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阳这些红色景点你去过几个?
九十二年风雨如磐
他们从未改变!
他们,坚守坚持
由大向强不断前行
让中国变得更有力量!
困境中他们永远是最美的逆行者!
灾难中他们永远是最坚强的守护者!
危机中他们永远是我们的光与希望!
而当辉煌与风光落幕,
他们依旧退役不退志!
退伍不褪色!
他们,拥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
中 国 军 人!
感恩八月
致敬最可爱的人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
位于弋阳县老城区中心位置,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三十条红色旅游精品线景点之一、国家国防教育基地、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学点。纪念馆新馆由围绕“爱国、创造、清贫、奉献”为内涵的方志敏精神,通过展板图片、文字介绍,塑像、画类作品、武器等实物展出和场景再现、声光电等现代陈展元素的有机结合,生动地再现了一位优秀共产党人光耀千秋的风范与业绩,是弋阳人民心中保留的一块圣地。
忠魂石
位于龟峰景区境内,离三叠龟峰东1000米左右,香炉峰东下侧,有一巨大的长方形石块,横挡在龟峰景区由北向南的主游道上,石块上镌刻着“忠魂石”三个大字。这其中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民间传说。龟峰是方志敏烈士学生时代与好友游玩的地方,也是方志敏与国民党军队巧妙周旋的屏障,并几次借助龟峰的灵山幽谷躲过国民党军队的追捕。1935年8月6日凌晨,36岁的方志敏在南昌英勇就义,龟峰周围的老百姓忽听到一声巨响,只见天空白驹飞过,第二天清晨人们来到龟峰,只见灵岩山倒了半截,方志敏曾经藏身的山洞从此被掩埋,人们就把这块巨石称之为忠魂石,它永远长眠在龟峰的绿树红花之中,得到人民无限的缅怀、思念和敬仰。
位于弋阳县城,信江河畔,始建于元皇庆二年(公元1313)年,是弋阳县人民为纪念南宋著名爱国志士、民族英雄谢枋得而建。1916年,方志敏和邵式平在这里同窗共读三年,并于1918年在望江楼成立了江西第一个革命团体组织“九区青年社”,并建立了赣东北第一个共青团支部,从这里走上了为祖国的独立和解放而奋斗的人生旅程。
位于弋阳县漆工镇湖塘村,1899年8月21日方志敏出生在这里的一个农民家庭。方志敏故居是方志敏少年生活的地方,他的卧室内有一幅自拟的对联“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园栽四物青松翠竹洁梅兰”。如今故居园内的松竹梅兰挺拔翠滴,飘香四溢。
漆工暴动纪念馆
位于距县城东北30公里漆工镇街道边,为纪念在大革命时期爆发的“漆工镇暴动”而建。1926年,在方志敏的指示下,中共漆工镇临时支部秘密召集漆工镇一带200余名农协会员骨干组成暴动队,夺取派出所枪支,漆工镇实现了一切权力归农会,是农民运动进行武装斗争的一次尝试,把农民运动推向高潮。暴动中缴获的三条枪,一条是德国造的“双套简”,一条是“汉阳造”的步枪,还有一条是损坏了的“九响毛瑟枪”,因没有退子钩,又被裁去半截,只能算半条,故称“两条半枪”。这就是赣东北人民长期传诵的“方志敏两条半枪闹革命”的由来。
赣东北第一个党支部
位于弋阳漆工镇湖塘村。1925年7月,赣东北第一个党小组——中共漆工小组宣告成立,由方志纯任组长。同年10月,根据方志敏的指示,在漆工镇湖塘村,以漆工党小组为基础,扩大成立中共漆工临时支部,方远杰任党支部书记,隶属中共江西特别支部。
位于弋阳中畈乡芳家墩。1930年7月下旬,中共信江、赣东北两特委在弋阳县芳家墩合并成立新赣东北特委会,8月1日,在芳家墩吴家祠堂召开赣东北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赣东北特区委革命委员会,方志敏任主席。此时,芳家墩已成为赣东北革命根据地首府。
