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马克思主义法学在中国的启蒙阵地
“中国共产党人法治初心”系列报道(七)
文 | 法治周末记者 戴蕾蕾 张贵志
发自上海
责任编辑 | 张贵志
这里,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新青年》编辑部,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在这里出版刊物,翻译马克思主义著作,推动马克思主义向全国传播。
这里,是第一个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诞生地,在此提出了“按照共产主义者的理想,创造一个新社会”的革命目标,推动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
这里,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孵化地,为党储备了年轻有为的后备力量。
这里,更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发起地。
这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酝酿建立的过程,既是《新青年》杂志办刊地,也是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中共中央局办公地。
“1920年,节奏非常快,关于成立中国共产党的孕育、筹备工作,几乎都在这栋楼内发生。”上海市黄浦区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张健表示。
杭州师范大学沈钧儒法学院院长、华东政法大学教授郝铁川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如果要了解中国共产党法治思想的演进,一定要去了解《新青年》杂志。
革命火种
从上海市黄浦区雁荡路路口沿着高大茂盛的梧桐树道往西走约一百米,穿过一个个风格迥异的小店橱窗,就到了南昌路100弄。
再往里走,老式里弄的烟火气扑面而来,而就在法治周末记者移步抬头的瞬间,一块“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新青年》编辑部)旧址”的铭牌赫然映入眼帘,这里就是南昌路100弄2号。
这是一幢砖木结构两层楼的旧式石库门里弄,一正一厢,坐北朝南,独门独户,建筑面积约168平方米。
从这里出发不出几分钟,就能到达新渔阳里,翻过几条街,又是中共一大会址,这是早年上海进步青年最活跃的活动半径。
1920年初,《新青年》编辑部随同陈独秀来沪迁入渔阳里2号(今南昌路100弄2号)。
《新青年》杂志,是一本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它的创刊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党史专家、原中央文献研究室副秘书长、电视剧《觉醒年代》编剧龙平平公开表示:“没有《新青年》,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几乎所有早期的共产党人,都是因为《新青年》最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它是一盏明灯,它是一面旗帜,它把中国最进步的人士给点亮了。”
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为1920年5月1日出版的《新青年》 “劳动节纪念号”题词“劳工神圣”。
1920年5月1日,《新青年》第七卷第六号出版“劳动节纪念号”,400页的厚厚专刊封面是罗丹的名画《劳工神圣》,中国近代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为之题词“天下为公”,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在扉页上题词 “劳工神圣”,中国马克思主义法学开拓者之一的李大钊在上面发表了《“五一”运动史》,陈独秀发表了《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这些推进工人运动、维护工人权益的文章在读者中引起较大轰动。
李大钊在《“五一”运动史》这篇文章中介绍了国际劳动节的由来及欧美工人为实现八小时工作制的斗争史,并希望中国工人也把“五一”看成是一个觉醒的日子。文中说:“大凡一个纪念日,是吉祥的日子,也是痛苦的日子,因为可纪念的胜利,都是从奋斗中悲剧中得来的。”
这一年的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九江、唐山等各工业城市的工人群众浩浩荡荡地走上街头,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
1920年5月1日,《新青年》出版的400页厚厚的专刊“劳动节纪念号”。
就这样, 李大钊在党成立前后, 利用节日纪念等形式, 在工人群众中做了大量的工作, 积极利用纪念活动启发工人阶级的觉悟, 推进了工人运动和其他革命运动的发展。
解放军后勤学院教授邵维正表示,第一个劳动节,实际上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工人阶级争取解放的思想,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它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重要基础”
也就是在这一年(1920年)的5月,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在此成立,吸引了彼时一大批有共产主义觉悟和信仰的年轻人加入。
1920年6月27日,“夜,望道叫我明天送他所译的《共产党宣言》到独秀家去。”6月28日,“九点到独秀家,将望道译的《共产党宣言》交给他,我们说些译书的事。” 同年8月,《共产党宣言》首部中文全译本正式出版发行。
——上述记录,出自《俞秀松日记》。
中共上海发起组的成员,中共最早的党员之一俞秀松在日记中提到的“独秀家”,就是现在的南昌路100弄2号《新青年》编辑部旧址所在地。而陈望道先生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也正是在此处出版的。
早期的《共产党宣言》译本。
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李龙在其《<共产党宣言>中的法律思想》一文中指出,《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其中蕴含的法律思想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成熟。作为历史唯物主义法学的系统的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揭示与论证了法的本质,提出并论证了无产阶级民主与法的关系,指出了无产阶级运用资产阶级法律进行合法阶级斗争的道路,展现出先进的人权思想观念。
