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藏餐九则”,西藏旅游,这些当地的特色美食一定要品尝
1
现磨糌粑——麦香从麦皮中炸出
市场上买到的袋装糌粑往往已存放月余甚至几个月,青稞香味早已逸散殆尽,吃起来实在有点味同嚼蜡,可你吃过新炒的青稞现磨的糌粑吗?新炒的青稞粒是麦类兵团中的骁骑,水磨转动,原始野性的麦香从麦皮中炸出,横冲直撞而来,抡起大刀一通横劈竖砍,恣意杀伐着我们的味蕾……
将新磨的糌粑倾倒碗中,时不时还能瞥见混杂其间的几颗青稞爆米花儿,切上一大块白润的牧区酥油,抓里一大把白糖,接着,对准了碗底横躺着的那块懒洋洋的酥油,猛地浇上刚打好冒着烟儿的酥油茶,瞬间,黄黄几个油圈儿咕嘟嘟浮起在糌粑小山包四周,地道的吃法是要用手抓捏的,我的话会用筷子搅匀了,搅成小团来吃,嗯~麦香四溢,闻香生津,那就快吃上一口,舌尖与口腔壁的绵软感受到了粗粮的粗砺豪放,味蕾更是醉倒在那饱腹更暖心的香甜味儿中了……
一瞬间仿佛又回到了昌都市那个荒远偏僻的小山村,也许只有在那里才能吃到这么美味的糌粑吧!离开干部驻村点后就再未能找到。当时的驻村生活非常艰苦,蔬菜短缺之时,一天甚至得吃上三顿糌粑!但我却从不以为苦,反以为乐,仅仅是因为它美味吗?不!你看那些从满月起就开始被喂食糌粑糊糊的壮硕的藏族婴孩,那些一身腱子肉,飞舞旋转跳着锅庄的藏族汉子,那些力气大得惊人,在高山上健步如飞的藏族女人,还有,那些二三十年前就开始进藏工作,每天早餐都要以糌粑为食的老西藏们……糌粑、酥油茶、牦牛肉,这些高寒之地孕化出的神奇食物,载有在天域生存的生命密码,帮助我们更加适应高原环境与气候,这份来自高原母亲的怜爱与馈赠,没有民族之别,没有藏汉之分。
难忘驻村那一年漫长的严寒与冰雪,那淹没在沙尘与日影之中苍茫的群山,那墙壁上糊满圆圆牦牛粪饼的低矮民居,难忘那些苦中作乐的乡干部,那些淳朴憨厚的村民,那群在土堆中玩耍嬉戏的孩子们,还有,那碗香气醉人的现磨糌粑……
2
藏式炸土豆条——香沙软糯 时不时“噼啪”一响
街口站完岗的下一刻,脚一拔便带着我往茶馆走,是因为饿吗?不是,是冷,跳脚的冷!
茶馆门口摆了个炸土豆的小摊摊,新出锅的炸土豆焦香嫩黄,滤网中间儿堆着,容不得人想,嘴巴就直接拿了主意,脱口而出:“老板,来一小份儿!”
撩起布帘儿,一头钻进满屋攒动着的人群与温暖,脚却在迎门的火炉边儿上挪不动了步,火炉旁的座位被别人占了先,离火炉远了,屁股也不愿意落座呀?还能怎 办?就这么在火炉边儿上站着吧!长条黑铁皮炉子中柴闷声燃着,时不时“噼啪”一响,散发出来的热力慢慢地驱散寒气,筋骨皮肉一点点温暖松软下来,心也安稳舒适起来……
手哧溜儿伸到小袋子了里撩着土豆条,抽出一根儿,搭眼一瞧,皮子焦焦黄黄,鼓着几个油泡泡,鼻下再嗅,一股子油的清香和土豆的熟香,送入口中,焦皮儿一个激灵地唤醒了齿舌,舌尖初品油皮儿上的盐味儿,那味道有多妙?那是盐的妙,是生命的呼唤与感动!轻噬到里面香沙软糯,唾液潮水般欢啸而至……
盐,油,淀粉,哪一样不令富贵病频发,提倡保健养生的现代人望而却步?但在这高寒之域,他们的组合却令人趋之若鹜,因其滋味儿美妙,还因对能量,热量的需要!苏东坡被贬岭南,自得其乐,作诗云:“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做岭南人”。被贬海南,还是自得其乐,作诗云:“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人生当如东坡居士一般,为自己开发出一双善于在平淡之中发现美与乐趣的眼睛,无论何时、何境,都能随遇而安,自得其乐!
