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把新宁老城打造成旅游休闲特色街区(配多图)
图/文 彭康生
每年的清明节,我都要回一趟故乡新宁老城金石镇,其目的是与兄弟姐妹会面,畅叙幽情,偕同他们一道为仙逝的父母大人扫墓,然后走亲访友,揽奇觅胜,逛老街,喝土酒,品美食,慰籍游子乡愁。还有一件我乐此不疲的事,就是用相机拍摄定格老城中的老街老巷,记录老城区中的人生百态和风土民情。
南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置新宁县。金石古城始建于明代,为县城的发源地。距离世界自然遗产地崀山核心景区八角寨仅30公里。1949年10月10日新宁和平解放,老城金石镇免受了一场战火的摧残,老街老巷和名胜古迹被较好地保留了下来。
金石古城,旧时有“穿城一里七,围城四里一”的描述。那时金石镇小归小,但不影响它的繁华。从西门到东门,家家都是店铺,四乡八峒的人都涌到城里来,每到中午,水泄不通。老城内有名的“锦绣街”,因过去 里是专门从事纺纱、绣花、制衣,经商或务工人家众多的一条街而得名,并沿用至今。
东门外福音堂旧貌(已毁,来自网络)
(来自网络)
(来自网络)
(来自网络)
东门外往南门方向的老街 摄影:彭康生
夷江边古树 摄影:彭康生
白公渡大桥北面的一段夷江 摄影:彭康生
白公渡大桥头边的竹 器市场 摄影:彭康生
白公渡大桥头 摄影:彭康生
东门正街一角 摄影:彭康生
90年代古城人用单车结婚很时尚 (李琼琼 提供图片)
90年代古城人结婚彩礼三转一响(李琼琼 提供图片)
90年代东门老街中迎亲队伍(李琼琼 提供图片)
过去有“三亭”“四阁”。“三亭”是指白公亭、怀远亭、问水亭。白公亭和怀远亭是因渡口而设亭。白公亭道光志记载,“白亭夕照,在县(城)南一里”,就是现在东门河对岸的水头村,是为纪念古之战神白起而修建。怀远亭在西门河对岸的车头村。只有问水亭在城内,与白公亭遥
遥相对,是民众赏景观鱼的好地方。“四阁”是指文昌阁、大兴阁、凝秀阁、 放生阁。文昌阁是书院,是读书人的学堂,大兴阁是社会名流和商贾聚会的地方。放生阁修建在江边的石壁上,山崖上古松虬集,阁楼下面是碧波深潭,是人们放生修禅的地方。
渡塘冲江边倒影 摄影:彭康生
群山中流淌的夷江(来自网络)
新宁素有古“八景”之说,亦有“十景”及“十二景”的记载。万历年间所修《新宁县志》之《地理考-胜地》记载了“澬南十景”(澬即资江,澬南即资江南部,代指新宁),分别为:崀笏朝天、帽山占雨、溪洞晴岚、烟村古道、石幕扁舟、崖流瀑布、花渡春风、莲潭夜月、桃李宫墙、平沙柳浪。 该志书还加以了说明,“旧有八,知县沈文系增其二,各有题咏”。沈文系增添的是桃李宫墙和平沙柳浪二景。清光绪年间刘坤一纂修的《新宁县志》卷三之《疆里表》记载了十二景,分别为:花渡春风、莲潭夜月、放生晚眺、白亭夕照、崀笏朝天、帽山占雨、金城雪霁、石幕扁舟、温泉仙洞、层岩瀑布、烟村古道、溪洞晴岚。建国后上世纪九十年代编纂的《新宁县志》保留了夫夷十二景的说法。陈湘运写的《新宁古景知多少(扶夷纵横之二十五)》一文,对这些古景的前世今生有详细的解读。
不管是八景、十景还是十二景,可分为自然古景和人文古景两大类,遍布县城及周边。目前,人文景点除“放生晚眺”尚存外,其余大多已不存。自然景点大多还在,但景观已不如从前,需要抢救性恢复。
刘坤一(1830年1月21日-1902年10月6日),字岘庄,湖南新宁人。清朝后期军事家,政治家。(图片来自网络)
江忠源(1812年-1854年),字常孺 号岷樵,湖南新宁人,晚清名将。(图片来自网络)
刘长佑(1818年-1887年),字子默,号荫渠(一作印渠),湖南新宁人,清末湘军名将。(图片来自网络)
新宁是一个有故事的老县城,晚清民国时期曾出过许多大官、名人。特别是清朝后期,新宁四品以上有名录的官员达241人,领一时风云之盛,蔚为大观。刘长佑、刘坤一、江忠源、均为雄峙一方的封疆大吏。正所谓是:“大清皇帝来,新宁大发财。隔墙两制台,隔江两提台。五里三道台,八里七府台。”那些受到封赏的新宁籍官员,纷纷在古城金石镇买铺修房,有一首民谣记录了当时的盛况。民谣云:“东门银子砌成塔,南门顶子夹得壁(在此读作bia),西门脚子挑得一百八,北门女子上得画。”
放生阁旧貌 (来自网络)
新宁祁剧院前的古树 摄影:彭康生
我清楚地记得过去老城有许多两层楼的木板建筑,夷江边的吊脚楼随处可见,青石板路一直保留到70年代初。
如果都能完好保存到现在,对新宁旅游业的发展和品位定会增色不少。
遗憾是老城区过去那种古朴、宁静、自然的样子一天天在变淡。
目前,老城内的许多木板建筑特别是西门临江边的吊脚木楼多数已改造砖混结构,多口古井已经废弃不用,昔日的文昌阁、大兴阁、凝秀阁、怀远亭、问水亭、福音堂、灵官庙、石落塔等名胜古迹早已不见踪影,老城内昔日有“小上海”之称的老街老巷,还有我上小学时天天走过的古城内青石板路已变得面目全非。明代古城墙只留下一小段,明清时代的建筑只有少量保存。东风路一侧的建筑大多已被改造,层数增加,体量增大。昔日的古城样子,已成为只能追忆的旧梦。古城如不及时加以保护,将会面临被毁的危险。
