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家山景区

姚家山景区

AAAA级旅游景区

姚家山---华中唯一的《N4A-红加绿》特色高山峡谷风景区,是抗战时期新四军第五师司政机关所在地,李先念、陈少敏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生活战斗过的地方,享有“武汉抗战第一村”的殊荣。景区位于武汉市黄陂区蔡店街姚山村,主峰黄牯石属武汉海拔最高峰(869米)。距武汉市中心城区89公里,京珠高速小河出口18公里,交通便捷。景区规划面积2.18万亩,分为红色姚山革命老区和绿色溪谷休闲度假区,已开发景点35个。融红色姚山“新四军第五师历史陈列馆”、溪谷山水石景峡谷风情观光、东谷户外拓展登山探险、南冲丛林穿越红叶探秘、姚山老村乡村休闲旅居、源泉(温泉)养生度假为一体的“红与绿”特色旅游区。

姚家山旅游区一期开发于2012年正式启动,按照“开发利用革命历史文物和山水生态资源,打造集红色经典和绿色精华于一体的‘武汉抗战第一村’、‘湿地旅游第一谷’和‘温泉养生休闲第一乡’国家四A级景区”建设目标,计划总投资8亿元。分三期建设完成。在各级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到目前止,已投资8000余万元,修缮新四军第五师革命文物6处,新建新四军第五师历史陈列馆、红色广场和游客中心等旅游配套设施;开发溪谷湿地和南冲水湾游览线路两条,景点35个,形成“红与绿”交相辉映的特色旅游区。

姚家山山清水秀,旅游资源丰富,乡村生态环境优美,峡谷景观特色鲜明。既是抗战时期新四军第五师司政机关所在地,享有“武汉抗战第一村”的殊荣,又是青山环抱,绿水环绕,风光如画,景色宜人的美丽山乡。充分利用姚家山得天独厚的高山峡谷生态旅游资源,打造“红加绿”和新农村建设三位一体的特色旅游区和革命传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使游客的观光游更具-性,休闲游更具多向性,其教育启示度功能更具多样性,必将产生“飞镖效应”,形成黄陂新一轮旅游冲击波与经济增长点,实现旅游富民的目的。

武汉抗战第一村——姚家山!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

百年来,党带领全国人民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

距离武汉市中心90公里的黄陂姚家山,是抗日战争的红色堡垒,这里有着浓厚的红色历史底蕴,流传着一个个艰苦又动人的红色故事。让我们一起去姚家山追寻红色足迹,再次重温那些年的红色岁月!

武汉抗战第一村——姚家山

“武汉抗战第一村”——姚家山是地跨鄂豫皖湘赣五省的战略要地,是抗日战争的红色堡垒。

1940年末至1946年间,李先念同志先后三次率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和新四军第五师司、政两部和鄂豫边区党委机关曾在此驻扎,与当地村民共同谱写了一曲曲抗战乐章。

行走在充满历史痕迹的石板上,起伏不平的砖墙仿佛在诉说着革命成功的不易。

“武汉抗战第一村”内还有着丰富的红色体验馆,可以重温红色时期的生活点滴。

李先念与陈少敏同志的旧居,也在这里完好留存着。

那些战火纷飞的年月虽已过去,但先辈们工作与生活的环境,在阳光的照射下,依旧那么熠熠生辉,闪耀着革命家的光芒。

除此之外,当时修建的参谋部、边区印刷厂、大礼堂等一些有纪念意义的革命遗址,都在此留存,每一处都满含战争岁月的光荣痕迹。

司政机关大礼堂旧址

印刷厂旧址

参谋部旧址

我们还遇到了党龄超过50年的老党员,从他们激动的深情中,可以感受到身为一名共产党员的骄傲与自豪!

