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泸州与老泸州的美食记忆

泸州城又名神臂城,为南宋抗元名城,与历史重庆合川钓鱼城齐名。老泸州城属合江县江阳区泸县三县区交合处,三面环水,与江阳弥陀镇隔江相望。距合江县城30.2公里。

老泸州城沿神臂岩顶边缘构筑为城。东面设耳城、护城池。东北和东南两角有炮台。现存有东门、神臂门和南门外直贯江渚的“一字城”和断头堡、练兵教场、蓄水池、舂米足碓、炮台、烽火等遗址。

南宋淳佑元年(公元1241年),蒙军大举进攻西川,到1277年的三十多年间,泸州军民在此坚持抗元,使神臂城饱经战火的硝烟。其间五易五守,终铸保卫南宋的壮丽史诗,被后世誉为“铁打的泸州”,史有“铁泸城”的美称。

现在的泸州市,位于四川省东南川滇黔渝结合部,辖江阳区、纳溪区龙马潭区、泸县、合江县、叙永县古蔺县三区四县。

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的港口城市,在泸州可以吃到正宗的长江鱼,在泸州滨江路旁到处都是各具特色的坝坝鱼馆子,湍急的江水中也一样有专为想尝试船上吃鱼的朋友准备的“墩船鱼馆”。泸州风味的名小吃多样,主要有白糕、伦敦糕猪儿粑窖沙珍珠丸两河桃片合江烤鱼、姜氏卤菜一绝、老牌鸭子、朱氏杂酱面等。

泸州锅魁

四川是锅盔的发源地,尤其以泸州最为有名。锅魁品种繁多,有甜、咸、白味、五香等;从用料上看,则有芝麻、椒盐、葱油、红糖、鲜肉等等;从制作方法看,又有包酥、抓酥(抹酥、炒酥)、空心、油旋、混糖等等。街头巷尾的小吃摊上多有出售;名小吃店内有它的地位;甚至高级筵席上也能见到它的踪影。

泸州葡萄仿

泸州葡萄仿原名玉兰丝,是四川泸州地区特色传统名点之一,葡萄仿的特点是色白如玉,组织松脆,入口化渣,甜度适宜,是当地新春佳节款待宾客的佳品。

叙永豆汤面

叙永汤面始于清朝末年,是川南著名小吃。豆汤面的主要面源为加碱细面、宽面、二叶子、塔塔面。豆汤面是叙永人早餐的主要食品,也是晚上宵夜的充饥小吃,还是外地人到了叙永不得不尝的地方名吃,有“不吃豆汤面,枉自到叙永”一说。

梅花饺

梅花饺的制作:澄粉用开水烫制成澄面皮。半肥瘦肉剁细熵熟,与玉兰片细粒拌和,下调料制成馅。然后取面皮包馅,用手指捏成五瓣梅花形,鸡蛋黄末、熟火腿末间隔置于花瓣、花蕊内,入笼蒸熟装盘即成。

玄滩粉蒸泥鳅

玄滩粉蒸泥鳅起源于明朝中后期,相传“湖广填四川”(发生在清代的一次大规模的迁移。据说,有湖北江西福建广西等十几个省份的居民也在此迁移的行列之中。)引入而来。该菜系底蕴深厚,色、香、味、形俱佳,已逐渐形成包括“素三蒸”、“荤三蒸”、荤素混蒸、“八蒸”技法及各种调料在内的完善的蒸菜技术体系,在川菜中占一席之地。

合江豆花

合江豆花选用优质黄豆,经泡豆、磨浆、滤浆、点浆、榨浆等工序精制而成,独具绵、滑、嫩的特点。豆花的吃法五花八门,可以做成酸菜豆花、鸡汤豆花、水滑肉豆花等。

林黄粑

“林黄粑”这个名字可谓是叱咤风云,它让多少泸州人换了口味;它让多少泸州人把它当作饭余闲谈;它也让多少泸州孩子尝尽了甜头。当然它也不可能全是占领前锋,经常有“猪儿粑”、“鸭儿粑”等来抢地位,可是它不畏艰难,用自己美好的味道来征服泸州人,使得一些泸州人吃进林黄粑,心里感到甜滋滋的。

除了美食,泸州人与酒,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有人说,要了解泸州人,或者要和泸州人联络感情,应该先学会两件事:喝酒和划拳。

在泸州,喝酒时划拳是不可少的,有喝酒的地方,就能见到有人斗酒,就能听到吆三喝四的划拳声,其热闹程度,不仅在泸州,既便在西南乃至全国,有泸州人喝酒的地方就有豪放的划拳声。泸州人喝酒很是讲究,谓之“喝酒三步曲”:第一步叫喝门面酒(共饮三杯),第二步叫点球酒(互相碰杯),第三步自由酒(猜拳、劝酒、摇骰子)。

“自昔泸以负盛名,归途邂逅慰老身。江山照眼灵气出,古塞城高紫色生。代有人才探翰墨,我来系缆结诗情。三杯入口心自愧,枯口无字谢主人”,泸州也被称之为酒城,是国家名酒泸州老窖所在地,这个城市有着源远流长的酒文化、独特而深厚的酿酒技艺传承。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Hash:fa7aec909bfc287ca36ac508d485ce0d8dfd0f1b

声明:此文由 大罗言酒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