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中国」河南·柘城
柘城县位于河南省东部,是商丘市下辖的一个县。柘城历史悠久,文绪锦长。上古之时即为朱襄氏故居。夏称“株野”,商称“秋地”。至秦乃筑城置县,以邑有柘沟环流,乃称“柘县”。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更名为“柘城县”。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旧城圯于大水,即今日“北旧湖”。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城池南迁,以迄于今。
兴于朱襄故土,以古老的树种为名,根深叶茂,是为柘城。历史上,这里一次次黄河泛滥,文明在跌宕中涅槃。
历史
1995年,一支中美联合考古队来到柘城,他们在申桥乡李庄遗址意外地发现多处排房房基和大量可复原的陶器。
这些呈小口、高领、圆肩的陶器集中体现了距今约4200年到4500年的河南龙山文化特征。
考古专家由此推断,李庄遗址的年代应该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随着考古队对李庄遗址的深入发掘,一个祭祀坑出现在专家们面前。
这个祭祀坑中竟然有九头牛的骨架和一个鹿头的上颌骨。这便是后来轰动考古界的“九牛祭坑”。
“九牛祭坑”让考古专家进一步断定,李庄遗址是商人部落,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历史遗存,很可能是殷商文明的前身。这一发现再次轰动考古界。
李庄遗址的丰富遗存,不仅为探寻无文字可考的先商文明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也说明柘城地区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经有商人先民在此活动。
他们在这里筑屋、烧陶、祭祀,形成了一个人口集中、手工业成熟、畜牧业发达的繁华区域。
柘城北依废黄河,南临惠济河、涡河,发达的水系滋养着这片土地。为这里带来广阔的平原,温润的气候,丰富的物种以及一片农桑沃土。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因柘城地区土地肥沃,人口众多,境内有一柘沟,始置“柘县”。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柘城县。“柘城”古名沿用至今。
沿着李庄遗址向东出发,是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柘城故城。这里留存着一段始建于战国时期的古城墙。古城墙北侧有数口,源自汉代及明代的古井。
据考证,柘城故城呈方形,东西长1800米,南北长1600米。城外护城壕沟宽逾百米 。
历史上,黄河夺淮入海,黄河故道靠近柘城县域,每至梅雨季节,黄河泛滥,城外水势高涨。但因城池稳固,洪水不至没入城内。
明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一场暴雨致黄河南岸决堤,滔天洪水直冲柘城。
柘城百姓扶老携幼,仓皇南逃。水患过后,幸存下来的人们重回故土。昔日家园变成一片湖泊。
不愿远离家乡的柘城百姓,在故城以南即如今的柘城县城区一带开疆扩土,重建家园。
为了纪念故城,柘城人将这片洪水带来的湖泊命名为“北旧湖”。由此,柘城形成了“北湖南城”的城市格局。这种格局自明代延续至今。
文脉
清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柘城县城东门外有一座庭院,其基址广袤,门垣宏丽,外有匾额,书“朱阳书院”。这是柘城县历史上第一所书院。
朱阳书院是清代著名的理学教育中心,关于这座书院的传奇,要从一个儒生讲起。
清康熙年间,柘城人窦克勤中进士。因“学宗孔孟、法在尧舜而其要在慎独”,深得康熙帝赏识。
在一次回乡探亲时,窦克勤发现家乡师道不立、孝悌不兴,与当时河南地区盛行的洛学之风相悖。
洛学,由北宋洛阳人程颢、程颐兄弟开创。他在继承儒学的基础上提出了“理”的哲学范畴,是程朱理学的思想源头,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窦克勤因母亲去世,守制返乡,决心在家乡发展洛学。清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窦克勤于朱襄阳旧城之南建造了一座书院,取名“朱阳书院”。
窦克勤亲自编撰的《朱阳书院志》,其中收录了古朱阳书院布局图,记载了窦克勤公开讲学的日常。
《清史稿》记载“中州自夏峰,崇阳外,朱阳学者称盛。”在窦克勤的努力推动下,朱阳书院声名远播,逐渐成为了清代著名的理学教育中心。全国各地的学子远来求学,理学在这一时期从河南复兴至全国。
一所书院奠定了柘城崇文重教的文化根基,沐浴着中原文化的甘霖,柘城人笃学好古、奋发图强。
旧时的柘城经济富庶、交通便利,河南、山东、安徽三省的百姓聚集于此。周边的乐户戏班频繁往来,各种民间曲艺在此融合发酵,终于在二十世纪初孕育出豫东琴书最早的形态。
柘城县琴书艺人刘存礼见证了豫东琴书发展的过程。刘存礼从小跟随父辈在街面上打铁,耳濡目染各种曲艺,对音律极为敏感。
在学唱琴书的过程中,他发现琴书的“二版”唱腔曲调寡淡,难以表达复杂情绪。听惯了河南坠子的刘存礼,从坠子中获得灵感,对琴书的“二板”唱腔进行了改造,形成新“二板”唱腔。
