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雪,哈尔滨就美成了莫斯科

众所周知,中国最冷的地方在东北,东北最冷的地方则在黑龙江

每年冬季,一场又一场大雪倾盆而下,黑龙江就成了雪乡。在这片土地上,最浪漫最唯美的地方,一定是省会哈尔滨

一下雪,哈尔滨就成了东方莫斯科,满足了所有人对于冬天的幻想。

@whenareyougoinghome

在中国的地图上,黑龙江的版图很像一只展翅翱翔的天鹅。位于中心地带的哈尔滨,宛如天鹅胸口璀璨的明珠。

或许中国大部分城市颜色是五彩斑斓的,但白雪皑皑的哈尔滨,却美得遗世独立。

千百年前,哈尔滨并没有这繁华,由于地处东北的东北,加上严苛的气候环境,是传统意义上的化外之地,只有以捕鱼为生的女真族生活在这里。

哈尔滨位于黑龙江母亲河松花江的两岸,是一座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城墙的城市,并且它地处三江平原西缘,与松花江呼兰河、拉林河三水交汇相邻,是绝对的水陆交通要塞。

△图片来源:哈尔滨党史纪念馆

这里也是金、清两代王朝的发祥地,金朝第一座都城就坐落在哈尔滨阿城,清王朝开山肇祖猛哥帖木耳则出生在哈尔滨的依兰县,哈尔滨因此被誉为“一国两朝”发祥地。

19世纪末,随着中东铁路第一根枕木的落下,这个曾经的小渔村开始发展变化,成为了少有的,先有铁路、后建城的城市,又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

△一艘小船从中东铁路桥下通过。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全年365天,哈尔滨四季分明,夏天从不会热的让人焦躁,但大部分时间都是漫长寒冷的冬季,温度多在零下20度以下,是名副其实的冰城。

归根结底,哈尔滨地处松辽平原区的松花江中游地区,是欧亚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受蒙古-西伯利亚高压的影响,西北季风通过广袤的松嫩平原,形成了令人瑟瑟发抖的寒流。

尤其冬季,越靠近松花江边,城 温度越低。大江被冻得相当结实,成了冰河大道,行人在冰面上畅行无阻,络绎不绝。雪花飘落在江面上,成了润滑剂,呲溜起来别提多爽了。

△松花江上玩冰块的小孩

面对如此得天独厚的资源,哈尔滨人自然不会辜负大自然的馈赠,松花江上的冰层会被切成数百公斤的大方块,利用电锯和铲子变成冰雕

也由此催生了中国传统三行(即木工、木头、木匠)之外的全新行业,那就是采冰人。每天采冰人都要工作十几个小时,这些壮汉通常特别能吃苦耐劳,还具备独有的防危险技术。

▲采冰人们常常会使用冰锯、冰镐等传统采冰工具先凿开冰面。PIC/纪录片《大地情书》

大冰块在巧夺天工的手艺下,成了一座座栩栩如生的冰雕,也被打造成一个让人神往的“冰雪大世界”。

△来源:新华网《这就是哈尔滨》

冬季,到哈尔滨,如果没有好好欣赏过冰雕,玩过雪,那么就是白来一趟。大概很少有一个地方能让雪和冰的美发挥到极致。偏偏哈尔滨做到了。

哈尔滨的大街上,漂亮的冰雕随处可见,非常具有特色。尤其中央大街,从街头到街尾,形色各异的冰雕,让哈尔滨变成了浪漫“小巴黎”。

当雪花簌簌落下,人漫步在冰雪铺就的街道上,心中忍不住感慨,冬天真好。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则聚集了冰雕雪雕的精华。

白天,一座座冰雕在暖洋洋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亮,美轮美奂,让人感觉放佛正亲历冰雪奇缘。

夜晚,五光十色的灯反射在冰晶上,璀璨夺目,挪不开眼,绚丽的色彩又把哈尔滨装饰成迪士尼乐园

当灿烂的光照打在冰雕建筑上,很难有人不会爱上它们。南方人膜拜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下,北方人则不自觉找寻自己记忆中的童年。

同样的冰雪,不一样的心情。难怪有人感慨,这里藏着雪所有的秘密,那些线条、纹理、造型,乃至温度、气味、触感,全在其间。

虽然这份美并不持久,却保存了所有的想象力。

哈尔滨的冰雪当然不仅仅限于观赏,也承载了许多人的兴趣所在。冰雪大世界几百米的大滑梯,足以感受到另类速度与激情。

泼水成冰简单却好玩,拿一杯热水奋力泼向空中,水蒸气遇冷能够迅速凝 成冰晶,刹那间如炸开的烟花,绚烂程度让人惊叹,绝对是真正的雪色浪漫。

滑雪也是百试不厌的项目。

哈尔滨滑雪场的雪道种类特别丰富,不仅有气势毫不逊色瑞士的专业滑雪场,也有让新手体验滑雪乐趣的魔毯区,还有很多好玩刺激的雪地运动项目,是个不折不扣的滑雪天堂。

全方位的设施和服务,吃喝玩乐一应俱全,真的可以尽情放飞自我,感受滑雪的快感。倘若在滑雪场上不小心摔上几次,也是痛并快乐着。

有些冰雪是热闹绚丽的,有些冰雪却是宁静唯美的。

冬天的夜晚,因为雪,似乎来得都早些。下雪的时候,忍不住伸出手去接,看着雪花在手心一点点消失,只剩下让人铭记的凉。

往往,一夜白雪过后,整个城市就成了白色世界。这时,大片的雪包围着树木、街道和路灯,很多地方都没人经过,就这样一场场积雪过后,等着春天来融化。

哈尔滨是最靠近俄罗斯的省会城市,东、北和西边都紧邻着俄罗斯边界。难免,哈尔滨处处留有俄罗斯的痕迹。

圣·索菲亚大教堂已经有100多年历史,是哈尔滨的地标建筑。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修建中东铁路时,直接修建了一座随军教堂,这便是索菲亚大教堂的前身。