1920年8月,中国共产党发起组在此正式成立,成为当时国内最早成立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发起组在这里提出了“按照共产主义者的理想,创造一个新社会”的革命目标,推动了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事实上,共产党发起组的工作覆盖不仅仅局限在上海区域,在其推动下,全国各地纷纷成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而发起组则派人指导,在全国各地做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工作。
当时,《新青年》编辑部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孵化地,为党储备了一批年轻有为的后备力量。
从1920年9月1日出版的《新青年》第八卷第一号起,《新青年》就已经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1920年下半年到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新青年》刊登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和中国工人运动的文章多达130多篇,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阵地。
“这些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重要基础。”张健介绍说。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中心
1921年6月初,经陈独秀、李大钊书信商议决定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中共一大)。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新青年》编辑部作为中共中央局机关,成为了当时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中心。直至1922年9月,陈独秀搬离此处。
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工作部在这里办公。
李龙在《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百年历史回顾与时代展望》一文中,将1921年—1927年称为马克思主义法学在中国的启蒙阶段。
他在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马克思主义法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应用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将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开启了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1921年9月,陈独秀由广州回到上海,主持中共中央工作,《新青年》再次迁回上海。10月4日下午,法租界巡捕房查抄《新青年》编辑部,陈独秀等人惨遭拘押,经马林、孙中山等营救后被保释。经此,《新青年》一度停顿。
随着新文化统一战线的逐步分化,《新青年》杂志于1922年7月休刊,1923年6月恢复出版并改为季刊,成为中共中央正式理论性机关刊物。
1925年4月起《新青年》出不定期刊,共出5期,1926年7月彻底停刊。后期的《新青年》介绍了大量马列主义著作和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经验。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齐鹏飞在《文物价值和史料价值俱珍的重要历史文献——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馆藏“陈独秀等致胡适信札”刍议》中提到;“《新青年》从一个综合性的同人文化杂志,嬗变为中共中央的一个理论性机关刊物,是新文化运动史、五四运动史、马克思主义传播史和中国共产党创建史上的一个颇耐人寻味的标志性事件。”
END
视觉编辑 | 王硕 朱雨晨
戳这里为我加颗小星星⭐️⭐️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贺麟哲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专家研讨会侧记
2021年9月2日,“贺麟哲学思想的当代价值专家研讨会”在贺麟先生的故乡——金堂县五凤镇热烈召开。近百名参会领导、专家及嘉宾齐聚贺麟故居纪念馆,共飨思想盛宴,尽展哲学魅力。
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成都市社科联主席 李后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编审胡学举,成都市社科院党组书记、院长姚凯,四川省社会科学学科带头人、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四川省社科院重点学科巴蜀文化学首席专家谭继和,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祈和辉,四川师范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蔡方鹿,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让新,四川师范大学文化教育高等研究院教授唐代兴,四川师范大学教授李北东,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文兴吾,四川省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曾敏,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邓真,四川省社科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哲学博士陈云等专家学者近百余人出席会议。 中共金堂县委书记钟静远、中共金堂县委宣传部长高齐强对本次活动高度重视,会前专程拜访了专家组全体成员,并对本次研讨会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 会议开幕式由贺麟故居负责人、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省社科院特约研究员贺杰主持。
