老少皆宜的美食。这道爽口香辣的小吃深受广大食客喜爱,夏日来一碗粉皮子既能解馋还不会热量超标,酸辣爽口的粉皮子吃下去,光滑柔韧,入口自带几分凉爽,好不教人喜爱。

腊肉,又叫熏肉,是陕南秦巴山区一带的地产特产,而镇巴县腊肉更是其中的精品。“镇巴腊肉”之所以名扬陕南,其独特的腌制工序、选料考究、保存方式、烹饪技术等造就了今天的镇巴腊肉。色泽红润、口味香美独特、肥而不腻、久食不厌、香气浓郁。含大量的蛋白质、纤维素、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和人体不可缺失的VC、钾、钠、硒、铁等微量元素。这种无污染天然的腊肉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成为馈赠亲友的佳品。在陕南的大小餐馆内,腊肉成为菜中之精品,五花肉、菜板肉,猪肘子均是腊肉中的上等菜肴。腊肉的吃法多样,煮熟以后可直接吃,肥肉不腻,瘦肉味美;可加入其它菜炖着吃,汤汁更是尽显其它炖菜无法比拟的味道;也可煮熟以后炒着吃,色彩比鲜肉更具魅力,口感和煮的味儿又有差别。

陕南腊肉利用自然风吹干其水份,肉色鲜艳,香味醇正,不哈喉,无烟熏味,在加工过程中保持了原汁水份,食用时无粗糙感,不上火,备受消费者的喜爱。腊肉易于保存,一个夏天结束后,腊肉肉质不变质,这得益于保存方式。在农户家里,有的置于火笼上,有的挂于通风处,一年四季都可以尝到腊肉。

草堰酱肉是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草堰村的特产,酱肉,顾名思 义,即是用腊汁煮出来的肉,所谓的“酱”也就是煮的腊汁,但它不同于干腊肉,它们最大的区别在于,干腊肉是用烟熏腊的;他也不同于一般的卤肉,卤肉是用卤法制作的肉,即用盐水、五香料或酱油制成卤水,将肉放进卤水里煮熟即成。而腊汁肉不加葱姜、料酒,也不用加糖来调色,只需用几味中草药及香料与肉同煮即可。这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堪称一绝,也算是南郑人的一个首创,体现了一方一域的民风民俗

煮熟后的酱肉,黑里透红,香昧扑鼻,观其色,闻其味,不食也会满口生津。酱肉最普遍的吃法是:将肉切成薄片入盘,蘸着味碟吃,味碟用红油辣子。姜末,蒜泥,葱花、醋,味精调制而成。夹一片肉放在味碟里蘸一下,入口有明显的药味儿,但味中有香,耐嚼爽口,香味醇美。另一种吃法是将惜汁肉切成或片,或丝,或丁,加葱、姜、蒜、料酒等作料,可与多种蔬菜同炒,也美味无穷。

枣糕馍是陕西洋县小吃,蒸制面点的一种,陕西省陕南地区著名的风味之一。因不兑碱,馍白松甜,没有怪味,可长期存放,成为当地馈赠的礼品。又用红枣装饰点缀,故名枣糕馍。

红豆腐是川陕等地区著名的传统小吃,外观枣红色,内呈黄色,品起来松软、细腻、咸辣、味尾醇厚,清香爽口,余味悠长。

当地乡村老百姓几乎家家都会制作,在冬天,制作红豆腐时,选用优质黄豆为原料,用酸浆水点豆腐,将豆腐切成一寸大小的方块,以不挨着的间距,平摆在稻杆上,放到温暖的容器中,恒温发酵。过些天,豆腐表面长满了毛霉以后,取出在白酒中浸一下,在食盐、辣椒粉中滚一圈,然后放入坛中,撒少许生姜颗粒,坛口用泥土密封好,可以用大香、草果、良姜等香料煮水冷却后浸泡,几周后,坛中的东西在各种微生物的作用下,生成了酒精,乳酸,以及芳香的酯类,这就构成了红豆腐特有的香味,因所拌辣椒粉为红色故名红豆腐。又因豆腐是长过霉的,部分地方也称之为“霉豆腐”。

汉中人好重口味,唯咸唯辣不过瘾,酣畅淋漓的大吃一顿过后,汉中人有自己的饭后甜点,并且这些餐后甜点还能当早餐吃。早上起来先到街口来买点核桃馍,坐下慢慢吃完,热的软糯,一顿早餐就解决了。宁强核桃馍,陕西宁< /a>强著名的传统特色面食,将核桃仁去皮后与椒盐、芝麻等一起制成馅泥,再将油面经过三次发酵后,抹上核桃泥,放入烤炉里烘烤后制得的糕点。本品口感酥脆,味道香甜,特别适合老年人及儿童食用。

麻辣鸡是陕西汉宁强一种独具特色的传统风味小吃,属于凉菜。高档的宴席少不了它;老百姓的餐桌上时常见到它;朋友来了一定要吃它;给人馈赠也常常选它。它就是鼎鼎大名、享誉西北的宁强地方风味小吃王家麻辣鸡。

西乡牛肉干是陕南西乡县传统名贵的清真风味食品,颜色红润鲜嫩,呈红褐色或咖啡色,精肉呈桃红色,切面带光泽,香味芬芳,瘦而不柴,酥而不绵,咸淡适中,余味悠长,风味独特,营养丰富,久贮不坏。其含蛋白质高达65%~87%以上。

西乡牛肉干明清年间已享誉西北,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初由西乡清真寺阿訇自制自食,后屡经改进加工工艺,发展成为盛极一时,陕南一绝的地方名产并流传至今。2009年被陕西省政府列入陕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面角是陕西汉中市宁强县的一道汉族传统小吃,形似半月,呈浅褐色,每联5瓣。据传是由当地传统素筵中分化出来的。初为清香型,流行既久,又转为浓香型,从而素与荤两种并列。其主要原料系从野生蕨根中提取的淀粉作皮,以鲜蔬作馅,急火蒸成,然后再蘸上酸辣之汁。本为夜宵小吃,现在也逐渐登上豪华宴席。

Hash:26919b63cf21e3c23980b69a05b26c518e798303

声明:此文由 御品坊美食特产馆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