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超独特的客家建筑,围屋主题博物馆,极具龙南特色与风情!
在关西新围里,体验到的是客家人的日常生活,如果想进一步了解 龙南 客家人文历史——推荐 龙南 龙中心的 龙南 市博物馆,在这里,可以领略到的是客家人开拓的足迹。
龙南 市博物馆是国内唯一以客家围屋为主题的博物馆,博物馆分为历史厅、围屋厅、技艺厅、民俗厅。这里可以了解到客家人的历史,看到日常生活中的文化习俗和传统技艺,品味先民们艰苦奋斗和围屋背后蕴藏着的一些生活理念。
历史厅都是一些文物展示,像客家人使用过的物品。
客家的木质枕头,还带小锁。平时一重要的东西,藏在里面。
彩绘托盘
客家香筒,一看就知道很古老了,很有年代感的东西。
清代的文字印模
王阳明与玉石仙岩,王阳明也是军事家,当年,他率师平息了“三浰”后,回驻 龙南 。兴奋之移余,写下《平浰记》并留诗五首。随行的将官纷纷作诗附和,并刻于玉石仙岩的石壁上。
民国版的王阳明传习录
围屋厅是重点要看的,这里收藏了很多 龙南 代表性的围屋模型,如 关西 围、乌石围、龙光围、燕翼围等
赣南围屋的尺度规模跨度相当大,占地面积最大的栗园围,村围达4万平方米,占地面积最大的方形围屋是 关西 新围;最小面积的是猫柜围,房间最多的是武当镇的田心围有六百多个房间。
燕翼围在杨村镇,它是 龙南 所有围屋中墙体最厚、建筑最高,防御功能最强的围屋。
二楼有客家习俗展示,图为客家山歌。
客家美食介绍,客家酿豆腐是客家名菜之一,也叫肉沫酿豆腐。这个在家里也经常吃。就是因为北方都是吃饺子的,但因为南方不产小麦,所以他们用豆腐当面粉,在里面加入了鲜肉,煎熟豆腐后,再在上面淋上鲜肉汁,会鲜嫩滑香。
客家酿豆腐是客家人过节必吃的一道美食,也是客家菜最具代表性的一道菜啦。
客家纺织
龙南 客家婚俗,是客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俗有暖轿、哭嫁、送嫁、婚后礼俗中的三朝等仪式,其中最特别的是入洞房时的踩红筷子,同心餐,都带有浓郁的 龙南 客家特色。
香火龙是流行于 龙南 本地的一个民间文化活动,就地取材,用稻草扎成一节节的龙身,将香插满龙身体,点燃后,由成人举着龙上下舞动,整条龙会此起彼伏,星光闪闪,很有节庆的气氛。
图片上 ,此人高兴着火圆在前面引火龙前行。
黄龙表演
龙南 竹编技艺,像以前客家人很多生活用具都是由竹子编出来的,像米筛、蒸笼、鱼笼、竹萝、鸡笼等,这些工匠叫竹篾匠。
现在竹制品普遍被塑胶制品代替了,不过这也是客家人文化的一种回记忆吧。
竹制品仍旧有他的个性和特色。
看到这里,留言告诉小编,你想去这里看看吗?
福建800年古村落,世界客家建筑三大奇葩之一,被称为民间故宫 客家建筑
去福建连城旅游,除了著名的丹霞地貌冠豸山,充满人文底蕴的800年古村落——培田古民居,十分值得一去。它不仅是中国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时期客家古民居建筑群,还是堪与永定土楼、梅州围龙屋相媲美,是客家建筑文化经典之作,世界客家建筑三大奇葩之一。
相较于永定土楼的封闭和坚固,培田民居则显得开放和优雅。人称“福建民居第一村”、“中国南方庄园”,有“民间故宫”之美誉。下面我们就一起去探索下培田古民居有多美吧。
作为十大“中国最美的村镇”之一,培田古村落以典型的客家“九厅十八井”建筑特色闻名于世,30幢明清时建的高堂华屋,20座古祠,5处书院,1条千米古街,2座跨街牌坊,组成一个连片成群、规模宏大、布局讲究、设计精美的传统民居建筑群村落。
而九厅十八井是客家人结合北方庭院建筑,适应南方多雨潮湿气候及自然地理特征,采用中轴对称布局,厅与庭院结合构造的大型民居建筑。
没想到深山之中的小村居然有这么多价值连城的古建筑,我有点不解。后来从当地人口中得知,在明、清时期,培田村处于长汀、连城两县官道的驿站上,是汀州、龙岩等地竹、木、土纸及盐、油等日用百货的水陆中转站。这里不仅富裕,而且人才济济。真可谓风水宝地。
培田古民居很重装饰,门楣、屋檐、门柱、窗棂等各个地方都有雕刻作品,每一个雕刻都描绘着一个故事或场景。
有人物山水、有花鸟鱼虫、有传奇故事,琳琅满目,美不胜收。这里的人们用木刻窗雕寄寓理想追求,以石联壁画向往美好生活。难怪有人称道这里是画里的村庄,无处不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画面。
这里是传说中的最美转角,是古时候的官道,通往长汀、龙岩、连城的必经之地。
培田村以千米古街为界,西侧即靠山一侧并列着衡公祠、久公祠、昌亭公祠、在宏公祠、畏岩公祠、乐庵公祠等二十一座百年古祠。各词堂门庐精巧华丽,令人目不暇接。
衡公祠为典型的四点金式平面格局建筑,两进三间一天井,总占地面积148平方米,建筑面积130平方米。硬山顶,明间为抬梁式木构架,次间为穿斗式木构架;下厅东面做门楼 ,牌坊式三山门楼,歇山顶五迭落,巍峨壮观,出挑斗拱承托门楼主、中、下屋顶,拱为鸡爪拱,拱上托花瓣状小斗,垂帘柱木雕亦十分精美;门楼绘有彩绘,漆画三国故事,其中《空城计》 《张松献图》两幅画至今线条清晰,色彩鲜明,门楼整体形式同久公祠;下厅次间东面做连排隔扇,镂空雕花精美;下厅内部三间通敞,与两廊及天井形成一个大的空间。
建于清光绪年间的久公祠位于衡公祠隔壁,砖木结构,小青瓦屋面,硬山顶。属房祠建筑,专为祭祀房派先祖而建。同样精彩,现在还有人在里面,所以古建筑得以保存完好。
培田客家人秉承祖先“维耕继读”的儒家传统思想,培养子孙后代奋发进取的南山书院创办于乾隆三十年,距今240多年。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书院先后培养出武进士、清廷四品带刀侍卫吴拔祯等名人以及200多名秀才、举人、进士,培养出4名与孙中山、周恩来同窗留日留法学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世人为之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