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平博物馆

兴平博物馆

兴平博物馆(文庙)位于兴平市县门街明代文庙内,占地面积3700平方米,1986年建立博物馆。馆内的文庙大成殿,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大殿坐北向南,东西长22.70米,南北宽18.35米。面阔五间,进深四间,歇山顶,琉璃筒瓦铺面。在古建形制及内部构造方面,保留了金、元时代的艺术特点,是我省文庙建筑保存较完整的一座,1992年被公布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兴平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1949件(组),其中二级文物4件,三级文物20件,一般及未定级文物1925件。大成殿前置放的隋代贺若谊碑,为国家级书法艺术名碑,碑阴为北宋徽宗御制大观圣作之碑,蔡京题额,碑文为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楷书,两面碑文楷法严谨、古朴、精美,均为上品。另外,西汉陶猪、唐十二生肖铜镜亦都是馆中珍品。

兴平市博物馆筹备期间,从民间征集和政府调拨各类文物1990件,初步形成馆藏体系。全馆现有馆藏文物1990件,时代上自史前,下迄民国,以汉代居多。藏品门类广泛,有陶器、铜器、铁器、碑石、钱币、金银器等艺术品和生活用品,其中不乏大量珍贵文物。另有馆藏古籍图书一万余册,种类齐全,涉及经、史、子、集、兵、医、志、谱等。

1983年一2008年以来,利用大成殿及东、西展厅先后举办了“兴平历史文物展”、“清·徐怀璋遗墨及收藏书画展”、“现代楹联大师张过先生收藏名家书画展”、“兴平古代大型宗教造像展”、“何伯正先生书画展”、“世界珍奇昆虫展”、“兴平摄影作品展”、“农民协会书画展”等临展览活动。先后接待观众15万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文庙大成殿,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面阔五间(22。7米),进深四间(18。35米),歇山顶。屋脊正中有丹朱崇楼,两端为蟠螭琉璃吻,屋面坡度平缓,斗拱用材硕大。前檐斗拱一斗三升,出双杪昂柱头;东西及后檐斗拱一斗三升,出双杪一昂,分置柱头。柱高3。82米,直径0。47米,土坯墙,外敷草泥,明、清时代屡有修葺。近年维修彩绘后,大成殿雕梁画栋,气势恢宏,在形制和内部结构方面,保留了金、元时代的细部手法。建筑整体端庄典雅,具有早期风格,是我省文庙建筑保存比较完整的一座,曾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全面推介,一九八六年被公布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成殿前置放一通国家级书法艺术名碑——隋·贺若谊碑,碑阴为宋徽宗御制大观圣作之碑,蔡京题额,碑文摹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两面碑文方整精健,古朴严谨,为碑中精华。另有明·铁焦炉两座、北魏·石狮一对及东晋·落星石和明·星石铭碣等。馆藏清·祈雨感应碑,小篆书,字体飘逸秀丽,为篆书名碑。

大成殿内陈列唐、明两代大型造像十余尊,有面目安详的铁城隍、仪容威严的铜关羽、神态平和的玉石老君、笑口常开的铜弥勒、慈善和蔼的铜观音等,实为铸造、雕刻艺术的上乘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