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陵故城位于济南城东章丘市龙山镇东北,西南与城子崖遗址相距近2公里。
东平陵城,春秋时期归属齐国,称平陵邑,由姜姓诸侯统辖。公元前680年前后,齐桓公曾到此。战国时齐被田氏贵族取代,后改平陵县。汉建国后,济南郡治设于此,由于关中长安附近也有一个平陵县,故改称为东平陵县。公元164年,汉王朝于此设济南国。公元180年前后,曹操曾于此任国相。至西晋永嘉年间,济南郡治始西移至历城。作为郡国首府,东平陵城曾长时期成为今济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座古城,当年规模宏大、壮观。至宋元时,其城墙保存得还相当完好。宋朝诗人陈师道在《后山丛谈》中曰:“齐之龙山镇有平陵故城,高五丈四,方五里。附城有走马台,其高半之。”元朝于钦在《齐乘》中也曰:平陵城“雉堞高竣”。从现在残存的遗迹来看,城为方形,南北东西各长1900米,城门四座,西城墙大部分还在,皆为夯土板筑,高5米左右,厚28米,上可容车。城址北部为宫殿废墟,尚存房基及大片砖铺地。南部为冶铁遗址,发现有耐火材料、铁矿石、铁渣、烧红土、炭灰等。
遗址边长约1900米,略呈方形,总面积360余万平方米。城址四周可见残存的夯土城墙,宽10~30米,高1~4米,地下保留的墙基宽40米,发现了4座城门遗迹。城内地貌南高北低,地面到处可见砖、瓦和陶器残片。遗址中部西侧300~400米的范围内残留着大量铁渣、矿石、木炭、耐火材料和烧土,为当时的冶铁遗址。南面为陶窑群。东部偏北处发现大面积的夯土基址和铺砖、石的路面,为当时的殿堂遗址。历年采集的遗物有陶、铁、铜、石器和钱币等。南洼村民在东墙附近发现1座古墓,出土5件青铜器。
古城历史悠久,出土文物甚多。陶器有:平砖、空心砖、筒瓦、板瓦、瓮、缸、背壶等。瓦当铭文有“千秋万岁”、“万岁富贵”等字样。器物所饰花纹有人面纹、羊角纹等。石器有柱础、臼、石磨,铜器有铜钉、镞头、货币,铁器有镢、铲、锄、锯、锛、犁、剑、刀、铁范等。这些文物,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特别是济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具有很高的价值。
2006年东平陵故城作为汉代的古遗址,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