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尔其汗旅游景点门票「乌拉盖可汗山景区门票」
呼和浩特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1、昭君博物院
昭君墓(门票)是中国汉代王昭君的陵墓,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玉泉区南郊大黑河南岸,209 国道9 公里。因为传说中周围的草木一到秋天就会凋零,唯有昭君墓上草木常青,所以又叫“青冢”。“青冢拥黛”被誉为呼和浩特八景之一。
昭君墓高33米,占地20余亩,是人工夯筑的大土堆。第二层平台及墓顶各建有一亭。
墓前立有王昭君和呼韩邪单于得并马青铜塑像,和1963 年10月中共元老董必武来此赋诗的诗碑。墓园内有文物陈列室和休息室,后院环绕陵墓陈列清代以来有关昭君墓的碑刻。
昭君墓最早的记载见于唐代杜佑的《通典》。现在这里是“呼和浩特市昭君博物馆”所在地。
门票 80元,可以看《昭君情缘》歌舞表演。
交通 从呼和浩特市火车站乘坐公交 1 路到终点,然后换乘44路到昭君墓。或者从呼和浩特市火车站乘坐公交1 路到南茶坊/ 小黑河站,再换乘10路到昭君墓(路北旅游 点 )。
2、五塔寺
五塔寺位于呼和浩特市旧城东南部,原名金刚座舍利宝塔,因塔座上有五座方形舍利塔,故名为五塔寺。塔始建于清雍正年间,高约16 米,塔身均以琉璃砖砌成,塔身下层是用三种文字刻写的金刚经经文,上层则为数以千计的鎏金小佛,刻工精巧,玲珑秀丽。
五塔寺中最有价值的当属紧靠北墙的蒙文天文图石刻,天文图直径144.5 厘米,天球圆面以北天极为圆心,画出二十八宿赤经位置的经线,还有五个同心圆,由里向外为天北极圈、夏至圈、天赤道圈、冬至圈、天南极圈。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用蒙古文标注的一幅天文图,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五塔寺已成为内蒙古旅游的标志性建筑。
门票 35元
交通 火车站1 路车武警医院下车西南100 米处。
3、大召寺
大召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大召前街,始建于明代,是呼市内最大的黄教寺庙,也是蒙古少有的不设活佛的寺庙。原因是康熙皇帝曾在此住过几日,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尊敬,僧侣们取消了活佛的转世规定。大召寺,是呼和浩特建造的第一座喇嘛教召庙。数百年来,一直是内蒙古地区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和中国北方最有名气的佛刹之一。
大召寺院建筑考究,大殿是常见的藏汉式喇嘛庙形制,其余部分则是依照传统中式庙宇的式样而建,大殿内供 有一座银铸佛像,所以又有“银佛寺”之称。
门票 35元
交通 从呼和浩特火车站乘坐 1 路公交在维多利商厦站或民族商场5 站下车,换乘26路到武警医院,下车后步行几分钟可到达大召寺。
4、席力图召
席力图是蒙古语,意为“首席”或“法座”。 席力图召汉名“延寿寺”,为康熙所赐。该召坐落在呼和浩特旧城玉泉区石头巷北端,坐北向南。
席力图召是呼和浩特市规模最大的寺庙,距离大召仅为100米。该处原是一座小庙,后经清代的重修与扩建,才成了现在的规模。
大经堂是席力图召的主体建筑,金碧辉煌;大殿采用藏式结构,四壁饰以彩色琉璃砖,殿前立有康熙皇帝御制的“平定噶尔丹纪功碑”;召庙的东南隅有一座白色的喇嘛庙,高15米,颇为雄伟。席力图召是呼和浩特现存最精美的一座寺庙,每年还会在这里举行佛会、跳恰木等宗教活动,热闹非凡。
席力图召有四个附属寺院:广寿寺( 在东乌素图村老园子西) ,永安寺( 又称哈达召,在大青山后达茂旗) 、普会寺(在达茂旗锡拉木伦,即召河) 、延禧寺( 又称巧尔齐召,在呼和浩特市旧城五十家街) ,均建于康熙年间。
门票 30元
5、 内蒙古博物院
