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定红色旅游景点泸定桥「泸定桥附近的红色景点」

导读:康定红色旅游景点泸定桥「泸定桥附近的红色景点」 泸定桥横铁索寒 40吨的泸定桥,十三条铁链连接12164个铁环,古代是如何架起来的? 谁知道泸定桥的资料?????? 谁有泸定桥的历史意义? 泸定桥旅游景点

泸定桥横铁索寒

1泸定桥。摄影/ 冯荣光

2泸定桥上跳舞。

横断山高山峡谷奔泻而来的大渡河,波涛汹涌,傍泸定县城而过。泸定桥,一条有着300多年 历史铁索桥,便在县城西侧横跨于大渡河上。

秋日,我伫足泸定桥头,只见桥上的铁索在秋阳的映照下,闪烁着清冷的寒光,在凛冽的江风中,不停地颤动摇晃。

我身后的广场上,立有康熙大帝的御碑。碑上的文字,介绍了泸定桥诞生的 历史 背景。在踏上泸定桥之前,为了清晰地厘清它的 历史 脉络,为了深刻地感触它的肌体状况,也为了酝酿放飞心情的思绪,我肃立碑前,品读凝固于它之上的 历史 印迹。

1康熙手书“泸定桥”碑。摄影/冯荣光

2近距离欣赏泸定桥。

泸定,是大西南汉藏茶马贸易的门户,是边贸物资的重要集散地。早在1696年,康熙大帝即颁诏:“准行打箭炉市,番人市茶贸易”。打箭炉是现在康定地区的古称,诏书大意是,允许商人将四川地区的茶叶和布匹,以及粮油米面等生活物资运到康定,然后出口到南亚地区。

于是,藏汉大量的各类物资汇集到泸定县大渡河畔,仅靠渡船或溜索转渡简直是杯水车薪。由于不能及时渡河,酷暑时节,本来可以卖个好价钱的鲜活野味、蔬菜,却因腐烂而抛入河中。而更要命的是,军队人员和辎重的调动,也因之受到很大影响。

为了国家的统一和政权的稳定,也为了边贸的兴旺,促进经济发展,康熙大帝于1705年下诏,命四川巡抚主持在大渡河上修桥。经过一年多的施工,圆满建成。康熙闻讯大喜,取“泸水”“平定”之意,御笔亲书“泸定桥” 三字,立御碑于泸定桥桥头。

走上泸定桥桥头, 历史 的厚重感便迎面而来。

桥头用大块的条石修建的桥台,距河面近20米高,形如永固的碉堡。碉堡内挖深井,在井底用生铁浇铸横向卧龙桩1根,纵向地龙桩7根,累计用铁20余吨,然后将作为桥梁的13条铁链铆定其上。

横跨100多米河宽的13条铁链,每条足有碗口粗的铁链,又由900多个铁环相扣,约重2.5吨,仿佛能承载千钧之重!其中4条铁链为左右扶手,9条铁链为桥面,桥面铺木板。

走上桥看,铁链上仍保留着当年造桥工匠镌刻的字迹,这是当年全面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若哪一截铁索在今后的使用过程中出问题,导致桥断人亡,将根据事故铁链的字迹,将该工匠问责问罪。

技术问题无可挑剔的泸定桥,人们还从精神和信仰层面,赋予它固若金汤的神力。桥的两端,分别铸有铁牛、铁蜈蚣,表达着人们镇服水妖、铁桥永固的美好愿望。

我在略为摇晃的索桥上行走,目光透过桥面木板的缝隙,水流湍急、 深不可测的大渡河水不免有点令人胆寒。随之而来的,是情不自禁的感慨,是发自内心地赞叹。

古代造桥,大都因地制宜,有坚固耐用的梁桥,有外形考究的拱桥,有简单便捷的索桥。当年要在地质水文条件如此险恶的偏远山区造桥,而且造一座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之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工程。但是,拥有无限智慧、无穷胆识的古人,硬是在这里创造了惊天奇迹。

管理人员向我介绍,当年仅仅是如何将铁索运到对岸,便是一个巨大的困难。每根约重2.5吨的铁链,用常规办法不可能将另一头运到对岸。期间,尝试过用羊皮筏子或者船运过去,但是数次都未成功,还险些酿成人亡事故。最后,施工人员集体想出一个妙招:先用粗竹索系于两岸,每根竹索上套上若干短竹筒,然后将铁链系于竹筒上,最后从对岸拉动竹索,从而牵动竹筒铁链过河到岸。

坐落在西桥头的观音阁,是一座有点儿 历史 的寺庙,如今又称作“红军楼”。

这里,有康熙大帝的御笔横幅 “一统河山” 。发出如此豪言壮语,只他才有这个气魄、才有这个资格。由此也可以想象,这座沟通内地与藏地,乃至沟通东方西方的铁索桥,在康熙大帝的心目中有多重的分量!

