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县东乡的传统美食
胡 相
我的祖籍故乡在泾县东乡黄子山西麓溪头界桥胡村(即西阳乡石柜行政村)。抗日战争我十岁时随家人逃难寄居于黄田村笃诚堂(洋船屋),1945—1946年曾小住于榔桥河镇西的五甲桥及双河的塘头街系马皖(芝麻园),后在马渡桥教书一年,至1947年7月离开,计生活了十年之久。1959年—1987年我在泾县工作,又在百元、包合等地蹲点。1987年退休后虽不再去故乡,但故乡那使我留连忘返的风景、浓厚淳朴的乡情、余味无穷的美食都时时勾起我无尽的思乡情怀。
泾县山区盛产茶叶,涌溪坑、石井坑等大小山坑的悬崖峭壁中产高山野茶或栽培人工茶,泾县人家备茶待客和自饮。尤其是老年人讲究清早起来用紫铜炊壶、木柴烧山泉水泡宜兴壶里的茶,取出“四镶碟”(四个圆瓷碟子有子母口相套,上有铜钮盖,不用时四碟相套加盖)装的几味茶料佐饮,于是慢嗓细嚼静享其乐,因而家居中就很讲究制作四季佐饮的茶料。虽品物相同,但因各家制作技艺不同而风味各殊,有不少茶料都是市上无售的泾县民间特制品,在此略写一二。
火姜豆豉
东乡一带民家善于制作火姜豆豉,这是结合自家产的酱而做的美食。
过去山乡由于交通不便,农家多自制一年所需的酱作为烹调佐料,省得到远远的市镇购买。同时自制的酱也比较卫生。制酱时间较长,约需三个月,作法有讲究。制酱的原料有黄豆、蚕豆、小麦。若做火姜豆豉,就要用全黄豆作酱。夏初霉季时,拣去黄豆里的杂质,淘洗浸泡发涨,沥水后入大锅文火烀熟。舀出后摊在竹匾内,砍黄荆条盖上,放在不通风处,要防止老鼠的破坏。等待发酵上霉。以黄霉为佳,淡绿色霉也可。霉透后晒干,放入敞口大钵的令盐开水里置于露天处。此时正值伏天,可日晒夜露,要防雨。每天早上搅拌一次,用竹篾片或是牛筋骨制作的搅拌器。如此露露热凉,酱也逐渐变成褐色。
酱做好时正好是姜上市时,把姜刮皮洗净切成细粒加入酱豆豉中拌匀,再用筛子夹起放在粗筛上摊开,下置炭火烘烤,干后贮入瓷罐,这是农村吃点心时方便的佐菜,如泡发米、泡锅粑,也是上山劳作、旅途吃干粮时用来下饭的美味,既开胃暖胃又促进食欲。它的好处表现在耐贮存好携带,也可用来馈赠亲友。
馓 子
在黄田村一带民间农历五月端午 ,当小麦菜籽收获后,时兴把新菜籽挑到油坊换油,新麦去面坊换粉,自家制作油炸馓子,既馈赠亲友又自家吃,是庆贺午季丰收的习俗食品。
馓子的做法是以水和面,每十斤面粉加盐三两,油三斤半,有的不用盐改用糖,并掺一点芝麻,面要和成半软半硬,先搓成粗条,再搓成一公分直径的细条绕在两根一尺多长的箬叶秆上,待香油熬热(不要太热)把秆上的面条向两侧拉长,再8字形对绕几周轻轻放入油中炸,抽出箬秆用长筷子不断翻动馓子,不一会馓子浮起拣出沥油,待冷后即可移置洋铁瓶里保存,不使吸潮而疲软。
馓子金黄色,两头平,中部馓丝绞绕不散,饮早地扳下一根(每根仅0.2公分直径)细嚼,其味香而松脆,食后难忘。抗日战争时黄田村元吉杂货店到季节还批量生产出售。比较有名的制作馓子的还有包合。
火烘肉
泾县东乡一带办喜事必备的美味上等菜,也是酒席上最后的压轴菜,没有这道菜,不算是盛情待客的好酒席。
