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西师家沟“:天下第一村”奉上文旅大餐
在距山西省汾西县城5公里左右的僧念镇境内,有一处可与名扬三晋的王家大院、乔家大院相媲美的晋商民俗建筑群,这片依山而建的建筑群在清代就享有“天下第一村”的美誉,这就是师家沟。这座有着三百余年历史的神秘古村落,在当前山西省经济转型发展大力扶植文旅产业的机遇中脱颖而出,进入到更多人的视野中。
5月1日-5月4日期间,以“天下第一村、古韵师家沟”为主题的“五一”传统文化展演活动在汾西县清代民居师家沟村火热进行,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文化展演深挖景区文化内涵,推动文旅融合,让这座黄土高台上的古村落焕发出新的生机。
打造文旅品牌古韵师家沟焕发新生机
锣鼓声声,欢歌阵阵。5月1日,汾西县清代民居师家沟村内热闹非凡,以“天下第一村、古韵师家沟”为主题的“五一”传统文化展演活动在这里正式拉开帷幕,精彩的文化节目表演赢得游客阵阵掌声。汾西县政协主席乔建平,汾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赵志红,汾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武耀忠,汾西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乔旭兵,汾西县政府副县长王红林,汾西县政协副主席侯建忠、鱼晶明参加启动仪式。“请各位嘉宾深入汾西秀美山川,饱览汾西名胜古迹,博采汾西人文精华,宣传汾西,支持汾西,关注汾西,携手共建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汾西!”启动仪式上,汾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赵志红向四方游客发出诚挚邀请,他介绍道,汾西历史悠久,姑射峙于西,汾流环于东,于北齐置县,至今已有1400多年;汾西是革命老区,先后涌现出邢士贞、李妙斋、贾长明等一批英雄传奇人物,是电视剧《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的发源地;汾西交通便利,10分钟上高速,半小时坐动车,一小时坐飞机;汾西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代民居师家沟,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姑射山原始森林,有楼中楼之称的汾西古楼,有刘家庄二十闾革命活动旧址,有名扬全国的高产沟坝地。“悠久而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富有时代特征的汾西精神交相辉映,向世人展示了一个独具魅力的‘凤栖’宝地。”
汾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目前全县上下正聚焦脱贫摘帽总目标,办好安全稳定、“三垣一城”城市建设、工业项目和重点工程建设三件大事,发展肉鸡养殖、核桃经济林、文化旅游三大产业。赵志红表示,近几年,汾西县把文旅融合发展放在主导地位,狠抓生态产业,擦亮旅游名片,大创文化品牌,努力使文化扶贫、旅游扶贫成为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金字招牌”。举办此次活动,是汾西县贯彻落实省市文旅发展会议精神,积极推进汾西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的具体行动,为弘扬汾西传统文化,提升师家沟景区知名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汾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武耀忠介绍道,本次活动中,游客们可以免费畅游景区,领略师家沟清代民居的建筑文化,同时,活动设有美食广场,土特产品一条街,还有书画陈展,国学传统礼仪展示,以及师氏传统风俗“抛绣球”选婿展演,锣鼓、戏曲等节目展示。喧天锣鼓间,曾经上演过晋商辉煌与传奇的古村落又一次焕发出新的生机。
古老窑洞民居完整风貌展现独特文化
师家沟清代民居,始建于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相传是一家姓师的四个兄弟在当官期间发财后开始创建,之后通过几代的修筑和扩张,历经两百多年建成了占地面积五万多平方米的密集的、以家族为群体的占地广阔的豪宅大院。其三面环山,南面临河,避风向阳。放眼望去,整个建筑群与山势自然衔接,交融一体,层楼叠院,鳞次栉比,洋溢着黄土高原的阳刚之气,是耕读文明的窑居典范。在电影《1942》中,师家沟的清代民居以独有的建筑风格和完整的原始风貌,被导演冯小刚选为电影的主要取景地之一。这几年,随着景区的原生态面貌不断被修复,师家沟独有的文化价值也被充分挖掘,师家沟民居也因此进入了更多人的视野。