内蒙古博物院座落在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中心,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国家一级博物院,也是国内外游客到内蒙古旅游、领略内蒙古的历史与草原文化的重要“驿站”。 内蒙古博物院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华大街和中山路交汇处,是省区综合性博物院,也是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博物院之一。博物院全年对外开放,展览主要有“内蒙古生物陈列”、“内蒙古历史文物陈列”、“内蒙古近现代文物陈列”和“内蒙古民族民俗文物陈列”四部分内容。
门票 免费
交通 在呼市火车站乘坐1 、5、13、21、22、24、34、303 路可到;或在新华广场换乘旅游观光巴士到内蒙古博物院。
6、格根塔拉草原
格根塔拉位于杜尔伯特草原深处,距自治区呼和浩特市140公里,柏油路宛如一条黑色的丝带一直延伸到旅游点。属国线景点。格根塔拉旅游点每年 8 月15—8月25日,都要举办旅游那达慕,这个时候也是避暑的极好时光。
游客来到这里可身着蒙古袍,脚蹬蒙古靴,跨上追风的骏马,乘上稳健的骆驼在草原上漫游;可以在篝火的映衬下,欣赏蒙古民族歌舞;可以在热情的敬酒歌声中,品尝醇厚 清香的马奶酒、清香扑鼻的手扒肉和烤全羊。
每年的8 月份,是举办那达慕盛会的季节。这里每年定期举行一次隆重的大型庙会,每月一次小型庙会和一年一次的祭敖包活动,在祭敖包活动中,可见到蒙古族传统的摔跤,骑马,射箭等精彩竞赛。
交通
格根塔拉草原旅游中心距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128 公里,乘车从呼和浩特出发只需2 小时。呼和浩特各长途汽车站有路过车辆可达。
呼和浩特简介:
呼和浩特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是内蒙古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金融中心,呼包银城市群核心城市,呼包鄂城市群中心城市。
呼和浩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旧称为归绥,原为绥远省省会,蒙绥合并后,自治区首府由乌兰浩特迁入呼和浩特。呼和浩特是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市"。呼和浩特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回、满、达斡尔、鄂温克等41个民族聚居的城市。有国际列车航线通往乌兰巴托。
呼和浩特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经济实力百强城市,被誉为"中国乳都"。同时也是呼包银城市群核心城市,呼包鄂城市群中心城市。
2016年2月23日,呼和浩特在CCTV“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2015年度十大最具幸福感省会城市中名列第六。
内蒙十大旅游景点排行榜 内蒙古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去
成吉思汗陵规模不算大,占地约5.5公顷,但颇有特色,是我国内 蒙古的一处主要旅游景点。
成吉思汗陵坐落在内蒙伊克召盟伊金霍洛旗甘德利草原上,距东胜 市70公里。 成吉思汗是蒙古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他在统一蒙古诸 部后于1206年被推为大汗,建立了蒙古汗国。他即位后展开了大规模的 军事活动,版图扩展到中亚地区和南俄。1226年率兵南下攻西夏,次年 在西夏病死。元朝建立后,成吉思汗被追尊为元太祖。
成吉思汗是位伟奇性的历史人物,因而他的陵寝对旅游者也有很强 的吸引力。
蒙古包式的宫殿
成吉思汗陵的主体是由三个蒙古包式的宫殿一字排开构成。三个殿 之间有走廊连接,在三个蒙古包式宫殿的圆顶上。金黄色的琉璃瓦在灿 烂的阳光照射下,熠熠闪光。圆顶上部有用蓝色琉璃瓦砌成的云头花, 即是蒙古民族所崇尚的颜色和图案。
正殿高26米,双层屋檐;东西殿高23米,单层屋檐;后殿和走廊高 20米;从高处下望,整个大殿像一只雄鹰,正殿像鹰的头和身子,两个 侧殿则似在雄鹰展开的双翼。
