沔州府

沔州府

从南北朝西魏起,沔城一直是郡、府、路、州、县的治

地。直到全国解放初期,沔城还做过三年的沔阳县治地。

沔州府,即州衙门,现为沔城高级中学所在地,位于西城

古柏门内,占地六十亩。始建于明·洪武九年(1376)。临街

有照壁高数丈,围以木栅。左右有东西角门,东角门整天开

放,为-及民众出入之路; 西角门常年关镇,只有处决死

囚,方开此门将犯人押出古柏门外河堤下行刑。照壁后为小

院,有石狮两座分列,再进为八字形正门,上悬“仪门”匾

额。门东为三班(皂班、壮班、捕班)房;西为男女监狱。中

为大院,院后为正堂,堂中有大门高数丈,只有知州上下任或

平时迎送宾客方可出入。左有侧门为一般人出入。正堂后为二

堂,知州审询案件即在二堂。只有处决死囚方坐正堂。二堂两

旁列为六房(吏房、户房、礼房、兵房、刑房、工房)堂后为

知州签押房(即办公室)再左为东花厅,西为知州两文案(即

秘书)办公室,再西为西花厅。

沔阳州设有四级州官:一衙知州,驻沔城,为全州最高行

政长官,官阶为七品;二衙州同,驻新堤(洪湖);三衙州判

驻仙桃镇;四衙吏目驻沙湖。全州大小案件,不经知州签押不

能终结,二衙、三衙只能秉乘知州意旨代验当地命案或验收堤

工以及巡视本地治安情况,四衙专管逮捕罪犯,防治盗匪,其

他行政事宜不多过问。

在辛亥革命前长期岁月里,沔州行政与司法大权操诸知州

一人之手。知州可以不顾“大清会典”及各项法律规定,只凭

个人喜怒,以钱大于法、权大于法为原则处理一些司法案件,

并巧立名目,任意剥削,稍有不到,即积压不理。有时原告被

告各有贿赂,则贿赂多者胜诉;一方不贿赂,则贿赂者胜诉;

两方俱不纳贿,则案件久悬不决。传说沔城秀才伍钰与秀才杜

复阶为参加金姓丧礼,主张唱五更词问题发生争吵,二人以此

小事涉讼,竟成年累月不能结案。后来,伍钰悄悄送给知州五

两银子,满以为自己能胜诉,哪知升堂时,州官却判杜复阶胜

诉。伍钰一下急了,忙伸出一只手张开五指高呼:“老爷,我

可是有理(礼)的呀!”意思是提醒州官自己送了五两银子。

然而,知州把惊堂木一拍,伸出双手大怒道:“他比你更有理

(礼)!”原来,秀才杜复阶送给了州官十两银子。当时,沔

城百姓流传这样一句歌谣:“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

来。”

1927年12月3日,0鄂中特委举行沔城-,营救出狱

中的0沔阳县委书记娄敏修后,将县州衙焚毁。

1947年12月沔城解放。1949年8月,沔阳县人民政府从彭

场迁至沔城,临时设在七里城李心吉、李心地家。1950年春,

县人民政府办公楼在沔阳州衙的废墟上兴建。它坐北朝南,东

西长35.4米,南北宽22.5米,总建筑面积1478平方米,为砖木

结构,廊檐式,上下两层。大楼开有东西南北四门,南边为正

门,呈圆拱形,其上方嵌有用水泥沙浆砌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徽。门前是条60米长的道路,两旁绿草茵茵,树木葳蕤,夹

道的古石古雕形态迥异,栩栩如生。进入大楼,天棚亮瓦高脊

在阳光照耀熠熠生辉。室内“十”字型的通道将整幢楼分成四

大间,行走十分方便。从通道北侧的楼梯拾级而上,二楼设转

楼,为木质结构。各种镂空的护栏、门窗精致典雅,古色古

香。

1952年4月 由于沔阳、洪湖分治,沔阳县治北迁仙桃,

沔城从此结束了县治历史。县人民政府办公处所改为沔阳初级

师范学校,后改为沔城高级中学。历经半个世纪风雨侵蚀,沔

阳县政府办公大楼依然风韵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