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乡村旅游丨骑行甘棠江畔,到潭下赶一场圩

桂林日报社官方帐号

四方灵泉和八百岁古樟树

潭下圩的美食备受欢迎。

逛完潭下圩后,到网红浮桥打个“卡”。

桂林日报记者刘健 文\摄

过去,人们把约定俗成的集市交易日称为“圩日”。如今,灵川县不少乡镇还保留着独特的“赶圩文化”。潭下镇早在清末民初就已成圩,逢二、五、八日为该镇圩日。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旺盛,灵川县的“赶圩文化”和休闲骑行旅游结合起来,让“赶圩”再一次成为了一个时髦的话题。

8月5日,立秋前夕,潭下圩日。租一辆单车,沿着县城甘棠公园灵泽塔下的红色骑行步道缓缓骑行,阳光透过茂密的树冠,洒下柔和的色彩,人人面露愉快之色。沿步道笔直而行,两岸民居门窗或开或闭,江面竹筏一篙点出,生活气息盎然。

从步道上三桥,再骑行至山口村,只见房前屋后树木茂密,鸡鸭成群在阴凉地奔走,犬吠声不时传出,紧接着又消失在村道中。在山口村,有一处必看的景致——千年的神奇古井四方灵泉。

据史料记载,这口古井始建于北宋初年的太平兴国年间,原名“四方泉”,距今已有千年历史。井口为圆形,古井西面、南面两侧用石围栏砌成,其中西面围栏两侧顶端各有一莲花石雕,中间镶嵌着祥云龙纹的花岗岩浮雕。东面立着一座石牌坊,为四柱三门式,通高3.88米,宽约4米,外侧两柱顶端各雕刻一莲花形石雕,中间柱顶一侧雕刻有一石狮,另一侧石狮已损毁,每根柱底两侧均有夹石相护。牌坊正面明间大额枋上阳刻着“四方灵泉”四个楷书字体,字体洒脱,笔锋遒劲。整个牌坊结构简洁大方,造型古朴精巧,除局部损坏外,少有风化痕迹。

在四方灵泉一侧,有一株相传有800年树龄的老樟树,树冠覆盖灵泉周边数米。此刻,村里的老人们正在此饮茶纳凉,好不自在。老人介绍说,村民对祖先留下的遗产怀有敬畏之心,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修缮已经形成自觉意识。2009年,四方灵泉被广西壮族自治区评为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出得古村,赶圩之行渐渐热闹。不仅骑友渐多,也有许多村民往来,其中,有满载而归的,也有不慌不忙赶往圩场准备“大展身手”的。 行不多久,就可以来到潭下标志石处。随后进入潭下新型城镇化地标之一的金山广场,赶圩之行也达到“高潮”。

如今,潭下镇圩日文化在焕然一新的75000平方米农贸市场内越“酿”越醇厚。潭下新市场于2019年10月12日升级改造开业后,可容纳摊位1200个。圩日人流量可达2万人次,交易额280万元。

圩日早上9点到10点是潭下镇农贸市场最热闹的时候。在农贸市场内1200个摊位被划行归市,人们告别了原来漫不经心地看摊买货,现在更能“有的放矢”开启土货淘宝之旅。整洁有序的现代农贸市场,也给当地各色传统小吃留下栖身之地。人们不用挤在狭小的空间里品尝美味,取而代之的是“美食一条街”宽敞明亮的铺面汇集,给慕名而来的“吃货”们一站式的味蕾体验。油炸粑粑、沙谷米、扣肉米粉……听过的没听过的都能在这里吃到,不仅能尝个新鲜,还能体味到传统美食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传承历史。

吃饱喝足之后,还需到潭下网红浮桥“打卡”。从浮桥一眼望去,不到500米的江岸边,依次建有7个码头。因为有甘棠江水运之便,已经有1000多年历史的潭下镇自古繁华,如今为了开发全域旅游,拉动经济发展,政府斥资按规划将码头加以修复,这些码头也渐渐恢复了“生机”。

骑行过浮桥,就来到此次赶圩之行的终点站——一块写着橘红色“甘棠江”字样的大石伫立在路边。离大石不远,便是赫赫有名的万亩过场,当地人称作“橘红甘棠江”。大多数骑友来到这里,总要体验一把现场采摘,返程时莫不是收获满满。

近年来,灵川县橘红甘棠江建设面积从3万亩扩大至4万多亩,产值更是突破了3个亿,带动了52户贫困户脱贫致富,率先步入小康生活。

如今,来潭下赶圩游玩的人越来越多,其中不乏年轻人。“赶圩”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上升到一种独具魅力的“复古”生活体验。

Hash:ab5d9f17d683435abdb1bb4def9437bd939b2bc8

声明:此文由 桂林日报社全媒体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