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福粥——一碗用千年乡愁煮出的老味道

美食是一座石桥,连着游子的思念与故乡

1/乱世良民

元末明初的中国大地,到处是战火烽烟,尤其是江南地区,民众的生活更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江西吉安府,就生活着这样一群乱世良民。

吉安府,为古庐陵县,属九江郡,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始置。东汉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庐陵县升级为庐陵郡。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庐陵郡改为吉州,后来多次在庐陵、吉州两名间反复改称。元朝元贞元年(1295年),改吉州路为吉安路,“吉安”之名自此始。明太祖壬寅年(1362年),改置吉安府。

地名的变迁,隐含的是朝代更迭,朝代更迭,最苦的是底层百姓,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尤其是元朝统治期间,将国民分为四等:一等为蒙古人,天下都是他们的,所以地位最高。二等是色目人,主要指西域人,因为他们是最早被蒙古征服的,被当成了“亲戚”。三等是汉人,这里的汉人指的是淮河以北原金国境内的汉、契丹、女真等族人。四等人为南人,是最后被蒙古征服的原南宋境内各族,他们社会地位最低,生活最穷苦,受到多重压迫和歧视。

生活在江西吉安的汉民,就是最下等的南人,他们的财富被盘剥,一直都是没有尊严地活着。生活在江西吉安府吉水县的黄姓族人,也同样被元朝统治者压榨得食不裹腹。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是,日子还得过啊,所以,为了生存,他们不得在杂粮、粗粮甚至树皮、草根身上想办法,过着“瓜菜代”的穷困生活。

都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元朝蒙古统治者对汉人的掠夺与目视,激起了广大汉民的不满,各地民众纷纷揭竿而起,开展了前赴后继地反元起义。在江南地区起事的豪强就有好几拔,其中最著名的有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及方国珍等。这些豪强势力在反元的同时,也相互争斗,为了筹集军饷,他们也将贪婪之手伸向了无辜百姓。

活动于九江一带的陈友谅,割据称王。吉安府正是陈友谅陈汉的管辖地,年轻壮丁多被强征入伍,老弱妇嬬肩负起种田耕地的重任,那样的日子,比元朝统治时期还要凄惨。更令百姓难以忍受的是,陈友谅的存在,阻碍了朱元璋野心勃勃的称帝大业。反之,陈友谅也不是只想偏安一隅的主儿,所以,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陈友谅率六十万水军进攻朱元璋,但在鄱阳湖被朱元璋用计击败,陈友谅也在突围时中流箭而死。

陈友谅的部将张定边等乘夜舟载其子陈理逃归武昌(今湖北武昌),立陈理为帝。至正二十四年二月,朱元璋亲领大军往征武昌,陈理出降,陈汉灭亡,九江之地被朱元璋收入囊中。

做个乱世良民,真是很难的。但是,身处吉安府吉水县的黄姓族人,靠着顽强的生命力,一力苦撑了下来。

2/背井离乡

1368年,统治中国近百年的元朝宣告结束,朱元璋在应天府(今江苏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当年秋,朱元璋攻占了元朝的京城大都,蒙古贵族北逃,后晋割让的幽云十六州也被收回。其后,朱元璋又平定西南、西北、东北等地,最终统一中国。

统一中国后的朱元璋,在兵火没消的情况下,又开始了他的大规模移民之举,最先被他折腾的,就是原居住于陈友谅陈汉属地的民众。也许,朱皇帝认为,他们曾是陈友谅的子民,不让他们动动窝,是很危险的,所以,才制定强制措施,驱赶民众远离故土,择居他乡。

元朝末年,湖广地区是红巾军与元朝军队以及朱元璋与陈友谅厮杀拉锯的主要战场,由于社会动荡,生灵涂炭,田畴荒芜,十室九空,无论是北方移民还是土著居民已经寥寥无几,人口随农民逃荒外省和大量死亡而急剧减少。为此,朱元璋发起了“江西填湖广”的移民大迁徙。

洪武二年(1369年),江西吉安府吉水县的黄琬一家,也成为移民大迁徙中的一员。都说故土难离,但是,皇命难违,婉公不得携妻将子,背井离乡,随众而行。故士难离,除了要背弃祖宗的归宿地外,还有就是难舍家乡的味道。所谓的家乡味道,就是一辈子也忘不掉的乡愁。为了人在他乡心对故乡有种念想,再者,穷家富路啊,所以,婉公在离乡前,尽可能多的收集一些当地特色食材,晒成易于携带的干货。

婉公一家的目的地是湖北竟陵(现湖北天门)东岗,从江西吉水到湖北天门,遥遥千里,在那个交通非常不便的时代,将“家”搬到千里之外,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好在,琬公事前准备充分,在遥遥路途,没让家人太过饥饿,虽然,都是些常见食材,但是,婉公有着烹饪天赋,几样简单的食材,经他搭配熬煮,还真保持了家乡的浓烈味道。

