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文峰塔

扬州文峰塔

扬州文峰塔

文峰塔是水陆交通进出扬州的标志。“宝塔有湾湾有塔,琼花无观观无花”,这宝塔即为文峰宝塔,唐代扬州地图中,长江与扬州近在咫尺,为了减少长江对扬州的直接冲激,前人将长江和扬州相连处的运河故意凿成“之”字形,汹涌澎的江流斗折蛇行,自然得到缓冲,进扬州城时便如被训服的野马,增加了温柔敦厚之气。就在运河的转弯处的东岸,塔高耸而立,成为进出扬州所见的标塔,高塔“送夕阳,迎素月”,夜幕降临时,高处点燃灯火,为南来北往船只导航,“送客迎宾总是情”。

文峰塔位于扬州城南古运河东岸宝塔旁文峰寺内。建于明朝万历10年,相传是为镇住扬州之文风,使学子在科举场上出头而得名。登上塔顶眺望,可尽览古运河及扬州市区风光。

文峰塔系砖木结构,七层八面,塔基为石彻须弥庭,塔身砖建,每层有木构塔檐和平座栏杆,塔平面内方外八角,开四门,内壁上下交错,重叠成八角形,到第一层,内外壁统一为八角形,底层塔檐伸展尤宽,塔底层柱上有精美的雕刻,与典丽的彩绘,塔刹又短又细。塔内尚存长形石碑一块,刻有“文峰禅寺”四个大字及九行小字。

文峰塔为楼阁式塔,八面七层,砖木混合式结构,塔基为石筑须弥座,底层外檐向外伸展,基础坚实,端庄稳定,向上每层墙面皆为砖砌,斗拱、栏杆则为木结构,一到六层外观为八角,而内心都是四方,分向开门,内壁上下交错,重叠亦成八角形。到第七层时,内外壁统一为八角形。整体上讲,七层下大上小,结构稳定,所以清康熙七年,扬州闹过一次地震,官邸民房倒塌无数,唯独此塔仅是塔尖摇落,可见此塔之坚固。

此塔最宜登高远眺,俯观塔下殿宇静谧安祥,运河流淌,形成动静对比。不远处即是荷花池,塔影倒悬运河之中,荷池居于绿荫之内。人们将塔喻笔,池喻砚,一笔一砚,互为借景。北眺,古城旧貌新颜,通衢大街,车水马龙;层楼民居,鳞次栉比。向南极目,长江静如练,似乎失却了波涛汹涌、山奔海立之势;金山峙象屏,仍旧显示出雾裹云遮,清丽妩媚之状。塔外即为“古运河”的石碑,当年鉴真东渡曾从此扬帆远航,康熙乾隆南巡也曾在此游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