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和堂

翔和堂

翔和堂位于磐安县双溪乡梓誉村西部,建于清乾隆年间。坐北朝南,占地649平方米,由门楼、天井、前厅、东西厢房及后堂组成,后堂早期已毁。

云岭陈氏祠堂是如何作为新四军军部大会堂旧址的?背后的故事都在这里!

新四军军部大会堂旧址,原为云岭陈氏祠堂。作为陈氏宗祠,是昔日陈家宗族聚会、议事、开祠堂祭家法及祭祖的地方。

1938年8月新四军进驻云岭后,开明的陈氏族人,将祠堂成为新四军大礼堂,从此陈氏宗祠为抗战作出了贡献,为中国革命的书写留下了光辉的一笔,如今这里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因此参观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军部大会堂是必须要去瞻仰的革命纪念场所。

陈氏宗祠建于清康熙年间,祠堂规模宏大、壮观,建筑面积占地2221平方米。应该说,凡中国古代的大宗祠有的格局,陈氏宗祠的建筑构件、建筑艺术特色、门窗天井的透气风格、雕梁画栋及斗拱栏杆等细部基本都包涵概括。也是泾县保存最大最好的祠堂之一。1961年3月4日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整个祠堂为前、中、后三进,砖木结构,第一进正中设有一排木栅门,厅中有白色石柱两根,衬枋上雕有文曲星、武曲星,笑迎文人雅士,震慑门厅孽徒。祠堂正大门配有一对石鼓,左右两边侧门各安一副骑马石;门厅上方镌刻篆“福、禄、寿、禧”四个大字,夺目怡人;在上是清著名书法家赵绍祖墨宝“陈氏宗祠”白底黑字的巨型祠匾。

门厅后面设有一口大天井,天井四周木柱衬枋上的木雕青狮、白象、天神、人仙等。他们似行似坐,似立似蹲,各持其宝,各施其法、各展其威。中进大厅左右两侧水磨花砖墙上镶嵌着南宋大家朱熹题写的四个木雕大字,赫赫醒目,气氛庄严肃穆。

最后一进是两层楼房,前面有天井、水池。水池上有一座石拱桥,楼房底层的屏门上雕刻着“二十四孝”和戏曲图案,默默地叙述着祠堂文化。整个祠堂三进由低向高,寓有欣欣向荣、蒸蒸日上之意。1938年8月2日,新四军军部迁至云岭,这里即作为新四军大会堂。军队召开大型会议,开展文化娱乐活动,是举行军民联欢和战利品陈列展览的主要场所。

1939年春,周恩来曾在此给新四军指战员作过重要报告,强调新四军要“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陈氏宗祠的后进辟有“新四军在皖南”陈列展。

陈氏宗祠经过几次大修保护,其中最闻名的重要一次维修要属二十年代初,北洋政府时期。

当时,祠堂出现了整体倾斜,面临倒塌。陈氏家族请来四乡八邻的木匠,陈家大老爷有言在先,不动一砖一瓦,谁能“扶正”陈氏宗祠,赏银300大洋。几十个木匠跃跃欲试,迟迟不敢动手。

当时有位木匠叫罗桂志,家住离祠堂约三华里的丁家山村,老家湖北黄梅县人,从小在家拜得名师学过木工手艺,经过勤劳苦学,细心钻研,木工手艺超群,二十岁下江南,起先在青阳木镇做了两年木工,后来来到云岭丁家山开始了木工生活。罗木匠除修建房屋,配置家具外,还承接一些亭台楼阁的建造。罗木匠的木工技艺也越来受到当地百姓的认可。

面对摇摇欲坠的祠堂,罗木匠经过实地勘察,认真比对,胸有成竹,当着大伙人的面,自告奋勇声称自己有能力建正祠堂。木匠们投以怀疑的目光,对这位身材矮小的罗木匠既好奇又羡慕。陈家大老爷要求在场的族亲及木匠见证,不动一砖一瓦建正陈氏宗祠赏300大洋,若要损坏墙体和木柱,碰碎砖瓦不仅得不到赏金,还要加倍处罚。罗木匠不慌不忙,从容接受了这项艰巨任务。

第二天罗木匠就请来十几个民工,上山砍下几根大檀木,由民工集体抬下山。同时准备了几根30至50多米的粗麻绳,扶正那天,罗木匠在墙体外埋好檀树桩,从墙体窗户引进,用绳索拴紧祠堂梁柱,在另一头安装好撬棍,罗木匠喊着1、2、3开始,木工用力拨动撬棍,只见倾斜的祠堂在抖动,不一会儿,墙体的中线指标到达指定位置,祠堂建正了!祠堂外响起一遍遍欢呼声,人们奔走相告,纷纷称赞罗木匠创造了奇迹。陈大老爷高兴得手舞足蹈,指示手下大办酒席,以示庆贺。

