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云湖
波云湖和波云洞位于惠水县城东南约
15
公里处,是《定番州志》所载仙水(俗称小龙河或鱼梁河)的源头。小龙,是古八番中的小龙番静蛮军安抚司和小龙长官司的所在地,也是惠水著名的风景区。此处湖光山色,自成风韵,更有飞瀑流泉,奇洞怪石和葱郁森林,因而使景色更加旖旎。
穿过小龙寨溯流而上,寨后不远的河心岩石上便是十来架被水流冲得哗哗飞旋的水磨香车,这些香车由树木制成,颇像寨民家中磨豆腐的石磨。香车利用水的冲力使其旋转,既节约了劳力,又成为野趣十足的一大景观。据寨老介绍,用这种方法磨出的香粉既细且香,又洁净,香客均乐意买这里的香去庙里上供祈福。
再向前数百米,见一坝突兀而起,锁住峡谷,坝内就是烟波浩淼的波云湖。站在坝上,天地豁然开朗,但见波云湖水清澈,碧如漓江,上下天光,波谲云诡,阳光映照着湖水,气象万千。
泛舟湖上,波平如锦,清风徐来,神清气爽。左岸绿竹丛生,点缀些桃李横斜,偶见山野农舍,时惊红掌鹅鸭。右岸则山峰连绵,青松成林,雀鸟啁啾,野花烂漫,一旦山风吹过,松涛呼啸与瀑声相应,势若万马奔腾,这里即是惠水古十二景之一的“松风汲瀑”,明莫与齐诗曰:“山晴疑作雨,松倒汲寒潭;根沃琼浆饱,梢含雪蕊甘;狂风知瀑响,醉舞识涛酣;明月知如相照,清心共结三。”明霍尚仁亦有诗曰:“一幅苍虬挂碧空,光摇青涧击沉雄;忽吞逸韵调溪曲,共吐琼筝响翠丛。鸟宿枝头惊喷雪,鱼游波面怯吹风;幽人喜听松飞涛,日坐高山流水中。”
湖水尽头,便是相映成趣的两个溶洞,左曰波云洞,右曰仙人洞。
波云洞高约10米、宽约15米,清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当地人在洞前修筑墙垣并拱门,洞口有清人所题“波云洞”三字,字迹遒劲。波云洞口怪石嵯峨,钟乳凌空,藤萝悬垂。有两块巨石横空而下,妖若游龙,势欲脱颖,成抢宝之态,令人叫绝。
波云洞分为两个小洞,左洞宽敞,犹如大厅,长75米,宽10米,高15----20米,洞底平坦。站在洞厅高处向外瞭望,只见钟乳悬空,灌木葱茏,缕缕阳光穿林透入,光影迷离,如波似云。两个石厅,高宽约8----10米,甚为幽静。清雍正年间举人龙天御曾在此设馆教学,远近学子负笈丙来,颇盛一时。右洞曲折,窄年仅可容人,然而曲径通幽,岩溶风光,别具一格。此处石笋石柱,浑然天成;或如人立,眉目有情;或如瀑泻,飞流有声……最妙处,洞顶有两个蹄形石孔,相传为仙人骑牛路过时踩的,阳光从孔中泻入洞内时,形成光柱,使洞中烟云缭绕,紫气氤氲,造成一种虚幻的境界,令人飘飘欲仙。
仙人洞位于波云洞旁约70米的峭壁间,相传有人曾在此-而成仙,故得今名。清代对洞门作过维护,至今尚存拱门和石墙。步入仙人洞,便是一个高宽约30----40米、长约110米的大厅,洞左有斜坡,因岩溶现象形成道道石埂,宛如山寨梯田缩影,故名曰“仙人田”。厅前左侧有一高12米的石笋,正观状如昂首怒吼的雄狮;侧看又似引颈欲飞的山鹰,气势轩昂,蔚为奇观。斜坡顶上有岔洞名曰“上洞”,迂回曲折百米以上,洞内石笋石柱林立,其中造型颇为奇特的,系一只绵羊为仙人坐骑,因获罪被仙人罚作苦役。
第二厅,由前厅最低处弓身而入,厅长120米,宽35米,高20米。厅内钟乳奇景有“寿星打座”、“盔甲将军”及石骆驼、石树、石塔等等,啊哪多姿。左侧有一叉洞,面积约100余平方米,有“仙人看榜”、“母子相会”、“冰消雪化” 景观。此洞还有支洞沿岩而上,长200余米,洞内钟乳色白如玉,似珠缨玉络,如银幔飞瀑,石笋丛生,幻变成奇岩怪石、仙人异兽。
从第二厅穿过一段象鼻状小洞即达第三厅,该厅长60米、宽30米、高20余米。厅前中央有一石蘑菇,亭亭玉立,洁白如玉,洞顶岩浆直滴石蘑菇顶,流光晶莹、溅玉飞珠,此景堪称洞中一绝。附近还有“擎天玉柱”、“白衣仙姑”、“净水观音”等等奇石交相映衬,相得益彰。
第四厅,位于第三厅左侧,隐蔽在一高约7米的峭壁之上,此厅较前三厅迥然一同,厅堂高大广阔,面积4000平方米以上,底甚平坦,俨若舞厅,厅内钟乳莹,溢光流彩,灿若仙宫,有“神龟石”、“象牙石”、“石灵芝”、“醉仙翁”、“飞天仙女”等奇异景,绚丽多姿,栩栩如生,美不胜收。
从波云洞向北约1.3公里,在小龙河向西转折处之南侧,便见一蜂窝状的小洞穴。洞各宽约1米,高不及2米,洞与洞之间相连,曲折回环,长啸一声,空洞传音,经久不息,这就是有名的和尚洞。相传一代圣僧古源禅师创建九龙寺前,曾在此-坐禅。并在洞中壁上题诗,诗云:“-高挂悬崖栖,独步石磴过古溪;送客远闻樵子咏,迎宾近听野猿啼;洞中禅座频频足,窗外云峰个个齐;玩景空来从有识,是谁觉悟是谁非。”此诗咏景咏情,亦藏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