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城的历史

导读:凉城的历史 一、凉城的历史 二、女娲庙的来历 三、历史问题帮忙 四、磁山遗址的磁山文化 五、二里头文化的性质及内容

一、凉城历史

凉城历史悠久,自古及今,历经沧桑。根据发掘的古遗迹考证,远在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繁衍。永兴梁、安家营、王墓山发现的古遗迹,经专家学者考证属于新石器的中期阶段(仰韶文化阶段),毛庆沟、老虎山、元子沟文化遗址是比较典型的中国北方新石器晚期时代(龙山文化阶段)。考证这些遗址出土的文物,生活在这里的祖先,在思想文化及劳动技能方面已达到了一定程度,特别是老虎山聚落址围墙的建筑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设围墙的遗址。由此可见当时人们已经有了一定防御敌人和野兽侵扰的能力,说明这一地区当时的发达状况。

本地居民基本来自走西口的山西移民,因此方言也和山西北部接近,属于晋语。

二、女娲庙的来历

河北省邯郸涉县唐王女娲庙,始建于北齐,也就是公元550年到公元577年,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是全国规模最大、肇建时间最早、影响地域最广的奉祀女娲的历史文化遗存,被誉为“华夏祖庙”。是全国五大祭祖圣地之一,是神话传说中女娲氏“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地方。

  娲皇宫旁边的北齐摩崖刻经群是娲皇古迹之精髓,共有6部,刻经面积165平方米,分5处刻于崖壁之上,共刻经文13.7万字,是我国现有摩崖刻经中时代最早、字数最多的一处。

  每年农历三月初一至三月十八,是祭祀女娲诞辰的日子。是时,不仅山西、河南山东河北等地的人前来朝拜,广东福建也有人前来寻根娲皇宫下汇聚了上万宾客,使祭祀活动成为一大盛景。2013年娲皇宫游客接待量171.4万,海外游客5.6万次。

三、历史问题帮忙

1。

有巢氏教人造房的传说。

2。旧石器时代:(有巢氏大约可能生活在冰河时代(第四纪大冰川时代)。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据我们的考察,有巢氏时代的原始人群并不是生存在这样的一个乐园;反之,而是生存在一个冰雪皑皑的蒙古高原之原野。” (参考百度百科:有巢氏)

按有巢氏的传说和冰河时代距今300万年~1万年前算,有巢氏估计是旧石器时代的中国人,大概处于原始

人类和早期智人之间。他们可能刚刚学会用工具,但是还不会熟练的使用火,甚至不会用火)

历史现象的话就是有巢氏教会了人类巢居。

3。至于考古学的发现我没找到这个楼主。

四、磁山遗址的磁山文化

中国华北地区的早期新石器文化。因首先在河北武安县磁山发现而命名。1933年首次发现于河北武安磁山的磁山文化大约出现在公元前5400—前5100年,它与裴李岗文化一样是华北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重要文化。磁山文化主要分布在冀南、豫北等地。1973年发掘。年代约为公元前5400—前5100年。居民经济生活以原始农业为主,农作物有粟。以石镰、石铲、石刀、石斧与柳叶形石磨盘为生产工具,石磨盘附有三足或四足,造型独特。饲养狗、猪等家畜,兼事渔猎。制陶业较原始,处于手制阶段;椭圆口盂、靴形支座、三足钵与深腹罐等为典型陶器。陶器表面多饰绳纹、篦纹及划纹等。住房是圆形或椭圆形的,都是半地穴式建筑。储藏东西的窖穴发现较多。该文化与裴李岗文化关系密切,有人把两者连称为“裴李岗·磁山文化”。其发现,填补了中国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重要缺环。

五、二里头文化的性质及内容

二里头文化是指以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一至四期所代表的一类考古学文化遗存,是介于中原龙山文化和二里冈文化的一种考古学文化。该考古文化主要集中分布于晋南、豫西,首先发现于洛达庙遗址,但尤其以二里头遗址发现的该类文化遗存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故以此命名。二里头文化,既包含了二里头遗址的文化,又包括了二里头遗址之外具有二里头遗址文化特征的上百处遗址所反映的文化面貌。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成为公认的探索夏文化的关键性研究对象。

Hash:cf834c87992adc09a25244df3dfb9488eae45389

声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