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美食 |记忆中的味道

彭水日报社官方百家号

儿时美味——柴火洋芋饭

眼下,正是新洋芋上市的季节,县城大街小巷都能看到新鲜的洋芋。

周末回家,一进门,妈妈便问“要吃洋芋饭不?”一时间勾起了我对洋芋满满的回忆。

小时候,在农村,几乎每家每户都会种植洋芋,所以洋芋饭在农村显得很平常,随时都能成为餐桌上的简易菜品。但是后来,外出务工的变多,现在老家已经很少有人种植洋芋了,自家种植的洋芋显得弥足珍贵。

今年,爸妈决定还是在自家地里种上少量洋芋,总觉得自己种植的洋芋吃着更有口感。

在这个季节,家里种植的洋芋虽然还没有完全成熟。但是为了尝鲜,趁着周末,我便跟着爸妈一起去地里采收洋芋,感受小时候的乐趣。不一会,背篓里就装满了洋芋。

回到家妈妈开始用柴火灶做洋芋饭。在农村,柴火灶是家家户户必备的生活用具。柴火灶大都用砖砌成,方方正正,承载着一家人一日三餐的重任。

小时候,妈妈在做洋芋饭的时候,我则在旁边给妈妈打下手,坐在灶门前给老妈添柴烧火,然后时不时吞着口水。那时候,灶火四壁被烟熏得黑漆漆,烧火时不小心碰到上面,手就会被染黑,搞不好脸也会被染成小花猫。现在,妈妈系上围裙做洋芋饭,我便自觉添柴烧火。爸爸、妈妈、我三人隔着烟火家长里短,大声地说笑。

现在仍然觉得厨房里,系着围裙的母亲,自家煮着的饭菜,才是家最温暖的味道。热腾腾的蒸汽,从锅盖边缘冒出,夹杂着洋芋锅巴的味道,满厨房都是洋芋的香味,闻着香味时不时吞着口水。虽然洋芋算不上高端食材,但在我们一家人的眼中,它就是最好的美食

洋芋饭做好了,我迫不及待跟妈妈说:“我要洋芋,要锅巴”盛上一大碗,很多年没有再吃过自家洋芋香脆的锅巴了。还记得小时候,家里的洋芋锅巴总会属于我,爸爸则总是光吃洋芋,几乎不吃米饭。

时间可以改变容颜,却改变不了情怀,柴火灶保存下来的记忆,总是回味悠长。随着出来工作,越来越成熟,对父母的感情越来越深厚,柴火土灶传达出的这暖心至深的美味饭菜一直在我心中回荡!

这几家荞面豆花店味道很巴适

彭水荞面豆花历史年代久远,荞面豆花是彭水非常地道的苗家美食。现在县城荞面豆花面馆遍及大街小巷,生意红火。

荞面豆花的制作过程并没有想象中的简单。先将鲜豆花做好用温火煨起后,就该准备佐料了。胡辣壳海椒芝麻粉、炸黄豆、葱花儿、蒜泥、姜水、精盐、味精是必不可少的,接 是和面、擀面、再将擀好的面切成面条粗细的荞面丝待用。食用时将煮熟的豆花盛装在碗内,盖上煮熟的荞面,配上一小碟拌匀的佐料,一份香气四溢的荞面豆花就做成了。

汉一小佳乐荞面豆花总店

这家店位于汉一小旁边,由于在学校附近,来店里吃饭的顾客很多。店里除了荞面豆花外,还有蒸菜系列、两糙饭,也是很不错的,可以去尝尝。

点一份荞面豆花,趁热蘸食,香味扑面而来。根据自己的口味用一小碟拌匀佐料,用筷子将荞面和豆花挑进小碟内,边蘸佐料边吃。

美食坐标:汉葭街道北门街107号

雷公井纯真荞面馆

荞面豆花店位于一个巷子里,但是进去之后店面大。纯真荞面馆1993年开业,已经有近30年的时间了,店里的荞面豆花调料除开有普通的辣椒之外,还有其自己独特的辣椒,胡辣壳水海椒和胡辣壳油辣椒。

顾客去了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伴上佐料,佐料有酱海椒、味精、盐、花椒、姜沫、蒜水、葱花等佐料。吃上一口,鲜香嫩滑,食欲顿开。此外店里菜品丰富,去了之后还可以品尝菜豆花、洋芋等,也是很巴适的。

美食坐标:汉葭街道鼓楼街137号

电影院荞面馆

这家荞面馆位于老电影院附近,这是一家有30余年历史的老店了,店面较大,荞面馆从1988年开店至今,店里始终坚持原汁原味,用真材实料来做荞面豆花,店里的荞面选用优质荞子磨成细面制作而成,不加其他成分,保持荞子的原汁原味。店里的豆花也是采用纯手工制作。