虽说来藏工作是我心之所选,但却因此远离了河南老家春天的椿芽,夏天的沙瓤瓜,秋天的老玉米,难免觉得遗憾,不过这藏地街边小食确可聊慰我心了!
3
牛肉炖土豆——过林卡的重磅压轴菜
没吃过藏式牛肉炖土豆的人不会明白荤中之素更胜于荤的道理!
清水敞口锅煮牛肉,土豆,牛肉非得要欠些火候,刀切时压出点滴清透的肉汁儿,吃起是带嚼头的原肉香。小土豆圆滚滚,褐色皮子上长着梗梗的结节儿,带皮儿煮,捞出稍放凉,皮上便会凝结出薄薄一层润油。牛肉与土豆相煮,土豆的沙糯清甜浸透了牛肉的香润,滋味儿反客为主的比牛肉更胜一筹。看到牛肉炖土豆就仿佛看到蓝天白云,远山近水,绿树浓荫,青草香花……为什么呢?因为牛肉炖土豆可是过林卡的重磅压轴菜。
相比于内地夏天的热浪,躲无可躲,西藏的夏,二十多度的气温,三两天一场的雨,景幽气凉,草木芬芳,山野间景色怡人之处随处可找。一场疾雨下完,碧空如洗,草叶上的雨珠未干,铺上防潮垫,摆上各种酒水饮料,凉菜零食,最后,土豆炖牛肉闪亮登场,大家手持藏刀割着牛肉,剥着土豆,吃着喝着,笑着聊着,唱着跳着,不知不觉夜幕已降临……
牛肉炖土豆最能体现藏餐朴实自然的烹饪理念。过林卡则最能体现藏族同胞们悠闲缓慢的生活节奏、简单纯粹的生活态度、乐观豁达的天性和骨子里的娱乐精神。如果说繁华都市的高楼林立、灯红酒绿像是一片容易令人迷失的物欲森林,那么,西藏则是一片原始天然的心灵牧场。
4
甜茶——暖胃 暖 驱寒解乏
一来到拉萨就发现的宝贝——甜茶!
原本奶不爱喝,茶不惯喝,当我与拉萨相遇,奶与茶也在我的世界中相遇了!白色的奶,褐色的茶,在勺的搅拌与火的热力之下,在锅中交织、碰撞、融合,柔了茶的苦与涩,淡了奶的腥与膻,生成这奶褐色馨香沁怀的甜茶,在桌上的透明玻璃小杯之中淡淡地散发着热气……这对天作之合一改我对奶与茶的成见,不但爱喝了,还喝上了瘾 ,一天不喝就总在心头惦记着。
来到拉萨做了交警,发现拉萨的交警们最爱甜茶馆了,这几乎已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交警警营文化,一来交警之中藏族辅警尤其多。甜茶及其所代表藏式特色餐饮与娱乐休闲方式是藏族同胞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二来因为交警的工作性质。交警在街头路面上执完勤,跑得冷了,累了,走进茶馆,坐定,叫上一壶甜茶,在弥散着的茶香与奶香之中,小口啜饮,一口口的暖了胃,暖了胃也就暖了身,暖了身慢慢地也就安了神、定了心,再安静地坐上一会,寒苦乏累也就渐渐消散了……很快,下一个勤务任务又要开始了,飘散着一身融融的暖雾,站起身,戴上帽子,竖起衣领,再一次走进骄阳与寒风,车流与人流,晨光与夜色……
第一次在家自制甜茶用的是金骏眉和盒装纯牛奶,锅中少放一点水煮茶,边煮便搅拌,充分释放茶香,再倒入大量纯牛奶,适量白糖,充分搅拌融合,煮出的甜茶茶风淡柔,后改为立顿红茶与全脂甜奶粉,煮出的甜茶茶味、奶味浓烈,更具当地风味。
如今每次休假回老家,甜茶已然成为西藏的一张名片,被我用来招待来访闲谈的亲友。大家喝后均赞不绝口。亲情友爱的魅力和食与味的魔力一道儿拉近了河南与西藏之间的距离,在亲友关切挂念的目光之中,在我绘声绘色的描述之中,在弥散着的茶香与奶味之中,万里之遥的西藏变得鲜活亲切起来,仿佛近在眼前了。
5
