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山书院

旗山书院

与大戏楼一河之隔的旗山书院。书院大门悬挂的匾额“旗山书院”四个大字,为我国著名书法家李慧老师所书。

书院其实就是今天的学校,从宋、元、明、清逐步发展演变,书院成了今天的学校。所不同的是过去的讲席、教谕、先生,改变称呼为今天的老师。

瓮安人民历来重视教育,早在明、清季,就设有“旗山书院”。民国《瓮安县志》载:“今日学堂即昔日书院。瓮邑旧有旗山书院……”。清季傅玉书《桑子述闻》载:“旗山书院在县西北。知县韩公瑛、教谕金公晦、训导吴公天椿,倡绅士捐资,于文昌阁前旧址建讲堂三间,肄业房六间、大门一座。今圮,以明伦堂及学庙廊庑为讲业地。”

为什么叫“旗山书院”呢?旗山是瓮安县境较有名气的一座山峰,因其形状酷似一面旗帜而得名。傅玉书先生的《桑子述闻》记载:“旗山,一名穿岩,在城东南五里许,山顶有洞。”

旗山书院颇为文气,早在明代,诗人朱应征《旗山》诗“护郭斜开碧嶂奇、登楼共指状元旗,春风披拂青如许,正是文坛树帜时”。

旗山书院建筑仍然属于徽派建筑,只不过是明清时期大户人家的祠堂规制,后捐作书院供地方讲学用。旗山书院进深:58.3米,面阔:32.4米,占地面积:1888.92平方米。高:12.2米;书院大门:高:4.1米,宽:4.6米;书院天井:前:长:15.3米,宽:15.3米;后:长:11.3米,宽:15.3米;书院讲台长:10.6米,宽:11.05米。

旗山书院大门为“五凤楼”形式,门梁称为“弯梁”、上雕刻“琴棋书画”木雕图案。在“弯梁”上方,雕刻的是“太师赏画”的故事。

在旗山书院内的中堂上,也有一个0,因为建造者供奉一尊菩萨像,这个菩萨叫“文曲星”,所以我们姑且称它为“文曲星”阁。

旗山书院内展陈了以反映瓮安县所具有的悠久历史文化,全面展现中华文脉的源远流长和传承延伸。以“礼堂”、“讲堂”、“学堂”、“蕴堂”、“示堂”五大文化殿堂进行规划布置。做足了“文”气,有源有据,可看可靠。与古人对话,与文化互动。瓮安草塘千年古邑古邑大戏楼黔山进士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