此菜顾名思义就是以火烘肉,民间制作此菜时很讲究,先将半腈半肥的连皮大块猪肉加盐、葱、姜煨得半烂,捞出沥出油水,切成7*4公分见方的大块,再用泾县家居必用的单柄侠底铣锅,把粗茶叶、米、黄豆放在平底中央,覆盖粗瓷菜碗,将肉块摆在铣锅周边,盖上黄泥陶锅盖,铫锅专门配用的,放在高炉上(泾县民间炊事用炉,前膛烧菜饭,火焰通过一孔至后膛用以温水)。以小火烧烤。锅中碗里的茶叶米豆被烤糊发出焦味烟气,从碗沿缝里逸出,使肉块受到烟熏。加之锅边的肉也受热淌油入碗下,也因烤炙而冒烟,把肉块熏成褐色。取出肉块待冷后切成厚0.8公分的长方片,于是肉色周边褐色,中间腈肥肉层相间透明,再将八大片肉铺放在已经焖熟的霉干菜(腌白菜煮熟晒干)的大盘里稍蒸,即可上席了。
火烘肉滑嫩不腻,味甚鲜美,且有特殊的焦糊香气,加之制作不易,因而被民间视为宴客之上品。由于一口铫锅所烘肉块有限,故办酒席时要备用好几口锅,且使精于此道者专门伺察火候,这就是特技一绝了。
在泾县的一些大山坑里,如东乡黄田村的石井坑,西北乡包村的乌龙墈,在溪间石罅中栖息着一种罕见的大型蛙,黄田人叫它石鸡。它比癞蛤蟆大些,肥硕粗壮有力,皮褐红色有疣,腹乳白,眼映红晕,只生活于大山溪涧,产卵于山溪岸边石鎼水洞中,孵化及生长较慢。石鸡以山间昆虫与小动物为食,食量颇大,故而肉质细嫩,味道鲜美。
因此蛙昼伏夜出,散栖于深涧边,也有群居于岩洞的,大热天整夜活动。点亮构明照寻,它见亮不逃,伏在石上不动而被捉。
烹制石鸡要先用菜刀切颈去头,用一截铁丝或竹枝在其喉管里捅一下,否则剥了皮仍会蹦跳。不能掼死,否则会把胆震破而使肉有苦味。剥皮去内脏洗净,剪去趾爪,至炖罐中文火清炖,最后放点盐,不加其它任何佐料,以保持其原汤香气扑鼻无杂味。石鸡肉细嫩不腻,汤清味鲜,食之余味无穷。也可先以少量香油,淖锅炉炒,再加盐、酱油(或加辣椒、八角)文火焖烂。
石鸡居山阴寒冷地带,一年中只有三分之一的月份活动繁殖后代。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集解说它有清凉解毒和滋补之效。夏天食之可免生疮、痱,病后食之可促进康复,是稀少的山珍补品,其腹内油脂最富营养。
挂 面
泾县较大的村镇都有面坊,主要产品是手工挂面。面坊有个大口平底钵作和面之用。把脚踏振动箩筛筛出的面粉称量置于钵内,加入定量食盐和水,双手揣揉成团,再搓拉成粗条比筷子粗些,以8字来回绕在两根一尺多长的箬叶秆上,把其中一根插在面架上梁的小孔里。此木制面架高约2公尺,宽约2.5公尺,有两根立柱联着上下两根钻有一个个圆孔的木梁,柱下各有一横木支座。如此一列列插满后,再以双手据按几个排列面条下边的另一根箬叶秆,一次次向下拉到能插在下梁的小孔里,晾太阳晒干。下面垫一块布防止风吹面断落下。再一列列取下上下两根箬秆,把一束束拉得均匀细长的面条中间围一张红纸,轻轻盘放在大圆蓝里,这就是成品了。
拉的挂面在下开水锅时不用放盐,再打入鸡蛋稍煮即可捞起,滴上酱油、加入猪油、撒上葱花就可吃了。挂面滑软,鸡蛋柔嫩,是老人、小孩子、病人、孕妇的保健康复佳品,也是待客的美食和馈赠亲友的礼品。东乡一带不做米面,“送粥米”做寿,探视病人都用挂面作四样礼品之一。
做得好的挂面用头筛面粉,拉成的面细如线,白如棉,下锅不糊汤,究其原因是与水质有关。
