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冬日美食!一张薄粉皮品味济南钢城区人间烟火

山东广播电视台闪电新闻客户端官方帐号02:34

齐鲁网·闪电新闻12月11日讯 进入冬季,人们开始渴望温暖的食物唤醒味蕾。炖肉煲汤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在这一锅热气腾腾的硬菜里怎能少了软弹爽滑的配菜,它就是我们熟悉的粉皮。位于济南钢城区艾山街道的庙子村,有着三百多年的粉皮加工历史。相传,庙子粉皮曾被推荐为朝廷贡品专供乾隆皇帝用膳。在机械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庙子粉皮依然坚持传统手工制作,确保纯真。

粉皮作为大众餐桌上的常客,总是能将汤汁的美味浸入其中,让人回味无穷。这一传统的手工食品,凝聚了风土人情,也蕴藏着厚重的饮食文化

和术均是庙子村的村民,他现在经营着一家粉皮手工作坊。霜降前后十天左右,和术均买来大量的新鲜地瓜,作为粉皮的原料。所有的鲜地瓜清洗干净磨成粉后贮藏在池子里,形成洁白的膏体,分次使用。将磨好的粉,按比例掺水、在和浆机中搅拌成浆,这就是调糊。调糊后的所有工序都要手工完成。

调好的糊需要高温急蒸,迅速定型。熊熊的炉火把水温提到沸腾,满屋弥漫着蒸汽。工人用勺子把糊挑起挖入锅里,接着把锅放入沸水里快速转动定型,然后迅速放入冷水降温,此时,糊变成湿漉漉的粉皮,就可以揭下来摊到架子上晾晒了。这一套如行云流水一般的动作,使得揭下来的粉皮弹性十足,柔润嫩滑。

晴朗的天气对于晾晒粉皮是必不可少的条件,阳光明媚的时候,将刚出锅的粉皮全部摆在院子里晾晒。经过四五个小时的晾晒,粉皮的水分被蒸发,一张张粉皮最终定型。为确保粉皮的美观,和术均还用圆形的石块将粉皮压实,使粉皮更平整。一张张平滑光亮的粉皮最后被分装并销往各地。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传统行业在不断沿袭。一张薄薄的庙子粉皮承载了庙子人对食物的期待,也使生活变得温暖、富足。

闪电新闻记者 冯宜雯 通讯员 志颖 新帅 报道

Hash:b8e5972d3c50352e5833a6824ce3880ced0da1d4

声明:此文由 闪电新闻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