正殿正中摆放成吉思汗的雕像,高5米,身着盔甲战袍,腰佩宝剑, 相貌英武,端坐在大殿中央。后殿为寝宫,安放四个黄缎罩着的灵包, 包内分别供奉成吉思汗和他的三位夫人的灵枢,灵包的前面摆着一个大 供台,台上放置着香炉和酥油灯。这里还摆放成吉思汗生前用过的马鞍 等珍贵文物。
壁画绘成吉思汗一生重大事件
在通连东西两个侧殿的走廊里,绘有壁画。西走廊绘成吉思汗一生 重大事件,东走廊绘成吉思汗孙子----忽必烈的事迹。
在成吉思汗陵东南角,有金顶大帐、侧殿、选汗高台、草原市场、 文物陈列馆、射击场、赛马场、摔跤场等设施。金顶大帐高13米,直径 18米,是一座蒙古包式的行宫,再观1206年成吉思汗登基时的情景。殿 内有成吉思汗宝座和画像,殿外有8辆战车,车轮高2米,可供游人瞻仰 观赏。选汗高台高8米,是历史上牧民推选可汗时的仿古建筑。
二、呼和浩特昭君墓
昭君墓
昭君墓,又称“青冢”,蒙语称特木尔乌尔琥,意为“铁垒”,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呼清公路9公里处的大黑河畔,是史籍记载和民间传说中汉代名妃王昭君的墓地。
昭君墓,始建于公元前的西汉时期,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悠久历史,现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昭君墓,是由汉代人工积土,夯筑而成。墓体状如覆斗,高达33米,底面积约13000平方米,是中国最大的汉墓之一。
昭君墓,因被覆芳草,碧绿如茵,故有“青冢”之称。青冢兀立、巍峨壮观,远远望去,显出一幅黛色朦胧、若泼浓墨的迷人景色,历史上被文人誉为“青冢拥黛”,成为呼 浩特的八景之一。
在中国历史上,王昭君是一位献身于中华民族友好事业的伟大女性。在民间百姓中,昭君是美的化身。数千年来,她的传说、故事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家喻户晓。自唐、宋以来,历代文人咏唱昭君、抒发情感的诗文、歌词、绘画、戏曲更是多不胜数,形成了千古流传的"昭君文化"。
现代史学家翦伯赞赞美:“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琵琶一曲弹至今,昭君千古墓犹新”。今天的昭君墓,宛如北方草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成为名扬世界的旅游胜地。这里不仅有历史悠久的文物古迹,还有鸟语花香的自然情趣和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其诗情画意,令人流连。
三、格根塔拉草原
格根塔拉草原
格根塔拉位于乌兰察布草原深处,距自治区呼和浩特市140公里,柏油路宛如一条黑色的丝带一直延伸到旅游点.属国线景点,自1979年向中外游人开放以来,共接待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旅游者4万多人,国内游客20多万人次。
如今的格根塔拉草原更加美丽动人,水草肥美,丘陵起伏,海浪似的马群,金色霞云的驼群和白云似的羊群在绿海中游动,骑马的牧人,手里拿者细细的套马竿,像矛头一样尖尖地指向天空。传统的蒙古包和现代的蒙古包相映成辉,为格根塔拉草原组成了一幅美丽动人的图画。
每年的8月份,是举办那达慕盛会的季节。格根塔拉旅游点每年8月15---8月25日,都要举办旅游那达慕,这个时候也是避暑的极好时光。
这里每年定期举行一次隆重的大型庙会,每月一次小型庙会和一年一次的祭敖包活动,在祭敖包活动中,可见到蒙古族传统的摔跤,骑马,射箭等精彩竞赛。
四、希日塔拉草原
五、呼伦贝尔草原
呼伦贝尔草原
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因其旁边的呼伦湖和贝尔湖而得名。是内蒙古主要的畜牧区,出产著名的三河马,三河牛。内蒙古地势高而平坦。境内有上千个大小湖泊。在广阔平坦的蒙古高原上,没有黄土高原的深沟、墚、峁等地貌。除了大兴安岭和大青山山脉之外,大部分是平缓的原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著名的大草原呼伦贝尔大草原,绿波千里,一望无垠,微风过,羊群如流云飞絮,点缀其间,草原风光极为绮丽,令人心旷神怡。