在印刷厂旧址,还居住着一位年过90的老人,见证着这里的岁月变迁。

烽火硝烟都已散尽,昔日战场变成美好的家园,勤劳智慧的姚家山人把家乡打造成了一座美丽的新农村,让光荣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这里永久流传。

新四军第五师历史陈列馆——砥柱中原

在姚家山,新四军第五师历史陈列馆一定要来看一看。

这里以“砥柱中原”为主题,讲述着抗日战争时期的那些峥嵘岁月。

整个展馆一共有三层,珍藏着大量的历史图片和文物,由木兰烽火、怒潮喷涌、挺进鄂豫、中原抗战、战略包围、抗战胜利六个部分组成。

在纪念馆一层,一组有意义又十分震撼的雕像进入了我们的眼帘。

6位鄂豫边区党政军主要领导人,和14位黄陂籍开国将军,身着军装伫立在巍峨壮丽的木兰山之间。他们的目光中流露出必胜的信念和高瞻远瞩、决胜千里的胆略与气魄,让所有前来参观的人们心中不禁肃穆。

跟随着讲解员的步伐,我们来到了以木兰烽火、武汉会战、挺进鄂豫为主题的二层展馆。

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历史在眼前重现,一幕幕满怀豪情的画面撼人心魄。

讲述着抗日战争时期种种艰难的老物件,在玻璃柜中一一陈列,那些年同仇敌忾、救亡图存的红色岁月,再次重现。

这些珍贵的抗战文物虽然已没有了昔日的色彩,但是它们所蕴含的精神却永久流传!

馆内前来参观的人们络绎不绝,每个人的脸上都流露出对革命先烈们的无限敬仰。

通过讲解员悉心介绍,往事历历在目,再次深刻感受到抗日战争胜利的艰难,与我们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在纪念馆的三层,重现着许多李先念同志率部队驻扎在姚家山时与村民们动人的生活场景故事。

讲解员告诉我们,在战争爆发过后,村民们的房屋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李先念同志带领着战士们亲自为村民修缮房屋。

在一场战役胜利后,夜晚归来的战士们为了不打扰村民们休息,将缴获的猪肉一块块分好挂在每家每户的门上,然后在草地休息了整晚。

这一幕幕动人的场景,无一不是在向我们展现,那段时期中国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团体之间的互帮互助、团结一致。

也正是因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统一战线、共赴国难,才能够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取得最终胜利。

我们要铭记历史,更要铭记“抛头颅、洒热血”的爱国精神,将这份精神不断传承下去。

香溪谷——重走铁军路

参观完陈列馆后,还可以去不远处的香溪谷走一走。

重走铁军路,踏着凹凸不平的石阶,追寻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脚印。

穿过柳溪湾,在李先念、陈少敏、任质斌三位领导人会谈的三颗树下小憩,追悼先烈、回忆当年。

风光秀丽的香溪谷已没有了战乱的痕迹,青山绿水、碧波荡漾,祖国的大好河山就是最美的画卷。

时光飞逝,美丽的姚家山正在用当今幸福的生活告慰先辈们,勤劳勇敢的中国人也将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精神,为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原创发布|武汉乡村休闲游

转载请注明出处

姚家山,这里不仅是武汉抗战第一村,还有美得让人心醉的山水风景

黄陂北部门户之称的姚家山位于武汉市黄陂区蔡店街道,这里群山起伏,地势险要,1941年至1946年,新四军五师司政两部常设在姚家山,姚家山新五师司政机关旧址作为新五师和鄂豫边区党委机关驻地,也是李先念、陈少敏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生活过的地方。因此姚家山是抗日战争的红色堡垒,享有“武汉抗战第一村”的殊荣。

到达姚家山的时候小雨将至,所以我们选择先游览姚家山香溪谷,通过小溪上一座近二十米长的小桥后就是香溪谷牌楼式的入口,进入牌楼后右拐即进入香溪谷,刚开始只觉景色一般,继续前行却有豁然开朗之感。此景不禁令人想到陶渊明在《桃花源记》的一段描写: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香溪谷入口与桃花源有异曲同工之妙。

进入香溪谷牌坊,一条小溪在旁边缓缓流淌,潺潺的水声似一首悦耳的乐曲撞击着耳膜,溪边红色的桃花花开正艳,眼前的一切让人心生喜悦。向西顺溪而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桃花岛,溪上的拱桥将小岛与对岸连接,歪歪斜斜的野桃树长在卵石丛中,绿叶葳蕤,影映清泉,别有一番风韵。