Anewday

同年,俄国茶商赤斯嘉科夫出钱,在随军教堂的基础上重新修建了一个全木结构的教堂,四年后,为了让教堂更坚固些,又在木墙外面砌了一层砖墙,形成了砖木结构式教堂。

1923年,索菲亚大教堂再一次重建,也就是我们现在观赏的模样。这一次由俄国建筑师科亚西科夫设计,历时九年建造,整体富丽堂皇,宏伟壮观,曾经是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现如今,则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拜占庭式建筑。

教堂的钟楼里有7座铜铸制的乐钟,代表着7个音符,正午时分,训练有素的敲钟人手脚并用,敲打出震人心弦的音乐。每一声钟鸣,悠扬、悦耳,心灵的烦心事也跟着一起击碎。

白天,络绎不绝的游客在这里打卡,一对对新婚夫妇最爱在教堂前的音乐喷泉留下他们一生最美的画面。

夜晚,暮色来临,彩色玻璃晕染出迷离的光线。一幅幅圣母升天、耶稣、若瑟的画像似乎焕发了新活力,神圣的氛围,让人更加笃定信仰是有力量的,无论信什么。

中央大街上,俄式风格的建筑更是不胜枚举。古希腊式、哥特式、拜占庭式、巴洛克式建筑……让人仿佛置身于建筑 的课堂中,增加不少见识。

在哈尔滨街头,俄罗斯风情小店也特别多,童年最爱玩的套娃,好吃的巧克力糖,俄罗斯制造的望远镜,应有尽有。来到哈尔滨,不经意间,真的是以为出了一趟国。

在哈尔滨漫长的冬季中,少不了食物给予的力量。

中央大街上的马迭尔冷饮,是哈尔滨的特色之一。1906年,俄籍犹太人开斯普在哈尔滨创建了马迭尔冰棍,名字之后从一直沿用到现在都没更改过。

马迭尔冰棍因为甜而不腻,冰中带香而备受欢迎,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冻掉下巴的三九天,马迭尔冰棍摊位前永远排着长长的队伍。虽然没有华美的外包装,但在冬天的大道上吃马迭尔冰棍,绝对是最过瘾的体验。

像这样的混血美食,在哈尔滨一带,比比皆是。豪横的大列巴,清甜的格瓦斯,鲜香的罐牛、罐羊和罐虾、承载哈市人乡愁的红肠……俄式美食漂洋过海来到哈尔滨后,摇身一变,更加接地气,也形成了别具一格的 “东北俄式风味”。

地道的东北美食,哈尔滨也不缺。锅包肉,东北到处都能吃到,却各地做法不同。

哈尔滨的锅包肉,选取新鲜的肉里脊切成切成薄厚适中的片,在油锅翻炸两遍,用米醋糖调成的糖醋汁勾芡。简单颠勺后就可以出锅,一口咬下去,酥脆鲜嫩,让人吃了还想吃。

靠着松花江,哈尔滨人自然也少不了吃鱼的心得,得莫利鱼炖鱼就是非常普遍的吃法。在哈尔滨郊区方正县伊汉通乡得莫利村,北靠松花江,村民世代以捕鱼为生。

距今一百多年前,村里的一对老夫妇开了一间小饭馆来养家糊口。他们把当地的活鲤鱼和豆腐、宽粉条子炖在一起,取名为得莫利鱼炖鱼。因为味道鲜美,汤汁浓厚,使得生意非常火爆,菜的做法也不胫而走,当成了哈尔滨当地的名菜。

熏大马哈鱼则是起源于哈尔滨阿城的名菜。大马哈鱼的名字还有个历史典故。

相传在乾隆年间,黑龙江和乌苏江都是中国的内河,百姓生活的非常富足。没想到,俄国沙皇派兵过来攻打这里,枪杀中国百姓,抢夺财物,使得民不聊生。

乾隆知道后,就派大军过来援救,可虽然兵马过来了,粮草却因为路途遥远,加上这里人烟稀少,四处都是高山,被耽搁在了半路上。没有粮食,军队寸步难行,全军上下十分危急。

于是,带队的将军就急中生智,就地取材,让士兵下江捕鱼。

没想到,真的补到一种大鱼。战马吃后,都高兴的直叫唤,和人哈哈大笑一样,因此被取名为大马哈鱼。

豪爽直接,是许多人对哈尔滨人最深刻的印象,然而风风火火的外表下,音乐的艺术浸透在哈尔滨人的每一个细胞里。这里被联合国授予的“音乐之都”。

转眼间,又是一年冬天,此时,来哈尔滨,正好。

Hash:550e12a8c58df3b8c965d08351674137f4f3550d

声明:此文由 意象中国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