本次会议的主题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贺麟哲学思想的当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在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两个结合”表述是思想和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时代中华民族在迎接“强起来”伟大飞跃进程中的又一次深刻觉醒,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伟大创造,为新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明了方向和路径,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出了要求和遵循,必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贡献磅礴强劲的思想伟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研讨会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编审胡学举主持,参会嘉宾代表、蓝海文旅集团董事长徐光致辞并祝大会圆满成功,金堂县政协副主席张立诚代表金堂县人民政府向参会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成都市社科联主席、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后强作主旨发言。他认为,贺麟的哲学思想和文化观,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一是关于中西方文化互鉴的观点对于推进“一带一路”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二是关于文化现代化的观点对于发展文创产业具有重要意义。三是关于知行合一的观点对于守正创新和改进学风具有重要启示,四是关于文化哲学的观点对于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具有很强的启迪意义。
成都市社科院党组书记、院长姚凯发言指出,“融合聚变才能获得强大生命力,本次研讨会的举办极富意义。”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邓真做总结发言。他表示,非常认同参加研讨会的各位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应努力把金堂中国哲学小镇打造成“两个结合”的一流研究基地;坚持以学术为核,搞好学术基地、文创基地、教育基地、传播基地建设,争取出一流人才、一流成果;努力办好家风学院、青年哲学论坛,培养更多优秀哲学家、社会科学专家。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李 众 钟华山 刁觉民 成都贺麟纪念馆
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 马克思主义
2019年7月10日至7月18日期间,西北政法大学卓越新闻传媒人才培养创新实践班的部分学生在新闻传播学院教师的带领下组成15人团队赴延安开展“陕公寻根——青年学子红色筑梦之旅”主题实践教学活动。在为期9天的行程中,同学们走访了多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及我校前身陕北公学与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旧址,深入考察了党在延安时期的新闻事业以及西北政法大学光荣革命传统与红色基因的传承,梳理了西北政法大学新闻教育的发展脉络。同学们在实践中加深了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了解,拓展所思,检验所学。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新闻传播教育在新时期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我校积极响应“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要求,于2019年3月创办了“卓越法新复合型人才培养创新实班”与“卓越新闻传媒人才培养创新实践班”。在新闻人才培养过程中,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联合培养、国际化课程、项目教学等方式将前沿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活动相结合,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培养造就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重中之重。本次活动作为卓越人才班暑期实践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参观考察、文献整理、调研活动与媒体产品制作等方式切实加深了同学们对国情社情与我国新闻舆论事业发展情况的了解。
图为学院师生在延安新闻纪念馆参观考察
在对全国唯一的新闻专题纪念馆——延安新闻纪念馆参观期间,同学们浏览了大量详实生动的图文史料,对延安时期的新华通讯社、党报事业、出版事业、人民广电事业发展情况以及杰出报人的事迹进行了系统了解。同学们表示,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是党新闻事业发展的根基,通过展览可以发现,即使在任务最艰巨的时期,延安各报刊种类也十分多样。这些内容贴合实际生活、形式丰富多样的报纸对革命事业的顺利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这让我们对党新闻事业发展的群众性原则有了更切实的体会。
图为学院师生在延安革命纪念馆考察调研
图为实践班学生拍摄素材
实践团队随后在枣园、王家坪、杨家岭革命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及四八烈士陵园等地进行了考察调研。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也围绕红色文化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问卷调查与针对性访谈,提升了创新实践能力。从长征的落脚点到解放战争的起点,各类珍贵的文献资料生动地再现了革命时期的人们的精神面貌,坚定了同学们传承和弘扬以延安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的信念。
图为学院师生与延安大学、浙江大学师生合影
高素质的新闻传播人才要想讲好中国故事,家国情怀不可或缺。这次暑期实践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现场教学、实践教学的尝试,正是瞄准这一点。在“寻根之路”上,探寻历史、传承精神;在社会 实践里,增强青年学子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专业实践 中,不断摸索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在延安大学校史馆参观结束后,实践团队与延安大学及浙江大学进行了关于卓越新闻人才培养目标及实现路径的座谈会。
图为学院师生在旬邑陕北公学旧址参观考察
行程的最后,实践团队来到了我校前身陕北公学在旬邑的旧址与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在高陵的旧址。同学们在参观拍摄的过程中,了解到在当时艰苦的办学条件下革命前辈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认识到培养拥有优良作风的、全身心为国家服务的人才对国家前途的重要意义,加深了对于新闻专业认同感及对学校学院历史的荣誉感,树立了成长成才的坚定信念。
转载自:今日号外
影响人物派编辑 杜澳 整理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