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头山遗址位于江阴市城东黄家宕内,东南距江阴城区约4公里。遗址地处太湖之北,长江南岸。北距长江5公里,东距张家港东山村马家浜文化遗址约7公里;东南距无锡彭祖墩马家浜文化遗址约30公里;西南距青阳南楼崧泽文化遗址约15公里;西距璜土石庄高城墩良渚文化墓地约30公里。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
2000年8月至2001年1月,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联合无锡市博物馆、江阴博物馆对该遗址进行钻探和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约500平方米,清理新石器时代灰坑39座、墓葬137座,出土各类遗物200余件,其中石器18件、玉器17件、陶器219件。
发掘表明,祁头山遗址为相当于马家浜文化时期一处重要的大型聚落遗存。该遗址地层堆积深厚,遗迹间关系复杂,特别是新石器时代墓葬0-土器物独具特色,为本区内新石器遗迹仅见。
该遗址为一处高出地面约2—4米的台地,文化层堆积厚度在3米左右,发掘最深处达3.8米,可分为15层。耕土以下即为文化层,其中④层为大面积红烧土层,钻探表明其分布面积达数千平方米。其中在以发掘的各探方中发现,第④层采用大小不等的红烧土块铺垫,地面以下多见圆形、长方形或弧形的红烧土坑,初步推测与建筑或祭祀遗迹。
发现密集的马家浜时期墓地是发掘最大收获。此次发掘的新石器时代墓葬均位于遗址西北区,该区墓葬层次堆积多达8层,自②层下至⑩a层皆有墓葬分布。各层次和同层次间的叠压打破关系异常复杂。随葬品器物较少,大多1——2件,多者达6件,亦有未见随葬品的少数墓葬。随葬品中实用器占绝大多数,基本器物组合为釜与豆,釜与盆,釜与三足钵,釜与钵,釜与罐等。豆绝大多数敲去豆柄,同盆、钵类一样置于死者头部下,釜则大多数砸碎后置于死者身上或身侧。另外发现有少量的纺轮、支座等。
墓葬内出土随葬品中,早期平底器盛行,而后三足器逐渐盛行起来,晚期圈足器取代三足器成为主要器形。釜类是祁头山遗址的主要炊器,形制较多。以直筒腰檐釜数量最多,占釜的绝大部分,为祁头山一支最具地方特色和代表性器物。该釜制法上、下部分别为泥条盘筑后上、下拼接,下半部以夹蚌陶、上半部为泥质并多--衣,然后在上、下相接处堆帖腰檐,并贴有细长加固泥条。其从早期到晚期变化特征明显,早期多为直口,腰檐上翘,随时代早晚的不同釜下部逐渐加高、变细,腰檐也逐渐近平。除早期豆、钵类多施红彩为特征以外,晚期出现一类戳印纹堆塑彩装饰器物,其装饰方式异于北方的彩陶系统,在本区内除见有少量戳印装饰手法以外,未见堆塑彩这类手法,而在长江中游的早期文化遗存中较为常见。遗址中所出土玉器,除常见的环形玦外,更多的却以管形为主;璜类玉器在晚期出现较多,包括极为少见的一件圆雕蛙型玉器。
祁头山遗址除了具有自身独特性的陶器组合以外,多数器物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如早期矮胖类的直筒腰檐釜同太湖西部宜溧山区骆驼墩、神墩遗址晚期的直筒腰檐釜有前后承接关系,也符合平底釜系统由山区向平原发展的趋势。到晚期祁头山遗址从东部因受到太湖东区圜底釜系统冲击,开始出现圜底釜,而与此同时江淮东部因素文化也在源源不断的影响该遗址。
祁头山可以分为四期:第一期与骆驼墩四层、神墩中层相近,约距今6600—6500年。第二期大致距今6500年左右,相当于彭祖墩遗址第一组⑧层、湖州邱城②层、侯家寨二期偏早。祁头山遗址第三期约距今6500—6400年,相当于侯家寨二期,高庙上层文化偏早。祁头山 址第四期分早晚两段,其早段相当于高庙上层文化,龙虬庄⑦—⑧层,北阴阳营④层下遗存,龙虬庄⑦—⑧层为第一期偏早,年代与祁头山四期早段相当,距今6400年左右,晚段相当于彭祖墩③层下墓葬、圩墩中层、龙虬庄⑥层、北阴阳营④层墓葬,晚段年代距今6300年。
祁头山遗址自2000年发现以来,广受学界关注。它以筒形平底四扳腰沿釜为主要特征的器物群特立独行,显示了与太湖东区马家浜文化固有器物群的明显差异。此前浙江湖州长兴、德清等地发现的一些平底四扳釜,我们得到的启发是祁头山为代表的这类遗存自宜溧山区萌芽后,蓬勃发展,形成南北两路扩张势力。一路向北到长江南岸,筒形四扳釜的炊器形制由矮到高、由粗到瘦,发展过程甚为典型。而另一路南下势力则稍显复杂。釜的形制在平底的基础上以盆形为主,兼有其它形制。
南北两路实力覆盖地区恰如张敏先生所言:呈半月形分布于太湖西区和北区。鉴于祁头山类型遗存器物群的面貌十分独特,发展轨迹比较清晰,分布地区相对稳定,故我们将其命名为一支新的文化类型——祁头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