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宫遗址位于宝鸡市麟游县新城区,坐落在的杜水之北的天台山,东障童山,西临凤凰山,南有石臼山,北依碧城山,一派青山绿水、明媚秀丽的风光。这里属于渭北高原丘陵沟壑区,海拔近1100米,夏无酷暑,气候凉爽宜人。
九成宫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十三年(593年),开始名叫“仁寿宫”,是隋文帝的离宫。唐太宗贞观五年(631年)修复扩建,更名为“九成宫”,“九成”之意是“九重”或“九层”,言其高大。唐高宗时曾一度改名为“万年宫”,意指颐和万寿,后又恢复原名。隋唐时期的宏伟建筑九成宫,周垣有1800多步,曾建成延福、排云、御容、咸亨、大全、永安、丹霄等大型宫殿。现在留有凤台、唐王点将台、梳妆台、醴泉、唐井、官坪等遗址。
唐代初年,唐太宗因南征北战而积劳成疾,群臣建议修筑离宫,以避炎暑。太宗决定以隋仁寿宫为基础,加以修缮,并改名为九成宫。自贞观六年到十八年,唐太宗曾5次来九成宫度更唐高宗李治登基,又将九成宫改名为“万年宫”,他和皇后武则天先后来过8次。除此之外,王勃、卢照邻、王维、杜甫、李商隐、吴融等著名文人均在这里写过咏颂麟游山水的诗篇,医学家孙思邈也在这里采过药。
九成宫殿宇在唐代末年毁于洪水,今天仅存遗址,遗址上存留文物甚多。现存的文物主要有贞观六年(632年)唐秘书监名臣魏征撰文并序,唐代著名的大书法家欧阳询篆额并书写的《九成宫醴泉铭碑》,被誉为楷书之宗,是我国现存最珍贵的石碑之一,也是全国第一批书法艺术名碑。另一通碑是唐高宗李治于永徽五年(654年)亲笔书写的《万年宫铭并序碑》。两块石碑现在存放于县城新城区西北角的碑亭内。在遗址内(今县城新城区正街南侧)还发现了一口唐代宫廷饮水井,砌筑别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