藏面——肉化骨销 汤润汁浓
每日交了班回家路过海关十字路口的藏餐馆时,常常陷入是回家吃饭,还是吃碗藏面的犹豫不决;陷入是在这雕梁画栋,静桌谧椅和午后暖阳中小坐片刻,还是赶紧回家与亲人相聚的内心挣扎;陷入想要与一脸和善的老板多聊几句,可又怕见到对方因汉语不佳,总是一脸困惑与神游的小小矛盾。
汉族朋友们大多不爱吃藏面,大概有两种原因。一来是因为民族习惯,汉族人更习惯包子,油条,稀饭等传统汉式早餐;二来是因为藏面软绵绵咂嘴儿即断,毫无嚼劲,碱味也重,不符合汉族人对“面”的定义。
乙之砒霜,甲之蜜糖!藏面我是极爱的,面如何姑且不论,我舍不下的,是那一口牛骨汤。牛骨敲断,骨髓弹出,牛肉剁块,间杂肥瘦,丢入清水,大火烧开,撇去血沫,加入姜,花椒,特制的喜扎鲁突调味料,铝锅,黑皮铁炉子,小火炖上一夜 黎明,香气盈漫,揭盖,肉化骨销,汤润汁浓……
藏面的面条上笼屉蒸过,煮时只需开水中焯烫个三五秒,漏勺中抖擞个三五下便装碗,大不锈钢钢盘摆上个三五碗,浇上炖好的牛骨汤,撒上碎牛肉丁,最后再来一小撮小香葱葱花,便上了桌。一碗藏面端上,浅褐的汤色,飘散着几朵油花,正中蜷曲盘绕的面被骨香、肉香浸透,翠绿的小香葱葱花在骨汤中游弋飘散。
骨香、肉香、葱香与香料香腾起,冲鼻,霸道十足, 一口烫口油汤下肚,激起的是原始,是本能,是“骨”惑,是“肉”欲……还有,饜而不足,欲罢不能……
藏面是最常见的藏式早餐。藏族人民不仅早上要吃藏面,中午、晚上也爱吃。即便是在萨嘎达瓦节期间,按照传统不能吃肉,藏餐馆也会用调料调汤代替牛骨汤,用菜丁代替肉丁,制作出素藏面来,藏族人民舍不下这一碗碗热气腾腾、飘香四溢的藏面。
6
水晶纸烤牦牛肉——香醇浓郁 清爽绵长
驻村工作繁杂,做完手头的统计工作已近傍晚,乡里的闺蜜苦等了我们一下午,车一到乡政府门前便笑盈盈地迎上来,一握小手冻得冰凉,我们的心头却是暖乎乎的。
一进家门,闺蜜便亮出法宝——新买的火锅烤肉一体锅,说是今晚吃火锅和水晶纸烤牦牛肉,这可真是个大大的惊喜!拉了几句家常,嬉笑着一同出去买菜,“主角”——牦牛肉是闺蜜家秋季便买下冻在冰箱里的,一提起那味道,大家都赞不绝口。
回到家便拉起阵势,热火朝天的忙碌了起来,洗菜,切肉,煮米饭,还抽空跑去隔壁楼朋友家取了壶芒康原酿红酒,为增添情调,顺带借了几个高脚杯。
红亮的汤底锅中翻腾,咕嘟咕嘟冒着泡,夹菜下锅,再在电烤盘里铺上水晶纸,刷层清油,开始烤牛肉,切得薄薄的牛肉片儿躺在纸上,滋滋吐出油脂,眼瞅着变了色儿,卷了边儿,撒上香辣可口的索多西辣椒面儿,夹起一片香气打着圈儿涌入口鼻,对着灯光一照,油亮欲滴,肥瘦相宜,一时间胃口大开。放入口中,慢慢咀嚼,鲜香酥口,再来口红酒,牛肉的一小点儿油腻遭遇了红酒的一小点儿酸涩,相互中和掉了,剩下的,是香醇浓郁,清爽绵长……
大家说笑着,插科打诨,一起唱歌,唱《青藏高原》,唱《天路》,哪个音高唱哪个,歌声与欢笑声震动楼层,掀翻屋顶,直冲云霄而去了……
7
藏式油饼——藏身于简屋陋巷 皮酥香内绵软
早上,一位同事在吃打包回来的早餐——藏式油饼,金黄,松软,饱满,厚实,晨光下,饼面上沁出细小晶莹的油泡泡,绒绒的一层,柔和的地闪着亮光,趁热吃上一口,皮酥香,内绵 ,略感甜味儿……
想起日常吃的普通藏式油饼,稍放凉便盘子里猥琐地皱缩成一团,筷子夹起薄啦啦,干瘪瘪,油暗无光,吃起来只有单薄的碱面味儿,跟这个比简直是天上地下呀!
