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鼓楼

宜春鼓楼

鼓楼--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地方天文台
鼓楼,又名袁州谯楼。据《袁州府志》,鼓楼系南唐保大二年,由刺史刘仁瞻建造,有“立厅堂、斋阁、谯 宜春鼓楼

楼…总六百间”的记载。后南宋嘉定十二年(公元1219年)袁州知州腾强恕“稍新谯楼”并制铀壶、漏箭、影表、水海、定南针、更筹、铁板等器具,设阴阳生轮值、候筹报时,将其建成了集测时、守时、授时于一体的天文台。
鼓楼被确认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地方天文台遗址,是上个世纪90年代的事。1991年9月20日,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古天文史专家薄树人先生来宜考察时,惊讶地发现,鼓楼历史,竟然比我国古天文学界原来一直认定的国内最古老的地方天文台遗址——河南登封古天文台(约建于元朝初年,13世纪晚期)和国外最古老的地方天文台遗址——位于乌兹别克境内的天文台(系15世纪初建立)均早。
1994年9月,江西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8位来自北京、南京及本省的专家学者,组成专家委员会,对宜春鼓楼进行了考察论证,确认“创建于南宋嘉定十二年的袁州谯楼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地方天文台遗址”。
宜春鼓楼主要是采用“铜壶滴漏”等仪器来守时、报时和测时,其所测时间与现在钟表相比每天只差20秒。明代万历年间,鼓楼观天台上又铸铜璇玑,增加天象观测能力。
建于南宋时期的宜春鼓楼,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地方天文台,它在中国天文史乃至世界天文史上都闪动着耀眼的光辉。
至今已保存近千年的宜春鼓楼,位于鼓楼路中段。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 年)由袁州知府滕强恕组织修建,鼓楼同时兼作府衙观测天象、候筹报时的瞭望楼,又称袁州谯楼。
该楼是幢卷拱式横跨南北街道的高台建筑,呈长方形,东西向,庑殿式,四坡顶,重檐,琉璃瓦,素面瓦当,抬梁式木构架,4柱一间,面阔5间,进深3间。高12.8米,面宽11.8米,南北长23.8米,占地面积约780平方米。跨街卷拱洞宽4.3米,内高5.6米,东西卷拱洞上分别有阴刻楷书“鼓楼” “余晖”四个字。楼南北两端有长19.5米,宽7.6米的观天台。
楼上制作有铜壶、夜天池、日天池、平壶、万水壶、水海影表、定南针、添水桶、更筹漏箭、铁板鼓角等器具,并“设阴阳生轮值,候筹报时”。后来还补铸了唐代著名方士袁天罡研制的观天设备铜璇玑。
为了确定袁州谯楼的历史作用和科学价值,江西省科委于20世纪90年代初将此作为重点课题进行研究,并邀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南京大学天文系、北京天文馆、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清华大学建筑系等单位的20多位中国天文学界、建筑学界的知名专家、教授举行鉴定会。与会学者一致结论为:袁州谯楼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集测时、守时、授时于一体的专门从事时间工作的地方天文台。它比现存的贴木儿帝国建造的天文台(现乌兹别克境内)要早两个世纪;比建于公元1276年的我国河南登封的观象台也要早五十多年。值得一提的是,此台楼柱24根合抱之木,均相向倾斜,东八柱与中八柱往东歪,西八柱往西歪,楼顶平正,近800年不倾覆,足见当年建筑技艺之高超。

中国天文学界、建筑学界的著名专家在《袁州谯楼——我国现存最早的地方时间工作天文台研究》的鉴定书上,郑重地写下了这样一段话:“环顾当今世界,除了华夏文化系统,尚未发现任何一个国家建的时间工作天文台早于袁州谯楼,故它的发现对我国和世界天文学研究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宜春鼓楼曾先后多次重修,才使其独特的风采保留至今。明嘉靖、万历年间重修 匾曰:迎曦楼。清康熙和乾隆年间重修楼西,新额曰:余晖。清同治年间最后一次重修。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1983年和1984年,省文化部门拨出专款,整修如旧,接待游客。1985年12月省政府批准列为省级风景名胜景点。
经过全面修复,恢复明清格调的宜春鼓楼和一座颇具宜春地方特色的天文广场,不久将正式向市民开放,其古典韵味与现代气息、传统风貌与开放意识和谐地交织在一起,延续着底蕴深厚的宜春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