新“二板”唱腔突破传统琴书严谨的唱词结构,有三字、七字、八字等多种变化。它旋律丰富,曲调婉转,情感浓烈,情节跌宕,让人唱得痛快,听个过瘾。唱腔高亢明亮,传递出豫东人民挚热的情感,彰显着他们豪放的个性。
1962年,由于加入了新“二板”唱腔的琴书新颖独特,专家将其命名为“豫东琴书”。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民间艺术进入“百花齐放”的阶段。为了推动豫东琴书的发展,柘城县说唱团成立,刘存礼之孙刘广会任团长。
当年团里的艺人各有所长,为了将大家的特长融合起来,几经磨合,刘广会和团员们创新出一种新曲艺——坠琴剧。
坠琴剧被柘城人戏称为戏剧与曲艺的“混血儿”。坠琴剧区别于其它琴书,最大的特点是在琴书唱腔的基础上,极大程度地加入了角色表演以及程式化动作,增强了舞台可观性。它让豫东琴书从曲艺走向了戏剧。
琴韵悠悠,弦歌不辍,一曲琴书再现一段鲜活的往事,一份情怀回荡于传统与现实之间。
手艺
柘城有“三里一庙”的说法,位于县城东部的这座朱襄氏大殿更是家喻户晓。
大量修建的庙宇,推动了柘城泥塑艺术的发展。柘城县当地有一个知名的泥塑艺人李延芳,在二十世纪中期豫东地区颇有名气,当地人称他“泥人李”。
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商丘市阏伯台的玉皇大帝像和四大天王像,皆出自“泥人李”之手。
这些塑像粗犷夸张,形神兼备,呈现出柘城泥塑的重要特点。泥塑艺人利用泥料的粗糙质地,塑造神像的肌理,为神像增添了张力。
因此,柘城神像泥塑在豫东地区庙宇间广受欢迎。李秀山作为“泥人李”泥塑技艺的第二代传人,在继承的父亲大型神像雕塑手艺的基础上,也在探索小型泥塑。
2014年修建完成的柘城县秀山泥塑艺术馆,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沉浸在不同时代的文化氛围里,共同经历了一场属于这座黄河古城的岁月流转和文化变迁。
从家族传承到面向社会,从坚守传统到融入创新,“泥人李”与时代发展同步,不变的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1980年,在武汉召开的全国豆制品评比会议上,经过严格化验与鉴定,来自河南柘城县的名产“酥制培乳 ”荣获全国第二名。
“酥制培乳”是柘城人以豆腐和面酱做成了一道酱菜,其色泽棕红,酱香醇厚,是柘城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
“酥制培乳”最早是“三园斋”的独家菜品,其制作技艺由苏家后人代代相传。
清代,“三园斋”手工作坊的规模不断扩大,为了满足供应需求,“三园斋”开始在柘城民间广泛培养酱菜能手。柘城地区的酱菜腌制技艺在这一时期得到迅速扩大和发展。
酱菜工艺在柘城地区发展成熟并非偶然。豫东平原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美腌制酱菜提供了优质的食材。
稳定的气候,适宜的温度也是酱菜发酵的必要条件。作为“三园斋”的代表美食之一,“酥制培乳”的制作条件极其苛刻,只能在春季进行。
取新鲜豆腐码齐装笼置于25摄氏度恒温环境中发酵。很快,豆腐表面长出一层白色菌丝,待菌丝长至约2厘米并自然倒伏,豆腐变成了乳坯,将乳坯放入酵缸,一层层以食盐干腌。
经验老到的手艺人能根据温度和湿度的不同,对用盐量精准掌控。“香而不咸,酱味浓郁,是“酥制培乳”最大的特点。
以面酱封缸,经历自然曝晒。七天后,将干腌的乳坯取出,洗净、晾干,再次装缸,每日三次加入一定量的酱料。数日后封缸,剩下的便是寂寞而漫长的等待。
一碟酱菜,几块腐乳,简单的食材在柘城人的匠心独运下成为这座千年古片特有的风味,也在漫长的岁月里延伸为一种文化、一段乡愁在豫东大地代代绵延。
物产
处暑来临,豫东平原进入了收获的季节。位于柘城北郊的辣椒市场,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干辣椒交易市场。
柘城与辣椒有着极为特殊的缘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豫东平原是河南省的粮食主产区。传统农业是柘城农民赖以生存的生产方式。然而,也正是“传统”二字,禁锢了这场农业的发展。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一个偶然的机会,柘城县外贸局接触到日本三樱椒。三樱椒是一种辣度适中,香味浓郁的辣椒品种。当时国内的三樱椒全部源自进口,这让柘城县看到了农业改革的机遇。
柘城成为全国首个种植三樱椒的地区,火红的三樱椒成为柘城农业改革的百年大计,承载着柘城百姓的希望。
2012年柘城培育出国内第一个获得植株新品种权的簇生朝天椒1代杂交品种——望天红1号。实现了簇生辣椒杂交的技术突破后,柘城培育出“北科子弹头”、“椒哈哈”等八百多个被农业农村部认定的新品种。柘城辣椒产量得到大幅提升。
九月的柘城迎来最美的季节,连续四届“ 国辣椒产业大会”在这里成功举行。柘城辣椒远销世界各国,开创出“全国辣椒进柘城、柘城辣椒卖全球”的盛况,越来越多的人们涌入柘城。
柘城蓄积了千年之力,乘时而发,探索出通往美好未来新的方向。悠久的农耕文明在这里折射华光,让这片富饶的土地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也在历史长河中延续着豫东平原的繁荣。
Hash:b5abb7dcab4e34843ec07995b700a17cfdffa2d6
声明:此文由 扶摇中国风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