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的美食,占据了成都人胃的半壁江山

成都商报社

无论成都菜怎么变化,双流都以不变应万变而立于不败之地。我大概可以一口气背得出十家以上的双流馆子,都是开了几十年的苍蝇老馆子。

比起这些年成都菜的变化,双流本土菜一直延续自己的神话:肥肠系列,凉拌系列,炒菜系列。

肠粉,兔头,冷淡杯,都是双流走向全国的美食代表。“舌尖3”的成都美食,选了几个不能代表成都传统美食的餐厅,真是连个基本吃货摄制组都不如。

双流的红油是一绝。这个红油从蘸水,凉拌菜,到肥肠粉。双流有一家苍蝇馆子叫三道菜,来来回回就是红油蘸水菜,每天人山人海几十年不败。

现在拍节目的无论节目大小,都缺了去挖掘真正代表民间的决心,随便听人介绍几句就当成民粹在推荐。

双流不成为草根成都菜的翘楚,真是可惜。今天就来给大家认真剖析双流的美食。

蘸水肥肠

一条锦江,隔开了两个世界。

中和场现在有三座斜拉大桥,一边是成都最炫丽的南门,一边是永远的中和场。尽管中和已经摇身一变成为了高新区的一个部分,但骨头里依然散发着双流县的气息。

几分钟前还在in99的露天楼层端着一杯浓郁拿铁俯视益州公园,热烈地装逼。几分钟以后,又一脚油门飙到中和场,享受人均35元吃到饱的草根美食。

整个双流美食的精髓,就是让人吃得兴起而愉快。重口味、重油腻,就是让人心情好。没什么比吃肉更让人快乐的事了,尤其是肥肠。

这家中和街上的双流老号蘸水肥肠,很多人都来过。就是一脉相传的双流味道,距离成都最近的双流肥肠。

人均35元,你连一杯大杯的星巴克香草拿铁都买不到,却能在这儿找到大口吃肉带来的温暖。

地方好找得要死,对面就是君悦假日酒店。毕竟能一口气把两家五星级酒店名字整合在一起的商务宾馆,还是不多的。

中和场之所以神奇,就是一江之隔的两个世界。

一点不做作,一点都不讲究。几乎每条街都有20年前叫得出来的苍蝇馆子,而河对面的成都南门,连一家叫得上名字的老字号都没有,还贵得让人觉得生活浮夸。

很多商家以为南门的白领和IT狗有钱任性,可以痛宰。

其实,他们收入真的连建筑工人的一半都不到。所以,只要稍微有点常识的白领,都会白天穿得“周吴郑王”出入成都南门写字楼。一到下班才回归自己,潮水一样涌回中和场。

现在的中和,更像是南门白领和IT狗的候鸟栖息地。主要是真实、舒服。

老街肥肠

这是一条被成都人遗忘的美食公路,东山大道。如果不是每年冬天要来这边采草莓,估计来的人更少。

天府新区建得如火如荼,曾经的双流县兴隆镇、合江镇、三星镇,未来都会变成天府新区的核心地区。这些几十年的老字号和特色菜,也不知道还能存在多久。

老街肥肠,一家三十年的老店,清一水的双流肥肠菜系。有肥肠障碍的人也不用太担心,毕竟除了主打肥肠还有半壁江山都是草根川菜。

虽然是家肥肠菜馆,焦皮肘子、回锅肉却是可圈可点。

检验一家川菜馆不是看他家的菜辣不辣,而是回锅肉做得地不地道,鱼香味勾得是否神似,肘子能不能做到外酥里嫩。

迎春桥饭店

成都的草根川菜,除了双流,都是将就。

现在一说推荐川菜,脑壳就卡带了。好像除了那红杏、大蓉和、陈麻婆、温鸭子几家大店,其他的川菜都拿不出手。就算是这几家,也只能叫“升级川菜”,川、粤、湘、渝都混在一起了。

所以,都叫“新派川菜”。

20年前,要去双流吃顿饭都是件比较吃皮的事。交通成本太高了,骑车一个半小时,打车要上白还是单程。

所以,警察在靠近双流的区域驻守,当时是件对自己嘴巴很负责的工作。电台中大家用暗语交流,驻守的就心领神会把老妈兔脑壳,凉菜拌菜买好,只要交班时间一到就聚在一起,不宵夜的警察不是一个好警察。

对于一个挑剔的吃货来说,双流都有几个吃了十年以上的草根川菜目的地,包括下面图中这家——迎春桥饭店。

迎春桥的鸡,吃货们的汗,胀得肚皮打颤颤。拌鸡、拌肘子、拌肥肠,都有是的,这家店的拌菜就是有那么风骚。

炒菜烧菜卤菜我都不想说了,没什 好差评的,满口的麻辣香鲜,我愿意为他长三斤。

这个年头,一个人愿意为你长三斤,说明就是真爱了。大多数口是心非的爱,都巴不得人家为你长三斤,自己瘦三斤。

双流都变区了,再也不是双流县了。希望这些苍蝇馆子都坚持自己的操守,高举草根川菜大旗,把不将就的口味坚持下去。

Hash:48f870742e3655cf51f71412eac4bf5d7b432eff

声明:此文由 红星新闻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