这家荞面馆有一定的历史了,多年来只做几样菜品。店里的鲊扣、洋芋海带汤、酸菜汤都是当天现做,食材新鲜。

美食坐标:汉葭街道草鞋街115号

张洪英经营早餐店30年

藏着彭水人才知道的味道

“老板,我要2个油饼……”5月22日早上,在县城小转盘一家5平米的小店面里,生意很火,前来购买早餐的顾客排着队,老板张洪英忙得不亦乐乎。

一杯豆浆、一个油饼,就是很多人的简易早餐。因为地理位置优越,人流量大,油饼外酥里嫩,油而不腻,很多市民上班路过都会来买一份简易的早餐。

经营早餐店30年

细心摸索积累经验

1990年,张洪英开始做早餐生意,那时候早餐店面里主要是做稀饭、包子为主。

包子店一开就是十几年,生意还不错,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县城包子店越来越多,竞争变大,包子店的生意变得不景气,张洪英就想着要转行。

“那时候卖油饼、油条的店面很少,偶然间经人介绍去学了做油饼的技术。”张洪英说,学成之后就又在小转盘附近开上了早餐店,尝试着做油饼早餐。

刚开始,在技术上有不懂的地方张洪英都积极向师傅请教,时间长了,就自己摸索,积累经验。“光学做这些并不是很难,一学就会了,但是 做好就是需要自己努力,在不断的实践中积累经验。”张洪英说。

这一做就又是十几年,现在店里仍然经营着油饼、油条、油炸糯米块、豆浆,简单的4样早餐,一直都是那经典的味道,深受市民欢迎。

张洪英介绍,现在每天的收入在500元左右,油饼、油条、糯米块都是现炸的,一个人忙不过来,经常有人会来排队购买,还随时会有市民等不急就走了。

尽管每天起早经营着早餐店,但张洪英也会忙里偷闲,上午忙完后回家她还会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勤劳经营

生意越来越红火

张洪英介绍,尽管是小本生意,但是还是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做油饼很辛苦,每天几乎都是凌晨4点半左右起床,然后五点半左右就到店里,每天结束的时候大概在10点左右,收拾一下就11点过了。每年很少有时间休息,除非有事情的时候才会休息。”十几年来,张洪英一直坚持着。

说起自己做的早餐,张洪英很欣慰。从揉面、调味,选择肉馅……这一整套流程,都是她亲力亲为。每天上午忙完后,张洪英就开始选购食材,到了固定的时间点就又开始做食材。

张洪英介绍,现在早上前来购买早餐的顾客很多。她每天清早六点左右开始炸油饼,那时候就会有很多市民来买油饼,然后吃着去上班,这已经成为一些顾客的生活习惯,在张洪英的早餐店里,数油饼最受欢迎了。

“刚开始从这里路过的时候,看到很多人排队,就跟着买了一个油饼。后面吃着吃着就习惯了。”市民李丽说,有时候来买油饼,看着排队的人太多了,就放弃了,早上赶着去上班。

保证早餐的质量

经典不变的味道

做油饼十几年,早餐店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已经有了不少回头客。

“做生意得从每一个细节抓起,保证食品安全,否则不能让顾客多次来购买,只有有了口碑,得到消费者的认可,生意才会越来越好。”张洪英说,因此在选择食材上,她更加用心,绝不会以次充好。

记者和张洪英聊天的时候,已接近10点钟,店里面的早餐基本都卖完了,仍然有不少顾客来询问。“我每天都是做20来斤面粉,卖完了就回去,从来不做多的。”张洪英介绍。

“为了保证食品的质量,店里每天的早餐都是现做的,所以受到不少市民的喜欢。天气比较热的时候,经常半夜12点过才能睡觉,要保证早餐的口感。”张洪英说。

顾客张生告诉记者,他最喜欢店里面的油炸糯米块,外层金黄酥脆而内层软嫩,口感极好,吃起来香脆可口。

“累是累点,但当顾客对早餐很满意时,就不觉得那么累了!”张洪英说,做了这么多年了,都已经习惯了。看着自己做的早餐能够得到顾客的喜欢,辛苦也觉得值了!

当谈及未来的打算,张洪英信心满满,“做早餐生意近30年时间了,已经习惯了,生活必须得靠自己,我打算坚持做下去。”

美食小妙招

这样煮面条爽口不黏糊

早上起来煮一碗面条吃是很多家庭的早餐选择,然而在煮面条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发现面条很容易就被煮得粘成了一坨,不仅煮的时候很费事,吃的时候也感觉口感比较硬,不劲道。

那么,怎么煮面条好吃呢,面条是开水下锅还是冷水下锅呢。

水面的煮法

锅里倒入适量的 大火烧开后,往锅中加入适量的食盐,把面条慢慢地放到沸水锅里,用筷子轻轻地搅拌开。

因为是湿面,要是温度不够高,面条表面就容易糊化。同时,煮面时防止面条水溢出来,一般煮三五分钟就差不多熟了。

干面的煮法

先烧一锅水,等水烧到冒小气泡的时候,将火调成中火,再将面条放下去,然后用筷子搅动几下。这样做是因为挂面本身是干的,如果用大火煮,面条表面易形成粘膜,容易煮成烂糊面

水烧开后,在锅里加入一小碗凉水,等水再次烧开后,面条就煮好了,这样煮好的面条爽口不黏糊。

END

作者:杨春燕 任会

编辑:骆 容︱编审:黄智宇

彭水日报社出品

Hash:c32a04700c8cc6d70fcc45e017b6d2ef7d929eeb

声明:此文由 彭水快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