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游 | 芒种时节寻名米

云南就爱去旅游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官方帐号,本地资讯创作者

芒种,又叫“忙种”。只因芒种时节,气温上升,降水量增加,正是稻谷蓬勃生长的时机。每当芒种,在云南的田间地头里,农人们无不弓着腰,也正是一次又一次的弯腰起身,在漫长的时光里,才造就了云南丰富独特的稻米谷种,造就了有着人无我有的特色的云南“六大名米”。

趁着芒种时节,不如就让我们到云岭大地上瞧一瞧那动人的禾苗,在田间寻一寻,云南人引以为傲的“云南米”。

墨江紫米:北回归线上的珍珠

墨江民间一直流传有一个传说:墨江双胞胎出生率在全球最高的原因,与当地人长期食用生长在北回归线上的紫米息息相关。

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提到的历代皇宫中的贡米“御田胭脂米”,指的正是产自云南墨江的紫米。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记载:“墨江紫米有滋阴补肾、健脾暖肝、明目活血的作用。”这证明,早在元明时期墨江就已普遍种植紫谷,且多作药补食疗。墨江紫米素有“米中极品”之称,属糯米类,粒大饱满、粘性好。紫米中含有丰富蛋白质、脂肪、敕氨酸、核黄素、梳安素、叶酸等多种营养成分,以及铁、锌、钙、磷、硒等人体所需微量元素。紫米煮出来后香甜软糯,男女老少皆喜这一口,除了煮熟吃,紫米还可以做成紫米粑粑、紫米粥、 紫米三七炖鸡、紫米八宝饭美食,口感更多样,味道也更多元。

墨江紫米受到的喜爱,不仅包含了哈尼人对粮食的珍重,更包含了哈尼人对紫谷浓厚的情感。

遮放贡米:“神米”毫秕

傣语中,“毫”是谷子、米、饭之意,“秕”是神的意思,“毫秕”就是“神米”,也就是贡米。毫秕是遮放贡米最原始的品种,被称为籼稻香软米鼻祖,是遮放先民采集野生稻种驯化而成的第一株金穗,其谷粒椭圆,米饭甜绵松软,稻株高大粗壮。据说明天启年间(1623 年), 放土司多思谭以米、酒向皇帝进贡。熹宗皇帝对遮放米大加赞赏,并钦赐“遮放贡米”。至以后的327年间,遮放贡米一直是遮放后17代土司的荣耀。

遮放贡米的渊源始自“一个神和两个先祖”,除了谷神和多思谭,还有一个农耕先祖,他就是“香谷子岩佐拉”。由于人口逐渐增多,野生水稻不足以充饥,岩佐拉就把野生稻撒到了大象打滚的泥水潭里面。四个月之后,他来到先前撒野生稻的地方,发现泥水潭里长了一片金穗。他把金穗放在嘴里咀嚼,感觉比野生稻香甜,颗粒也比较大。”此后,人们就学着年复一年地撒,谷子也一年比一年好。

遮放处北纬24度,是水稻生长的龙脉、滇西伊洛瓦底江水系江河汇积地。走在遮放允午的种植基地,稍稍靠近稻田就有稻香袭来。青山绿水和着稻香,让人恍然不觉是穿梭在田地里。

元阳:红米飘香千年

元阳梯田是元阳红米的主要种植聚集地。夏日的元阳梯田,有些水稻已经抽穗,但大部分仍待字闺中。站在山腰向河谷望去,青翠一片、绿意盎然。山间的风清爽湿润,小河的流淌声隐隐传来。

元阳红米也叫梯田红米,属糙米,米粒细小,仅为杂交水稻的三分之二大,米身偏红,不论是生米亦或熟米,都能看到附着在米身上的红色斑纹,这也是它名字的由来。吃到嘴里,有点糙糙、软软的感觉,还泛着一股淡淡的香味,口感极好。元阳红米营养价值丰富,含钙、铁、锌等多种微量元素,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纤维的含量也远远高于普通大米,红米做成的米线、粑粑,口感也更加丰富,米香也更加醇厚。元阳红米还有冷不回生,涨性大、饭味足的特点,据说通常一碗红米可蒸出三碗饭。摒弃大蒸笼,当地村民喜欢用小锅蒸米,份量只够三四人食用。他们觉得,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红米的特性,味道才最纯正。

当地百姓至今还保留着最传统的留种方式:每年收获时,到田间找出最长、最好的那穗留做种,来年再将它播下,世代耕种,延续至今。

八宝贡米:好山好水出好米

只要看到八宝山水,就能知道八宝贡米好的原因。6月的八宝镇,一碧千里,山间的溪流银瀑和蜿蜒的八宝河形成了天然灌溉线,八宝贡 米的核心产区就在这山水环抱中。

八宝贡米产于文山广南县八宝乡,当地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八宝山水甲桂林”的说法。八宝壮乡,稻作文化深厚,被当地人看作大自然的馈赠,大多自己食用,每年剩余的一点,则被当做珍贵的礼物赠送亲友。八宝贡米米粒细长、形状如梭、米色似玉,光是看看、闻闻都赏心悦目!八宝米饭软糯饱满有弹性,冷不回生,口感好,即便是昨天煮的,今天抓一坨吃起来都还软香。