步入师家沟,一块五堂闹春浮雕影壁真实再现了师家家族鼎盛时期的繁荣景象。影壁上有舞狮子的、有耍龙灯的、有驶旱船的、有踩高跷的,还有一些沿街叫卖的小贩,共有108个人物组成,影壁的两头有两棵柿子树,每棵柿子树上各结了108个柿子,更令人称奇的是,这个影壁由108块方砖组成。“108”这个数字,在师家大院里有着特殊的含义,在师家沟古建筑群中,有108个门洞,108种木质窗棂,108块门联牌匾……每一处都匠心独运,立意动人,彰显出大院主人的思想境界和文化品位,比如:主建筑内有窑洞258孔、房屋108间,据说,每个房间是与108星宿对应,蕴含“天人合一”的绝妙意味;窗棂中的“寿”字图案,多达108种,据说一是表示师家的108种生意,一是表示山西的108个县。
信步师家沟,很快就被古人巧妙的设计所折服。村内有一条用长方形石条铺成的长达1500余米的人行道,连接村内的大多数主要建筑,且处处与排水道接通,以方便雨水顺利排出,所以当地就有了“下雨半月不湿鞋”的说法。“北观乔家堡,南游师家沟”这是清末游人对师家沟民居的赞赏,说明当时的汾西师家与祁县乔家一样辉煌。但是与乔家大院不同的是,师家沟村依靠黄土高原的山坡沟地形态,顺势构思,气势雄峻,在已知的北方与山西民居中,是稀世的经典版本。大院综合山区地形和窑洞式建筑而建,出现了一些二层、三层多进四合院和三合院,从而解决了地形对扩建宅院的限制,同时,大院也不同于其他明清官商常用的城堡式民居,它采用的是分散式的独立布局,独立宅院有着相对的私密性。院落门前以巷道相连,狭长巷道采用传统的月洞门分隔空间,院与院之间又巧妙相通,或走暗道,或出偏门,或上楼门与其他院落相互联系,可谓是“走进一家院便串全村门”。整个村落既有水平方向的空间穿插,又有垂直方向的空间渗透,充分体现出丘陵沟壑区依山就势、窑上登楼的特点,又融入平原地带多进四合院的空间布局。放眼望去,整个建筑群与山势自然衔接,交融一体,层楼叠院,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它所具有的独特的空间处理、地形利用、窑洞民居、建筑装饰、雕刻书法等风格,在许多晋商豪宅大院中也鲜有发现。历经200多年风雨洗礼,依然保存原有风貌。2006年师家沟清代民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被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据说,师家沟还曾被国际古建筑学术界认定为山区空间扩张利用建筑体“天下第一村”。
近年来,汾西县政府和文物部门非常重视师家沟的保护和修缮工作,这座历经百年磨砺的传统村落,载着师家大院韵味十足的故事,正在以一个崭新的面貌,被越来越多人所熟知。
奉上文旅大餐古老村落游客爆棚成网红
五月槐花飘香,在通往师家沟的路上,一树树绽放的槐花热情欢迎八方游客的到来,以“天下第一村、古韵师家沟”为主题的“五一”传统文化展演活动让师家沟这个古老村落在“五一”期间成为“网红”,积淀百年的师家大院、精彩绝伦的文艺表演、传统特色的民俗展演以及时尚好玩的游乐设施,让师家沟游人爆棚。听,师家沟威风锣鼓以激情的鼓点,以恢弘的气势,以铿锵的节奏和昂扬的豪情,击出师家沟人民勤劳勇敢,善良朴实的个性,奏出汾西人民一往无前,奋发图强的傲骨雄风,象征着汾西的经济社会发展势不可挡;看,舞狮表演队以扑、跌、翻、跳跃、擦痒等动作,生动演绎出小狮、大狮戏耍之乐,尽显天伦,展现了师家沟人民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奋力拼搏的豪迈情怀;瞧,师家沟村民们自编自演的广场舞,舞出了健康活力,舞出了自信魅力,小小的广场舞不仅改变着村民们的生活方式,也提振着群众的精气神儿,他们怀着对师家沟文化的传承,对师家沟繁荣发展的向往,带着对中国梦、家乡梦的美好祝福,舞出了师家沟人民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四天的文化展演中,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师氏传统风俗《抛绣球选婿》的实景演出,每天两场的演出,几乎场场爆满。抛绣球是中国民间传统习俗,在古代,当家中的女儿到了婚配之年,就用抛绣球来传情达意,良辰吉日这天,青年才俊们聚集在绣楼之下,未出阁的姑娘在楼上向外抛出绣球,谁得到了绣球,谁就会成为姑娘的夫婿,颇具民族性、趣味性。师家沟《抛绣球选婿》的风俗表演取自于霍州市许村的朱家迎娶师家沟师家小姐的传说,游客跟随演员和场景移步换景,在师家大院雕梁画栋间感受流传百年的浪漫传说,仿佛穿越,如梦如幻。
传统风俗表演、古香古色的书画展、古风十足的国学礼仪展示,以及颇具当地特色的艺术表演,将师家大院凝聚百年的典雅和繁华完美演绎。除此之外,具有汾西特色的小吃、青春107七彩滑道、碰碰车、网红桥、茶杯转转乐、沙滩卡丁车等娱乐项目,为古老的村落增添了几分时尚气息。数据显示,5月1日启动当天,网络直播观看人数达11万余人次。
Hash:cf4ccd9f5d777f7be4c516a2ce3fdd65e30b8feb
声明:此文由 临汾金融圈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