位于漆工镇北偏东5公里的齐川源村,方志敏等农运领导人把这里做为开展“打土豪、减租减息”斗争的试点。通过齐川源的斗争实践,积累了经验,并推广至全县乃至整个江西省。1927年10月底,齐川源村是弋阳九区暴动队伍的出发地。1928年2月,弋横暴动遭受挫折时,方志敏等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挑选了20多名农民革命团骨干,在齐川源组建工农革命军一个连,赣东北正规的工农武装从此诞生。
三百烈士岩位于弋阳县姚畈乡张家村东北面的北山腰上,既是神奇的溶洞景观,又是一处具有纪念意义的胜地。1931年2月14日,国民党五十五师的两个团对苏区姚畈一带疯狂“围剿”,这一带的苏区干部及部分赤卫队员、养伤的红军战士和当地的群众三百余人撤进了村后的溶洞里。溶洞座落位置险要,易守难攻,敌人用炮火攻了数日难以奏效,于是羞恼成怒,灭绝人性地向洞内施放毒气烟雾。洞内的三百多军民没有一人向敌人屈服,一直坚持到最后一刻,几百米长的洞内布满了烈士的遗体。
1950年,党中央派出的革命老根据地南方慰问团来张家村祭悼烈士们,并报上级人民政府批准,将此岩洞改称为“三百烈士岩”,并立碑铭记这段悲壮的历史。
据初步探测,三百烈士岩总长达到700多米,约有数千平方米面积,分为7个关隘,每一个关隘之间都由低矮或窄长的通道衔接,每关内都有独特美丽的溶洞景致。
位于弋阳县烈桥乡窖头村。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共产党人为进一步宣传和贯 党的“八七”会议精神,总结弋阳九区暴动和横峰年关暴动经验,于1928年1月2日在烈桥乡窖头村召开了弋阳、横峰、贵溪、铅山、上饶五县党员联席会议,史称“窖头会议”。会议制定了统一暴动的方针、纲领,并组建了暴动领导机构——中共五县工作委员会和暴动总指挥部,直接领导了弋(阳)横(峰)两县农民武装的联合大暴动。
江西红军独立第一团建团旧址
位于弋阳县烈桥乡余家仓的一块沙洲地上,1929年4月下旬,赣东北红军第十四团奉命改编为江西红军独立第一团,江西省委先后派了郑孝胥、李上达分别担任团长、团政委。解放后,在原地建造了红军改编纪念亭。
位于弋阳县漆工镇的吴家墩。1929年10月25日,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领导人在弋阳九区吴家墩创建信江军事政治学校。在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上,这是一所创办的比较早、也比较正规的军事政治学校。1930年7月,随着苏区的发展,信江特区更名为赣东北特区,信江军政学校也因此易名为彭杨军政学校。校址由吴家墩迁至同为弋阳九区的黄家源,1931年2月又迁至横峰县葛源镇。1932年底,赣东北苏区易名为闽浙(皖)赣苏区,彭杨军政学校也改建为红军学校第五分校,直至1934年底结束。
位于弋阳县弋江镇东北45公里的磨盘山祝家祠堂。1931年7月中旬,红军医院扩大在弋阳九区仙湖村成立。为适应军事发展的需要,红军医院扩大为赣东北红军总医院。1932年8月迁往磨盘山祝家祠堂,院长邹思孟,政委先后由舒翼、邵伯平等担任。总医院下辖4个分院,专门治疗红军伤病员。
位于弋阳县曹溪镇邵畈村。邵式平1900年1月27日出生于弋阳县曹溪镇邵畈村,其家庭住宅为普通四榀农舍,邵式平童年入村中私塾启蒙,12岁一度辍学务农,1916年考入弋阳县高等小学,毕业后赴外地求学,假期返乡以及在赣东北地区从事革命活动亦居住于此。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其故居被国民党反动派焚毁。建国后,在原址建有一栋两层水泥结构小楼房。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龟峰祝全体军人及军属节日快乐!
Hash:e9e13bdc587f03fa20cfb00bc30a2d6a893b213f
声明:此文由 江西龟峰旅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