呼伦贝尔草原之所以声名远扬,原因有三,一是草原曾出过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二是草场质量极好,割下来的草远销东南亚,三是盛产体格高大壮健的三河马和三河牛。
呼伦贝尔草原是内蒙古草原风光最为绚丽的地方,拥有一亿多亩草场,两亿多亩森林,500多个湖泊,3000多条河流,辽阔无边的大草原像是一块天工织就的绿色巨毯,步行其上,那种柔软而富 于弹性的感觉非常美妙。而绿草与蓝天相接处,牛羊相互追逐,牧人举鞭歌唱,处处都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致,将它誉为世界上最美、最大、最没有污染的几大草原之一,真是当之无愧。
在呼伦贝尔草原旅游,可以骑马乘驼畅游草海,可以坐“勒勒车”环湖漫游,可以临湖垂钓,可以入林狩猎,尽享草原风光。
六、阿尔山温泉
中国最大的放射性氡群泉。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前旗西北部、大兴安岭的崇山峻岭之中。分布在长500米,宽70米的地带上。共有大小温泉42个。各泉水温度不同,含氡量及其他化学成分不同,对于多种疾病有良好疗效。阿尔山海拔1000余米,空气清新,夏日阳光充足,凉爽宜人,是避暑胜地 ;冬季封雪期达7个月 ,可开展冬季运动和狩猎。温泉附近树多林密,苍松白桦掩盖峻岭,山珍药材遍地丛生。
七、嘎仙洞
嘎仙洞
位于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北约10公里、大兴安岭北段顶峰东端。其地峰峦层叠,树木参天,松桦蔽日。洞在峭壁之上,高出平地约5米,洞口西南向,南北长90多米,东西宽27米许,高20余米,相传为仙人洞府。洞内西壁距洞口15米处,有北魏太平真君四年(443年)摩崖铭刻。据《魏书》载,乌洛侯国世祖真君四年来朝,“称其国西北有国家先帝旧墟,石室南北九十步,东西四十步,高七十尺”。北魏大武帝拓跋杰派中书侍郎李敞去祭祀,并“刊祝文于室之壁而还”。现存铭刻的文字共201字,与史籍记载的祝文基本相符,证实为北魏王朝承认的拓跋鲜卑发祥地。洞内堆积有较丰富的文化层,对于研究拓跋鲜卑的早期历史,具有重要科学价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五当召
五当召位于内蒙古包头市东北约70公里的五当沟内。山峦重叠,苍松翠柏的大青山深处,座落着一处气势宏伟、建筑规模盛大的召庙,即为五当召。
五当召原名巴达嘎尔庙,藏语巴达嘎尔意为“白莲花”。蒙古语五当意为“柳树”,召为“庙宇”之意。始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乾隆十四年(1749年)重修,赐汉名广觉寺。是第一世活佛罗布桑加拉错在此兴建的,逐步扩大始具今日规模。因召庙建在五当沟的一座叫做敖包山的山坡上,所以人们通称其名五当召。五当召依地势面南而建。它是一幢层层依山垒砌的白色建筑,群山环绕,为苍松翠柏掩映,显得十分雄浑壮观。
主要建筑位于山谷内一处突出的山坡上,主体 建筑由六殿、三府、一陵组成,两侧还建有一栋喇嘛舍房。全庙占地面积约300余亩,殿宇和仓房2500余间,整个建筑采用西藏式建筑风格,平顶方形楼式结构,结构严谨,布局合理,映照在蓝天、青山之下的白色外表,更显辉煌耀眼。其中最大的建筑为苏古沁独宫,里面供奉着最大的铜铸佛像,以及释迦牟尼,黄教创造人宗喀巴及历代佛师,苏古沁宫的西边为讲授佛教教义的却依林独宫。苏古沁宫东侧上面即为五当召的中心建筑,洞阔尔独宫,紧靠其后的为圪希德独宫,另外还有阿会独宫和日本伦独宫。除六殿外,三府为甘珠尔府、章嘉府、洞阔尔佛爷府,以及山坡最上层的苏波勒盖陵,即塔陵。
五当召有许多古老而美妙的传说,最吸引人的是这里的庙会。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至八月初一,全寺的喇嘛在苏古沁殿念“嘛呢经”;傍晚喇嘛们手持经轮,吹着法号,敲着羊皮鼓绕寺庙而行,队伍颇为壮观。庙会活动五花八门,跳鬼是其主要活动之一。蒙古族人民信仰藏式佛教、黄教,蒙古因此而建立了许多召庙,五当召是内蒙古四大寺庙之一。
五当召是享有特权的政教合一寺院,设有监狱、法庭,并有武装。且建筑本身以及各殿堂的壁画和雕塑,体现了很高的艺术价值。有着辉煌历史的五当召,今天成为内蒙古自冶区游览胜地,吸引着四面八方游客慕名而来
我是山东潍坊的 今年6月份想去内蒙古草原旅游,能帮忙推荐几个景点、及相关注意事项和相关费用吗?