挂面只能在秋后做,入夏后停作,因有盐份易吸潮霉变,故在秋天做时也盘在篮子里置于通风处。
红焖皮棍
泾县人豆腐是家常,但是要吃“皮棍”却甚为难得。
皮棍是豆腐店里的副产品,每作(一作豆腐用豆是定量的)豆腐的豆浆在大锅里煮开时(在下石膏点浆前)表面会凝一层膜,此膜是豆油与豆浆蛋白的凝结物,可用一根二尺多长的细竹条轻轻顺着锅底插入豆皮下再轻轻挑起,两个半张豆皮就相粘合,再把竹条一端横插在锅边墙缝或小洞里,待其晾干撕下半圆形的豆腐皮对折穿起,一扎扎零卖。每锅豆浆可挑揭3—4张豆腐皮。如此日积月累,那光挑揭豆腐皮的竹条上就裹上一层厚约一公分的豆腐皮,这就成了皮棍。
由于每锅豆浆不能多揭豆皮,故而皮棍产量就很少了,需要预订。皮棍之价当然比豆腐皮贵很多,红焖作菜待客算是一味稀菜。
制菜前先把皮棍一寸一截 切断,放在清水中发开,切开人侧抽出细竹梗梗(芯子)撕成一卷卷的多片,把半腈半肥的猪肉切3公分见方下锅煸,加入酱油、盐和水辣椒炒上色,再把皮棍卷铺在肉上,有的加几片玉兰皮(干笋片)或笋衣(嫩笋壳皮)加水浸没,散几瓣八角,文火焖一会再用锅铲炒拌一下,焖至水干就可上桌。
红焖皮棍味鲜异常,滑韧爽口,皮棍卷还可切丝加酱麻油糖醋凉拌,或加点肉丝小炒,但都没有红焖的味道鲜美。
树籽豆腐
树籽豆腐,山区民家的特产。它取名为“豆腐”是取其形,并非是豆制品,而是由两种树籽做成:一是槠树的果实,又叫乌栗子,做成的叫做“乌籽豆腐”,色灰褐;一种是用槲栎,又名青枫栗的果实做成叫做“橡栗子豆腐”,色棕黄,还有一种白栗棵上结的也是可做豆腐,味道是一样的,统称为“树籽豆腐”。
槠栗是常绿乔木,其果小而椭圆,槲栗是落叶乔木,其果实长于槠栗一倍,有品种结果大如锥栗,都是在深秋时果实由绿变黄而成熟被风吹落,拣回摊晒开裂,用板压搓剥去外壳,置缸中浸泡,两至五天换一次水,因富含鞣酸,必须浸换几十次水,直到换水后不发黄色了,才取出淘洗沥水,放在手碓里舂碎,和水后一瓢瓢舀入石磨里夹水磨成糊,再装入布袋入半缸水中揉洗,使其淀粉沥出,除去其渣(晒干后可当炭烧),加水入缸搅拌沉淀一夜。
第二天倒去上面析出的黄水,将沉淀的粉浆取出置大锅里加水小火烧煮成稠状,舀入洒了清水的木盆里待冷凝成大块,再切成八公分见方的小块,放在水缸中清水浸泡。以后常换水去其黄色的涩水,这样制成的豆腐可以现捞现炒食,也可在大冷天捞出做冻豆腐,严寒使其中水分析出成冰,经晒后冰融化,豆腐块就裂成一片片,再晒干贮存,随时可取出水浸软再炒食,这还是治夏季腹泻的土方良药。因其虽经多次浸泡换水,仍含有鞣酸(单宁),可以止泻。有的人家把沉淀的栗粉晒干储存,吃时用冷水化成稀糊,再往开水锅里边倒边搅成熟糊,舀放盆里就凝成豆腐,但粉中的土涩味仍然存在。
树籽豆腐可炒食。将豆腐切片,下油锅煸炒,加盐、青葱、蒜叶、水辣椒,翻炒片刻即右盛碗。夏季也可加盐、油、醋、蒜子(拍碎)、水辣椒凉拌。树籽豆腐爽滑可口,有种特殊的清香,是佐食的好菜,尤其是凉拌,更是下酒的佳肴。
Hash:69d4bf06a2b53ac5207ee75a1b84b6b58a26f263
声明:此文由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