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马克思主义及中共监察工作先驱杨匏安旧居今日开放
4月30日下午,在广州市越秀区越华路116号的杨家祠,伴随着慷概激昂的《国际歌》:“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许瑞生郑重地将杨家祠——“传播马克思主义及中共监察工作先驱”杨匏安旧居的钥匙交给杨匏安的小儿子杨文伟手中,并由杨文伟先生开启大门,杨匏安旧居陈列馆正式对外开放,羊城广州又添一红色教育基地。
100年前,瞿秋白、杨匏安等人在此处教唱《国际歌》;100年后,杨家祠再度响起的慷概激昂的《国际歌》。
杨匏安作为“华南地区传播马克思主义第一人、以及中共监察工作先驱”,他的旧居杨家祠见证了红色革命记忆
很少人知道,在广州闹市区的越华路上藏着一座有着光荣历史的百年祠堂“杨家祠”,它走出华南首个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以及中共监察工作先驱——杨匏安先生。
杨家祠的红色记忆始于1918年。是年,杨匏安迁居到广州,在广州生活了10年,其中,和堂叔杨章甫一家人在杨家祠住了7年。刚到广州的时候,杨匏安在私立时敏中学任教,兼任《广东中华新报》记者。从1919年5月到同年12月底,杨匏安为《广东中华新报》写了近10万字介绍马克思主义以及社会主义的文章,成为“华南地区系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
由于广东最早的中共党组织成立时没有具体的活动地址,杨匏安和杨章甫都是广州的共产主义早期组织成立之后的第一批党员,所以杨家祠成为了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一个重要的红色活动据点,陈独秀、谭平山、周恩来、陈延年等众多革命人物都曾走进杨家祠。
1927年4月,杨匏安出席了在汉口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央监察委员、并任副主席,同年8月以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身份与王荷波一同出席“八七”会议,成为中共监察工作的先驱。
杨匏安旧居杨家祠成为广州红色教育基地
自2018年广东省政府决定正式启动广州杨家祠修缮工作以来,在各方的通力合作下,杨家祠得以重现于众。如今,杨匏安旧居已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杨匏安旧居陈列馆展览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革命先驱杨匏安”,介绍杨匏安在广州十年的经历;第二部分为“红色据点杨家祠”,讲述杨家祠作为红色据点所发挥的作用;第三部分为“群英荟萃管东渠”,介绍曾到杨家祠参与活动的党早期重要领导人的故事。陈列馆复原了杨匏安在阁楼书房挑灯撰写马克思主义以及社会主义文章的场景,人们可以利用VR技术观看杨家祠全景。开放后的杨家祠还展出了1925年中共中央发出的第62号通告内容。通告讲述了当时共产党员到广州报考黄埔军校要持介绍信先到杨家祠向杨匏安报到,然后由杨匏安推荐至黄埔军校。
杨匏安旧居陈列馆内景。
当谈及杨匏安时,90多岁的杨文伟先生深情地说:“我父亲对我最深的影响是对党的忠诚、对信仰的坚定。杨家祠不仅是我父亲的旧居,它更是早期共产党的红色活动据点,记录了共产党的发展史。杨匏安旧居陈列馆的开放,让更多的人参观、学习,我想能起到很好的启迪作用。”
杨匏安、阮啸仙等革命先烈后人参观杨匏安旧居陈列馆。
文化遗产是留住城市记忆的最核心部分,留住城市记忆,保护革命遗产文物,是一代人的担当和忠诚。杨匏安等革命先烈用自己的生命唤醒民众觉醒,追求真理、追求光明,谱写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通过恢复修缮陈列馆,缅怀瞿秋白、杨匏安、阮啸仙、杨殷等革命先驱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鼓励后人不忘过去,自强不息,依靠自己的英勇奋斗来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中国人民的幸福。
Hash:4142479123c11b7ca04ec7304a98970c88541796
声明:此文由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