1、希拉穆仁草原旅游点
位于呼和浩特以北90公里,希拉穆仁蒙语意为黄河。在稀拉穆仁河畔有一座清代的喇嘛召—普会寺,故希拉穆仁又名召河。普会寺是呼和浩特席力图召六世活佛的避暑行宫。建成于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希拉穆仁苏木(乡),海拔1700米,是距呼和浩特最近的牧业区,这里从1979年对外接待旅游者,建立了既有砖混结构又有原始毡房的蒙古包饭店,游客可以欣赏到草原的美丽风光,看到蒙古族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古老习俗,令人心旷神怡,耳目一新。
2、格根塔拉草原旅游点
距呼和浩特以北150公里,在四子王旗查干补力格苏木,四子王旗王爷府东北处,全名为格根塔皎色隆,蒙语意为夏营盘(夏季放牧的地方)。这里草场优良,建有砖混结构和原始毡房的蒙古包群。游人可以漫游草原,观看蒙古族的歌舞和体育表演,蒙古族婚礼表演,参加那达慕、祭敖包等,生活在“马背上的民族”中间,游人充满了神奇的感觉。
3、辉腾锡勒草原旅游点
辉腾锡勒蒙语为寒冷的高原,位于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西南,距呼市东北150公里。这里海拔1800多米,在东西约100公里的地方,有九十九个天然湖,镶嵌在绿草如茵的草原上。这里是避暑的好地方。
位于库布齐沙漠的中西段,位于伊克昭盟达拉特旗树林召镇境内,距黄河大桥40多公里,这里有一月牙形沙丘,沙坡面宽百米,坡宽为45度,当夏天干旱时,人们从沙丘上端向下滑动时,沙子就会发出轰鸣,这种奇特的沙漠景观,令游人惊叹不已这里是我区最早开发的响沙旅游点。游人不仅可以欣赏奇特的沙漠景观,更可以感受浓郁的鄂尔多斯高原的民族风俗。
5、大召寺
大召汉名为“无量寺”,蒙语“伊克召”意为“大庙”,位于呼市玉泉区大召前街,大召占地3万平方米,主体建筑布局为“伽蓝土堂”式,沿中轴线建有牌楼。1579年(万历七年)土默特部俺答汗,在明廷的支持下,正式动工兴建,这里是俺答汗兴建的第二座城寺,是呼和浩特最早兴建的寺院。这个新建的城寺,将城与寺分开。寺在城南路西,二年落成。城在第三年竣工。明廷赐寺名为弘慈寺,城名为归化城,即呼和浩特旧城。由于寺中供奉着银制释迦牟尼像,也称“银佛寺”。大召建筑有山门、过殿、经堂、九间楼及配殿等。其中经堂与佛殿相连,通称大殿,殿内采用减柱方法,扩大空间,虽规模不大,却有宏伟之感,经历了400年沧桑的银佛仍保存完好。大召是呼和浩特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寺庙。
6、五塔寺
在呼和浩特旧城东南部矗立着一座挺拔秀丽的金刚座舍利宝塔,宝塔在一座高台上建了五个小塔,通称五塔寺。该寺作为当时崇福寺(小召)的下院,经清廷批准于公元1727年(雍正五年)开始建造。1732年(雍正十年)建成。据说五塔寺与呼和浩特新城(绥远城)同时兴建,同时竣工,故又名“新召”。清廷赐名“慈灯寺”。后来其他部分倾倒。宝塔存留下来。塔高16.5米,下部叫金刚座,金刚座共七层,第一层上有用蒙、藏、梵、三种文字刻有写的金刚经 。第二层塔壁刻有鎏金佛像,中央一塔七层,高6.62米。四角之塔都为五屋。塔北的照壁上,有三幅石刻。其中一幅是1725年(雍正三年)刻成的用蒙文标写的天文画,这是国内迄今发现仅有的少数民族文字的天文图,是一件珍贵的文物。
