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圣寺塔(四方宝塔)

保圣寺塔(四方宝塔)

保圣寺塔,位于县城东郊,是至今我省保存历史最久的两座方塔(另一座为常熟崇教寺方塔)之一,是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古城高淳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唐贞元十七年(801年),高僧贯休于龙城山扩建寺院,将塔取名“龙城寺塔”,宋祥符年间改名保圣寺,塔也因寺而改名。寺内原有山门、大殿、客堂、厢房、斋房等建筑,并塑观音、文殊、普贤、0神、罗汉等五十一身,后皆毁于兵火,唯塔幸存。现塔据清《重修宝塔碑记》及塔基砖铭所载:“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邑人刘川等倡建”。明、清曾多次维修,明崇祯十年(1637年)经徐一范、葛奇祚等倡修后,遂将该塔作为寺院内的藏经阁。此后几经修缮,古塔方得保存。

该塔造型为四方七级,砖木结构楼阁式,总高33.5米。塔的底层外设檐廊而依附塔身,外观给人以稳重端庄之感。塔廊不仅是建筑上的需要,还是和尚围绕塔身颂经礼拜的场合。塔可逐级扶梯折上,一层和七层塔壁四向设壶门,二层与六层为减少风对塔身的阻力,门位隔层相闪洞开,造型可谓别具匠心。塔檐由下而上逐级递收,翼角缓缓起戗。每层塔壁腰檐、砖制斗拱,出二挑华拱承挑平座于塔身之外,其上四周竖立木制栏杆,形成回廊,游人可凭栏远眺,饱览湖光镇貌。塔之顶部,由覆钵、露盘七重相轮组成。部件均以生铁铸造,重约3.5吨,高6.36米。近视保圣寺塔,宝顶犹如竹笋拔地而起,远眺若健笔凌云。千百年来,它被高淳人民颂为“四宝之魁”。

近年来,文物保护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进一步加强,宝塔作为一方重点文物于1986年得到修缮,使纤秀挺拔的塔身更加坚固。以塔为中心的保圣寺塔园占地4700多平方米,四周砌以256米的围墙,出入口建起了门厅,院内建有六角亭及云龙阁,作为游人休憩场所。南北围墙长廊里,还陈列着本地收集的100多件碑记、石刻,民俗用品和高淳出土精品文物图片展。游人至此,欣赏碑文,神驰远古,会油然生发出对历朝兴衰的无限感慨。塔园内还栽种了数百种名贵花木,正可谓春有红樱争艳,夏有玉兰吐芳,秋有丹桂飘香,冬有腊梅怒放。置身其境,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相传1700多年前,高淳濒丹阳大泽,东吴大将周瑜常驻境内督水师操练于湖上。孙权母亲有时也在小乔的陪同下来高淳游玩。

当时高淳东门外有一仙人洞,洞中住一许氏道君,因看破红尘,独自-,求入仙之术,并在洞前栽上各种奇花异草,将洞取名“许仙洞”。

某年腊月初七,纷纷扬扬下了一场大雪。次日清晨,许见洞内菊花仍惹人喜爱,洞外却一片银白世界。洞前梅花盛开,吐放清香。此刻不觉心血来潮,煮上一锅“腊八粥”,暖上一壶“百花酒”,邀来淳溪镇姓陈名亦君的好友对酒弈棋,作诗取乐。酒至七分,许对陈说:“敝处花草园胜似仙境,看来对先生有无限乐趣,不知先生将如何谢我?”亦君此时正醉意上升,便愤愤回道:“此花草园并非你一人所有,明日我要改名陈仙洞”。这样,你一言他一语,不觉弄假成真,双方动手动脚,道君抓起酒壶将亦君打伤。陈道一声“县里不会府里会”,即拂袖而去。亦君满腔怒气,径投县府而去。因酒醉路滑,一头撞在孙母外出赏景的座轿上,孙母揭帘探身一看是个醉汉,便喝令随从将陈--。亦君经这一吓,酒化作冷汗,醉意全消,觉察这老妇来头不小,忙低头认罪,变得彬彬有礼,词语文雅。孙母细看是一位文人,便询问其故,并令其作向导,直奔许仙洞赏景。再道亦君走后,道君独饮闷酒,不觉酩酊大醉,便关上园 进洞休息。孙母乘轿由于路窄坡滑,行动缓慢,亦君先到一步,见花园门紧闭,便大声吆喝,令道君快滚出来迎接。道君见门外亦君单身,后随一帮人。心想定是来报复的,便一手开门,一手操起撑门杠,朝亦君打去。亦君被打昏在地,适逢孙母赶到,喝令“拿下此畜牲“。道君听众随从高呼“国太”和“遵命”之声,“啊”的一声昏倒于地。随从们看到许已昏厥过去,怕孙母受惊,即转身将她扶入洞中休息片刻,尔后又观赏了一番园景,并挖了些奇异花草,离别时已黄昏辰光。而倒在道旁之二君,早被孙母遗忘。

传说,许陈二君因死得无辜,幽灵不散,常在孙母梦0现,-告状,哭诉争辩,吓得孙母精神恍惚,食寝不安,只得要求儿子设法解难。孙权哪改违拗,即命周瑜代办,周瑜奉命选择孙母80寿辰之日,邀风水先生在高淳东门外看准地基,于赤乌二年(239年)建砖木结构四方宝塔一座,一作祝寿,二为镇邪。

如今,对外开放的保圣寺塔,常年迎来众多慕名观瞻的游客,人们入园站在塔下仰望塔身,只见飞檐蔽日,翘角凌云,塔刹挺拔,直冲九霄。各层翼角所悬铜铃,铃声如环击佩鸣,声声入耳,令人心驰神往。据说佛塔风铃因人施鸣,迷者闻之百感交集,行恶即止;智者听之朝善而行,倍加珍惜时光,顺梯登临顶室,朝窗举目四望,淳溪古镇公路纵横密如蛛网,市区幢幢高楼耸立,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南固城、北石臼,波光粼粼,湖边花山、游山姿容秀丽,东面田野风光也历历在目。登高观景,倍觉心胸开朗,意境无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