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黄粑,贵州还有这些“必吃粑”|贵阳洋芋粑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官方帐号

编者按

黔西黄粑火了!

2月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看望乡亲们,向全国人民送上新春祝福。在苗族村民赵玉学家,习近平同一家人围坐客厅,边聊家常边制作当地传统节日食品黄粑。总书记亲手用粽叶裹着糯米、黄豆面包好一个黄粑,微笑着对赵玉学一家说:“祝你们今后的日子过得更加幸福、更加甜美!”

黔西黄粑是贵州名小吃,制作工艺历史悠久,也是黔西县过年时家家户户都需要备好的“年货”。“粑粑”是贵州小吃界的“大家族”,在全省各个地区不同种类、不同形状、不同做法的“粑粑”高达20多种,前文提到的黄粑是“家族成员”之一。

在贵州,逢年过节和婚丧喜庆之时,还有许多必做、必吃的“粑粑”。这些“粑粑”,不仅和地方风味有关,还与当地各民族数百年来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有关。

欢迎读者爆料你们家乡独具特色的“粑粑”,相关文字、图片资料发送至gzrb27@qq.com,请记得留下爆料人姓名与联系电话。

“没有一个土豆能活着离开贵州。”网友们这句玩笑话确实也点出了贵州人的口味偏好。在贵州,人们对洋芋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

贵州有良好的洋芋种植条件,其中地处川滇黔交界处的威宁自治县生长着全贵州最好的洋芋。2008年,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授予威宁“中国南方马铃薯之乡”的称号。贵州人会种洋芋,更会吃洋芋。在贵州,洋芋绝不止100种吃法。洋芋丝、洋芋片、洋芋坨坨等风味小吃横扫大街小巷、美食商城,“洋芋家族”在贵州美食界占有绝对位置。

洋芋粑是省会贵阳特色小吃,吃起来外焦里嫩,香脆可口,有洋芋的清香甜味,不少入黔旅游食客还给它取了个外号叫“黔式土豆泥”。实际上,这个外号和味道无关,而是和做法有关。将洋芋煮熟后,碾成泥状,然后加盐、味精、少量的水和面粉,将其捏成圆形粑粑,下油锅烙,当淡淡的黄色烙到金黄色,那一层焦黄的锅巴透着香脆和淀粉独特的质感,吃的时候再压扁一点,又硬又 。

贵阳人吃洋芋粑时更喜欢将香辣可口的菜籽油、辣椒面、盐、花椒末等与洋芋结合,吃的时候并不会太辣,更多是赋予了咸香的味道。有些店家也喜欢把洋芋粑从中割开,将辣椒面直接灌进去,这样捧着吃,每一口都能吃到蘸料,很方便。还有些地方喜欢搭配当地的凉拌小菜,如折耳根,酸萝卜、酸莲花白,吃起来外酥里嫩,香脆可口。

随着各地美食街的设立,贵阳洋芋粑的脚步遍布贵州各个地区,在遵义市、安顺市等地区都能吃到原汁原味的贵阳洋芋粑,而在铜仁市黔南州黔西南州等地区,洋芋粑的做法又稍微有些改动,更加符合当地人的口味和吃法。但无论怎么变化,洋芋粑的固定伴侣永远都是贵州辣椒,一口洋芋粑一口辣椒面,这是许多贵州人儿时的回忆和难忘的青春。

栏目策划/向秋樾

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向秋樾

图/来源于“爽游贵阳”公众号

文字编辑/彭芳蓉

视觉编辑/向秋樾

编审/李缨

Hash:69fb37a21c4fdd6726a48a573b261da453c01924

声明:此文由 天眼新闻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