7、五当召
位于包头市东北90公里。(五当)蒙语柳树的意思。因为座落在杨柳繁茂的五当沟得名。始建于1749年(乾隆十四年),全部殿宇为西藏式建筑,整个建筑沿山势而行,给人以雄伟壮观的感觉。第一层是苏古沁独宫,殿为三层,高22米。佛殿大门两侧绘有四大天王像。拾级而上第二层是洞阔尔独宫,该宫后半部分为黄色,俗称黄庙。这里是学术考试,神学辩论之所。第一代五当召活佛塑像端坐正殿。巍然屹立在山顶的是日本伦宫,殿正中供奉着宗喀巴九米高的巨型铜像,是内蒙地区最大的一尊铜像,还有阿会独宫,是本召内唯一一座坐西朝东的佛殿,位于洞阔尔独宫后面,殿内有十八罗汉。在阿会独宫旁有一座小巧的二层楼叫苏卜盖陵。它是五当召一世活佛东科尔的寝室。阿会独宫南面是三座活佛府,东西是青山翠柏,下面是溪泉流淌,环境甚为幽雅。
8、昭君墓
又名青冢。蒙语称“特木尔、乌尔虎”。座落在大黑河之滨,呼和乡,距呼市九公里里,墓高33米占地3.3公顷。为西汉元帝宫女王昭君之墓。王昭君,名嫱,字昭君,西汉南郡秭归人(今湖北省兴山县)。公元前33年出塞到匈奴,做了呼韩邪单于阏氏,封号“宁胡阏氏”(阏氏为匈奴皇后号)。晋时因避讳司马昭的昭字,改称(明妃)或(明君)。
9、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陵,在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中南部,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阿腾席勒镇南甘德尔敖包上,距东南约90公里。现今的陵园是解放以后兴建的。国务院于1982年2月公布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这座宏伟的陵园长宽各15公里,主体建筑是三座蒙古包式的大殿,连接在一起。分正殿、寝宫、东殿、西殿、东廊、西廊等部分。它建筑在高台基上,台基前有八十一个台阶,两边砌有栏杆。正殿高26米,东西殿高23米,东西走廊高20米。殿的平面为八角形,南面开门,上设重檐,呈蒙古包式的穹庐顶。殿顶用黄蓝两色琉璃瓦与殿的朱门白壁相辉映,显得绚丽多彩。正殿门的下两檐当中悬挂着蒙汉文合壁的“成吉思汗陵”匾额,整个建筑体现了蒙古民族的艺术特色。陵宫正殿内是一座五米高的成吉思汗塑像,后面的寝宫里有三个用黄缎子覆盖的蒙古包,正中的蒙古包里,有三具灵柩。正中是成成思汗和夫人蕃孛儿贴,东侧是第二夫人呼伦(忽兰),西侧是三夫人伊绪(也速)。东边的蒙古包里是成吉思汗的胞弟(别里古台)的灵柩,西殿里供奉是成吉思汗九员大将的九尖角的旗帜和苏鲁定。东殿里独设一座蒙古包, 里面放着成吉思汗四儿子托雷和他的夫人伊喜哈图的灵柩。成吉思汗陵园一直由专门担任守护的达尔扈特护卫着,如今是他们的第35代子孙,现在每年举行祭奠成陵的活动,特别是夏历三月二十一日为传统的祭礼日期。随着对外开放的发展,这里已成为一个著名的旅游景色,1992年评为全国四十佳景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