正是有了这份乡愁味道的支撑,一家人在餐风露宿中,也品尝到家的温馨。一家人靠着肩挑背驮,披荆斩棘,终于将“家”迁移至千里之外的湖北竟陵。

3/五味调和

琬公一家来到湖北天门(竟陵)东岗后,一切又得白手起家,在人生地不熟的异地他乡,要想顺利生存,谈何容易啊。官府的那点安置费,只是杯水车薪,挡不了一家人的饥荒,地里刨食,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见庄稼的。怎么办?黄 想到了旅途中“哄骗”家人味蕾的“手艺”,农闲时,发挥自己的烹饪特长,在街上开家小粥棚,做出与别家不同的味道来。

自家吃的粥好熬,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上街开店,可不能随便马虎,尤其是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得做到物美价廉。为此,琬公对天门的本土食材进行了比较、甄别、取舍,最终挑选了五种最普通的食材做为主料,取“五味调和百味香”之意,并且,他还给自己的特色碗粥取了个非常吉利的名字——五福羹。五福羹的食材,都取材于天门当地的特色。

首先,天门是鱼米之乡,河渠众多,盛产水鲜,一网下去就能捞起不少草鱼,只要自己多出点力,这样食材是不用花钱的。去骨取肉,剁蓉挤丸,能成就五福羹的鲜味。

其次,天门盛产黄花菜,量大价廉。黄花菜,古称“忘忧草”、“萱草”,俗称“金针”,江汉平原很适合其生长,所以田间地头广有种植。天门俗称“三花”之乡,黄花菜就是其中一朵。黄花菜不仅营养丰富,入汤还能增香。

另外,婉公又挑选了红枣与木耳,这两样食材在当地也很容易收购。红枣素有“铁杆庄稼”之称,具有耐旱、耐涝的特性,适应性强,种植范围广泛。红枣味甜,维生素的含量非常高,枣入羹汤,能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有“天然维生素丸”的美誉。木耳色泽黑褐,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被人盛赞为“素中之荤”。

最后一味食材,是当地的糯米。糯米的加入,能增加汤羹的粘稠度,能将所有的味道能融合到一起,从而成就了一碗味道独特的“五福羹”。

五福羹一经推出,就受到乡民士绅的喜爱,琬公的小粥棚,一时成为集市上人气最高的小吃摊。另外,也因为一个小小的粥棚,让琬公一家度过了最初的艰难,最终,琬公一脉在东岗开枝散叶、发展壮大。

4/五福传家

琬公去世后,“五福羹”的手艺却被家人继承了下来。五福羹不仅解决了家人的温饱,常喝还可以除病消灾,强身健体,可谓一举两得。因此,琬公一脉有一个不成文的习惯,凡出远门,做大事、求吉祥就熬五福羹,逢年过节都去宗祠求赐五福羹以保平安

各代五福羹的传人,都会根据当时食客的口味,对食材进行了调整与增删,五福羹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味道也越来越诱人。因此,明清之际,五福羹流行于江汉平原一带,成为长盛不衰的特色美食。

历史的车轮驶入了二十一世纪,琬公的后代黄斌决定将祖传的五福羹发扬光大,以造福乡里。现代版的五福羹是当初原创版的五福羹无法比拟的,食材更丰富、搭配更合理、烹饪更科学,因而也受到了不同地区、不同阶 人士的青睐。

现代版的五福羹,在继承祖上秘传妙方的基础上,又向世人显露了它新的风貌:是由三赤(红枣、红豆、枸杞),三元(牛、羊、猪肉丸子),三禽(鸡、鸭、鹅肉),三花(花生、黄花菜、五花肉)以及三灵(灵芝、木耳、龙眼)等配料烹煮而成。羹为半成品的方便食品,可干吃、可泡汤,让“五福”随时相伴。

美食是一种诱惑,更是一种传承与文化,传统美食还承载着一个人、一个家族的浓浓乡愁。正为如此,黄斌还激情澎湃地挥毫赋诗《五福羹》:

一碗福羹天下香,润心通窍出玄黄。

江山留意垂青史,日月含情照故乡。

有时,美食是一座屹立千年的石桥,它连接的是一个家族的过去与未来,维系的是游子内心的思念与渐行渐远的故乡。就像“五福羹”,它承载的不仅仅是味蕾的挑剔或认同,而是一个家族六百余年的坚守与深情。

(图片来自网络)

Hash:540a7b8ba6b0bdc5a4660cb948aad7751098162e

声明:此文由 兰台夜读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