八宝完整的生态配合成就了八宝米。八宝年均降雨量为 1100毫米,是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温热稻作区。即便是冬天,八宝河也未曾干涸,行走在八宝田间,源源不断的水声就像宁静大自然的狂想曲,奏响了八宝贡米的华丽乐章。

勐海香米:用岁月在稻田里写诗

作为西双版纳州的“春城”,勐海县的确是个让人吃惊的地方,她不仅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巴达野生茶群落,还有悠久的香米种植历史。每走过一条小街,每岔进一条小道,除了沸腾的茶香四溢,便是家家户户厨房里散发出来的米香。

曼根村的大米种植历史悠久,曼根傣贡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人们认为南方不生产优质大米的传统观念,也是南方地区因地制宜发展优质水稻种植业的成功典范。在西双版纳州,无论是乡土的农贸市场、高档的酒店餐馆,还是普通人家的餐桌上,都少不了香甜软滑、口感Q弹的大米。当地人称这种大米为“502”,也就是勐海香米著名品牌中“滇屯502”优质籼稻软米的简称。

“502”受水土、气候等条件限制,只能在云南省的三个地方生产,其中最适宜生长的地方就是西双版纳州勐海县的曼根村。集生产期在180天左右,刚好积累足够营养物质;米粒细长整齐、饱满,晶莹如玉;晒干后米粒芯白少的三个特点于一身,米香扑鼻,米粒饱满,色泽纯净透亮,有嚼劲,口感糯香、回甘生津。

在曼根优质稻米生产专业合作社的墙壁上,一幅彩色的壁画正讲述着曼根贡米的历史渊源和傣家人精耕细作的手艺。

卧龙谷软香米:桃源里的米香

相较工业气息浓郁的开远市区,15公里外的卧龙谷村像是不经意被遗落至此的桃源:清晨,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卧龙谷村微风拂面,成片的稻田泛着绿意,生机勃勃。

营养价值高是卧龙谷米的标签。据了解,水稻是开远市卧龙谷坝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其水稻种植历史悠久,明代正德《云南通志》即有记载,且品种繁多,据民国 21年调查,当时有水稻品种22个,此后不断引进和发展。“云恢290”是卧龙谷软香米的主要种植品种,它根系发达,叶色浅绿,叶杆柔软,全生育天为180 天,是一个中晚熟品种,米粒白色透明、细长微弯。这种米的糙米的含钙量高达280毫克/公斤,经加工后,其精米的含钙量可达130毫克/公斤,而普通大米的含钙量大约只有90毫克/公斤,它还富含B族维生素、维生素 A、维生素C、锌、镁、钙、铁、磷等40余种复合维生素及矿物质。

吃着卧龙谷的米长大的当地村民,几乎不吃外乡米。于他们而言,始终不习惯其他米的味道。也许这是他们无法割舍的深入味蕾的乡情

除了上述的“六大名米”,在云南还有一些代表性米种哟~

云南代表性米种

永宁原生态

丽江永宁高原是云南省典型的高海拔水稻种植区,也是世界水稻种植的最高海拔极限,被称为“世界水稻屋脊”。永宁高原生态米颜色红润、微量元素含量高,营养丰富、食味香、口感好,深受消费者和游客普遍认可和肯定。

龙陵红细软

龙陵“红细软”色泽红而润泽,外形小粒而细长,烹饪熟食香气四溢,味感独特。其主产区龙陵县龙江乡历史上便有“滇西鱼米之乡”的称谓。“红细软”栽种最佳适宜区为海拔 1100——1400 米之间,海拔过高易受低温冷害,产量得不到保证,海拔过低则品质下降。龙陵县常年种植“红细软”优质稻米 1.83 万亩,3 万人依靠种植“红细软”为生,平均单产 450 公斤左右。

楚雄高原粳米

云南高原粳稻,米粒呈椭圆形或圆形,不同于籼米的松爽,粳米煮的粥饭比较绵软,食味可口。

黑尔糯米

黑尔糯米品种适宜海拔800-1300米低热(干热)河谷槽区种植,具有香、软、柔、韧的综合特性,糯性细嫩,香味醇厚,软而不稀,韧而不硬。师宗优质黑尔糯米,2003年已申报地方原始物种保护。

弥勒佛

籼型米,谷粒细长,稻尖有黄色顶芒,米饭软,食味滋润可口,且冷不回生变质,油亮光滑。所生产的优质稻米基地在海拔 1100—1450 米最佳生态区,土壤肥沃,为传统的稻作区,远离工业区,自然生态环境良好。

文 杨秀杰 李熙临 张琳 和青仪 龚静阳 黄思源

整理 伍迪

图 刘珈彤 孟志刚 陈刚锋

部分图由受访者供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马永虎

Hash:4666fed48d27bd72ffe0ef955163fa9a38e26274

声明:此文由 文旅头条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