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祥青山景区

嘉祥青山景区

AAAA级旅游景区

青山景区位于济宁曲阜机场西北3公里(嘉祥县城南6公里),风景秀丽,林泉茂美,山青水秀,有“四寺、两庙、四泉”,素有“小岱宗”之称,是祈福纳祥、休闲度假的旅游胜地。掩映于青山西麓苍松翠柏中的千年古刹青山寺,是周武王所封诸侯国焦国君王的神庙,常年香火不断,钟磬长鸣。法云寺始建于唐代,因有“天下神数法云”之说而得名。寺内佛像均属缅甸玉雕,造型生动,色彩绚丽,是目前我国唯一规模最大、数量最多、构建最完整的玉佛寺庙。

特色景观:青山寺柪榆抱碑

游览线路:泰山行宫坊—三门—感应泉—惠济公大殿—寝殿—泰山行宫—玉皇庙

地址:济宁市嘉祥县纸坊镇青山风景区

营业时间:夏天08:30-17:30冬天08:30-17:00

嘉祥县嘉祥青山寺,位于纸坊镇青山风景区内始地又宏农陕县(今河南陕县)

嘉祥青山寺,位于纸坊镇青山风景区内。密林沟壑之中,是一幅历史长卷。乡野的草叶露珠,滋养出醇厚的石刻,供人细细评味。 青山寺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以惠济公庙为主的一组古建筑群,沿路有牌坊、碑刻。原名焦王祠,据旧嘉祥县志记载:“武王克南,封神农之后于焦,世称焦王”。始封之焦在宏农陕县(今河南陕县),受封后移城于嘉祥青山东山脚下。

青山,如削的岩石。

青山寺坐东朝西,依山就势,层层递升。山路的起始点是“泰山行宫”牌坊。四柱三门重檐。明朝鲁肃王朱寿镛1638年(明崇祯十一年)修建。

明间字板题:泰山行宫。下枋圆雕“二龙戏珠”,定枋门额刻“明鲁王晋见焦王”浮雕,主、宾、仆各具情态,栩栩如生。

鲁肃王见焦王。

石雕斗拱、歇山顶、鸱吻。

立柱两侧各有一对石狮,立于石鼓之上。

石鼓,石狮。

次间行龙。

次间屋檐,清晰可见瓦垄、瓦当。

脊侧卷云纹。

内刻“云林胜槩”。

二龙戏珠。

麒麟海马

麒麟。

明崇祯年间牌坊,格调和谐,技艺精湛。

二道牌坊。

这坊不见记载。抹角石柱,简单的横枋上是低矮的瓦檐。抱鼓石夹持。山势渐高,见一宽大高台,石梯导引,上有红墙灰瓦之山门。

山门是惠济公庙的大门,始建于公元990年(北宋淳化元年),为灰瓦硬山式建筑。中门三间,两侧甬门各一间。

古意盎然,绿树摇红。

山门前有一方笏头宋碑,名为“青山君庙三门之记”。

记载当年北宋皇族济州知事赵德恭主持修建三门经过。 透过拱门,见惠济公殿。 大殿和三门间围成小小院落,松柏成阵。中间一座八角井栏,内为玉液池,承接殿后感应泉经殿底暗道流来的泉水。院内有元明清民国石碑若干,皆各具特色,彰显嘉祥石刻之精。惠济公殿。单檐歇山,青砖碧瓦,建于一米高台之上,元至正三年(1334)、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两次大修。面阔五间,南北长17.3米,东西宽6米,高约9米。

惠济公殿。殿前石碑如林。

前檐石柱平雕花卉。

八角石柱雕刻

四椽栿对接乳栿用四柱。

惠济公神像。青山寺原是祀西周侯国焦王的祠庙,故又称焦王祠。北宋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封焦王为宁应侯,称崇佑庙,宣和年间又增封为惠济公,又称惠济公庙。

歇山转角内部。

柱础。转角铺作。

惠济公殿正脊。

龙吻。

琉璃歇山屋顶。

玉液池前龙头碑,1929年修建。碑两侧镌有对联:山色霭霭人间胜地,水声潺潺世外洞天。龙头流出的汩汩山泉,从殿后感应泉而来,泉水潺潺,常流不息。人们称之为“神水”,“圣水”。

龙头碑外周刻清末进士王俊卿题“青山十八乐”诗十八首。碑头雕刻西游记”故事。

龙头碑首,千年何首乌覆盖其上。

宣统元年(1909)石刻告示。忠实地摹刻原贴在惠济公庙内告示的形式和内容,包括画圈、划杠,都一一呈现。

大明万历四十年(1612),重修惠济公神祠碑。

碑首,剔地起突。

基座,刻覆莲、小兽。

因大殿东西朝向,享殿南北相对而立。

清碑两方,“青山香火碑”、“甘霖应□序碑”。

庙内还有柪榆抱碑奇观,柪榆是稀有树木,所抱碑为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碑刻。

从铭牌看,树为千年紫檀。

碑首刻“题名”。

元大德三年(1299)“修定惠济公祠记”。

“修定惠济公祠记”碑首。

“修定惠济公祠记”碑首侧面。

碑首反面。

“重修惠济公神庙碑”,元至正三年(1343)。

重修惠济公神庙碑首。

关帝庙。

何首乌。从石缝伸出,经年生长,道生一,一生二。密密匝匝,无穷无尽。

青山祷雨碑。明正统元年(1436)。

碑首。

青山祷雨碑首。

示验香火碑。清雍正十一年(1733)。

通往寝殿的石阶旁,青檀虬枝屈曲,宛如藤蔓纠缠。

青檀。

感应泉位于惠济殿后,寝殿前高台下。民国十三年立石。这便是惠济殿前龙头之水的源头,它穿过石隙,从大殿下流出。

青檀,看起来不那么美丽。但正因为无法使用,不能做梁栋,也不能精雕细刻。反而不被砍伐,赢得生存。

宣德元年(1426)。

寝殿,为惠济公寝宫,殿内祀惠济公及两位夫人像。1997年重建。

花板、雀替。

泰山行宫。

泰山行宫为明崇祯七年(1634)鲁肃王朱寿镛所建,1987年重修。殿长10.45米,宽6米,高5.5米,五脊歇山式建筑。殿中祀碧霞元君及八位侍女神像,又称“九女阁”。

转角。阑额、平板枋、檐槫出头。角梁上有琉璃套兽。

石阶。

道光七年石碑(1827)。

古藤,从石缝钻出。

子母殿。建于明万历二十二年(1598),殿内祀送子娘娘神像三尊。

四椽栿两侧对接乳栿,用四柱。

檐柱雀替。

清碑。

弘愿亭。石构,2001年重建。