东门外老街上的街坊 摄影:彭康生
古城中等候加工雁子花粑粑的街坊 摄影:彭康生
机器加工出来的特产雁子花粑粑原料 摄影:彭康生
所幸的是,老城的三面环水,一面背山风水格局保存完好。尽管老城中的部分建筑已变得失去特色,老城中的城墙和街道格局,以及明清时的码头和若干吊脚楼仍然得以保存。
另外,县城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优势资源可挖掘利用,据统计:新宁现存古民居14处,宗祠21座,廊桥22座,加上其他庵堂、庙宇、牌坊等,共计90余处古建筑。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教授、刘敦桢之子刘叙杰教授认为:“目前的保存情况与湘西、湘南地区相比,应毫不逊色。西村坊古民居群、龙潭桥、回龙桥、太平桥等廊桥文化值得推介出去。”
郊外古桥(来自网络)
大兴桥(来自网络)
新宁金石古城地形图(下方三面环水处半岛为古城区域)(来自网络)
《新宁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中对金石古镇的保护与发展有所考虑。《新宁县城控制性详细规》也确定了“双城聚心、一带多点、绿网渗透”城市景观结构思路。双城聚心”:双城指金石老城和旅游新城两个发展片区;心包括生态绿心和新城景观公共中心。“一带多点”:一带指“一江两河”打造文化景观休闲带;多点是沿文化景观带打造多个主题公园,作为景观次要节点。“绿网渗透”:结合山体、河口,打造1条南北向城市主生态廊道,并与城市绿心联通,结合溪流滨江。
新宁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图例(来自网络)
这几年,新城区的开发建设得不错,但老城区一直闲置未开发利用。过去老城的开发思路一直是想通过房地产招商,然后大拆大建,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可行性和操作性也不强,也不利于保存古城的文化和历史。
因此,我们建议转换思路,变大拆大建为保护性开发老街老巷、民居、名人故居等古建筑,切实做好老城区的保护和改造方案,尽快出台《新宁县古城保护与开发与管理办法》。借鉴丽江、凤凰、阳朔等地的做法,对老城区主街建筑立面和地面、现存明清建筑物进行保护性开发;修建老城区沿江休闲步道、驿站、游客服务中心和旅游厕所,完善旅游标识标牌,美化休闲街区灯光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将老城区开发成旅游休闲步行街区;开发旅游小商品市场,加大以民俗、民歌、民间故事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抢救、整理工作力度,整理出一批优秀地域文化成果。老城区要成为吸引游客,需要整理编写系列的名人名宅名胜的故事来。去过北京的“八大胡同”老街的人都知道,现在那里的古建筑并不是全部保留了下来,也有不少后来修建的破旧民房,只是开发和保护了一些重要老建筑,但并影响它成为特色古街古巷的作用。丽江古城中纳西古乐的演出点也很小。我们完全可以在老祁剧团策划一台新宁地方特色剧目。彻底改变游客白天只在崀山景区爬山流汗,晚上无处可逛,不进老城的旅游模式,拉大游客旅游休闲活动空间,做好“夜经济”文章,盘活老城区,与崀山景区成龙配套,让游客白天游景区,晚上逛古城,看大戏。尽快改变只有山水类景点,没有结合古城俗文化和民俗特色旅游街区的局限,真正把新宁城区打造成旅游休闲目的地。
备注: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主要参考文献】
[1]新宁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原创力 2016.11.5.
[2] 新宁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 新宁县城乡规划管理局 2016.7.20.
[3] 陈湘运 新宁古景知多少(扶夷纵横之二十五)2020.8.14.
[4]陈学治 关于新宁旅游产业发展的深度思考与建议 崀山网 2018.3,14.
[5]余达 对新宁全域旅游发展的认识和建议 崀山网 2019.11.28.
Hash:2c42ef2eadb4fe9645cdd1da9bf45d4c0c77d9ba
声明:此文由 行摄桂林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