小溪的旁边还有大大小小的天然小水凼,绿油油的植物在水凼中笔直地伸向空中,充满了生机。一丛丛、一簇簇水生植物把一条小溪烘托得俨然就是一处天然湿地。远处一处有些年头的旧建筑据说是从前的老榨坊,如今虽已废弃不用,绿树掩映、鲜花环绕的老建筑却成为风景的点缀,让原本单纯的自然风景有了岁月的痕迹。

香溪谷内小溪是当之无愧的主角,平缓流淌的溪水使得傍水而行成为一件舒适而又惬意的事情。不规则的、色彩各异的石头铺成的弯弯曲曲的步行游道,在密密丛林的掩映下,洒下一路斑驳的树荫,小溪的几个转弯处,形成几个偌大的卵石滩涂,这些滩涂也成为人们喜爱的摄影之地。伴水而生的植物,叶面青翠欲滴,香溪谷里随处可见的是白檵木和白鹃梅,一树树的白花很是醒目,点缀了山谷,也沉醉了游客。

春季来到黄陂才发现杜鹃花其实是这里一种比较常见的花卉,行驶在黄陂的山水间,不经意间会经常看到杜鹃花的身影,只是很多地方的杜鹃花都是单株生长在山坡上,形不成规模,所以也不引人注意。在香溪谷的中部突然间就看到一面山坡上长满了红艳艳的杜鹃花,它们的身形不高,与其他的树种比起来就像贴在地面一样给地面铺了一层红色的织锦,煞是好看。

香溪谷全长3公里,平均宽度200米,河谷植被丰富,湿地生态风貌明显;溪流环绕,滩岛多变,涧水幽澜,九曲十八弯,溪中多处铺有石板,游人可在溪水两岸随意来往。香溪谷的尽头是一座名为陈庙湖的水库,水上的索拉吊桥与两山之间的空中滑索,把湖面分割成月牙湾与陈庙湖,停靠岸边的游船可供游人一览湖光山色。如果走一趟还觉得不过瘾的话,也可以在这里安营扎寨,香溪谷在黄荆滩准备了大量白色帐篷供游客选择。

告别香溪谷,我们前往村中的《新四军第五师历史陈列馆》参观。1941年2月,李先念率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与陈少敏会合,在姚家山开辟抗日根据地,成立黄陂县抗日民主政府,开办抗日军大学第十分校,姚家山也由此得名为武汉抗日第一村,陈列馆以生动详实的资料记录了这段光辉的历史。

1941年1月下旬,时任新四军鄂豫挺进纵队司令员的李先念,就住在姚家山农民姚成台家,直至1945年建立野战军。姚家山村现有新四军第五师的8个旧址,分别是:司政旧址、弹药库、李先念和陈少敏的旧居、参谋部、印刷厂、政治部、后勤部和修械所。

武汉抗战第一村姚家山

提示 点击上方阅读武汉,关注我们。

作者/周大望 朗读/曾建斌

拂去岁月的烟尘,回看蔡店街姚家山的烽火岁月,门楼前“武汉抗战第一村”的门匾赫然在目,令人肃然起敬。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战胜利70 周年。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8 月15 日姚家山新五师战史陈列馆,隆重开馆。8 月22 日,湖北纪念抗战胜利红色旅游万人行活动在姚家山举行启动仪式。是日红旗招展,人潮涌动,使这个一度沉寂的山村沸腾起来了,引起万人瞩目。

我从60 年代末起就多次采访过姚家山村,今天时逢陈列馆开馆之机,再一次造访姚家山。走进新四军第五师历史陈列馆,耸立在眼前的是大型浮雕群英图,造型生动,气势非凡。整个陈列馆由序厅、抗战历程厅、抗战英列厅等组成。通过全景式声光电、三维等立体动态浏览科技,让游客可视可听可触,生动逼真,把我们带回到烽火硝烟的抗战岁月,向我们再现了当年新五师光辉战斗历程。

