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襄汾就吃丁村家宴八大碗

相传八仙过海惹怒龙王,久战难胜,劳累疲惫,退踞海滩稍憩,颇觉腹中空空,饥饿难忍,便分头寻食充饥,哪知一眼望去的海滩薄地,荒无人烟。除曹国舅一人未回其余个个扫兴而归。

曹国舅一人不辞劳苦,腾云驾雾,行至内地,一股奇香扑鼻,不觉垂诞三尺,立即寻香进入凡间一庄上,乔装农家村夫在庄主宅院窥视,只见四方桌上八人围座、猜拳行令畅怀痛饮诱人的菜肴一个接一个地上。

国舅寻思道:我原乃朝廷国舅,宫廷菜肴我享用得发腻,农家菜肴我未曾见过,何不先让我大饱口福,忽想众仙友腹空我不可独享,

继而采带了七样菜肴,又想起仙姑不食荤,所以又为其独带了—素菜—青菜豆腐,计八大碗并留言:国舅为众仙借菜八碗,日后定当图报。

八仙狼吞虎咽更觉奇香无比,酒足饭饱之后精神倍增,再战龙王大获全胜。

以后人们为讨吉庆改方桌为八仙桌、坐八客、食八菜(八冷碟、八大碗菜)一直流传到今。

八大碗”,就是大碗三黄鸡、大碗黄鱼、大碗肘子、大碗丸子、大碗米粉肉、大碗扣肉、大碗松肉,还有大碗排骨。老北京“八大碗”在老北京百姓生活中,是少不了的美食。生诞寿辰、婚丧嫁娶、孩子满月等日子都少不了它。

解放前不像现在有这么多饭店、饭馆,平民百姓又大多都比较穷,遇到红白喜事都是在家里、村里支起大棚来招待亲朋好友。所以那个年代,把做这种饮食行当的厨师叫“跑大棚的”。

通常筵席桌上有“四干”、“四冷”、“四热”、“八碟”、“八碗”等。以后,饭馆的菜品逐渐演变成“四冷”或“六冷”,八道热菜、十道热菜、十二道热菜。为了美观,把碗盛改成了碟盛。老北京“八大碗”虽流行在民间,但也曾是皇宫里的美味佳肴。

据传说慈禧太后逃难时路上遇到百姓家办喜事,尝到了民间的“八大碗”。回京后,就叫御膳房照民间的做法烹制,宴请文武。

Hash:2e2444a89bfdc9c7c45416f7b5bf8f2870e87c4d

声明:此文由 临汾市旅游局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