一边问同事哪儿买的一边偷着乐,心想这下好啦,以后早餐有着落了!
油饼大概是食物中的最简单的了,可无论多简单的食物都有匠心独具的美食艺术家们将之做到极致。这些艺术家往往一辈子藏身于简屋陋巷,几十年如一日的制作着同一个食物,将一门最平凡的技艺登峰造极,几臻化境。
近年来美食节目大行其道,大众点评网站方兴未艾,但沧海遗珠还是多不胜数!这些街头美食店大都门脸儿小得耳朵眼儿似的找不见,淹没在周围大幅的鎏金招牌与夜晚的霓虹里。他们之中大多一辈子都无缘得遇头衔林立的美食家为之扬名,得遇风骚文人为之立传,甚至是得遇有文化、会欣赏、懂网络的食客为之在网上推荐。但小店烹出的食物究竟有多美味?那几十年原木变“黑金”的老字号招牌是证明,那几十年垂涎不止的老顾客也是证明!那一间简陋的小房子,是颁奖台,一位位频繁光顾的老主顾是颁奖人,而每一份卖出的食物,都是荣耀无尚的奖品,又何须登堂入室,跻身国宴?这些寂寂无名的美食艺术家们的杰作,就是咱老百姓每日可享的国宴啊!
8
牦牛奶——奶味儿直扑口鼻
一大早,在拉萨饭店北门斜对面的一家藏餐馆坐定,随便点了油饼、牛奶,一个油饼下肚干了嗓子,端起杯顺了口牛奶,哇,竟是自己遍寻未得的鲜挤牦牛奶!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人生可真是奇妙啊!虽说奶稀了些,但本味尚在,仍勾起了我第一次喝牦牛奶的回忆……
2015年的冬天,昌都市的燃木齐藏餐馆尚未装修,沿逼仄崎岖的楼道一口气儿爬上,楼梯口肮脏的厕所铁门大敞,撩起棉布帘儿钻进餐馆,人群黑压压,光线暗沉沉,桌椅油亮亮,可此时此地的牛奶,却是最实心,最新鲜,最地道!
一大杯热气腾腾的端到面前,浓烈的牦牛鲜奶味儿直扑口鼻,升腾弥漫的热雾中,仿佛看见蓝天白云,高坡低谷,青青牧草,牛儿们三五成群,或安详站立,或恬静伏卧,慢悠悠伸舌卷食,自在在反刍咀嚼,小牛依偎在旁,在牛妈妈扑闪着的大眼睛的温情注视下,啧啧吃奶……
与没有信仰的人们不同的是,除满足自家日常必须的肉食需求外,高原农牧民们大多不愿将牦牛卖进屠宰场发家致富,更不会建造出工业化生产线来,一切以经济利益为先,为了得到更多的牛奶,迫使母牛不停地受精产仔,为了降低死亡率,大剂量使用抗生素,他们甚至会坐拥一百多头牦牛,每天一大早赶到山上放牧,牦牛老了死了也不卖。对佛教虔诚的信仰充实了他们的心灵,使他们敬畏自然,安于贫穷,知足常乐……
牦牛奶入口热烫,浓郁,醇香,喝到喉头有股子发酵过的青草香……还有……洁净天然的味道,爱与自由的味道,轻松与惬意的生活味道,这些,你品出了吗?
一口咽下心头溢满感动,是裹腹暖身的感动……还有……心灵的感动— —那源自世界屋脊,高原之巅的自然天成,那源自人间天堂,心灵牧场的灵性化生,那源自高原牧民,高原牲畜的佛性仁心……这些,你都感受到了吗?