然而,英明与圣贤并不等同,有一个需要说明的史实是,大渡河名“沫水”,康熙大帝误作“泸水” ,“定”指平定准噶尔之乱。

观音阁临河一面,是当年红军为飞夺泸定桥的22位勇士提供火力掩护的机枪阵地。我驻足于此,仰望大渡河的崇山峻岭,俯视大渡河的拍岸惊涛,80多年前的那一幅 历史 画卷,不由得在脑海里浮现。

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这里,由22位勇士组成突击队,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在拆掉木板的铁索桥上匍匐前进,一举消灭桥头堡敌军,从而打通了一条红军北上转移的胜利之路。泸定桥冰冷的铁索,大渡河峥嵘的峭壁,见证了英雄的血性和肝胆。为此,毛泽东欣然赋诗:“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如今,已有300多岁高龄的泸定桥,虽然有过多次的小修小补,但依然安卧大渡河上。泸定桥,既是著名的红色 旅游 景点,也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TIPS

交通:从成都出发,沿京昆高速雅安,由雅安沿雅康高速到泸定县泸定桥,全程231公里,用时3小时。

周边景区:海螺沟风景区磨西古镇

特色 美食磨西老腊肉香酥肥鸭羊肚菌炖土鸡

40吨的泸定桥,十三条铁链连接12164个铁环,古代是如何架起来的?

工农红军长征时期,曾飞夺泸定桥,从而打开了红军北上抗日的通道,泸定桥自此闻名。飞度泸定桥因十分惊心动魄,被誉为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战争奇迹,当时红军以二十二名战士为突击队,冒着敌人的机枪扫射,踩着铁链在桥上匍匐前进,最终杀死守卫后,强行过河,此后它也因这一历史性事迹成为了我国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

泸定桥位于四川泸定县大渡河之上,是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泸定桥没有之前,四川入藏都得渡河通过,这就使得来去一趟耗费的时间相当之长,容易延误事情。比如商业运货什么的阻力就很大。

康熙时期,由于要经常对藏用兵,军队频繁过河就更加不方便了,于是康熙为解决通往藏区路上的不便,下令在大渡河上修建了桥梁,康熙皇帝取“泸水”与“平定”之意,将桥命名为泸定桥,并立御碑于桥头。大渡河原来被叫做“沫水”,康熙错认为其叫“泸水”,“平定”则是平定藏区内的准噶尔之乱。

泸定桥这个铁索桥长达103米,宽3米,铁链确实是用了十三条,十三条铁链由小铁链连为一个整体,其中九条作底链,四条于左右两侧作扶手,还有12164个铁环相扣,所有铁件一起加起来重达四十吨。

泸定桥是由重达四十吨的铁链悬挂于崇山峻岭之上,难度可以说是相当的大,那么当时到底如何修建的呢?

首先是让人将娴熟工匠打造的上吨的铁链,用小船一条一条载到另一头去,但由于铁链太重水流又很湍急,小船很多次都被掀翻了,十分不便利。于是后来来自各地的能工巧匠们想了个办法,采用索渡的原理,用粗竹索用粗绳系于两边,每根竹索上穿上短竹筒,再把铁链系在竹筒上,然后从对岸拉竹筒上的绳索,把竹筒连带铁链拉到对面。

铁链被拉过去后,能工巧匠们又花了很大功夫将铁索拉紧并锚固牢靠,让桥能够承受足够重的压力,保持较强的安全系数。

这项大工程大约花了一年时间彻底完工,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此后泸定桥也曾氧化锈蚀,发生过断裂,不过后来的人们进行了加工加固,我们如今的铁环应该都是新的了,最老的一批已经都被换掉了。

泸定桥是我国劳动人民辛勤与智慧的结晶,每一个小铁环,都凝聚着人们的血汗,是我国古代桥梁建筑的一个奇迹。

谁知道泸定桥的资料??????

泸定桥

泸定桥坐落在四川泸定县城大渡河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始建于清康熙44年,建成于45年(1706年)。康熙御笔题定“泸定桥”,并立御碑于桥头。

泸定桥桥长103米,宽3米,13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桥台落井里,9根作底链,4根分两侧作扶手,共有12164个铁环相扣,全桥铁件重40余吨。两岸桥头堡为木结构古建筑,风貌独特,为我国国内独有。自清以来,此桥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军事要津。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这里飞夺泸定桥而使该桥闻名中外。

泸定桥参观游览点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泸定桥。二是泸定桥革命文物文物馆,馆内以照片、资料、实物展出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情况,以及当时红军领导的题词,著名书法家、画家的书法、名画。三是“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及其公园,邓小平题定的碑名,聂荣臻撰写的碑文。纪念碑及其公园设计新颖,把纪念意义、地方风情、艺术博览、旅游观光融为一体。