喜宴那天,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罗桂志木匠被安排在一席最高位就坐,大伙频频向他敬酒,称赞罗木匠技艺超群,名不虚传。罗木匠对陈大老爷的盛情款待感慨万千,当场表示,我只用木匠手艺做了我应该做的事,300元大洋我罗木匠分文不收,由陈大老爷留着,捐助那些需要帮助的穷困户、灾难户,帮助他们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罗木匠的慈善义举、慷慨解囊,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罗木匠不仅品德高尚,技艺超群,他对工作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后来罗木匠名气很大,他在云岭村开设了一家木匠铺,带过不少徒弟,他请雕刻师傅专门刻制了一方铁印,凡是罗木匠承包的工程,都要他亲自放样,填好尺寸,盖上大印,交手下施工,谁出了问题就由谁负责。

罗木匠因病逝世于解放初期,安葬于南陵县烟墩乡,他育有一子也做木匠,现已去世,目前两个孙子还在云岭居住,仍然从事木工手艺,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幸福而安逸的生活。

(作者系泾县政协文史委特约撰稿人,《绿色泾县》编辑部专版责编。本文图片由尹建生提供)

转自:宣城历史文化研究

伏文花 || ​善心可以营造幸福的天堂

文章由作者本人授权发布

善心可以营造幸福的天堂

文/伏文花

此刻,那个被疾病夺去光明的女青年,又在诉说着她与我共同喜欢的那个《心灵之约》节目主持人的感激。要不是我早已知道她仍被疾病折磨着。从她那充满欣喜的声音里,根本听不出她仍在与疾病抗衡着。她的声音,给予他人的感觉是幸福、快乐的。一次,我问她,她婆家对她如何时。她激动地说很好!并说她公婆和丈夫的心很善良;她此生遇到他们一家人是她的幸运。她这话使我感动又欣慰的同时,我立刻记起了首次听到她的声音的情景。那天我打开收音机,准备着听自己喜欢的《心灵之约》节目时,主持人说如有人想交朋友可以给他们打电话。主持人的话音刚落,一个低沉、压抑、凄凉、孤独的女声说,她自两岁得了一场重病,眼睛就看不见了。因此她感到很孤独,希望主持人帮她交一些朋友。不要说看到她本人的凄惨状况,光从她气若游丝、无助的声音听,就能判断出她的内心当时是何等的绝望!似乎求友成了她生命中唯一的一根救命稻草。我的心因她那么娇嫩的生命,就遭遇了那样的不幸而痛楚了好几天。

那次节目过后的一天的节目中,主持人说她的求救信息播出后,拨动了一位慈善者的心弦,他表示愿意照顾她一辈子。不久,他们就喜结了伉俪。她心中的快乐,从她对主持人的道谢声传递给我们时,我觉得她真似生活在天堂中一样的快乐。

仔细想想,她那么个状况。估计,不要说一般的家庭不能容纳她,因为家中要那么个人,无疑是自寻烦恼。也许连她本人都不敢奢望婚姻。那时她已是20来岁的成年人了,而且从她的谈吐中得知,她是个极其聪明的女子。估计,常人应有的七情六欲,她都有。也许她觉得自己到了那么个年岁,应对父母尽赡养义务。可她不仅无法尽自己应尽的义务,倒还要让父母关顾着自己、为自己发愁......很是歉疚;她也为自己那么个暗无天日的生活忧愁着......这些使她觉得生活在地狱中一样的压抑!而当那个人及他们全家人用善心包容了她那颗迷茫的心。她拥有了以前想也不敢想的婚姻时,她心中的灰暗、凄凉、愁苦、困惑都随之消失了。她的世界明亮温暖了,她的心中盛满了幸福和愉悦。

这家人的善心,将这个近乎绝望的生命,从痛苦的深渊拯救了出来。使她从黑暗中看到了自己美好的未来。这家人的善心,充当了她的心灵之窗、充当了她的眼睛。使她当初想都不敢想的美丽梦幻,真实地来到了她面前,她觉得自己从痛苦的地狱,来到了幸福的天堂。连声音里都溢满了快乐的音符。

因此,我觉得善心可以营造幸福的天堂!