9
藏式酸奶——变幻酸奶的魔法 淡淡的酸味逸出
夏天,天刚擦黑,高原牧民拎回一桶鲜挤的牦牛奶,火上煮开,放温,牛奶越凉,制出的酸奶越甜,越热就越酸,往上次做酸奶时专意放剩,留做下次发酵之用的一茶碗酸奶中倒入冷水,搅拌,倒入温牛奶中,封盖,裹上一床厚厚的棉被,再外加一床保温性能很好的牛、羊毛合织的毡氇。
后半夜一点钟,牧民准时被体内的生物钟叫醒,开始了一天之中的第一次挤牛奶工作。挤完奶,困乏劳累,饥肠辘辘,踏进黑牛毛帐篷,月光顺着篷顶的天窗倾泻到凸起的黑毡氇上,犹如一方小小的宝藏,扒开毡氇,奶锅摸起温温的,掀盖,一股淡淡的酸味逸出,变幻酸奶的魔法才刚刚开始,牛奶表面结出一层薄薄的浅黄色凝脂,舀一勺出来,映着月光,瓷碗里一片亮白,漂浮着丝缕淡黄色奶皮,比先前稠了些,但尚未凝成果冻状,碗沿儿刚抬到唇边,温暖浓郁的奶香味已迫不及待地钻入鼻中,人一下融化了……轻轻呡上一口,鲜甜香浓,抬起头来,上唇滑稽地挂着层薄滑的奶皮儿。
天亮后再次扒出,放凉,揭盖,表面已厚实地结出一层黄色酥油,下层凝成了莹白透亮的奶冻,夜的魔法将牛奶变成了酸奶。
酸奶放得越久越酸,越酸吃起就越带劲儿!两三天后再吃,先挖起一勺表层的酥油品尝,天然的甜蜜香醇,再挖就是白亮软嫩的奶冻了,入口一股子老酵头发酵的味道,凉沁、呛酸,贪婪的味蕾被酸刺痛,口腔壁一紧,大股的唾液蹿出,人不禁眼眉一皱,快要挤出泪来,赶紧抓把白糖撒上,不要搅拌,不等化开,马上舀起,底下是颤颤巍巍奶白的冻,上铺着厚厚密密莹闪的糖,轻放于舌面上,在味蕾接触到呛味的酸而即将战栗跳动时,牙齿咀嚼起来,“咯咯碴碴”嚼碎了白糖颗粒,爽凛的甜登时奔向那跳嚣的酸,触的刹那,激舞起来,舌尖上跳起了热恋的探戈,渐入佳境,缠绵低缓下来,拥舞成了一曲蜜恋的华尔兹……
在咂着嘴儿品享大酸大甜带来的味觉冲击之时,那浓酽的酵香已跑到后鼻咽、脑髓和记忆深处去了,手禁不住开始挖动下一勺,一口,再一口,三两口不到便吃成了瘾。
雪顿节时,藏族同胞们尤爱用酸奶拌米饭,颗颗莹润如玉的饭粒均匀粘裹上酸奶的浓浆,放入口中先是酵香的酸,再是米饭咀嚼化汁后淀粉的柔甜,别有一番风味。
藏式酸奶对肠胃的保护作用我是亲验了的,一次喝多了酒,恶心欲呕,喝了藏式酸奶,过了10分钟左右,翻腾的肠胃便安宁了下来,人也很快沉沉睡去。
藏式酸奶助消化的作用也令人赞叹,一次去吃自助餐吃撑了,舀了半碗浓滑如丝绸般的藏式酸奶,配上白糖,小口慢慢吃着,感觉原本被塞满的肠胃有了松动,吃完小坐片刻之后更是感到肠清气爽。
酸奶对人体的好处早已被大大挖掘,广为宣传,但为了能够长期储存,以及迎合大众对口感的追求,市面上售卖的各式常温酸奶灭活了乳酸菌,加入了香精、增稠剂等添加剂,令其保健效果大打折扣,而藏式酸奶以其绝佳的品质,特色的口感正在 引起越来越多消费者的瞩目与喜爱。
文/云泥
Hash:2869850e3aed1baafc53cf6c6535356b06e26bec
声明:此文由 旅行工坊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