夺占泸定桥

1935年5月25日,中央红军长征先头部队红1军团第1师第1团一部在 四川省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成功后,蒋介石急调川军2个旅增援泸定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为迅速渡过大渡河,挫败国民党军前后夹击红军的企图,决定红1军团第1师及干部团由安顺场继续渡河,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两路夹河而进,火速夺占泸定桥。27日晨,右路先头部队红1军团第2师第4团,由团长黄开湘(又名王开湘)、政治委员杨成武率领从安顺场出发,沿途击破川军的阻击,经2昼夜强行160公里,29日晨占领了泸定桥西桥头。泸定桥扼川康要道,全长100余米,宽2.8米,由13根铁索组成,横跨在汹涌奔腾的大渡河上,两岸是峭壁,东桥头与泸定城相连。守城川军第4旅第38团(欠1个营)在红军抵达前,已将桥上的木板拆除,只剩悬空的铁索。是日16时,红4团第2连连长廖大珠等22名突击队员,在全团火力掩护下冒着川军的密集火力,攀踏着铁索,向对岸冲击,当接近桥头时,川军突然施放火障,突击队勇敢地穿过火墙,冲进泸定城,同川军展开巷战。后续部队及时投入战斗,经激战,红军占领泸定城,川军一部被歼,其余向天全溃逃。与此同时,红1师和干部团击溃川军的阻击,胜利到达泸定城,策应了红4团的夺桥战斗。接着,中央红军主力从泸定桥上越过天险大渡河,粉碎了蒋介石歼灭红军于大渡河以南的企图。

泸定桥

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城西,横跨大渡河, 是四川内地通往康藏高原的重要通道。始建于清康熙四 十四年(1705)。1935年 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 军长征至此,守敌将桥板大部拆去,并在东桥头构筑工 事封锁桥面。左路军先头团——红四团组织强攻,22名 红军战士冒着枪林弹雨,缘铁索匍匐前进,夺取了泸定 桥,使全军胜利通过大渡河。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泸定桥为铁索悬桥,由 条石砌成的东西桥台和13根 横亘的铁索组成,其中9根作底索,上铺桥板,其余4根 均分两边作扶手。桥长101.67米,宽 3米。东桥头台枯 水位高14.7米。东西桥头台内各有一口落井,内埋与桥 身平行的铁制地龙桩(东落井7根,西落井8根),其下各 横卧一根铁铸卧龙桩。铁索通过东西桥头台,用锣锅绊 固定在卧龙桩上。东西桥头台上各建有木结构桥亭 1座。 桥东立有清康熙《御制泸定桥碑》,记述建桥始末。泸 定桥以铁构件为主,13根铁索由 12164个铁制扣环连结 而成,重约21吨。

泸定桥建成以来,曾遭到数次严重破坏。每次损坏 后,均得到较快修复。1976~1979年对泸定桥进行彻底 维修。现设有泸定桥文物管理所和革命文物陈列馆。

谁有泸定桥的历史意义?

泸定桥位于泸定县城西的大渡河上,建于康熙四十四年,即公元1705年,距今刚好整整三百年。泸定桥现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少年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有着悠久的历史,曾以川藏交通的咽喉著称于世。笔者有感于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适逢建桥三百华诞,以及红军长征“飞夺泸定桥”七十周年,遂草拟此文,以示纪念。一、泸定桥建造的时代背景滔滔大渡河自古就是阻隔两岸人们交往的巨大障碍。全长1155公里,发源于青海境内的果洛雪山,汇大雪山脉与邛崃山脉之水,南流折东,自乐山注入岷江。打箭炉(今康定)、泸定皆属其流域。自古,大渡河即系川西高原天然的民族分界限:河东的雅州(今雅安)毗邻成都平原,居民以汉族为主,河西居住着以藏族为主体的众多少数民族。在泸定桥建造前,大渡河上有沈村,烹坝,子牛等几个渡口。商旅往来及行军征发主要依靠溜索与牛皮船横渡。因而在涨水季节难得渡,骡马过河也受到很大的限制。大渡河西岸的康区被清政府视为治理西藏的战略桥头堡,对巩固边防有着重大的意义。正如傅华封在《西康建省记》(疆域记)篇中所述:“藏为川滇之毛,康为川滇之皮;藏为川滇之唇,康为川滇之齿,且为川康之咽喉

泸定桥旅游景点

泸定桥旅游景点有海螺冰川森林公园贡嘎山燕子沟风景区等。

1、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距成都319公里,发源于蜀山之王--贡嘎山东面一条冰融河谷,自西南向北注入大渡河支流磨西河

2、贡嘎山,坐落在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位于四川省康定、泸定两县分界处,是横断山脉大雪山的主峰,海拔7556米,东经141.8度,北纬29.6度,是四川省第一高峰,被誉为“山中之王”。

3、燕子沟风景区,位于蜀山之王一贡嘎山东麓、泸定县西南部,距县城60km的新兴乡境内。属国家4A级风景区海螺沟的姊妹沟。

Hash:693dea3cf1c2734e359bcc3ee8b47a60449794e4

声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