姚家山(抗日战争时期称为小悟山),群山起伏,地势险要,历史上为地跨鄂豫皖湘赣五省的战略要地。当年既是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司令部、政治部及中共豫鄂边区党委机关所在地,又是新四军第五师1941 年前后三次东进时的军事指挥中心,也是新五师暨鄂豫边区指挥中心的重要后方基地和重要活动发生地。这里留下了李先念、陈少敏、任质斌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驱的光辉足迹,是抗日战争的红色堡垒

1940 年4 月18 日下午豫鄂挺进纵队攻下了大小悟山顽军的最后两个重要的根据地歪歪寨和望府山,并还击30 公里,将顽军第十九纵队第三支队等部2400 余人击溃。信应游击总队于汪洋店附近将南援之旅击退。经过这次战斗,豫鄂挺进纵队控制了大小悟山地区。边区党政机关和纵队指挥机关随之进入姚家山。当时司令部设在姚成台家,李先念住在堂屋里,陈少敏住在西房。

皖南事变后,豫鄂挺进纵队被整编为新四军第五师。1941年2 月18 日,中央军委任命李先念为新四军第五师师长兼政治委员。鉴于第五师与新四军军部联系困难,1942 年7 月21日党中央决定由中央军委直接指挥。姚家山村则成为新五师的军事指挥机关所在地。

据军史记载,新四军第五师驻扎在姚家山村6 年间战功卓著。1941 年9 月在黄陂长轩岭战斗中,击、俘日伪军30 余人,缴获汽车多辆。11 月,新五师在陂安南地区组织地方武装,展开反“扫荡”,粉碎了3000 多日军分9 路扫荡的计划。

1942 年12 月,日伪共万人分14 路向大小悟山逼近,新五师机关部队分兵突围,再举粉碎日军大扫荡阴谋。

就这样,新四军第五师长期孤悬敌后,坚持在武汉外围敌后开展游击战争,不断发展壮大自己,建立拥有1.2 万人的正规军和1.3 万人的民兵武装力量。到1943 年底,主力军与地方武装已发展到3.2 万人,为赢得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缓步走进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姚家山新四军第五师司政机关旧址”。这里曾被日寇飞机炸垮,经新五师官兵修复后,又得到多次维护,才得以存留。明亮的二层阁楼,中间一眼天井,两边厢房并排。堂屋木列山架,榾皮上间,卯榫结构,古风旧韵,高大宽敞。

这里陈列着李先念曾使用过的摇把电话和煤油马灯,以及他们通过发展战时经济,自力更生,产粮纺线,实现后勤自给的鞋帽衣服,还有抗日武装力量使用过的土铳、大刀和缴获的日军枪支和战刀等。透过这些古老文物,仿佛看到了抗日烽火硝烟中的战旗猎猎,新五师将士们勇敢杀敌的英姿勃勃……

至今,设在村内的司政大礼堂旧址、李先念陈少敏旧居、参谋部旧址、印刷厂( 边币厂) 旧址、枪械所旧址以及卷烟厂、榨油厂等保存完好。特别是在印刷厂旧址,还展示了一些当时印刷出版的报刊,如《挺进报》和《七七日报》等抗战报刊,让人们设身处地体验当年的峥嵘岁月。

历史具有回视价值和警示作用,列宁因之断言: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开发、挖掘、整合和利用姚家山的红色旅游资源,为淡化的历史注入活性因子,让其渐渐地清晰和鲜亮起来,这不独是对姚家山的历史负责,更是运用这面镜子,去观照历史,缅怀先烈,唤醒更多人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激发敢于担当、敢于创新、敢于超越的拼搏精神,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释放出最大的人生价值。今天姚家山抢抓历史机遇,勇立社会潮头,凸显地域特色,做大做强“红+ 绿”旅游品牌,让革命老区焕发出勃勃生机,续写出更加辉煌的新篇章。

怡翾摘自武汉出版社《武汉印象》

◆◆◆◆◆◆◆◆

武汉出版集团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