作者介绍:

伏文花,喜欢读书写点文字。文字散见于电台、报刊、杂志、网络等。麦积区渭南镇刘山村。

约稿须知

欢迎广大三阳川老乡投稿,投稿内容不限,但必须是原创作品。文章字数300字以上,诗歌请发多首。切勿一稿多投,来稿视为作者授权发布,责任自负。来稿请附个人近期照、不少于50字个人简介。

投稿联系方式:

投稿邮箱:408556920@qq.com

投稿微信号:xiaozi071(隔壁老漆)

三阳川微传媒有权对投稿作品内容进行审核,同时根据需求和稿件性质,对发布时间作出相应的调整,如果文章15日内未推送请作者自己及时处理,概不退稿。

神秘的“球幕影院”• 体验科学我心飞翔

神秘的“球幕影院”

今天,我有幸和老师一起去万荣县示范中学参观“中国流动科技馆”,我异常兴奋!

刚走进展厅,我便被一个叫“小球旅行记”的科技展品深深吸引了。我怀着好奇的心情,随着长长的队伍慢慢地靠近它。在老师的指导下,我认真观察小球的运行轨迹,只见一位同学奋力地转动把手,小球被高高地抛出,然后远远地落到接球器中,沿着管道一路滑过,发出悦耳的叮叮当当声,又经过一段平坦的路段后,小球来到一个高高竖起的柱子面前!轮到我了,我快速地顺时针摇动操作台上的把手,将小球运往柱子的最高端,小球越过柱子,迅速地沿着滑道滑落,落入起点的小窝里,结束了小球的“快乐旅行”!

随后,老师又带领我们去参观了二楼的“流动科技馆”。里面有五花八门的科学游戏,比如:“美丽的光辉”“旋转的银蛋”“画五角星”和“激光竖琴”等等。

而令我最痴迷的是神秘的“球幕影院”,外形是一个黑色的充气球,仿佛一只贪婪的怪兽,气球侧面有一通向里面的入口,像是怪兽的大嘴。看见前面的同学从“大嘴”外排队钻进“怪兽的肚子”里,像是被怪兽“吞噬”了,瞬间让我惊悚不已。我怀着异样的心情,鼓起勇气,钻进“大嘴”里面,一探究竟。原来里面是另一片天地,整个棚顶和四周形成了一个半球状,这就是电影屏幕。中间空地上摆放着一台投影仪,周围都可落座,老师说最多可容纳30人。

老师为我们放映了一部电影——《海洋里的精灵》。电影一开始,同学看到美轮美奂的画面,都异口同声的惊叫着,仿佛也变成海洋精灵里的一员,和这些精灵们一起畅游在深邃的大海里,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真让人震撼!

科技馆里的每件展品都让我惊奇,通过这次参观,我深切感受到中国科技的飞速发展,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一定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将来要为中国科技发展做出贡献。

万荣县南百祥小学柴亚楠

辅导老师柴竹笛

体验科学我心飞翔

听说了要去参观科技馆的消息,同学们都兴致勃勃,激动不已。当然,我也不例外。我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可以去参观“流动科技馆”了。

早上8点,我们身穿校服,佩戴红领巾,排着整齐的队伍,经过20分钟的“长途跋涉”,来到了位于万荣县示范中学的“流动科技馆”。

走进校门,我们来到了“馨逸楼”的第二层,看到了各种各样的科技展品,让我们大开眼界。在老师的指引下,有的同学去球幕影院看电影,有的看如何使用条形码,有的看机器人表演……

所有展品中,最吸引我的是“激光竖琴”。说是琴,却无琴弦。它的琴弦是由7道明亮的光束组成,我们只需拨动光束就可以演奏出美妙的旋律。这种光束是利用激光照射在一种特殊材料上产生的,它也就代替了琴弦,只要用手指轻轻拨动“琴弦”时,它就会发出悦耳动听的音乐,多么神奇啊!我忍不住上前弹了一曲,过了一把演奏家的瘾。

继续前行,那个“窥视无穷”又夺走了我的目光。那是一个玻璃框,里面安放着一支赏心悦目的玫瑰花,我小心翼翼地用手指启动按钮,心想会有什么神秘的景象呢?我依据箭头指示,把按钮向左右两边移动,“哇”!我看见了玻璃框里的玫瑰花影像在黑暗无边的隧道中无穷尽地“繁衍”,玻璃框四周的小灯也向隧道无休止的延伸。仿佛永远看不到尽头,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那么快,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我们的活动也渐渐地接近了尾声。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场"科技盛宴"。

通过这次活动,我感悟到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我相信祖国会因此变得更加繁荣昌盛,我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美好!

万荣县南百祥小学孙哲琳

辅导老师柴竹笛

【主 编】李冬艳

【本期责编】文晓红

【总 期 数】第65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